天下争夺录 第十四章
作者:信德之路的小说      更新:2018-07-07

  明汉宏拿下了湖州,又把自己的地盘扩大了。不过明汉宏在外打仗的同时,还在自己的首府杭州在修建堤坝。

  杭州靠近钱塘江,每年都会有大潮,于是明汉宏动员大批劳力,修筑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他让人用木桩把装满石块的巨大石笼固定在江边,以形成坚固的海堤。这样保护了江边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并且由于石塘具有蓄水作用,使得江边农田得获灌溉之利。

  这条捍海古塘,长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丈,费时两个多月,耗资十万九千四百四十缗,近一亿一千钱才修建完成。

  此外,明汉宏还设置撩湖军,开浚钱塘湖,与运河相通。撩湖军专门负责浚湖、筑堤、疏浚河浦,使得周边的农田得享灌溉之利。

  明汉宏很重视这项工作,因为他深知农业是他立国之本,而水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他动用士兵来修建水利,正是为了将来的长远发展。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这是谁都懂得,如果不能让百姓吃饱饭,那么这个政权必不长久,因此郝连峻继承郝连旻的策略,继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一年各地上报数据,大乾有了可喜的变化,牛羊倍增,人口也增加不少,正有诸步恢复至当年北胡强盛之时之势。

  不过这也是一个乱世,乱世之中战争也是不可避免,可能还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百姓想要过和平的日子,恐怕也只能等天下一统了。否则就会有战事的发生。

  就在明汉宏攻打湖州的时候,也是新济国与泰卢国争相讨好大乾的时候,百罗国王甄福信却发兵攻打泰卢国的锦山郡。自上一次百罗国被大乾和泰卢国合兵攻打之后,甄福信就一直想着复仇,找大乾是不可能了,只能找泰卢。

  而此时原本是甄福信辖下的锦山郡却背叛甄福信,投靠了王芳远。甄福信怎么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他立刻带兵三万去攻打锦山郡。

  而王芳远自然也不能任由锦山郡被甄福信夺回。锦山郡是位于甄福信的后方,如果他归属泰卢,泰卢就可以夹击甄福信。因此王芳远派王守卿带兵五万百罗的黄山郡。

  甄福信从来就没有把王芳远放在眼里,他知道王芳远的父亲是一员沙场老将,而王芳远不过是愣头青,王守卿虽然是老将,但是甄福信自认为自己能胜过他。

  他这一次发兵锦山郡,其实一来是打击叛逆,二来他想让泰卢军队出来,他好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甄福信派兵包围了锦山郡,自然不过一个月,锦山郡就被攻破,而此时,王守卿的军队也已经包围黄山郡。

  王芳远得知锦山郡被甄福信拿了回来,就下令王守卿加紧攻城,而此时白玄庆和崔弼都劝王芳远撤兵,王芳远不听,他想的是必须要捞取点什么东西,不然就白白损失锦山郡。

  可是他忘了甄福信的军队没有伤过什么元气,与新济国不同,新济国精锐之师尽亡与大乾与泰卢之手,而百罗国没有。

  因此当甄福信解决锦山郡的问题之后,率军队北上,与他之前已经秘密派出的两万军队会合,一共也是五万人。

  甄福信来到前线,没有急着发动进攻,而是观察敌军,等待时机。王守卿也是沙场老将,知道甄福信军队远道而来,现在不会主动进攻,而是要等到他的军队筋疲力尽之时才会发动进攻。

  甄福信作为百罗国王亲自率领部队来到前线,王芳远作为泰卢王却呆在铁原京,陪伴安平公主,还有自己新娶的两个嫔妃。

  此时王守卿也在前线上奏王芳远说黄山郡一时半会攻不下来,恳请撤兵。王芳远看到奏疏,直接驳了王守卿的奏请。

  王芳远刚刚割地给大乾,需要南扩以弥补损失,也堵上国内对割地有异议人的口,毕竟失地于北,夺地于南,王芳远也不算吃亏。

  王守卿得知王芳远驳了他的奏表。又看到了王芳远给他的要他一定要拿下黄山郡的命令。王守卿心想这一下恐怕不妙了,毕竟对付甄福信也有五万人马,又是本土作战,拖下去决不利于泰卢。

  于是王守卿给王芳远上奏说敌军势大,请求增加军队。这个王芳远二话没说,又调拨三万军队给王守卿。

  这样王守卿就有了八万大军,于是王守卿以两万部队包围黄山郡,防止被人从后劫杀。随后王守卿带领大军前进,不过奇怪的是王守卿一路前进,而甄福信一路撤退。

  王守卿看穿这是他的诱敌深入的计策,因此没有继续追击,因为他现在所处的是一片山地,因此他选择了回军到黄山郡城那里继续围城。

  甄福信看王守卿不上当,也只好带兵从山里出来,继续在南山郡附近驻扎。不过时间终究是不站在王守卿一边,因为王守卿的粮草要翻越大山运过来,而且距离也长,而甄福信的粮道距离短,走的路也多平坦之路。

  王守卿一看到自己的粮道受阻,立刻知道打下去必有巨大损失,可是王芳远不允许他撤兵,而甄福信又不和他决战。只要王守卿一向他进攻,他就逃入深山。

  眼看大军就要断粮,王守卿不断给王芳远打报告请求撤退,最后一次,王守卿不等王芳远批复,自行撤军回到熊州。

  王芳远一看王守卿撤军回到熊州,十分生气,于是以违抗王命的罪名,下令把王守卿军法从事,好在王昭容的求情之下,王芳远只是把王守卿免职。

  王守卿是泰卢国的南面兵马使,他被免职需要有人接手王守卿的职务,负责南面的防务工作。王芳远提拔了一个叫李仲夫的将领,让他接替王守卿担任南面兵马使。

  这个李仲夫原是王芳远的禁卫军的将领,也是张黔弼的旧部,提拔他,也是王芳远希望自己的亲信可以掌握军队,毕竟之前提拔的老将大都保守,而王芳远需要开拓。不能再像这一次一样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