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争夺录 第五章
作者:信德之路的小说      更新:2018-07-07

  刘远登基称帝了,但是他不打算履行列土封疆的密约,因此他知道他必须铲除之前他的同谋李贞和杜威。两个人里面,杜威首先成为刘远的征讨目标。

  天福十二年七月,刘远要杜威去当归德军节度使,和与原归德节度使高周对调。杜威知道这是要对他下手了,当然如果当初是杜威先行一步进入大梁,他也会对李贞和刘远下手的,这是必然的。

  此时杜威已经带着部队回到魏州根据地,他也早就派人去向大乾求援。表示只要大乾支持他,他就会以十倍报答大乾。

  于是郝连焘一看杜威过来请求救援。此时的郝连焘刚刚得到象毗的归附,秉着中原的动乱就是大乾的晴天这一原则,也秉着看热闹不如搅混水的大政方针,当然还有陈彧等人的意见。就派遣将军杨衮率兵一千五百人与燕京的指挥使张连率亲兵二千人赴魏州。

  这些部队,一看就不是去救人的,只是去捣乱的,派的全是汉军和汉将,为的就是搅混水。当然也是为了去凑热闹。郝连焘知道象毗刚刚归附,现在是巩固成果的时候,中原的事情也不急。既然已经打算自己做中原之主,那就没必要为了杜威这么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而拼命。

  果然大乾的军队行至邢州,因恒州发生动乱,杨衮的这一支部队就率部北还,因为他已经得到郝连焘的命令,说不必真的去援助杜威。

  闰七月十八日,刘远下诏削夺杜重威官爵,以高周为邺都行营都部署,镇宁节度使慕容超为副都部署,率军讨伐。

  刘远大军至魏州,慕容超欲想要赶快攻城,而高行周则以魏州城坚、粮足,强攻不易攻克为由,力主长围久困,待其城中粮尽自弊再击,由此二将不和,日久无功。

  刘远恐生其他变故,决意亲征。十月,刘远抵达魏州,宿于高周的军营。慕容超固请攻城,刘知远从之,亲督诸将猛攻,万余人受伤,千余人战死,慕容超才不敢再请攻城。

  幽州指挥使张连和刘远是有仇的。说起来还是石贵时期,他曾经率领本部兵马和刘远打过仗,结果这一仗不顺利,他本人逃离战场,但是他手下的弟兄凡是被俘虏的,一律被刘远杀死。

  因愤刘知远于尽杀燕兵,故张连发誓就算是死也要与杜威谬固守城池。杜威此时也不得不依靠张连,别看只有二千人,郝连焘也不傻,这就是这些年所有被刘远杀死的燕云地区士兵的家属,哪一个和刘远没有仇怨呢。因此打起仗来别说是勇敢,那就是拼命,所以这支部队也屡挫大郇军攻势。

  刘远见强攻不易攻克,就一次又一次遣人招降,许杜威以不死,杜威仍然闭城拒守,因为他知道,刘远的承诺是不可信的,谁让杜威他自己就是一个把承诺当成哄小孩子玩的这样一人呢。可是城中的粮食将尽,城中将士便纷纷逃亡,刘远再次督军攻城,伤亡甚众,但是未破城。

  数日之后,杜威终因食竭力尽,于十一月二十七日举城出降。当时城中饥饿而死者已十有七八,生存者皆骨瘦嶙峋,丝毫没有人的样子了。刘远入城,诱杀张连及其军将数十人,其士卒就放任他们北归。

  要说杜威也算一个人物,就这样结束自己的一生,从大将,到诸侯,到如今的阶下囚,人生演绎了一段传奇。

  可以说在这个乱世里面,人人都在出演一段人生传奇,郝连旻,郝连峻何尝不是演绎了自己的人生传奇。有人胜利,有人失败,这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无奈。

  帝王不好当,就在刘远打败杜威之后,一件事情彻底打击了他。刘远的长子,此时就在大梁任开封府尹的刘训死了。

  刘训是刘远的长子,没有意外的话,就是大郇下一代皇帝。可惜居然就这么走了,毫无征兆。刘远为他痛断肝肠。结果一病不起,感叹时也命也。

  郝连焘得到杜威被平定的消息,并不惊讶,本就在他意料之中。郝连焘早已经抛弃了杜威,他不再干扶持谁当中原皇帝这样的事情,他要自己当中原的皇帝。

  但是现在时机没有到,事情就不能硬来。所以那就在北边好好看着中原动乱吧,一边喝酒吃肉,一边看戏,也算人生乐趣。

  郝连焘以及大乾大突勒国首席宰相郝连宗真,君臣同心,带领大乾群臣上下协力,一起看中原上演一出又一出大戏,偶尔进入舞台,演个角色。

  如果把这天下比喻成一出大戏的话,那么中原变乱无疑是主角,吸引各方瞩目,大乾崛起无疑是暗线,等待喧宾夺主。江南各国就是配角,时不时登台起舞。那么百卢国就是跑龙套,有他没他,几乎没有区别。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只是有些东西注定了他们舞台的大小。虞昪,王佶,杜公拓,何尝不是一代枭雄,只是他们能够表演的舞台就这么大。

  当年王成桂何尝不是叱咤风云,但是可惜他的舞台更小。王棩回到百卢国,自然需要祭祖。王成桂的陵墓如今是在大乾大突勒国土地之上,被郝连焘下令重新修葺一新,表示对这位枭雄的尊重。

  还好王成桂没有因为新济国灭泰卢国而被朴春秋开棺毁尸以及挫骨扬灰,不然一代枭雄死后如此结局,只能痛骂子孙不孝。

  王棩带领文武百官,自然不能前去原来泰卢国故都开京,也就是如今的大乾的真番州祭祖。因此只能去宗庙祭祀先王。王棩来到宗庙,看着王成桂,王芳远,王陶,王泷,四代先王的画像,虽然此时他年纪不大,但是是王家的当家人。看着四位前当家人,朴承休曾经对王棩一一评价过。

  对于王成桂,朴承休评价是英明神武,一代英主。对于王芳远,是仁德睿智,一代贤王。对于王陶,只能是骄奢淫逸,一代昏君。对于王泷,毕竟是王棩父亲,说的是仁柔之君。

  面对四位先王,王棩立志成为王成桂这样的一代英主,但是他已经没有舞台,他只能选择当王芳远。但是草原长大的男儿,都有开疆拓土的宏伟志愿,而一旁的徐云龙把这一切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