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二百三十八章 毕业成军
作者:川西刘郧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因此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拉拢琉球王国的遗老遗少,正是天赐良机,同时川西也正好借此,建立一支仿日军化的蓝军部队,正好与琉球复国政府的新军合二为一。琉球复国军的总人数在现阶段是不多,刘司令只好派点人帮着撑撑场面,在将来却未必,待1941年二战全面爆发时,日本鬼子的颓势日益明显,死硬的鬼子兵将会自动加入“琉球复国军”。

  如此一来,一则避免日本鬼子的普通官兵拼死抵抗,导致盟军遭受一些无谓的牺牲。二则还可以帮南京国民政府提高一下国际声望。三则还可以为二战后期,进行血腥的登岛作战时,准备足够多的加盟部队。

  不过最后的这一点,还需要琉球复国政府自己去主动争取,因为事关他们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遗老遗少能否顺利复国的关键之所在。

  当琉球复国政府的临时班子搭起后,刘郧就准备离开了,因为大局已定,其他的事情,都是些琉球人的内部事务,他再介入的话,似乎也不太好。而且,刘司令还要及时动员川西士兵,以志愿的身份加入琉球复国军,以便琉球复国军早日成军,想达到侵华日军目前的军事素质,还需要心态的转换与不懈的锻炼,当然在短期之内,也难见成效。

  不过刘司令也想好了具体的对策,未来的川西蓝军与琉球复国军,不仅仅是一支“刷存在感”的部队,而且还是一支类似教导队的特殊部队,平时重点研究与演练侵华日军的战略战术,战时可以与常规部队或特种部队一起,对敌人的要塞或重点城市进行联合打击。

  因此具体怎么组建琉球复国军,除了需要琉球复国政府的自身努力外,也需要川西的军事人员一起研究和思考,尤其需要贾琏、郭祺勋和黑狼的参与,好在召集开会之类的杂事,还不需要刘司令亲自来负责,早有秘书尹沁兰进行逐一的通知。

  随后两天刘司令也没什么大事了,除了会见一下亲信之外,就是接见一些重要的官绅与政要,商谈一下整个川西专区的发展问题,但是真正让他上心的,还是空军学员即将毕业的问题,他又重新核查了一下所有学员的具体资料。

  对于德国教官批准的空军学员,自然是审阅的重点,但是对于无法应届毕业的学员,也没真正的放弃,他认为这些人中,除了部分还有培养的可能之外,剩余人都要考虑毕业问题,大不了,拿地勤类或维修类的毕业证好了。

  这类问题,刘司令也没独断专行,与空军学院的教官们一起商议后,都认为这个思路值得考虑,经过毕业方案的及时调整,教官们再次与空军学员们沟通,按照自愿原则选择他们毕业的方向,结果有四百多人选择拿另类的毕业证。

  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在空军学院已经无法正常毕业,返回到原来的部队也比较难堪。何况刘校长也说得对,一支过硬的空军部队,不是光有飞行员就行,还需要地勤人员、维修人员和医疗人员的配合,因此他们这些另类毕业生,反倒成了紧俏货,因为飞行员的比例较高,难道还要他们自己包办维修与地勤。

  顿时引起另类毕业生的哄然大笑,就算能顺利毕业的飞行学员,也为之一楞,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没想过,一个人包办飞行、维修和地勤,也太恐怖了点,要不要干脆连医疗也包了,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这些空军学员可都是文化人,还没等刘司令点醒,就开始拉帮结派了,纷纷替他们所在的部队,拉拢这些另类毕业生,甚至还有人许诺,等他们自己有了飞机,这些维修与地勤人员,也可以一起进行飞行训练。

  很好,经过一番努力后,又有一百多人,参与另类的毕业考核,还剩下了二百多人,死活不同意毕业,他们自认为是慢热型人才,今后绝对能成为王牌飞行员,什么鸟的另类毕业,那不是红果果的看不起人么。

  算了,想当年高等教育还没全面普及之前,有些高中生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甚至复读了七八次,还被美其名曰“九经考验”,刘郧当年高考时是要好一些,可惜往往一毕业,就得自行考虑出路,很难说是赚了,还是赔了。

  不过道理是相通的,这些学员既然有这个恒心与毅力,他这个当校长的又岂会故意为难,也罢,让他们与新一届的学员,一起重新学习,若是明年还不能按时毕业,川西空军学院也没办法了,好吧,准备签发应届毕业证。

  三十九个王牌学员,一律发予川西黄金毕业纪念章,并奖励最新的歼教机一架,让所有的在场师生,以及观礼的官绅为之失声,每架飞机价值15公斤黄金,这还是川西内部出厂价,在外面的市场价还得翻番,真是大手笔。

  刘司令可不管这个,这些王牌学员,皆由他亲自授予毕业证,并与之合影。至于精英学员与合格学员,则由教官们亲自授予,每人都有一枚银质纪念章,以及一张优惠购买卷,在购买个人战机时可得半价优惠。

  至于地勤与维修毕业生,则由刘郧带着王牌学员们一起,授予他们毕业证,也是银质纪念章,以及一套机修工具或地勤设备,并号召所有的毕业学员,牢记“友爱团结,地勤与维修是飞行员的左膀右臂”。

  当刘校长一声宣布散会,各方势力就火速的开始拉人了,价码与待遇一个比一个开得高,唯有川西自己早有安排,早已组建了川西空军联队,而且还是二个之多,没办法,在空军招生之初,川西自己就安排了六百多个学员。

  在此次空军学员的毕业典礼中,属于川西体系的毕业生,虽然只有五百人不到,但是想组建二个飞行联队,还是小意思的,甚至还有余力支援其他友好势力。

  至于南京体系也有百来人毕业,而且牌子够硬朗,不少学员都愿意跟着混,因此南京体系连本带利,拉走了二百多位学员。

  至于川军体系,要不是有刘郧的及时援手,恐怕才刚刚突破二百人而已。

  至于延安体系,本来入学的学员数量,就要少一些,还有十来个人想继续深造,因此毕业的人数上自然要少一些。

  好在刘司令早有谋划,真想借着合作与卖飞机的名义,划出近百位毕业生去陕甘宁边区工作,嗯,主要是负责辅助、装配、调试川西所外售的战机,至于延安能不能及时把住握机会,将他们改造成红色飞行员,他就不管了,否则南京与老蒋就该发飙骂人了。

  1936年7日3日,举行川西空军学员的毕业典礼,也是川西空军正式成军的时间,让所有学员和观礼的官绅们,一并与会参加。其中,川西空军教导联队设在川西镇,而空军第一联队设在茂州市,每个联队下辖两个飞行大队,因为是非战争时期,只装备了七十二架战机,还额外储备了三十六架。

  整齐如一的机库和战机,让所有与会人员都大开眼界,许多属于其他势力的已毕业学员,甚至想留在川西不走了,因为他们回去之后,多半也没什么战机可开,这里居然是飞机等人,若说心里没一点想法就怪了。

  刘校长只好亲自出面做工作,苦口婆心的劝慰他们,中央军、川军和红军,都在他这里订购了大量的战机,让他们放心好了,他们一旦回去,不但会受到重用,还会有大量飞机等着他们,学员们这才破涕为笑。

  刘郧所说的这些,倒也不全是假话,至少红军那边,他打算先赠送五十架,至于川军这边,刘湘已经发来正式的通知,他们将购买二百架战机,只是黄金有点紧张,希望能以大洋充数,因此单架价额上浮了50%。

  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来,何况他现在有很多地方,需要川军和刘湘的帮忙,刘郧自然也就同意了,但是也叮嘱刘主席保密,否则他就不好做人了。刘主席又不是傻子,川西好就是川军好,自然不会拆台。

  唯有中央军那里有点麻烦,因为他们还想看看歼教机的具体情况再说,老蒋的意思是先买五十架,如果质量确实比较过硬,将会大规模装备南京空军,不过川西兵工厂就得出让技术了,预计在南昌附近,修建新的飞机制造厂。

  那就随便了,反正刘郧的飞机订单比较多,自从城都直飞九江庐山成功之后,飞鸿客机就成了川内航班的主力,目前已有二十多架在空中飞行,若非刘湘手中的飞行员不够,该款客机早就遍布西南三省了。

  这次川西空军学员毕业时,刘湘又订了十来架客机,准备正式开通四川民航,算是真正走到了这个时代的前列,而南京的联合航空公司,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据说DC3客机已抵达上海,“双十节”就会正式营运。

  同时城都铁路已经开通,飞机转运起来也很方便,南京那边的交付也很好办,从川西兵工厂出发,先抵达城都机场,再从重庆转场,最后直抵达武汉军事机场,南京国民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大武汉空军教导队”。

  刘郧这才恍然大悟,看看南京的架势就知道了,这是要准备成立武汉航校了,五十架歼教机,仅仅作为前期训练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对于是否大规模购机,难怪有些吞吞吐吐的,是因为南京还没想好,究竟是自己建厂制造飞机,还是直接向川西订购战机。

  刘司令也懒得费脑细胞了,歼教战机的优劣问题,等南京的空军专家们验证了之后再说吧,当它全面打垮霍克系列战机时,根本不用他自己宣传,老蒋就会送来大额的购机清单,当然购机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真到了那个时候,为了照顾欧美列强的脸面,老蒋多半会将霍克系列战机,当成新的教练机,最好在沿海一带天天飞行,让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华夏的主力战机,正好帮川西的歼教战机打打掩护,真是一举多得。

  唯有赠送给红军的战机,运输起来有点小麻烦。好吧,刘郧反正要去广元勘测铁路与矿藏,规划大西北的铁路网络,也正好顺便看看,如何才能打通去延安的运输渠道,实在没法的话,也只好进行空中运输了。

  在去广元之前,刘司令还得检验一下陆军建设,川西教导旅早已成型,在红军伤员与德国专家的协助下,精神面貌自然是蓬勃向上,而贾琏自己又是个很要强的人,何况人家也有些真本事,该旅的素质已经不亚于川军的精锐部队。

  至于郭祺勋的第一旅,更是强中选强,精中选精,尤其让他着手整训各地的铁路警备旅后,更是猖獗一时,天天乘着整训的借口,将他所看中的精锐部队抽调一空,官司都打到了刘湘的面前,好在刘主席笑而不语、暂时不予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