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一百六十章 游说老蒋
作者:川西刘郧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工人没信心”,也好解释,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修筑铁路,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国外至今还无相似的案例,若说技术比国外还好,连老蒋自己都不信,更别提普通的铁路工人了。

  老蒋想了半响,也觉得无法可想,眼看又一个光辉政绩在手,就是吃不到嘴,真是心有不甘,就在此时,却发现刘郧这厮从容不迫,仿佛早已想到了办法,于是心中有一股邪火,直往头顶上冒。

  还没等老蒋发飙,刘大官人已经开口了,一脸无奈的样子,很犹豫的说,“学生在美国留学时,所学的正是铁路工程,若论修铁路的话,我又哪里比美国的专家差,奈何这些工人就是对我没信心”。

  “岂有此理”,老蒋终于爆发了,工人竟然不听刘郧的指挥,这是要反天了,正想下令川西镇军队,将工人统统抓起来,对于那些带头闹事的一律杀头,话还没出口,他自己就傻了,真要怎么做,这条铁路恐怕还真完蛋了,新募的铁路工人,恐怕还不如现在这些。

  看到老蒋的傻样,刘郧在心中暗笑不已,搞建设就是搞建设,将军队打仗的那套,硬搬到建设中去,往往适得其反,于是连忙帮委座圆场,“这些工人,最崇拜的还是委座,只要委座做动员——”。

  给铁路工人做动员工作,老蒋可不懂这个,连忙摇手让刘陨立马打住,有些谨慎的问到,“川西县可有几百红军伤员,这些工人多半受到了他们的蛊惑,所以才起来闹事,他们怎么会崇拜我?”

  刘郧不以为然,于是嘿嘿一笑,很神秘的说,“校长,其他地方的工人,我不知道,但是在川西镇,一旦成为工人,一个月的工钱高达5个银元,另外还有一套联体别墅,上下班还有专车接送”。

  老蒋也真的傻眼了,要知道四川物价稳定,一般士兵的月薪不过4个大洋,而且还是纸面数据,中央军要牛叉些,一个月7个大洋,这当中还包括了菜金杂费之类的,真到手里也就4块左右,前提是没有缺德的长官想喝兵血,在GUO民党军队中简直是凤毛麟角。

  钱还好说,刘大官人拥有联合制药厂,一个月利润高达一百万美元,折合250万大洋,想给工人高工资,那是他自己的事,工人向士兵看齐,也是德国一直所提倡的,认为“工人是不拿枪的士兵”。

  但是人手一套别墅就另当别论了,所以老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于是有些失声的问到,“亦诚,别墅是什么意思,莫非修一些别墅,让五六个工人一起住,还一人一个单间,这样也太奢侈了”。

  刘郧也是一头冷汗,这个老蒋也太黑心了,一套别墅,五六个人住,如果这样的话,还不如修一些单元住宅算了,每个工人还能拥有一套独立的房子,哪怕一室一厅一卫,也比住集体宿舍好些。

  为了吸引老蒋的好奇,刘郧装着没听懂,自顾自的解说,川西镇的别墅,是按英法最新的理念,为了节约土地,促进邻里关系,一应的施工和设计,都严格依照别墅的标准,而修出的联体式别墅。

  “什么联体别墅?”可蒙不到老蒋,他长期住别墅,什么独立别墅、联体别墅和混合别墅,太精通了,于是就按别墅的几个标准,略略问了一下,得知是一套二百多平方米时,他才真的被吓住了。

  刘郧这厮却还在伤口上撒盐,还嫌老蒋心理素质太强,继续喋喋不休的说什么,第一期有六百套,每套二楼一底,约300平方米,典型的北欧风格,免费送都没人要,最后只好做了川西政府办公场所。

  老蒋已经目瞪口呆了,他自己估了一个价,300平方米的联体别墅,在南京或上海,最少也要五六万大洋,220平方米的别墅,最少也要四五万大洋,就算四川的物价集体骗低,二万大洋还是要的。

  当刘陨这厮说到,第二期别墅高达1200套时,老蒋已经出离愤怒了,川西县一共才多少人,有五万人就顶了天,居住在县城的就更少了,七八千人封顶,整整1800套,全县城人都可以住进去了,刘大官人就是再有钱,也不用这么干吧,这叫严重扰乱市场知道不。

  当刘陨说到,许多川西县本地居民,人住二三层,牛羊住底楼时,老蒋突然醒悟了,这厮这是在赤裸裸的打脸,红军为什么闹,还不是因为没吃没住没钱,若大家都像他这么干,哪里还有红军这回事。

  老蒋又暗暗盘算了一下,刘郧是去年的11月初,才返回的川西县,不说才回家,一切需要熟悉,也不说红军与川军的交战,就是满打满算也才半年,这就搞出了1800套别墅,嗯,感情是骗人居多。

  老蒋是一个很传统的封建官僚,最恨别人骗他了,对于他的门生故吏,更是苛刻无比,刘郧为了表自己的政绩,敢如此胡吹乱报,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一脸笑容,即刻表示想亲自去一趟川西镇。

  刘郧心中已笑得抽抽了,但是表面还是讪笑不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在老蒋即将要翻脸的时候,才尴尬的说,“校长,我们那个小地方,有很多红军伤员,你这样去的话,似乎也不太好吧?”

  老蒋一脸微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刘郧越是推诿,他越是想去看看,直到刘大官人实在没法了,才说出了实话,李胜德主席在他监督铁路施工时,摸到了他的身边却不自知,至今心中还有余悸。

  老蒋也是一愣,看到刘郧一副吃瘪的样子,也呵呵直笑,他很快就想到了,这个事情恐怕是真的,像李胜德这类的人,身边都有很多超级高手,像川西县这类边陲小镇,还真是想去就去,想走就走。

  老蒋一边安慰刘郧,让他不要怕,一边很和蔼的问他,李胜德究竟做了一些什么,说了一些什么,刘大官人也没打折扣,将来龙去脉,一一的说了一遍,连李主席给他取字的事情,也没怎么隐瞒。

  “郧者,卫国为民”,老蒋也是若有所思,于是站了起来,踱着方步,慢慢的走了几个来回,似乎仍有些犹豫,随之微笑的看着刘郧,悄声的问到,“亦诚,依你看,我究竟是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刘郧也是眉头一皱,这个问题说实话,真不该问他,不过既然老蒋问起,也绝非偶然,于是细细思考过后,才慢慢说到,“学生认为,校长当去,虽然目前很难立竿见影,但是以后却可少打很多仗”。

  老蒋也是一惊,真没想到刘郧会说出此话,细细一琢磨,却觉得个中含义,却意味深长,虽然他已经想到了几分可能性,但还是希望集思广益,于是微笑的说,“你我师生关系,有什么话直言不妨”。

  其实刘郧现在满懊悔的,真想抽自己几个耳光,这是什么破嘴,这么喜欢乱爆,居然忘了三国杨修是如何死的,只好硬着头皮将话说完,“与南京政府和谈,对红军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1927年至今,也有七八个年头了,红军与各地的军阀也好,还是与我们中央军也罢,都是各有死伤,除去各自的主张和理念有分歧外,更多是怕秋后算账,委座自己是大度,但其他人却未必”。

  老蒋也是一怔,这个倒是真的,当初几十万红军,现在就只剩下几万人,在川西高原猫着,若说心中没有点仇恨,又怎么可能,再说杀人一万自损八千,何况不止八千,自己这边也是积怨难消。

  问题是日本鬼子步步紧逼,与华夏开战已历时四年,而中日大决战已迫在眉睫,若是还不稳定云贵川,恐怕机会稍纵即逝,老蒋不得不承认,刘郧的看法没错,目前及时面谈的话,今后确实会好些。

  老蒋可不是年青人,不会一时热血冲头,就想单刀赴会,很快想到了办法,当即命令在重庆的南京空军,即刻转场城都,随之移驻茂县,同时令远在广元的胡宗南一部,火速赶往城都和茂县。

  然后老蒋才命令他的近卫,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即刻随刘郧赶回川西县,提前布置三方面谈的会场,刘大官人却连忙进谏阻止,“校长,此事万万不可,如此一来,红军多半不会来赴会了”。

  “红军现在正处于弱势,如再以战败者的身份,见你和刘湘的话,可能宁死不从,因为太过屈辱了,如果信得过学生的话,真要提前布置会场,还是由我来比较好,毕竟我还是李胜德的半个门生”。

  老蒋也是一凛,事实也是如此,杀人不过头点地,自古都说“穷寇莫追”,这个穷正是势穷,这个追正是太过的意思,于是微笑的说,“那好,此事就拜托你了,七天后,我与刘湘一起参观川西镇”。

  无论老蒋这话是真是假,但是对刘郧而言,却是莫大的信任,在感动之余,也大为感叹,老蒋与李胜德真是一时瑜亮,无论气度还是胸襟,都非常人可比,至于刘湘或孔祥熙之流,确实要略输一筹。

  刘郧也向老蒋行了一个军礼,并沉声说到,“校长,请你放心,学生将誓死保证你的安全,你的个人安危,将关系到华夏亿万百姓的未来,无论来犯者是谁,都必须从我的身体上踏过去才行”。

  老蒋也是脸色一呆,没想到刘郧将此事,上升到如此高度,于是连忙打止,一脸严肃的说道,“亦诚,不可胡言,我蒋介石,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作的也是本份而已,亿万百姓和你们这些年青人,才是华夏的未来,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可轻言牺牲,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