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二百五十八章 敲头三下
作者:川西刘郧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想挽救注定没落的儒教,还真是疯子才干得出来的事情,难怪孔玉玲会说他爹疯了,刘郧在微微叹息的同时,又有些搞不懂了,孔财神想重振儒教,就重振好了,与“敲头三下”,又有什么直接关联呢。

  真是笨得可以,孔玉玲才第一次发现,川西的刘军阀也是个普通人,于是干脆挑明算了,“在儒教的理论中,最讲究天人感应。天就是民心所向,以及诸圣的言论,人就是民众,核心就是皇帝。皇在孔孟时代就是大王,是指德泽能贯穿天、地、人三界的大王,帝则喻意为地,泛指整个大自然”。

  刘郧虽是文科毕业生,但是对儒家的微言大义,却并不太懂,因此听得懵懵懂懂,搞得孔大小姐直想抽人,无奈下只好眼睛一翻,再说直白一点,“爹地的意思是,他想让儒教门人造势,捧你做皇帝”。

  “皇帝,哪个皇帝,像康德大帝的那种”,刘郧一个激灵,这下真听懂了,让他当皇帝,真是天大的好事,后宫三千佳丽,忙都忙不过来,不对,孔财神这是要害他啊,一等到1949年,保证掉脑袋。

  看刘军阀惨白发抖的样子,孔玉玲也哭笑不得,只好尽力的安慰他,“相公,你放心好了,爹地也是赌一把,像溥仪那种儿皇帝,说出来都觉得丢人,谁还敢让你去当,爹地就是再坏,也没那么缺德的”。

  “不过当皇帝,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孔玉玲出身于山东孔家,对于当皇帝这个行业,是最为了解,有些怔然出神的解释道,“皇帝,是三皇五帝的简称,尤其是指德、才、品三方面,能够媲美黄帝或大禹”。

  “德者,道也,是指皇帝的思想境界,与道德素质方面,远超平常的普通人,其中关键还在于,能与实际相结合,能指导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否则就成了虚无缥缈的宋神宗,又或想当然做事的王莽与纣王之流”。

  “才者,能也,是别人做不到,而你能做到,就是能力。而皇帝的起码能力,就是统一天下,解万民于倒悬,让百姓远离各类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但是这个天下,是不断发展的理念,是指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属于天下的范畴”。

  刘三爷不由赫然一惊,难怪满清王朝会土崩瓦解,皇帝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什么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全是红果果的谎言,他们自己德才不够,就算想统治一偶,也是遥不可及的妄想,更别奢谈统治“整个天下”了。

  “品者,信也,信就是诚信,也就是信守承诺的意思。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九品,皇帝自然是超品,而品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仁’。仁者爱人,因为只有真正的仁爱,才能超越普通的诚信,也是整个儒家思想的精髓”。

  刘郧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在川西的一些无心之作,比如福利制度、不收过路费等等,暗合了儒家的经义,也让孔财神误以为,他在沽名钓誉,所图甚大,而且还有利于儒教发展,所以才打算扶植他上位——当皇帝。

  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刘三爷搞什么社会福利,还真没想过这类的破事。

  因为刘郧刚回川西时,除了他自己懂点技术外,就只有三四个军工专家,想搞铁路、水电站和兵工厂,凭这点人手可不够,他是有智脑与蚂蚁机器人,却又不想暴露太早,唯一办法就是吸引外来人口。

  与之同时,川西县地处川西高原,是自古有名的荒凉之地,连老鼠去了都得掉眼泪,而老百姓又不是傻子,就算他们想打工,也要去城都与涪城才对,即使挣不到几个钱,至少不会出现什么高原病吧,因此提高社会福利是唯一选择。

  再说收取过路费。其中铁路,本来属于战备性质,何况这年月,四川等地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根本没什么频繁的商品经济,刘三爷就是变身为刘剥皮,也没任何卵用,为了培育市场起见,也只有收低费或不收费了。

  至于茂州市到城都的高速公路。说实话,某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给老百姓用,这么高档的路面,是21世纪才有的专利,是汽车普及时代的产物,所以他真正的出发点,还是为了抗战所用,比如方便升降各类战机。

  刘司令是想当皇帝来着,但是他更怕人民群众的铁拳,想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是最愚蠢的傻子,他是很想要孔财神的钱,但是却更怕掉脑袋,更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嗯,如何才能拿到老孔的钱,还真是个技术活。

  历来“知父莫如女”,如何对付孔财神,还是孔玉玲有办法一些,她认为可以迂回一下,反正孔财神也是一厢情愿。而且在如今这个时代,想当皇帝的人多了去了,但具备这个能力的人却不多,既然孔老大如此看好刘郧,不好好利用一番,岂不是对不起孔部长的厚望,嗯,在川西专区搞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刘郧也傻了眼,脸上的鼻子眉毛都凑在一块了,一脸的苦相,川西是以工业称著,现在要搞什么八股文,他真的不在行,这些人即使真的考中了,又能干啥,也去当县官、当清流,不是养废物么。

  孔玉玲却微微一笑,很快就纠正了某人的傲慢与偏见,“不错,这些人是很迂腐,你若真让他们当县官,那是害了他们,因此他们最适合当清流,所谓清流就是卖嘴,若论卖嘴的话,又怎么比得过报刊与广播”。

  “另外,这些人大多具有一点文化底子,让他们当当扫盲老师,或文化老师之类也正合用,何况他们的亲朋好友众多,无形之中,还能带来很多的人才。哼哼,最关键的还是,他们的工资,又不是你发”。

  真是茅塞顿开,刘郧也灵光了不少,对啊,这些人都是孔圣人的门徒,他们的工钱之类,完全可以从孔氏集团的利润中扣,哼哼,既落了个好名声,还不用自己出血本,还真是一本万利,当然,还要给他们一些名誉称号,比如享受县团级待遇,比如川西大学文学院教谕资格,比如等同金陵大学教授等等。

  对了,满清王朝垮台已有好些年了,南京政府不是正在编修《清史》么,可惜遇人不淑,至今只搞了个丑陋不堪的《清史稿》,其内容极为粗糙而荒谬,连张献忠屠蜀就屠出“四万万有奇”,而老蒋等人又忙着“抗日或剪除军阀”,一时也顾不上这些遗老遗少,才让他们随便乱写乱画。

  刘郧微微的阴笑起来,这些迂腐的文人,不是最喜欢立言、立功、立德么,倘若只在南京撰写,确实会抱团乱写乱画,但是能够多开几个撰写点,大家彼此竞争一下,保证热闹非凡,没准还可以发展一下娱乐业,这可就来钱了。

  等刘司令与他老婆商量妥当后,才再次敲响了孔财神的书门,这次孔部长的态度就好多了,根本不与他们多言,直接问需要多些钱,需要哪些人手,需要他这个大佬帮些什么,言语之恳切彷如换了个人。

  还是孔大小姐牛叉些,直接将她与刘郧的计划书,向孔财神一亮,赫然写着,“需要南京财政拨款二亿大洋整,其中大西南铁路网络建设,1.2亿。大西北铁路网筹建准备金,6千万。川西专区民生发展,2千万”。

  并对川西的民生发展作了详细的阐述,想搞什么“川西三民主义社会试点”,嗯,属于高福利的那种,保证领先欧美列强无数年,从而让南京国民政府在国际上,有充分的吹牛资本,实在是功德无量,才花二千万而已,真是合算。

  另外,刘司令以私人名义,向孔氏财团借贷一亿大洋。理由是为了确保各类铁路工程修筑顺利,所以成立了川西铁路投资银行,并以联合制药厂的一百吨黄金为抵押。真是洋洋洒洒一大版,吓得孔财神直发晕。

  孔财神拿着宏伟的计划书,足足看了半响,才向刘郧问了一个小问题,“亦诚,依你看南京国民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是多少呢?”

  “这个,咳咳,那个,总比满清时代,要强一些吧”,刘司令忙着发展兵工厂和铁路,还真不知道南京的年收入,只好乱说一气了。

  “在蒋公与爹地的领导之下,相比满清强了何止十倍”,孔玉玲见势不妙,立马帮老公圆场,将南京的财政一一爆开,“1934年,南京政府的财政收入,9.2亿银元。去年也就1935年,收入是10.5亿”。

  刘郧也有些讪笑了,他一个边陲的川西专区,就想要南京财政的三分之一,好像是有点过分哈,于是只好低头不语了,孔财神看这厮还算知廉耻,也就没再多说,站起来围着大书桌,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

  走到孔玉玲俩人的脑袋发晕,甚至有些不耐烦了,孔财神才竖起了二根指头,刘郧顿时大喜过望,有二亿也不错。

  不料孔大小姐黯然的嘀咕,“爹地,你也太抠门了,偌大个川西地区,才拨款二千万”。

  二千万?二千万能干啥?

  刘司令也有些发愣,记得川中的父老乡亲,自发筹措的修路资金,也有二千万好不好。

  不料孔财神一声冷笑,“南京政府的财政拨款,你们就别想了,每年都会超支若干,所以财政的账目上早就空了,哪里轮得到你们,这两千万大洋,还是我这做岳父的,私人借贷的”。

  孔财神也不是多做解释,而是将他的经济调整方案一一解释,他认为川西不是没有钱,尤其实施了福利政策后,民间积压了大量资金,因此组建银行是最佳办法,将闲散资金重复再利用,才是川西地区的唯一出路。

  孔氏集团所提供的二千万大洋,就是川西银行的正式启动资金,只要铁路银行的运行上了正轨,川西就可以自己发行货币,到时无论金属货币,还是纸质货币,都能让刘司令赚个盆满钵满,也就不再缺少货币了。

  孔财神也仔细的估算过,川西最值钱的东西有三样,一是军火,在民国的硬通货中,军火稳居老大。二是铁路,铁路一修,沿途就有大量的商机出现,只要统治者不横征暴敛,走向欣欣向荣,是时间问题。

  最后一样,就是工业产品。川西以军工起家,工业产品的质量,早已冠绝华夏的大江南北,就连日本货都要略逊几分,因此刘郧现在是端着金碗讨口,只等川西铁路与西安铁路一贯通,川西的工业产品将横扫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