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炮至上
作者:川西刘郧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当然,令少校先生更意外的事情,还是170毫米重炮。

  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之前他还正在纳闷,说是210毫米重炮,好像炮管的口径又有些不对,若说是其他型号炮火,在德国的军队之中,好像还没有类似口径的重炮。

  刘郧用手贴着胸口,很优雅的向大家一躬,有些无所谓的款款而谈,“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豪森阁下,你自己想想除了贵国之外,还有谁是最先知道该型火炮,先别急着回答,想想240毫米臼炮”。

  “240毫米臼炮?”少校先生不由大惊失色。

  他似乎已经想到了什么,有些惊骇的问道,“豪森阁下,那可是德国的镇国之宝,该不会有人想将此炮送与他人吧?若被英法等国所掌握了,我们可就危险了”。

  臼炮很吊么?也就一般般,说白了,就是有点像鸦片战争时期,所用的早期前装型大炮,放个铅弹在半封闭的铁管里,铅弹下面放些火药,一点燃就将铅弹射向敌人。

  1870年法德战争后,前装型大炮就被逐步的淘汰了。

  那么,这玩意是不是真的过时呢?

  当然不会,德国人在一战期间,就利用迫击炮的原理,重新发展了臼炮,专门用于攻克敌人的工事,或者堡垒之类,曾立下无数的战功,令英法等国闻风丧胆,凶名远播海外。

  而且德国即将发动第二次欧战,此炮一旦被英法拿到,也确实是一场灾难。

  面对少校船长的强烈质疑,法肯豪森也有些发毛了。

  一时之间,他就像一头困兽一样团团转,红着眼睛,也不顾彼此之间的旧情,恶狠狠的瞪着刘郧,希望这厮能老实交待,否则别想活着离开军舰了。

  刘司令或许是真怕了他,只好低声的提醒道,“请不要误会,是我们的情报员,用无数的鲜血所换回来的情报”。

  “难道是日本?”法肯豪森与少校船长都愣住了。

  德国在这几年,不是一直与华夏作军火交易么,怎么会钻出个日本来,豪森阁下毕竟见多识广些,也想到了种种可能,最后却不得不承认,恐怕还真是日本居多。

  德国舍弃了华夏,转而与日本人结盟,又不是什么秘密,何况日本鬼子还信誓旦旦,保证出兵东南亚,若说日本不要些高精尖武器,恐怕连傻子都不信。

  因此德国向日本出口240毫米臼炮,也是个必然现象。

  看到苍白无力的法肯豪森,少校船长的心也凉了,有些愤慨的骂道,“柏林的那些人,难道都是猪么?将240毫米臼炮运往日本,现在连华夏都知道了,何况英法等国,这不是拿我们军人的生命当儿戏么?”

  刘郧却笑得肚子都痛了。

  240毫米臼炮,还真是德国出口给日本的,而且只有一门,而日本鬼子自己也宝贝得很,是打算自己仿造后,装备给他们的重炮旅团,因此又怎么会泄密给外人。

  不过事无绝对。

  至少,在豪森将军与少校先生来看,就真认为日本人泄密了,不然刘司令又是怎么知道的,那可是240毫米臼炮与170毫米重炮。

  “可恶的日本鬼子,既贪得无厌,又胆小无能”。

  法肯豪森在心中暗暗咒骂,看来要赶快向柏林报告,日本人根本靠不住,今后若有什么新的技术合作,一定要拒绝,否则又被他们送给了英法等国。

  在豪森将军发傻的时候,聪明而追求上进的少校先生,就与刘司令勾搭上了。

  这厮操着蹩脚的华夏语,作了简略的自我简介,“亲爱的刘先生,能见到你很高兴,我叫威廉·赫拉克,出生于德国汉堡,在我家的隔壁,就有一家华侨餐馆,因此我自小就喜欢吃中餐、说中文”。

  能喜欢中餐与中文的洋哥们,可都是好同志啊。

  刘郧也不由好感大增,于是很友好的与赫拉克握了握手,顺便仔细打量这厮一眼,年龄也就三十岁左右,应该没有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德国国防军也才扩军不久,但凡现在能当到少校的人,基本都是非富即贵的人。

  刘司令悄悄的问道,“赫拉克,此次来华夏的任务即将结束,不知你回德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随便带些什么样的土特产?”

  赫拉克少校顿时一喜,正准备回答时,却听见法肯豪森一声干咳,身形不由一抖,装出一副刻板的样子,“对不起,请刘先生原谅,我是个正直的军人,一切行动听从长官的吩咐,这点请恕我无法回答”。

  刘郧呵呵一笑,有些不以为然,自顾自的欣赏风景去了。

  豪森阁下似乎也比较忙碌,因此也不怎么多说,只是很严厉的扫了少校先生一眼,随即命令这厮去办一些杂务,直到这厮走远了,才低声告诫刘司令,“亦诚老弟,运什么回去,柏林方面早已安排好了”。

  刘郧微笑不语,心中却冷笑不已,什么狗屁的柏林安排,还不是一部分官僚,打着柏林的旗号,搞一些走私活动,敢用鞋帮子打赌,法肯豪森也占了一些股份。

  这厮悄声的建议道,“这个少校不错,心眼比较活泛,你看是否让他留在华夏算了,今后有些不方便的事情,就让他来作吧”。

  法肯豪森的眼睛一凝,似乎大感意外,他想了半天也没怎么想明白,究竟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需要刚到华夏不久的少校船长去做。

  看到迷惑不解的豪森阁下,刘郧也有些瞠目结舌,只好低声的解释道,“这款170毫米火炮,无论对德国,还是对华夏,都是至关重要的武器,因此决对不能泄密,最佳办法就是让赫拉克少校也参与”。

  “参与,参与什么?”当然是参与炮火的运输、安装、调试,以及以后的仿制。

  法肯豪这时才恍然大悟,对啊,日本的军部就如同“便厕扉”一样,随随便便就被人推开了,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而刘郧的提醒也正是时候,南京国民政府也是出了名的“随便”。

  德国人若不及时介入,这些武器,明天就会放在英法的餐桌上。

  170毫米重炮,德国也才刚研制成功,因此目前还属于绝密范围,如何让秘密保持下去呢?唯一办法,就是让相关的人员全部闭嘴。

  历来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难道要杀掉驱逐舰上的所有船员?当然不行,因为南京政府的内部就比较容易泄密,如此一来,这些德国军人岂不是白死了,因此法肯豪森决定采纳刘司令的办法。

  刘郧与法肯豪森,相视了一眼,都无声的笑了。

  大家终究是好哥们,有些话就不需要挑明了,随后俩人也不注意形象,就勾肩搭背的离开了驱逐舰,让刻板而教条的德国水兵,都跌碎了一大堆的眼镜。

  173毫米榴弹炮,真有这么重要么?

  刘郧回到孔氏别墅,躺在太师椅上,微微的眯着眼睛,仔细琢磨个中的奥妙之处。

  炮火,被各国军界称之为“战争之神”,因为通常作战而言,哪支军队的炮火数量最多,那么他们就将获得战神青睐,最后获得胜利的机会也最大。

  173毫米重炮,究竟有多厉害呢?

  炮弹离口初速925米每秒,普通炮弹68公斤,射程22公里,有效的杀伤范围将超过半个足球场,若是发射23公斤的轻弹,射程将高达29.6公里,若非每小时只能射出80发,那么150毫米与120毫米的重炮,都得面临失业的问题。

  重炮历来是镇国神器。

  在全面抗战的八年之中,无论日本军队也好,还是华夏军队也罢,除了大型会战外,根本看不到100毫米以上的大炮。

  亚洲陆军部队中所装备的炮火,大多是些70毫米的步兵炮,又或75毫米短管山炮,甚至很多师级以上的部队中,连配备75毫米的长管野炮都很罕见,更别说什么150毫米以上的大炮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整个日本陆军炮兵建制中,唯一一款实用性的240毫米大炮,还是从德国进口的臼炮,而且在使用时,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通常不能离开铁路沿线太远。

  因此170毫米的重炮群,一旦形成了规模,根本不怕日本鬼子的猪突战术,除了不能防空以外,甚至一切地面生物遇见它,都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哪怕以土豪著称的美军,在二战后期也其为青睐此炮,许多部队都直接装备了它。

  德国军方将该型重炮命名为“法国女士”,意喻为某种动人而可怕的生物,当然也有嘲笑法国75小姐的意思,因为75小姐每分钟可打出38发75毫米炮弹,在一战时曾让德军吃足了苦头,就是炮弹的威力小了些。

  另外,德国人在一战期间,还研制了几款列车炮,有些口径甚至超过了300毫米,最大射程达到了131公里,在交战期间,经常将炮弹射入法国巴黎市区,令巴黎居民惶惶不可终日,因此被称命名为“法国大炮”。

  因此新出炉的170毫米炮,被德军寄托了无限的遐思和希望。

  刘郧猛的醒悟了过来,他考虑到了飞机、坦克,与钢铁、铁路与军备的问题,甚至考虑到交通与货币,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重型炮火。

  以法国军官的训练手册为例,曾明确的写到,“炮兵是一支完整部队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炮兵参与的战斗,是无法想象的”。

  德军的170毫米重炮,还真是一场及时雨,极大的填补了华夏重型军备的空白。

  刘郧连忙与智脑沟通,让它将173毫米重炮即刻模拟出来,好在各种零构件都有存档,至于组装之类的问题,更是连说明书都可以不用了。

  三分钟,智脑就搞定了德国的新式大炮,即时邀请刘郧参观。

  刘司令向孔玉玲交待,在未来二三个小时之内,请不要轻易打扰他,因为他要闭关修炼一番,倘若被他无意识反击打伤的话,他将概不负责任。

  刘郧在书房中一座定,两眼一闭,外表看去与修炼无异,实则进入了智脑的虚拟空间。

  这厮进去后才发现智脑的进化也很快,才半年时间没进入智脑的虚拟空间,里面早已天翻地覆了,界面不再是狭小的机械制造室,而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隐隐闻到草野芬芳的香味。

  若非刘司令能感知到外界与现实的差异,还以为已经置身于某个独立的小世界。

  刘司令人贵事忙,也懒得琢磨虚拟环境的变化了,直接让智脑将173毫米重炮展现出来,只见在无边无际的草野之中,飞来一个闪闪发光的小精灵,拿着小魔法棒,在空中轻轻一挥舞,一门门大炮即刻现身。

  随后小精灵向刘郧飞了过来。

  精灵赫然是个迷你的小美女,只有三寸多高,一对蝴蝶般的透明小翅膀,在空中轻轻的拍动,一身梦幻而小巧的公主时装,隐隐有流光在动,她拿着火柴棍大小的魔法棒,喜笑颜开的看着刘司令,令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刘郧失声的问道,“你是智脑迪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