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三百一十五章 缓兵之计
作者:川西刘郧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看到如此荒谬的外交照会,刘郧也傻了眼。

  你妹,两个国家都已经处于交战状态了,能否使用哪一款常规武器,还得由敌人来决定,还有天理么?

  真是莫名其妙。

  他刚想将照会撕个稀烂。

  老蒋却拦住了他,皱着眉头的沉声说道,“亦诚,切勿鲁莽,敌人还有后话,由送交照会的日本人口述”。

  “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的证据”。

  “日本鬼子的意思是,如果华夏不停用重型战机,他们将对华夏的民航进行打击,因为在此次南京空战之中,日军损失了好几百名飞行员,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因此才建议暂时停飞芸芸”。

  “重型战机?暂时停飞?”

  两句话在刘司令的脑海之中,不断的盘旋,隐约抓到了点什么。

  他突然灵光一闪,不由失声叫道,“鬼子这是在玩缓兵之计,因为他们需要时间改造战机,我们坚决不能答应”。

  “缓兵之计,我们都知道,但是民航怎么办?”

  老蒋有些苦笑的问道,“我们若不妥协的话,日本鬼子绝对会对民航出手的”。

  “因为他们太需要胜利了,哪怕是击落几架民航飞机,也是他们吹嘘战功的本钱,除非我们能即刻停止各地的航班,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导致各地的军民人心惶惶,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这就是民国时代的悲哀。

  由于华夏的国力过于贫弱,即使日本鬼子发动了侵略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却不敢对日宣战,对外措辞是“小争端、小事件”,很快就会平息下来,请各位亲朋好友勿要担心。

  这恰好是欧美列强,最不放心的地方。

  生怕这才给了一点援助,这两家就突然宣布媾和了,根本达不到借华夏之手,削弱日本人的目的。

  是否停止民航业务,刘郧压根不感兴趣。

  既然中日战争已经爆发,那么华夏就别指望什么零伤亡,更别指望向所有的民众隐瞒什么,难道要等到鬼子屠村灭镇时,才悄悄的告诉老百姓,“中日已经开战,你们要起来战斗”。

  鬼子能改进战机,难道川西就不可以么?

  刘郧冷冷的一笑,甚至根本不需要任何改进,因为歼教Ⅰ型战机,在出厂之初就故意调低了性能,比如发动机的功率,真实的数据是2200马力,完全可以媲美美国未来的的P51战机。

  华夏的国土虽大、民众虽多,但是合格的飞行员却寥寥无几。

  能够开P51的飞行员,更是屈指可数,为了培养出更多的空军队伍,才推出了简化版本的歼教Ⅰ型,想以改进战机的方式,来对抗川西战机,根本是一个笑话。

  “他们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时间”。

  刘郧哈哈大笑,对于老蒋的忧虑,反而还要极力的安抚,“校长,你可不能这么想,民航与客机是一个国家的国力象征,又岂能因为鬼子的一时威胁,说取消就取消,他们的提议可以考虑”。

  “学生建议三管齐下”。

  “一则向外公开日军的威胁,让所有人都认清鬼子的面目,同时准备为民航护航,我们不是有很多霍克战机么,想用于作战又用不上,护航正是一个好去处,还可以培养一下飞行员”。

  “其次,为了所谓的人道主义危机,我们可以答应日军的要求,但是在七天之内,敌我双方都不得使用飞行器,包括华北与上海的战事,一旦违规,此协议自动失效,而且日军要对此负全部责任”。

  “最后,日本鬼子想拖延时间,而我们也需要时间”。

  “华北的南口战役,汤恩伯部频频请求支援,不就是因为日军利用北平机场,频繁的进行空中打击么,还有上海的日军陆战队,之所以很棘手,就是因为用不上重炮,而用不上重炮的原因,就是因为日军飞机的缘故”。

  蒋委座听得直发愣,直到刘司令说完了,才讪笑的提醒道,“不光是日军的飞机,嗯,还有日军的大大小小的军舰,尤其是出云号”。

  我倒,刘郧也晕了。

  这个老蒋还真是麻烦先生,才干掉了日军的空军,竟然还有什么“出云号”巡洋舰,对了,记得8月14日上午,前线传来了捷报,不是说出云号,已被其他的兄弟部队给干掉了么。

  不说还好,一说老蒋自己也很郁闷。

  他告诉刘郧一个异常情报。

  当时我军不但出动了战机,还是从扬州机场起飞的战机,由第二十四中队长,刘粹刚亲自带队。

  刘队长率领9架豹式战机,沿着长江往东搜索,直到川沙县附近才发现日舰,一阵轰炸之后,准确的命中了敌舰尾部,敌舰顿时冒起了滚滚浓烟,直到即将完全沉没时,华夏空军才撤出了该空域。

  而刘粹刚等人的轰炸,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在此之前,该舰就遭到了我方水鬼的袭击,当夜水鬼推着水下炸弹,靠近敌军军舰后,才点燃导火线,让敌舰突遭重创。

  因此,出云号才不得不逃窜到川沙水域。

  水鬼,是华夏的土特产之一。

  关于水鬼的记录,最远可追溯到三国时代,到了明清两代时,又成了江河防汛兵的专称。

  长江与黄河自古喜欢发大水,甚至传闻“上游涨一寸,下游涨一丈”,为了预防洪水爆发,水鬼们就坐着羊皮筏子,从江河的上游出发,向沿途的防汛站,投递上游的水势情况。

  到了近现代,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许多水鬼都失了业。

  他们有些甚至当了水匪,长期盘踞在洞庭湖、太湖和长江等水域,尤其擅长潜水,只要在下水前,服用一碗烈酒,再外加一点点微量的砒霜,就可以在水中潜伏一个小时,这也是日本鬼子的巡洋舰,意外被重创的原因。

  然而,让老蒋想吐血的是,无论水鬼,还是空军,都说重创了“出云号”。

  到了8月16日下午,“出云号”巡洋舰,竟然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了黄浦江面。

  让世人纷纷质疑,“南京政府的战报,有弄虚作假之嫌”。

  “出云号,从1937年3月开始,就在长江流域游弋,自从七七事变之后,更在淞沪一带的持续巡航,又何来崭新之说?”

  对于日本鬼子的惯用伎俩,刘郧简直嗤之以鼻。

  他一针见血的断定,“这是日军在故弄玄虚,以前的出云号,多半已经真的沉没了,现在这艘出云号,不过是出云号的姊妹舰而已,或说是日军的仿造舰”。

  这倒是个大实话。

  从十九世纪以来,无论哪个国家,在建造某一型号的军舰时,往往希望是四、五艘一起造,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的同时,以便形成战斗编组,比如北洋时代的定远舰和镇远舰就是一例。

  何况日本鬼子历来狡猾。

  他们最喜欢外购一两艘的同时,自己再随之仿造或改进一两艘,因此与其说是“出云号”巡洋舰,不如说是“出云级”巡洋舰。

  这么嚣张的军舰,刘司令也一肚子火。

  他直接向老蒋请教,华夏有这么多的重炮,都干什么吃的?

  军舰历来最怕陆地重炮,因为重炮的稳定性和射程,都远超军舰炮火,鬼子的舰艇也太嚣张了些。

  老蒋也不说话了,让侍从官从资料室,拿来日军第三舰队的资料。

  资料上赫然写到,该舰队除了“出云号”巡洋舰外,还有第八战队,下辖三艘轻巡洋舰,排水量5570吨的,即鬼怒号、由良号、名取号。

  同时,还辖有第2驱逐队、第9驱逐队、第21驱逐队、第一水雷战队、第1警戒队(八重山号、坚田号、保津号和二见号等),以及第2警戒队(势多号、热海号、比良号、鸟羽号和莲号)等等。

  “鬼怒号”等轻巡洋舰,非常不好惹。

  它们装备了7门140毫米重炮,50倍径,射程19.1公里,以及2门76.2毫米高角炮,40倍径,射程11公里。

  至于第三舰队中的驱逐舰,都属于比较新锐的型号,排水量超过1600吨,大多装备了5门127毫米重炮,射程18.45公里,以及若干40毫米机关炮,与12.7毫米机关枪,实力确实可观。

  至于“出云号”巡洋舰,就更恐怖了。

  该舰配备了4门203毫米舰炮,14门150毫米大炮,而且这些重炮之中,没有一门重炮的射程,会低于20公里,而进攻上海的德械师,最先进、最犀利的火炮,就是从德国进口的150榴弹炮,最大射程为15.9公里。

  直让刘司令无言以对,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对了,刘郧才猛然想起一事,川西的150毫米重炮,以及122毫米重炮呢?

  这些大炮射程都非常可观,150重炮的射程,高达24.7公里,而122重炮的射程21.6公里,完全能全面压制这些舰炮。

  “24.7公里与21.6公里?”

  老蒋也傻了眼,半响之后,才苦涩的问道,“你们川西的重炮,真的有这么厉害?”

  “你为什么不早说呢?我们也不用死那么多的人了”。

  这下轮到刘郧苦笑了,他真想问一句,就算他自己没说好了,不是还有使用说明书么,就算没有说明书,你们南京的炮兵团,就不知道自己试射一番么,这是哪门子道理呢?

  难不成是炮兵部队压根没看?

  不是没看,而是因为炮兵们压根不信。

  川西的每门重炮,确实配有使用说明书,以及弹道的诸元射程表,然而,南京炮兵团的官兵,还真不怎么相信这些资料。

  因为炮口内的膛线,还是崭新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磨损。

  他们严重怀疑在大炮出厂之前,压根没经过微调与试射,而数据还都是一模一样,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没经过微调与试射么?怎么可能。

  只不过川西出产的重炮,在离开流水作业线之前,都是由蚂蚁机器人加工而成,各种性能参数,确实不用人工试射或微调了,就算真要进行处理的话,也是在智脑的虚拟幻境中进行,自然没有磨损的迹象。

  好吧,刘司令也没脾气了。

  不过这厮打算亲自奔赴淞沪战场,亲自指挥川西的重炮集群,对日军的军舰进行打击,他就不信这个邪,倘若这样都灭不了日军军舰的话,实在惹毛了,不排除提前拿出182毫米的重炮来用。

  对于刘郧是否去上海,指挥重炮集群的问题,老蒋反倒有些犹豫了。

  生怕这厮死在了上海,川西兵工厂一夜倒闭就惨了。

  淞沪战场从8月13日开战以来,每天都有大量的华夏官兵,倒在了前线阵地上。

  尤其是日本鬼子的203毫米重炮,不但射程极远,而且威力奇大,往往一炮过来,一二个连都得集体阵亡,有时即或没有准确命中,也会被炮弹爆炸时所形成的冲击波,给活活震死。

  刘司令却是一个牛脾气,他还非要去上海一趟,亲自摸一摸老虎的屁股。

  老蒋只好另辟蹊径了,只要这厮不亲临第一线都好办,刘少将即刻被火速提拔,出任第十三重炮团团长,一应人员与装备,将由开往上海的军列送去,到淞沪前线专门对付日军的舰艇。

  不过老蒋再三叮嘱一点,让他千万注意安全,抗战所需的一应军火,还都指望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