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第十四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作者:土扒鼠的小说      更新:2017-12-17

  唐十一心想,这老牛别是打肿脸充胖子啊,空口无凭。转身道:“诗诗,去咱车上取笔墨纸砚来。”

  还要立约,店里的几位师傅再次好奇的围了过来,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知道他们牛老大厉害,可这玩艺咱没打过啊。

  唐十一提着笔,一旁的杨凌伸出小手夺了过去。于是唐十一说,她来写,刷刷刷,一份合约瞬间完成。唐十一这次离的稍近,看得清晰,这字确实漂亮,绢秀中透着飘逸。就连一旁的牛满智也忍不住点了下头,一时忘了这活并不好干。这要是五天内不能按质按量交货,可要五倍赔偿订金的啊。

  双方签字划押,唐十一揣起合同笑眯眯的告辞。

  “喂,你又想怎么坑人家的啊?”小红忍不住问道。

  “什么叫坑人家,这东西哥真有大用!”唐十一答道。

  “小王八蛋,一会不骂你就难受是吧,你是谁哥啊?别给自已戴高帽子啊!”

  一旁的杨凌想笑又不好意思笑的样子,唐诗诗看小主人被欺负就向小红投去不满的目光。

  唐十一心想,咱可是你如假包换的亲哥哥呢,怎么让人家相信啊,这也没有DNA签定什么的,眼下流行的滴血认亲似乎也不怎么可靠啊。

  天不早了,该吃午饭,也没请两位姑娘下馆子,不能让干妈担心啊。送了两位姑娘回府,看着身边唐诗诗那雀跃的表情,这丫头看着是挺娇嫩,怎么一下子就对自己这么好,别是精神有问题吧。

  两人让车夫直接拉着车来到后院。又给了车夫20文钱让帮着卸货,一车东西跟小山似的堆在了院子里。唐诗诗完全一副女主人的模样,指挥着唐十一搬这搬那。唐十一有点纳闷,直想问这小仆人,咱俩谁是主人啊。

  终于弄个差不多,两人用过晚餐坐院子里两棵大柿子树下闲聊。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坐在厅前,品着茶水,美人在侧,这小心情真心不错。

  “诗诗啊,以后别喊主人主人的啦,太难听,喊我唐大哥吧!”其实他清楚,不是难听,是怕控制不住自个真做出点主人该做的事就不好啦。

  唐诗诗微低着头没说话,就你,还没我大呢,让我喊你唐大哥。

  “主人,你看外面那店铺闲着,是不是做点什么啊?”

  唐十一摆了下手,“不用了,就让它闲着吧。”但是转念一想,这要是自己去上班了,这小妞一个人守着大院,会不会空虚寂寞啊,给她找点事做也不错。

  正胡思乱想,突然想起燕来楼的事,一拍大腿,怎么把那帮同行给忘了。

  从燕来楼急急赶回来,唐十一打开后院的门,发现诗诗还坐在院里等他。

  “外面冷了,怎么不进屋啊?”唐十一感动的不行,看着这小妞等自己,突然有了点家的感觉。

  这晚上也没什么娱乐,两人说会话,就各回各房。

  诗诗坚持不去前面店里住,说是害怕,唐十一去店里呗,她说这么大一个院子更害怕。唐十一知道人家这么说不是在暗示些什么,可龌龊心思还是动了个遍。

  唐十一躺在大堂屋东室,窗外的月光撒在身上,西室传来一阵动静,是脱衣服的声音吗。唉,十四岁的身体,二十岁的心智,这一夜睡的,真没睡好,梦倒是做了不少。

  一早,两人在堂屋大厅相遇,竟都有些不好意思。唐十一出门前给她留了些钱,叮嘱她一个人别乱跑,饿了就去旁边的王记小吃店买吃的。

  “主人”唐诗诗含着泪,握着唐十一给他的银钞,冲着他出门的背影低呼了一声。

  唐十一来到都统府衙役班,发现来的早了,就去议事厅领昨天被扣在那儿的刀和枪。

  “哟,这不是昨天那个什么,唐……唐……十一,哈哈哈!”

  唐十一提着枪,正往腰间挂刀,发现迎面走来的是昨天那眯着眼的胖子马良。听这小子冷嘲热讽的腔调,特么的想找事啊。他知道这胖子和王都监关系肯定很近,但不知道人家的姐姐是王都监新纳的一个小妾。

  “哈,披挂这么整齐,去打仗啊,你不是干那什么学吏的吗?用得着刀枪这玩艺!”马良看他不说话,继续刺激他。

  “咦,奇怪了,怎么大清早的就有狗叫,咱都统府还养着狗的啊,你们听到没有?”唐十一装作惊奇的问那两个看门的。

  两看门的憋着嘴把脸扭向了一旁。

  胖子那傲慢的脸顿时变得通红,气得直哆嗦,“你,你别不识好歹!”

  唐十一弄好,转身向衙役班走去。

  马良讨个没趣,悻悻的进了都监室。

  “妈的,那小子还真特么傲,好心跟他打个招呼,他竟骂人!”马胖子走进屋,向姐夫诉苦。

  “你小子也收敛一下,这里不比东京府。”王都监淡淡道。

  “都监大人,你没看到啊!那小子,就是昨天杨都统安排做学吏的那个,他刚才竟骂我是都监身边的一条狗!”马良这小子不是个东西,挺会添油加醋。

  “奥”王都监知道他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没做什么表示,转身拿起一份驿报,“随我去都统府。”

  “杨都统,你看看这个。”王都监将手里的那份驿报递了过去。

  “奥,保安军榷场出事了,不过这挟私越货之事历来就有,值得这么兴师动众?”杨都统不解。

  “上面的心思咱可猜不准也不敢猜啊,怎么交待咱就怎么办吧!”王都监道。

  这宋夏边境除了保安军和镇戎军各设有一个榷场用于双方贸易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和市,也是方便双方边境客商居民互通有无的场所。但是宋夏都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如宋政府就严禁铜铁及兵器、钱币等走私出口。优良的西夏马和青盐则是西夏手中的两张王牌,但是对战马的输出也管得极严……

  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尤其是在乱糟糟、时战时和的宋夏之间,这贸易更加混乱,举个简单的例子,别说严禁向西夏贩卖铜铁了,西夏人经常深入内地,打通关系,直接将兵器打造好,大批量运走。其实上头都知道,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杨都统没多想,对这事司空见惯了,宋夏之间遇到点小冲突,这宋政府就会借着检查的名义敲打一下西夏方。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当下对王都监的提议也没怎么放心上。

  “不如就让马押司率衙役班的人先去查查看。”王都监对沉思的杨都统道。

  既然来了指令,那就查吧,杨都统也不好说不。

  一旁的马良立时来了兴致,兴冲冲跟着王都监回了都监府。

  “马良听令,你马上调集所有衙役班人员,再带上我的那些亲随,对所有进出榷场者严加盘查,有挟货走私者一概严惩不怠。”王都监低沉的声音命令道,小眼睛里闪烁着阴毒的光。

  马良正兴奋的盘算着又能借机发一笔大财了,但是看到姐夫阴冷的目光,这是要动真格的了,难道姐夫要和都统摊牌了。

  “都监大人,难道……”

  王都监挥手打断他的话,低声叮嘱道:“记住,先在城外出境处严查出境客商,一旦落实,严格按律收缴罚没,留下供书,然后再顺藤摸瓜……”

  这不是要把事情搞大的节奏吗,马良越听越兴奋,得令后挪动滚圆的身躯,气喘虚虚的赶到衙役班。身后还跟着王都监的八名亲随。

  “马押司,有事吗?”王虎起身打了个招呼。

  “王班头,都统大人和都监大人刚刚下令,由我率咱们衙役班全体兄弟前往西城门执行任务,由于事关重大,所有参与人员务必做到保密,否则军法惩处。”马良拿捏着领导腔调下令道。

  王虎及众兄弟嘴上答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妈的,不就是靠裙带关系吗,牛个毛啊。

  心里有抵触归抵触,二十名衙役班人员还是迅速的披挂整齐,随马良急赴西城门。这榷场被设置在东城门外,正好靠近黄河岸边,而西城门则是进出客商的唯一通道。

  为了防止走漏消息,马良令八名亲随及衙役班人员分成两队,一队拦下进城客商,暂时让其集合在城门南,另一队则将出城的客商集合在城门北。

  这些客商们对这些检查也习以为常了,暗骂一声倒霉,打算象往常一样花点钱摆平。

  出境的客商自然是重点盘查对象,果然,或轻或重,几乎所有的出城客商都有走私挟货之举,其实事情莫不如此,只要想查就一定能查出些问题的。这不,一名出城的大理人就因为兜里揣了几贯铜钱就被拦住了,钱没收了,又罚了一笔,由于金额太少,这人也没放在心上,但看到那胖子还让自己详细交待这钱哪来的,还要签字划押时,心想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不但这大理人对此不解,衙役班的人更是不解,这胖子要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