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第六十三章 大赏
作者:土扒鼠的小说      更新:2017-12-17

  正准备派出信使去镇戎军送信,杨凌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看堡外数不清的大车小车,小脸满是惊讶道:“喂,你这是从哪抢来这么多的东西啊?”

  “小凌,你整天喂来喂去的,喊谁的啊!”唐十一不乐意了,自己可是一堡之主,堂堂的指挥呢,被一小丫头呼来喝去的成何体统,这让手下的兄弟们如何看。

  “想喊谁喊谁,和你有关系吗?”小姑娘嘟着小嘴道。

  唐十一被气的一时说不出话来,这女人不讲起理来,鬼神都得躲着走。

  “脸那么黑干嘛,诗诗姐呢?”

  “在暖棚呢。”

  唐十一看那袅袅远去的小人影,满脑门黑线,自己的菜棚看样又要遭殃了,这小家伙过来了,看样他爹爹就在堡内。于是就急往堡里走,与好与杨都统走了个照面。

  杨都统没顾得上理会唐十一,就被堡外的情景惊呆了,唐十一这小子总是让领导意外,这特么摞的小山似的粮草布帛,还有那一群群嗷嗷叫的牲畜……唐十一候在一旁,将大概的统计数剧汇报了下,杨都统原本兴奋的神色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唐十一看得明白,马上解释道:“杨都统,我们缴获的那些银钱,打算留下来用于垦荒,这方面的资金缺口比较大,这一开春还要买种子……”

  杨都统一摆手打断他的话,严肃道:“丁是丁,卯是卯,这该有的还是要有的,该做的文章还是要做的!”

  唐十一猛一听,心里一沉,听到最后,立时明白了什么意思。是啊,你灭了人家山寨,缴获粮草布帛无数,偏偏没有银钱,说给母猪听母猪都不会信啊。

  “我们,我们就上缴六万钱,都统看……”唐十一试探着说道,不知这数是不是有点少。

  一旁的杨都统再次震惊不已,什么,特么的六万钱,顶镇戎军一年的军响了。

  “你小子到底弄了多少钱啊?”杨统制忍不住骂道,说完又扭头看向了儿子,杨勇则装作没看见爹爹的目光,几人已经私下商量好了,这钱要瞒下来。

  “杨伯伯,其实也没多少了,反正剩下的这些我们都会用到正途上,镇戎军要是用得着……”唐十一套着近乎道。

  杨都统一摆手打断了他,低头沉思了一会,道:“剿匪之获,按律是要上缴的,可实际上又有谁遵守过,不过就怕别有用心之人,这样吧,不能报这么多,三万贯就是惊人的大数目了,剩余的三万贯先在你堡存着,不过,以后关于缴获的所有用度都要登记造册。”

  “杨伯伯,您看,这次对士卒的赏赐?”唐十一还真不知道赏多少合适。

  “军士们当时没将盗贼的财物私抢暗藏就很难得了,你自己看着办。”

  唐十一心里有了底,这意思岂不是让重赏吗,和咱想到一块去了,当兵拼命为了什么,往大了说是保家卫国,其实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吗。

  “杨伯伯,这粮草我们堡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就拉到镇戎军去吧。”唐十一看杨都统起身在粮草车队中瞅来瞅去,主动提议道。

  杨都统赞赏的看了他一眼,笑容满面道:“好!”

  杨都统来的时候百十骑,走的时候又多了百多辆满装粮草的大车。

  “爹爹,人家抢来的东西,你怎么又给人家抢走了啊?”杨凌歪着小脑袋不解的问。

  “傻丫头,什么给人家抢走了?这小堡塞用不了这么多粮食,浪费了可不好!”杨都统笑道。

  “吃不了,人家不会卖钱啊!”小姑娘现在卖酒卖的,越来越有商人气质。

  杨都统干咳一下道:“小凌啊,你那包里装的什么呢?”

  杨凌笑嘻嘻的打开了包,她发现爹爹顿时双目发直。

  “黄瓜,这东西是哪来的,这大冷的天!”

  “我哥他们种的啊!”

  “你哥种的?”杨都统那表情似乎在说,就他能种出这玩艺。

  “奥,是我哥和唐十一他们种的!”小家伙终于把那人提了出来。

  “唐十一,难怪,也只有这小子能搞出来这新鲜玩艺!”杨都统自语道,一边说一边从袋子里抽出一根黄瓜,“咔嚓”就是一口,“嗯,好吃!”

  “爹爹,还没洗呢!”

  ……

  所谓“赏不过夜”,送走杨都统一行,唐十一立即召集两个指挥和众都头在议事厅,商讨赏赐之事。当唐十一将赏赐数额报出来时,众人都惊呆了。确定了赏赐办法,杨勇迅速集合了所有将士。

  校场上旌旗招展,众士卒披挂整齐,一队队一列列,肃静的军容掩不住满脸的兴奋。

  唐十一坐在点将台上,望向下面八百儿郎,第一次有了做将军的感觉,这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感觉真不错。手一挥,十辆装满布帛的大车缓缓驶到众人面前。

  唐十一起身向前两步,扫视众军士一眼,朗声道:

  “狼牙寨众盗贼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多年,昨夜我梅谷堡五十勇士,星夜兼程,将其连根拔起,当场斩杀堂主青面阎王及其下属四百余众,今早前去打扫战场之士卒也表现出色,展现出了我梅谷堡众将士的热血精神,在此,我宣布,所有梅谷堡将士,每人赏帛十匹。”

  众人听到这个数目,先是一愣,瞬间一阵哗然,意想不到啊,跑跑腿,拉拉东西就能奖这么多,昨天杀贼的那些人则想,果然张指挥不会亏待咱们,这打扫战场的都跟着奖这么多,那咱们这动刀子的……没等他们想太久,张指挥让他们热血沸腾的话就响起来了。

  “昨夜踏平狼牙寨的五十名勇士出列!”指挥的声音在点将台高高响起。

  五队十列的军士在全场羡慕的目光中大踏步走向前来。

  “五十勇士,顶风踏雪,如神步天降,荡平狼牙寨,居功至伟,特赏每人钱三十贯,另七名受伤勇士加赏十贯”

  “哗”更大的一阵惊叹声在校场响起。乖乖,三十贯呢,昨天怎么没挑上我呢,这帮孙子真特么好运气。

  台前的五十士卒那连惊带喜的表情,咧着大嘴光知道高兴了,特别是那七名受伤的,加奖十贯啊,那些没受伤的,此时懊悔不已,当时咋就没让人家砍上一刀呢,一刀可值十贯呢。

  唐十一一个摆手下压动作,沸腾的校场慢慢平复下来。

  “众位将士,此次剿贼功劳,是五十位勇士的,也是属于我们全堡的,这次胜利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正是有你们护堡守堡,才给前方拼杀的勇士解除了后顾之忧,给他们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而你们随后打扫战场的任务也圆满完成,而且在回堡途中,也展现了我梅谷堡众将士的血性……所以,除五十勇士外,每人赏钱十贯。”

  这下该轮到后面士卒震惊兴奋了,这特么真恨不得天天有盗贼打,这钱来的太容易,太痛快,也就是出去兜了个风,路上还耍了把威风,就是十贯钱十匹帛啊……众军士现在看向这年轻的小指挥的目光早已不是当初的不屑一顾了。

  赏赐完毕,唐十一又领着几名核心人员:杨勇、二愣、张军、李进等,来到前段时间在靠近后堡山坡处,刚挖的一座地下防空洞,里面分了十几个仓室。此时几人正在其中最隐蔽的一仓室,这里摆满了木箱袋子,从清晨拉过来,还没来及清点呢。

  几人兴奋的将一个一个箱子撬开,让唐十一意外的是,竟然不全是金银,还有不少钱币充数,有一点让他意外的是竟然有两箱珠宝珍玩,甚至还有一箱被弄得皱巴巴的名人字画,里面竟然还夹杂着几卷佛经,天杀的盗贼连僧人都抢,由此可见这群盗贼劫的目标有多庞杂。

  几人满脸红光,象是发了横财的土财主,忙了大半夜,丝豪不倦。总算清理了个大概:金一共三万一千五百余两,银二十万八千余量,钱币没法查,估计不下三十万贯,外加两箱珠宝一箱字画。

  清理完毕,几人坐在桌子前,大眼瞪小眼,将近百万钱了啊,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数字,还好此前酒庄赚的几十万钱也磨炼了下大家的神经,不然,突遭横财,说不定真会疯一两个,特别是二愣,现在那眼神都有点迷离了。

  “这些属于咱们梅谷堡全体将士共同所有,以后练兵、垦茺、装备新军都需要大量的钱财,这些钱咱们谁都不准乱动。从明天开始先分批把这些钱币换掉,金银不怎么占地方,这个以后再说。”唐十一严肃道。

  众人点头称是,纷纷表示就按唐指挥说的办,现在无形中,众人都打心底里认为唐十一是梅谷堡的当家人。就连一开始不怎么服气的杨勇,现在对这个干弟弟也莫名的佩服起来,发现这家伙不仅仅是胆大鲁莽,还行事谨慎。特别是剿灭狼牙山寨的行动,看似不可思议之事,竟如此完美痛快的解决了让宋夏双方多年都束手无策的匪患。

  完全出乎唐十一和众将士意料的是,梅谷堡荡平狼牙寨之事还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在边境传开了,就在第二天清晨,梅谷外就聚集了众多熟户、半熟户,他们由各堡村的保正领着,还带来了不少猪、羊及野味等慰问品,前来感谢梅谷堡出兵灭了匪患。

  当唐十一、杨勇、张二狗三位最核心人员代全堡去接见这些大清早前来慰问的村民时,众人一愣,还以为是三个来通信的小兵呢,搞明白这仨人就是梅谷堡的最高领导后,无法置信啊,特别是那几名保正,

  “呵呵,老乡们的热情我们心领了,我也代全堡将士们谢谢大家了,不过这些东西我们不能要,乱世边境讨生活,大家都很不易,再说保境卫民本就是我大宋将士的本分,这些东西还请老乡们都带回去吧”唐十一对热情的人群道。

  众人哪里肯听啊,留下东西就要走人。无奈,唐十一只好令二狗蛋速去取些钱币来,坚持按市价付钱。

  现在梅谷堡几乎成了一张名片,众军士也深以为傲,出门在外,只要一亮梅谷堡军士的身份,那待遇立马不一样,就连买东西人家都会少收几个钱。

  特别是经过这次剿匪行动,不仅使唐十一和杨勇认识到训练的有效,更加坚定的按以前摸索的那一套继续训练众军士;也使前段时间对训练抱怨连连的军士们改变了态度,更加认真投入到训练起来……唐十一只是根据后世了解到的那训练方法点一下,而具体负责训练的杨勇总能举一反三,搞出更好的训练方法来,一群散漫的新兵也被他训得嗷嗷叫,这让唐十一震惊不已。

  唐十一顶着冷冽的寒风,站在高高的塔台上,目光穿过校场上正在集训的军士们,抬眼望向远远的边境线……这宋夏时战时和、飘乎不定的关系,使他不得不做好随时迎接夏骑的突袭的心理准备,想起夏骑兵的速度优势和凶悍,如果梅谷堡再遇到袭击,即使将训练搞得再好,也难免会出现重大伤亡,除非拥有不对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