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第一百零一章 踏上新征程
作者:土扒鼠的小说      更新:2017-12-17

  宣和二年十一月初三,伴随清晨第一缕阳光,梅谷堡的大门缓缓打开。

  唐十一、杨勇和张二狗三人端坐马上,周大壮和周二虎分别架了一辆形状奇特的马车紧随其后。

  梅谷堡众军士排成整齐的队列,目送一行人出了城门。

  不知谁大喊了一嗓子“唐指挥,一路顺风,早去早回”,很快,是全体士卒在齐声高呼。

  在震耳的呐喊声中,唐十一望向远方苍茫群山,竟有些不舍。回过头来,看到一张张热切的、熟悉的脸庞,有几人还流下了眼泪。虽然仅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却感觉已与这个不起眼的小堡寨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这里的山,这里的人,以及发生的点点滴滴,一时涌上心头。

  望着面前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和不舍的目光,唐十一仿佛突然明白了来到此地的意义……他突然掉转马头,跨下雪儿也跟着长嘶一声,手中长枪一挥,高声喊道:“兄弟们,等我们回来!”

  杨勇和张二狗也情绪激动的跟着高呼。

  出堡不远,前方一辆沉重的马车吱吱呀呀的慢行,赶车的黑大汉嘴巴快咧到耳朵上去了,不是有病,是兴奋的。此汉正是李二愣,因为突然多了一个进京名额,这厮有幸成了一名车夫,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如何让人不兴奋。

  “嘿嘿,三位指挥,能装的全装上了。”二愣子满脸放光道。

  “好,诗诗,你换这辆车吧。”唐十一近前,将诗诗接下来。

  诗诗也是双眸溢彩,终于可以出发了,兴奋得不得了,只是在这么多人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匆匆上了另一辆车。

  其它几人早习以为常,只装作没看见的样子。

  “啊,小和尚!”车上传出一声娇呼。随即又传出一细若蚊蝇的声音“阿弥陀佛”

  “诗诗,别欺负小谦信啊!”

  唐十一若无其事的往大货车里一瞅,除了十几个大西瓜,几乎塞了一车的蔬菜。这是自己特意交待的,考虑到路途遥远,万一赶不上宿点什么的,就地就能解决了,另两辆车上更是装了一应生活用品。

  唐十一看着嘿嘿直傻笑的同村的两个小伙伴,不由感叹:三人一天当兵,按说二愣的起点是最高的,可现在仅过数月,自己和二狗蛋都是正儿八经的武官了,可这黑壮的小伙伴刚混上都头。假如那天跟自己去放火的是这黑炭头,唉,命运就是如此,来不得假设。

  “二愣,听说你小子箭法很是不错啊!”唐十一问道。

  “嘿嘿,才刚射到一百五十步。”二愣摸了摸脑袋

  “这小子很好,最近进步神速,百步内几乎百发百中。”杨勇跟着赞道。

  “杨指挥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嘿嘿。”二愣听得夸奖十分开心,嘴上却很谦虚。

  “好,以后有你小子发挥的时候。”唐十一语气蛮像领导。

  ……

  众人边走边聊,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望着迅速近前的一人一骑,几人同时愣了下。

  “呵,这不是威风无边的潘大指挥吗?”唐十一率先打破沉默,实在没想到竟会遇到这厮。

  精悍之气四溢的潘大成似乎有些扭捏,郑重的双手一拱,回道:“原来是唐指挥,幸会幸会!”

  唐十一纳闷起来,想起上次这小子拦路时那蛮横样,直判若两人啊。

  “唐指挥,上次的事……对不住了!”

  唐十一更是惊奇,怎么了这是,让一军中大汉认错可不容易,人家都这么说了,咱也不能小气是不。于是手一摆,大度道:“都过去的事了,潘指挥不提我都忘了。”

  “唐指挥率贵堡五十勇士荡平狼牙寨的事,潘某当时并不知情!有得罪之处还望兄弟们见凉。”潘大成面红耳赤道。

  唐十一这才犯过神来,原来尼玛也被人给忽悠了啊,只是不知是哪个小人在背后嚼舌头根。

  “俗话说,不知者不怪,兄弟我当时也太冲动了点,咱俩都有错,现在扯平了!”唐十一大气道,这在边境混,谁都有用得到谁的时候,能少一敌就少一敌。

  “好,兄弟也是爽快人,走,咱们到了镇戎军,我请兄弟们喝酒去。”郭威突然热情道。

  二狗蛋不由撇了撇嘴,就因为上次被这厮拦下,自己爬山回去报信,把特么衣服都挂成碎布条了。

  唐十一看这厮面色突变,刚才还羞涩的象大姑娘,瞬间又变回了粗犷的大汉,直想问这厮是否川籍,学过变脸否,这变脸变得也太快。

  “多谢潘兄好意,不知潘兄这次前往镇戎军,所为何事啊?”唐十一有点好奇的问道。

  “兄弟只是路过,还要赶着去京城呢,哈哈哈。”潘大成说着忍不住大笑出声。

  “去京城,莫不是去参加观灯会?”唐十一看这厮开心样,猜测道。

  “正是,兄弟几个这是干什么去呢?”潘大成似乎这才注意到三辆大车,有些好奇的问。

  “真是巧了,我们也是去京城参加观灯会的,正好咱们同路。”唐十一边说边看了这厮一眼。心想这古人出个远门也真是简单啊,一个包袱一匹马就OK了。

  看看人家,再看自己象搬家似的,不由心生惭愧。

  潘大成听得此言,也不禁一愣,面露惊讶,但并没说什么。

  进了城,唐十一和杨勇要去都统府一趟,先让其他几人和潘大成去了燕来楼。

  当诗诗和小谦信从车上跳下来时,可把潘大成惊得不轻,什么情况这是,上京城还带个西域妞和一小和尚。

  唐十一和杨勇来到都统府时,更是大吃一惊,实在没想到杨都统让小凌和小红随同他们进京。

  唐十一震惊过后暗喜,杨勇则有些疑惑,前几天妹妹还央求着和自己同去,却被爹爹一口拒绝了,想不到现在爹爹竟然主动提出让两个丫头同往。

  杨都统自然有自己的考虑,心想既然都决定了只要那郑使者请人来提亲,就拿唐十一那小子当挡箭牌,眼下正好这小子进京,何不让宝贝女儿一块去呢,也正好躲开郑忠那小子的纠缠。况且还有儿子同行,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但让夫妇俩想不到的是,郑忠那小子也会同行。

  郑忠自前天去梅谷堡拿了那一箱破烂宝贝,又拿出自己的五万私房钱,去给爹爹交了差。

  郑使者看到银钞顿时喜逐颜开,但看到那箱宝贝时,不由皱起了眉头。不悦道:“忠儿,这破烂玩艺能值五万贯?你被那小子骗了啊!”

  “爹爹,那梅谷堡实在是没钱了,就这些还是四处凑的呢,您看,这一件金器挺值钱的。”

  “傻小子,这哪里是什么金器,咱家一眼就看出是个镏金的破铜器。唉,罢了罢了,咱明天就回凤翔府,这鸟地方咱家一刻也不想呆了。”郑使者嘟囔道。自己之所以要这些钱,一是贪财,更重要的是找回点面子。现在目的达到了,不用儿子催,也要回去了。

  但让老太监意外的是,儿子竟提出要留下来和唐十一同行。

  老太监开始说什么也不同意,真怕那混蛋小子在路上把儿子给害了。可又实在拗不过儿子的一再央求,无奈,只好留了四名从宫内带出来的高手。

  当得知唐十一来到了都统府后,郑忠这小子就乘了一辆精致的马车,带着四大护卫,等在了都统府大门口。

  “呵,消息够灵通的啊,正准备去通知你小子呢。”

  郑忠脸上挂着笑,心里直骂,妈的,也幸亏派了人盯着你们呢,不然看这架势,想甩了老子啊。

  还别说,唐十一刚听到小凌和小红也去,光兴奋这事了,真一时把这小子给忘了。

  打发郑忠先去燕来楼等着,自己随杨勇去接两位姑娘。

  杨府现在乱做了一团。消息太突然,两位姑娘也是临时准备,兴奋的都不知道带什么东西了。

  一旁的杨夫人看着两个欢呼雀跃的两个小精灵,跟着两人开心的同时,也很是不舍,想想这宝贝女儿还没离开过自己呢,还有儿子。这一想眼圈就红了。

  “看你们俩,还跟小孩子似的,多带些厚棉衣,路上冷,可千万别冻着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听你哥的话……”

  两位小姑娘兴奋的答应着。

  唐十一和杨勇进院时,两位姑娘已焦急的等在了马车旁。

  “哥,你们怎么才来啊!”看两人进来,杨凌透着兴奋的声音中埋怨道。

  唐十一现在却没怎么关注两位姑娘,而是郑重的来到干妈面前,趴地上就磕了三个头,恭敬的喊了声妈。

  杨夫人被这大礼搞得一愣,不一愣才怪,这正考虑着把女儿许给这小子呢,这小子就突然来了这么一下子。

  “好儿子,快起来。”反应过来的杨夫人拭了下眼角,柔声道。

  唐十一无一丝表演的成分,虽说眼前美妇有些年轻,嘴上喊妈感觉有点别扭,可她给了自己重生以来母爱般温馨的感觉,使自己原本孤寂的那颗心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温暖。

  兴奋不已的两位小姑娘受到感染,也依偎在杨夫人左右,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妈,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她们的。”杨勇也毕竟一少年,哽咽道。

  杨夫人点点头,慈爱的目光看了几个年轻人一会,就催促几人上路了。

  出了大门,两位小姑娘瞬间从离别的伤感中走了出来,在车轿里兴奋的叽叽喳喳个不停。

  来到燕来楼,小凌小红下车和诗诗打了招呼,突然象发现宝似的走到小谦信跟前,杨凌惊讶道:“小谦信,你怎么也来了啊?”

  “嘻嘻,脑袋瓜真亮。”小红笑嘻嘻在摸了把小和尚的脑袋。

  在小美女面前,小和尚瞬间面红耳赤,完全说不出话来。

  从店里走出来的潘大成正好看到这一幕,惊得两只眼珠子差点没掉地上。

  郑忠看到杨凌也是一惊,心中暗喜,忍不住偷偷瞟了眼,却发现有一人正恶狠狠的盯着自己,一激灵,立马收回了目光。

  “潘兄,咱们先南下到瓦亭寨再说吧。”杨勇提议道。

  “好,咱们要尽快赶路,最好今天能到泾源,这样后天就能到达凤翔府了。”潘大成回道,但是看着对方这几辆马车,心里也没把握能否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