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末年 第三百九十五章 亲自走一遭
作者:土扒鼠的小说      更新:2017-12-17

  大宋第二次伐辽惨败,以致‘精’锐尽失,为速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完全是自身拙劣的表现,从而成全了耶律大石英明神武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向了不归路。

  正是大宋举全国之‘精’锐,耗时一两年竟拿残辽一个破京城无可奈何,而且还损失惨重。才使得金国下彻底看清了所谓的大宋天朝国,原来只是一只纸老虎啊,这才在灭掉辽后马掉转枪头,干脆利落的一举拿下了北宋。

  唐十一对此知道个大概,却不知详尽的过程。深怕自己这次随郭‘药’师‘私’自出兵,会重蹈覆辙。所以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也是十分小心谨慎,必须将各种可能发生与遇到了情况考虑在内,并提前做好针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

  整个计划从大军出城,行军时间的‘精’确计算,及如何攻城,哪一部率先进城,进城后,哪些次要攻占区域,哪些是重点攻击区域,哪些是必须第一时间夺取的区域,针对各军各部的特点,全都有详尽的安排。

  另外,还有各种紧急备案,万一作战计划败‘露’,那绝不强行,立马取消行动。

  而若是在攻打燕京城时,耶律大石的军队突然及时回访又该如何应对。哪些部负责阻击,哪些部继续控制燕京城,甚至将被迫退出燕京城的情况都考虑了在内。

  唐十一将这些问题一一列出,让众将校逐条逐条的推演琢磨,以求得最佳选择。

  这次军事会议整整开了一夜,众将校才将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逐一讨论一遍,并制订了一份详尽的作战计划。

  “今天的军事会议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后,再好好琢磨消化一下,看有没有不妥之处,都可随时提出来。另外,派去燕京城打探的消息之人明天可能会带来更加详实的消息,到时咱们再针对一些新情部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天完全放亮,军事会议终于结束,唐十一总结发言道。

  众将校虽然热烈讨论的一整夜,但没有一人面‘露’疲‘色’,全都为即将开始的大战兴奋不已。想想‘激’动难奈啊,攻取燕京城对大家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

  显然,大家都将攻取北辽的都城燕京,视为名扬天下的绝好机遇。

  唐十一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这燕京城必须攻取,晚取不如早取。想想自己为了大宋的将来,毫无‘私’心的冒如此大险,都有点为自己的壮举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