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英雄 第两百七十七章 攻城
作者:傲双的小说      更新:2018-10-19

  三日后,赵雍在丛台宫外检阅攻伐中山的十万大军。

  两千战车居中,五万步卒居其后,四万骑兵分布两侧。金戈林立,旌旗招展。和煦的阳光照射在赵国兵甲身上,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赵雍身穿战甲,位居高台。在阳光的映衬下,宛如天神一般,威武赫赫。

  赵雍注视着十万北征将士,拔出腰中的长剑,向前一送,誓师道:“五伐中山,正式开始。不破灵寿,绝不南归。”

  十万北征将士,齐声高呼响应,“不破灵寿,绝不南归。”

  响彻天*鸣般的声音,一波又一波传了过来。

  赵雍闻言,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振臂高呼:“天佑赵国,我军必胜。”

  “天佑赵国,我军必胜。”数十万人如雷鸣般之音,回荡在山谷之间,久久不能消散。

  赵雍注视着自己的威武之师,厉声道:“出征。”

  一时间,战鼓雷动,号角长鸣。十万赵国北征中山的将士,军容齐整地开出邯郸。

  邯郸街道聚集了许多百姓,站立在街道两旁,前来为大军出征送行。

  邯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公元前301年,赵雍为政二十五年。赵国五伐中山,正式开始。

  此刻,赵雍身边有公子成、赵云舒、赵歇、赵固、肥义、田不礼、楼缓、赵爵、司马望族等文武大臣;又有乐毅、赵袑、赵希、牛翦、许鈞、廉武、庞爰、蔺相如等后起之秀;还有富丁、李疵、仇液、王贲等外交能臣;以及中山降将石氏、季氏一族。

  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政治清明,国势大增,武力强盛。此次,攻伐中山,赵雍势在必得。赵雍要利用中原第三次大战,无暇顾及赵国内政,一举攻破中山国国都灵寿。

  赵雍亲率十万之众,北上鄗城,挥师东垣,北渡滹沱河。

  中山国建立的滹沱河防线,在赵军强烈地攻势下,顷刻瓦解。赵军连战连胜,击溃中山抵抗的军队。不到十日,赵军兵临中山国国都灵寿。攻破此城,中山国再也没有能力与赵国对战。想到即将建立万世之功,赵雍壮怀激烈,久久不能平复那颗荡漾之心。

  中山国是战国五个‘千乘之国’之一,其实力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但高于宋、鲁、卫、周等诸侯国。

  魏文侯以乐羊为将,太子击为监军,李克为军师,攻伐三年,灭亡中山。公元前380年,中山恒公趁着魏、赵交恶,中原大乱之时,倚靠燕、齐之力,发动复国之战。随后,中山恒公击败魏、赵、燕强国,在夹缝之中站稳脚跟,并力主将国都迁往灵寿。

  灵寿成为中山国都,历经中山恒公、中山成公、中山衅王厝、中山王姿灵寿四代君主,经营了数十年。

  灵寿依自然地形建成,西北傍太行山,南依滹沱河,东临平原,地理位置优越。灵寿城平面呈桃形,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分为东、西两城。东部和南部地势较高,西部和北部地势平坦。灵寿东、西城垣外有河沟,自北向南流入滹沱河,成为天然的护城河。

  赵雍注视这坐桃形的城池良久,没有即刻下达进攻灵寿的命令。

  须臾片刻,赵雍召集众将商讨攻伐灵寿的策略。

  不多时,此次作战的将领,来到主军大帐。

  赵雍环顾众人,率先道:“灵寿,这座城池,依山而建,又有滹沱河环绕,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诸位,此战,我们应该怎么打,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损失。”

  肥义沉思良久,率先答道:“中山国面对国难,势必会齐心协力。此战,不好打。”

  “不好打,也得打。此战,是攻伐中山,最后一战。纵使是一块硬骨头,我们也要将它拿下。”田不礼态度强硬地说道:“灵寿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们强攻,的确会折损兵力。但这是对中山国最后一击,纵使折损兵力,也要攻破灵寿,荡平中山。”

  司马望族见君上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答道:“灵寿地势险峻,又有滹沱河作为依托。城内有山,山中有城。中山军依托地利的优势对我们展开节节阻击,我们必会损失惨重。兵发云,得其地,失其民,无益。臣,不赞成强攻。”

  “我们不选择强攻,如何才能攻破灵寿。”赵爵忍不住问道:“君上,灵寿就在我们眼前。难道我们就错过这次攻破灵寿、荡平中山,千载难逢的时机吗?”

  赵希也道:“这一天,我们等了很久,岂能错过。”

  许鈞也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注定是要死很多人。只要能建立万世功勋,牺牲在所难免。”

  田不礼见有很多人支持自己强攻的观点,忙道:“攻灭中山,开拓胡地,不仅是简、襄之志,也是血洗先君之耻。更是我们解决腹心之患,以争天下最重要的一步。君上,我们攻破这座城,一切都可以实现。”

  赵雍何曾不明白,攻破此城意味着什么。但,他身为一国之君,既要建立万世功勋,同时也要减低损失。正如兵法云,得其地,失其民,毁其众,伤已士之命。纵使得到疆土,也不能增长国力,反而还会弱其国。

  楚国攻灭越国,虽得其地,但越众不服,与之争。越国宗室率其众,南下开拓疆土,也不归附楚国。楚国得其地,没有强国,反而还在越地驻守十几万的将士。

  齐、韩、魏忌惮楚国之势,联合起来三伐楚国。这几年,楚国成为诸侯发难地对象。

  得其地,不得其民,看似大福,实则不是大祸。

  赵雍既要攻破中山国,同时也要中山国之众为己效力。赵雍相信,林胡人和中山降将都能为自己效力。中山国之众同样也会臣服自己。摆在赵雍眼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攻破灵寿,同时又能降服中山之众,为他所用。

  田不礼等人主张强攻,赵雍心里是不赞成的。

  “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统兵将帅才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司马望族续道:“君上,灵寿是中山国的国都,也是中山人最后的依托。面对亡国之险,中山人势必会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战场之势,瞬息万变。天时、地利、人和,也对我们不利。”

  赵雍琢磨片刻,不答,反问道:“乐毅,你有什么计策。”

  “臣赞成云中将军的意见,攻灭中山,踏平灵寿,不能以武力取之。”乐毅躬身答道:“兵发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臣认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楼缓见状,接过话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中山城内有数万之众,加之城池坚固,护城河宽广,地势险峻。我们不能采取强攻。”

  赵雍想了想,看着众人答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我们既要攻伐中山,彻底解除我国腹心之患。同时,寡人又要降低自己的损失,以及要中山之众为我所用。寡人建立盖世功业,不需要血流成河、千万枯骨。我们五伐中山,已经死了很多人。寡人不想看到无辜的将士,白白送命。”

  “君上仁德,乃文、武之道。”肥义道:“齐国、中山攻破燕国。先以重兵围城,其后以武力威慑,辅之以劝降之法。臣认为,我们不如效仿齐破燕都之策。”

  赵雍摇了摇头,回道:“我们围而不攻,以乱中山国军心。随后,用武力逼迫让中山军民诚惶诚恐,扰乱民心。最后在用劝降之法,瓦解中山君臣残存的斗志?”

  肥义答道:“臣正是这个意思。”

  “齐破燕之计虽好,但不适合我们用来攻伐中山。”赵雍换了一口气,又道:“齐国联合中山,起五都之兵,不足六十日攻破燕都。此乃,燕王哙禅位乱国在前,子之之乱再后。燕国百姓离心离德。齐国才能趁机而入,攻破蓟城。但我们攻伐中山取胜是用武力。灵寿是中山最后一道防线。中山军民为了守住这道防线,保存自己的国与家,他们势必会齐心协力与我们最后一战。”

  田不礼接话道:“我们趁着中原大乱,诸侯无暇顾及中山之事,出兵征伐。我们围而不攻,一旦中原诸侯混战结束,就会干预我们攻伐中山。尤其是齐国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中山国被我们吞并,选择袖手旁观。”

  司马望族也道:“齐王不会想看到齐国东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赵国。十年前,我们以‘平叛驱齐’的名义,扶持燕王职,插手燕国内政。齐王田辟彊对我们恨之入骨。十年后,齐王也会效仿我们,以‘平叛驱赵’的名义报一箭之仇。”

  楼缓也道:“是啊!我们要在中原混战结束之前,攻破中山。否则,我们也会被诸侯围攻,走上齐、楚两国的老路。”

  “我们和诸侯都在赛跑。谁走在时间前面,将会是最大的赢家。此战是中山国和我们最后一战,攻城的过程,将会异常惨烈。”赵雍吸了一口气,杀伐果断,“既然牺牲避免不了,我们也只能与之一战。”

  太子章激动道:“君父,孩儿记得太傅说过一句话。对待野蛮人,武力和拳头最有效。孩儿认为,应该用武力和拳头先痛击中山军,瓦解他们抵抗的斗志。再以恩德感化他们。”

  重兵围城,辅之以武力、劝降之策的确是一条好的计策。赵雍也明白,中原诸侯不会给他太多时间。为了在中原混战结束之前攻破灵寿,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好吧!我们就用拳头和武力攻破中山。”

  田不礼等人见君上即将下达开战的命令,请战道:“臣等愿意领兵,攻破灵寿。”

  赵雍见众将一心,士气大增,发号施令道:“司马望族、章儿、乐毅,你们带领两万人围攻北门。”

  “喏。”

  “楼缓、赵爵,你们率领两万人围攻南门。”

  “喏。”

  “赵希、赵袑、牛翦,你们率领两万人围攻西门。”

  “喏。”

  “石楼、季剜,你们负责围攻东门。”

  “喏。”

  赵雍眸色明亮,语调铿锵有力道:“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