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宝姐姐 第18章 贾母凤姐
作者:Yih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赐行走贾母有思量说亲事凤姐自谋划

  贾母出身四王八公中“八公”之一的史家,虽她父亲袭爵时已降至侯,也算是金陵世勋。后嫁与荣国公贾代善,一过‘门’便是正经的诰命夫人,又做了这么些年的老封君,眼界自是极高的。

  当初贾敏与林如海的亲事,在她看来乃是贾敏“下嫁”了的!若不是贾代善一力促成,又说林家祖上好歹也是列侯,她才不会乐意将独生‘女’儿嫁与林如海!再加之林如海虽早年丧父,其父好歹也顶了个正三品一等轻车都尉的爵,林如海袭的是正四品骑都尉,虽不太瞧得上眼,也不至太委屈了贾敏。

  眼下林赫‘玉’得了探‘花’,贾母也不过尔尔。偶有一两家来走亲戚的,说起林家父子双探‘花’的荣光,也只是随口说:“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必指着科举晋身。就是有幸得个状元,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我瞧着我们宝‘玉’就很好,年纪虽小,却很是知道些个道理的。”

  毕竟现下林如海还在,林赫‘玉’袭爵还有的等。就是袭了,也不过是个正五品云骑尉罢了。再往下便是降无可降的正六品恩骑尉,民爵中最末一等,往后便不再降爵,世袭罔替。

  新科进士初授官也是有定例的,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与探‘花’皆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不过正七品,还入不了她贾太夫人的眼!

  然而,授官的旨意刚下,贾母便再也坐不住了。

  林赫‘玉’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不错,不过后面还有一句,特赐军机处行走!

  满朝文武,多少人熬了几十年也没能熬进军机处!这军机处行走可得是帝王器重宠信之人才有的荣宠!

  乾隆那日与养心殿钦定前十佳卷,因皆是馆阁体,虽各有不同,实是没有与前世王宇鸣所书相似之字迹。

  一时便也不说位次变与不变,只叫读卷大臣先拆了弥封。却不见林赫‘玉’之卷。

  “林赫‘玉’之卷何在?”

  一时便有阅卷大臣命人去将剩余策卷去了弥封,而后来回道,“因其文多为妄言,是为三甲。”

  乾隆奇道:“殿试策卷,竟有妄言?取来朕瞧瞧。”

  诸大臣无法,只得寻了人去取来。乾隆亲阅,并未见有不妥之处,更提不上“妄言”二字。

  “你们且同朕说说,此篇策文有何不妥?”

  读卷大臣告了罪,便上前一一指了。乾隆看去,尽是些熟悉的字句。

  “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需塞其害,师其长”、“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乾隆笑道,“倒是有些个心思的。既未试过,又何来‘妄言’只说?众卿多虑了。”

  一大臣辩解道,“并非臣多虑,只这人左一个‘加农炮’又一个‘榴弹炮’,竟不知是何物!再有其所言‘东印度公司’,那英吉利不过蛮夷小国,不足多虑。且英吉利常年有使来朝,此人却多次直言须严加防范,意图离间,其心可诛!”

  乾隆冷笑,“众卿家还是多读些书的好!番邦之事朕早有留心,尔等竟从未有所察觉!那英吉利所图不小,若不多加防范,只怕有朝一日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众读卷大臣连声请罪。

  “罢了,回去好好儿的想想番邦之事。过几日拿出个章程来议议。”乾隆想了想,林赫‘玉’到底年岁尚小,若直接点为状元,难免惹人非议。“这林赫‘玉’......便点为探‘花’吧。其父原也是探‘花’出身,父子双探‘花’,也算一段佳话!再赐其军机处行走,小小年纪能思虑至此,也算难得。便早些为国效力吧,免得朕身边一个个的尽是些居安不知思危的!”

  忙忙的行过了太和殿传胪,又是簪‘花’披彩、跨马游街,待赴了琼林宴,又要进谢恩表。

  林赫‘玉’闲下来,已是四月十五了。

  贾母忙使了鸳鸯往梨香院来,只说四月二十六原是宝‘玉’整十岁的生辰,又有赫‘玉’得中探‘花’之喜,竟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好生的乐一乐才好!

  赫‘玉’心中暗自抱怨“一家人”只说,嘴上只作惋惜:“倒是不巧,因着四月二十六乃是饯‘花’节,忠孝侯府早已下了帖子来,说是趁着节庆宴请。前几日已是应下那头了,也不好再做反悔。倒是辜负外祖母一番好意了。”

  贾母听闻,略一沉思,便改了日子。只说宝‘玉’到底还小,往前挪一日过生辰也是使得的。

  一来二去的,王夫人愈加记恨林家了。

  原要将宝‘玉’十岁生辰宴与贺探‘花’之宴一同‘操’办,王夫人已是不喜。回头便与金钏抱怨,“那林家小子不过得个探‘花’,折腾太过也不怕折了福气!他父亲不也是个探‘花’?还不是外放了!哪里比得上京官!眼下不过得了个军机处行走,又没甚品级,算起来还是个七品小官罢了。也不知老太太在瞎折腾什么!”

  待知晓要将宝‘玉’的生辰宴往前挪一日,王夫人已是气的说不出话了。

  不想二十二这日,贾母却将王夫人与王熙凤叫了来。

  “老二家的,孙子辈里头,我最疼宝‘玉’。我瞧着黛‘玉’很是不错,想趁着这次把她说给宝‘玉’。你到底也是宝‘玉’的母亲,便先与你说一声。”

  王夫人自是不乐意的。

  她原想着让宝‘玉’娶了宝钗,一来宝钗虽出身不好,名下却有好些个值钱的铺子;二来宝钗到底是自己的娘家侄‘女’儿,将来主持贾府,也好偏帮着自己些。

  因此听闻贾母的话,王夫人当真是又急又怒。急着要阻止此事,又惊怒于宝‘玉’的亲事自己竟做不得主!

  说来真是急中生智,竟叫她想到一拖延之法。

  “老太太这是急着要孙媳‘妇’了!黛‘玉’这丫头媳‘妇’儿也喜欢,只是这婚姻大事自是应当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理。眼下林家姑爷尚在,老太太却与赫‘玉’、黛‘玉’兄妹二人提及亲事,说出去到底不好听。倒不如去信扬州,咱们是什么家世,宝‘玉’又是那般人品,林姑爷自没有挑剔的。到时再议亲,岂不更为妥当?”

  加上一旁王熙凤也帮着说了几句,贾母一想也是,便不再提。径自去信扬州了。

  王熙凤帮腔,却不是为了宝钗。

  她自是看不上宝钗的。再者她也算看出来了,这么些年王夫人扶持她打理家事,一来是她也是王家‘女’儿的缘故,二来嘛...若这么些年还看不出荣国府的弊端,她也不配叫一声“凤辣子”了!

  王夫人想讨宝钗为儿媳,不过是想着宝钗也是她亲侄‘女’。再有,侄儿媳‘妇’到底没有亲儿媳来的亲近,到时只怕要让自己将管家之权‘交’出去!

  想到这儿,王熙凤不由嗤笑一声。

  这荣国府袭爵的可是自己这房,将来荣国府的当家也该是贾琏!哪有贾宝‘玉’什么事!若不是老太太偏心,怎么让那贾政名不正言不顺的住了荣禧堂去!

  黛‘玉’的人品样貌,样样儿都是出挑的,配给宝‘玉’也太委屈了些!再有,黛‘玉’素来也是得长公主看中的,此时帮她一把也算是对长公主卖个好。只是此事还得让长公主有个数才好......

  一路想着,便回了自己院子。等贾琏回来,便与他说了此事。

  贾琏连连称是,第二日便修书一封,借着往熙凤的名儿亲自递往长公主府。

  待四月二十六,侯府遣人来接林家兄妹时,又将当日为黛‘玉’庆生辰请到的人再请了一遍。只说今日凑巧长公主回了侯府小住,听闻有宴请,便要请众人再聚聚。

  贾家自没有不答应的理。贾宝‘玉’虽伤心自己生辰的正日子,众姐妹都不能陪在身边,一时倒也没人顾及他。

  席间,宝铉寻了个借口,与王熙凤一同来到了‘花’园里头。

  “这次还得多谢王宜人报信了!只看书信到底简薄了些,这才找个由子将宜人请了来。且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王熙凤便将当日之事说了,也说了说王夫人的用心,只没提自己的‘私’心。

  宝铉倒也明白,王熙凤既有意卖好,自己帮她一把也是可以的。因而说,“说起来这贾政住在荣国府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论理老荣国公去后,嫡长子袭爵,余下诸子就该分府另过了。那贾宝‘玉’不过是个从五品小官的次子,又是白身,如何配得上黛‘玉’?林如海也不是个傻的,必不会应允的。你且放心,这事我看着呢!”

  王熙凤说道,“奴才也喜欢黛‘玉’,也盼着黛‘玉’嫁的好些。只是还得请长公主多多费心黛‘玉’的亲事。黛‘玉’亲事一日不定,老太太总会想着。”

  “黛‘玉’的亲事......”宝铉迟疑了会,突然想到那句“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都说林妹妹清高,人家却实实在在的是个懂家事的......

  想到这儿宝铉心里头倒有个主意,只是黛‘玉’如今才九岁,提这事委实早了些,便只说:“你且放心,我已是有了主意。只是现下尚早,且等黛‘玉’大些。此事你且多多留心,将来必定亏待不了你!”

  王熙凤大喜,幸而自己早有思量,借着黛‘玉’的面子,也算与长公主搭上了关系,眼下自己也算是吃了定心丸。且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