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宝姐姐 第51章 抬旗送选
作者:Yih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兄有功得升官抬旗妹长成令备嫁送选

  贾母头一回没有开口留人,反而亲自将黛‘玉’送上马车。

  临行前,拉着她的手说:“是外祖母想岔了......舅母虽亲,到底比不过姨母啊。你且回家养好了身子,你哥哥说的人参、白术、黄芪、熟地那些个,若是寻不着好的,尽管使人来拿!这儿好歹也是你外祖家,亏不了你的!”

  林赫‘玉’走过来说道:“外祖母且放心,黛‘玉’自然会健健康康的!”

  贾母虽说心疼黛‘玉’,到底还是以贾府为先啊!林赫‘玉’心中感叹。

  木石前盟说的好听,一块通灵宝‘玉’、一棵绛珠仙草,可不正应了贾府之人当宝‘玉’是个宝、当黛‘玉’是棵草么!贾母自以为瞧出了宝‘玉’的“大有来头”,将来必定“有大造化”......骑在马上,林赫‘玉’忽的冷笑一声,衬着寂静的胡同,格外瘆人。

  且不说那块“顽石”要怎么打磨成一块宝‘玉’,在养心殿中,长公主可是把顺承郡王那儿的动作当笑话说的!先让贾府里头自个儿闹腾一阵吧,等到了十一月,不管贾母有什么动作,都已经晚了。林赫‘玉’回首看了眼马车。自家妹子仙人之姿,那块破石头如何配得上!

  乾隆六年十月三十,帝赴圆明园,贺太上皇六十四岁大寿。因是八八之数,也算大寿辰。

  保和殿大学士西林觉罗鄂尔泰、张廷‘玉’,吏部尚书钮祜禄讷亲、兵部尚书博尔济吉特班第四位军机大臣,同内阁‘侍’读学士富察傅恒、翰林院‘侍’读学士林赫‘玉’两个军机处行走,共同上书《兴国策》四篇,以贺太上皇寿。

  策一,军火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圣人之所言,斯虽为蛮夷,亦必有其所长。大清以弧矢定天下,而威远攻坚,亦资火器。吾观其火器,快矣利矣,能以一当十。吾等必得师夷长技。然蛮夷者,其地鄙远,未开化也。远不及我大清,遍出能工巧匠。取其善,去其弊,令能工改之、巧匠利之,使弊成善、善逾善,方不负我大清威名。吾观夷人之火器,其善者有二。一者,火枪也。俄人有火枪谓之扳机击发式火绳枪,英人有火枪谓之滑膛燧石火枪,吾亦有连珠铳。各有所长,亦各有其短。宜寻良工,先习之道,后图改之。若可急速连发成千上万,则无可敌矣。二者,刺刀也。火枪虽可连发,然终有用尽之时,此时有敌近身,则危矣。前朝景泰二年,于铁铳上始置矛头;法兰西人改之为刺刀。然其刃与枪弹不可共出也。可寻能工,巧制机关,藏刺刀于铳侧,则无碍矣。夷人之不如我者有一,水雷也。明人唐顺之制水底雷以敌倭寇,施永图改之为水底龙王炮,王鸣鹤再改之,为水底鸣雷。此夷人所不及也。必得戒骄戒躁,时常改之,方不失我天朝之范。另有一物,火炮也。夷人制红夷大炮、子母炮,吾已尽得之。若有能人另加改之,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乃大善。吾泱泱大国,地大物博、能人辈出,必能使四海升平、八方来朝。

  策二为银行篇。由户部开办大清银行,与钱庄相仿又远优于钱庄,利国利民。

  策三为外贸篇。自内务府现有皇商中,择诚信之家,学郑和下西洋,组成商队,出海经商。借此掌握他国之国力,知己知彼。

  策四为学堂篇。开设外文学堂,由皇商之子,或国子监中有志于此之人入读。出师后或从父祖出海外贸,或入翰林院编译夷人之书。另开汉文、满文、‘蒙’文学堂,以便夷人习之。

  太上皇得之大喜。

  今上至孝,与太上皇议之,又令军机处草拟相关事宜。

  上书六人俱得封赏。鄂尔泰加太傅衔,张廷‘玉’加太保衔。讷亲加封太子太傅,班第加封太子太保。傅恒连升四级,为内阁学士。林赫‘玉’升左副都御史。另有一等伯林赫‘玉’少年英才,其父林如海亦恪尽职守、终于任上,着将林如海一支,抬入正白旗旗上。林赫‘玉’入都察院亦为满御史。

  傅恒为皇后幼弟,皇上多加照顾些,也是有的。

  这林赫‘玉’倒像是前世里烧了高香,不知怎的偏就合了圣上的脾气,先是钦点为探‘花’,又赐军机处行走,三年连升了五品不算,还跟着鄂尔泰、张廷‘玉’等人上了《兴国策》。讨好了圣上不算,还合了太上皇的意!翰林院‘侍’读学士到左副都御史,那可是由从四品升到了正三品!若不是有个傅恒在那儿摆着,林赫‘玉’哪儿还能有清闲日子过!

  十一月十五,六人入宫谢恩。各家‘女’眷入慈宁宫向太后请安谢恩。

  行礼毕,太后赐了座。碍于规矩,众人也不敢抬头,不过端坐着,想着太后会同哪个太夫人叙家常。

  “皇后,既你额娘入宫,便带她去你长‘春’宫坐坐。左右都在宫里头,一年也见不着几回的,怪可怜的。”太后说道。

  “多谢皇额娘。”皇后闻言一愣,但立马谢了恩,带着李荣保之妻离去。

  其余妃嫔便不好再留着,纷纷告退。

  “哪个是林黛‘玉’?”太后问道。

  黛‘玉’闻言站起了身,向前两步,再次向太后行了礼。“林黛‘玉’向太后娘娘请安,愿太后万福金安。”

  “抬起头来,叫哀家好好看看。”太后说道,“纯敏在哀家这儿可是把你赞了又赞。听说你诗写的不错?”

  “与闺中姐妹略作了几首,聊以怡情,当不得长公主夸赞。”

  太后摆了摆手,“是个知礼的。你也不必太过自谦,‘夏‘花’秋菊冬腊梅,明媚鲜妍能几时’可是你说的?”

  “却是黛‘玉’所作。”

  “看的倒是通透。多大了?”太后慈爱的问道。

  “十三了。”

  “原先你在守孝,也就不好小选。如今你既出了孝,又抬了旗,回去准备准备,明年进宫参加大选吧。”太后发话道。

  黛‘玉’早知此事,又早已从宝铉那儿知道了结局,此时倒是非常平静,应了声“是。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与黛‘玉’二人说了半晌,旁的夫人小姐们早已愣住。

  待听得太后叫黛‘玉’准备大选,想说几句时,太后摆摆手,下了逐客令:“哀家也乏了,你们退下吧。”

  等众人回过神来,黛‘玉’参选之事已成定局。

  出了宫‘门’口,太太们也不寒暄了,急急上了各自的马车,赶着回府商量了。

  乾隆那儿没有留人,林赫‘玉’早在宫‘门’外等着了。见众夫人脸‘色’有异,接了黛‘玉’立马回了府里,再细细追问慈宁宫之事。

  听得是大选之事,林赫‘玉’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说了。”

  “哥哥这是嫌弃我了?”黛‘玉’问道。

  “哪能啊。不过是原先的时候没个准话,给你置办些嫁妆都得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人知道了惹人说闲话。既定了大选,置办嫁妆也就名正言顺了。”林赫‘玉’说道。

  黛‘玉’皱了皱眉,“哥哥好歹是个读书人,当朝探‘花’郎,怎么能说自己‘偷偷‘摸’‘摸’’的,向什么样子!”

  “前些日子长公主那儿送来好大一箱子,说是给你的。我正忙着,就给锁库房里头了。正好今儿同你一道,打开看一看。你先去换身衣服,一会儿就给你搬来。”林赫‘玉’说着,叫来了管家,叫上一个健壮的护院,一同去了库房。

  黛‘玉’换下进宫的衣服,又另挽了个发髻,出来时,林赫‘玉’已坐下喝茶了。

  “钥匙在这儿。我替你开,还是你自己动手?”林赫‘玉’问道。

  黛‘玉’上前拿过钥匙,“哥哥可歇着吧!”

  箱子打开后,林赫‘玉’只见里头黑乎乎的一片。上有叠好的红纸一张。

  黛‘玉’将纸打开,只见上头写了几行字。“蓝田墨‘玉’,墨中带青,是为黛‘色’。其质细腻,舒筋活血,温润养颜。”

  其字出规入矩,劲健洒脱,绝不是‘女’儿家所书。

  林赫‘玉’瞄了眼,笑道:“薛家兄弟这字,倒是进步了不少。你好好收着吧。”

  “那这些......太贵重了!”黛‘玉’为难的看着箱子。

  “不喜欢便退回去,喜欢就留下。”林赫‘玉’懒懒的说,“打几套头面,切几个镯子倒是不错。找个匠人看看,指不定还能切几个如意来!”旗人重如意,小定、大定都得以如意作聘礼,林赫‘玉’这才有此一说。

  黛‘玉’瞪了他一眼,拿起一块略小些的,爱不释手的拿在手里头看着。“切镯子也太‘浪’费了,打磨好了镶头面、做戒面都是好的。若要镯子,镶几块也就是了。”

  林赫‘玉’大笑道:“薛家皇商起家,哪里会差这几个钱!就说如今内务府正准备着出海贸易这块,忠孝公在金陵还有个弟弟呢,怕是不日就要进京了。”

  “宝铉,你说她可喜欢墨‘玉’?”薛蟠早已急的团团转了。“送过去这么多天了,也不说好不好。真是急死人了。”

  宝铉笑道:“明年才要大选,一轮轮选完,再赐婚,而后才能换庚帖定婚期。你还有的等。”

  “若是墨‘玉’不够好,我再去找找......”薛蟠仍在想着墨‘玉’。

  “等林赫‘玉’沐休完,我进宫去探探口风?”宝铉笑着问。

  薛蟠可不当她是说笑,忙说:“很该如此。快想想,该怎么问!”

  “可算了吧!那些个墨‘玉’,我估‘摸’着也打不了如意,硬打了,也不成样子。倒不如去同林赫‘玉’说说咱家有个院子,里头有间房,里间缺个‘门’帘儿。这‘门’‘洞’哪,有一丈来高,若有个蓝田墨‘玉’打的墨荷‘门’帘,既贵重又雅致,那自是最合适不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把傅恒的为官生涯推翻改写啦!

  已疯。。。

  ps长知识了,以前一直以为三殿三阁就是只能有六个大学士,结果康熙九年单单保和殿大学士就有四个人。。。。。。

  长长的那段看不下去就跳过吧,我也就这水平了

  ‘门’帘是因为,古代成亲的习俗是‘女’方负责家具。要派人去丈量房子的大小,根据这方子做家具,作为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