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雷品味武侠 第一百一十章:郭靖和周伯通结拜为异性兄弟, 隐藏了金庸怎样的恶趣味?
作者:王晓雷的小说      更新:2018-04-03

  “老顽童”周伯通的年纪,比郭靖大了整整两轮,按照正常的辈分来算,郭靖得称周伯通为师叔祖才是。可是,在郭靖到了桃花岛之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被逼着和周伯通结拜为了异性兄弟。实话实说,郭靖有了这样一位义兄,那是祸福各占一半——郭靖一大半的功夫,得自于周伯通,这是郭靖的福分所在;而后来为了这位义兄,郭靖九死一生,这也是周伯通给他带来的恶果。那么,为什么金庸突发奇想,非得让郭靖和周伯通结拜为兄弟呢?据鄙人的推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命运的安排

  老顽童的性格是什么?玩世不恭、为所欲为,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一般来说从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老顽童一生之中,有一个最尊敬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师哥王重阳。老顽童再怎么胡闹,对王重阳却是极其尊敬的。而如果你读懂了《射雕》,那么,你肯定知道,郭靖实际上是王重阳的化身,除了性格比较迟钝之外,郭靖的其他方面,跟王重阳极其相似,高度重合。所以,在见到郭靖之后没多久,老顽童就从郭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师兄的影子,而正是这种感觉,周伯通提出一定要与郭靖结拜。

  第二.文似看山喜不平

  金庸的小说为什么长盛不衰,就在于每次读金庸的小说,都会有一种新的收获,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为什么经典有这么大的魅力,一个词来总结的话,就是——创新。如果把创新放到文学创作上,也叫做“文似看山喜不平”。在见到周伯通之前,郭靖已经见过了洪七公和黄药师,对洪七公,郭靖有着师徒之情;对黄药师,郭靖有着“翁婿之意”,但是,不管怎么说,郭靖对待二人,都执晚辈之礼。如果见到周伯通的时候,郭靖再以晚辈之礼见之,这压根就显示不出金庸的独创精神,所以,让郭靖和周伯通这两个差着几十岁的人来结拜,更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金庸骨子里的叛逆精神

  其实,有时候读金庸的小说,发现金庸跟黄药师挺像的(当然,后来新版的时候,黄药师被金庸改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二者的思想实际上都有些特立独行的风采,但是在特立独行的背后,二者都有着自己的底线和坚守。在金庸的书中,实际上很多主人公都有着特立独行,不拘一格的风采,但是这些主人公的大节总是不亏。在《射雕》中,郭靖就是中国儒家“大侠”的典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估计都能够做到,所以,在本书中,为了显示出郭靖的独特方面,让郭靖跟周伯通结拜,这样更能显示出郭靖的卓尔不群和独特风采。

  由此之后,郭靖和周伯通的结拜,成为武坛的一大谈资,更成为以后武侠小说中老哥哥和少弟弟义结金兰、云游江湖的滥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