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豪强 第一百零二章 决定干涉
作者:女侠独孤雯的小说      更新:2018-06-07

  北明军队对应天的围攻从冬季持续到了天佑六年早春,微微春雨的来临丝毫没有给攻城一方的士气带来多大损害。这时候北明军队里也不再搞什么“愚兵”,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一次攻城战的意义非同小可。打赢了这一张,天下基本上就会鼎定,不会有什么大仗了。

  新制出来的防护车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良,重达五六千斤上下,其中铁甲的重量就达到了四千斤上下。这样专门的防护车竟然一造就是近百辆,竟然能够在二十多处攻城地点上连成十丈左右的“铁长廊”。就算是一些城内大型配重投石机扔出来的重达几百斤铅弹甚至铁弹命中几次也砸不坏一辆。顶多是把整个铁壳砸的脱离了车体扣在地面上。而在铁壳之下的三十多名挑选出来的力士竟然能够协同起来把四千斤的铁壳重新抬起来挂在车轴之上。

  城内的守军还用配重投石机在并不算远的距离上投下过上千斤重量的“超级万人敌”。爆炸的时候几乎可以把正在作业的人震死震伤过半,可却并无法从根本上破坏车体。尤其是这个时代的黑火药爆炸物的效率,可能用六百公斤重量的大号炸弹也未必能够达到后世寻常120毫米迫击炮炮弹威力的时候。况且经过了多日交战,城内的火药囤积也似乎并不宽裕了。完全无法支持这种浪费火药的战法。

  一筹莫展的李伯升并不是什么天才一般的人物,更没有张小磊一般的见识。不过还是想到了办法,首先是在全城发布告示,先是普及一些火器和面临情况的简单原理。然后悬赏白银万两、黄金千两、良田千顷。每个提出注意的人都可以在告示附近的纸墙上写下自己的办法并署名。全城市民都可以观看鉴证。如果哪一种破解之法生效的话,即便是朝廷甚至某些官员也很难食言了。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短短几天之内十丈长半丈高的纸墙就连续写满了十多张。整个南京城内居然有上万人提出了有效的点子,这还是最大限度的排除了重复之后的结果。经过几十名精通攻守与火器作战军官们的概览,终于发现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意见。比如挖掘地道反向爆破、还有人提出了用吊车把火炮吊起来向下开火。以炮摧毁那些“铁王八”

  针对这些比较有价值的意见,李伯升又集合了多名对火器和火炮颇有研究的人进行讨论。这才逐渐完善了一些比较靠谱的办法。比如如何让火炮倍调起来向下开火的时候不被反制攻击、炮弹和火药不掉出来。怎样确认装药和弹药规模等等。

  最终找到的办法是如果不考虑重复使用的话,铁炮铸炮的很多要求也都可以省略了、侧面开小孔插木棒固定塞堵炮弹的纸张和碎布。装药标准按照十倍的规格来计。而且追求成本之下造出来的千斤炮也是粗短类型发射二百斤上下,直径接近一尺的包铅铁弹。

  毫无疑问,这种炮开火的时候绝对炸膛,但是如果爆炸的时候是在城墙外侧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伤亡损失了。

  已经有了一点儿火器底子的大周很快就制出了几十门生铁千斤炮,并趁着凌晨夜色往往用这些火炮利用杠杆吊车吊在敌军防护车的上方,在天光刚刚亮起来的时候就点燃了连接着火炮火门的快速引信。

  猛烈的爆炸声接连不断的从城头附近响起,最初的时候,进攻城头的北明军队还以为是城下意外的爆破作业引爆了城头上的火药。可是在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一些消息也渐渐传来之后才有人发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

  威力巨大的千斤铁炮虽然十分粗糙,可是却用自己炸膛的代价把二百斤的铁弹打出了顶级的床弩才会有的初速,几倍最大规格投石机能量也不止的巨大威力之下。命中那些四千斤铁车的二百斤重弹虽然不能够直接打穿相当于十层铁甲的铁车外壳,却以巨大的威力能够将这种铁车彻底砸扁甚至砸碎到根本无法轻易修复的状态。

  威胁还不仅仅如此,想到了这种办法的守军还大幅度的增加了威胁城头之下的手段。成本根本不怎么高的松木炮或者石炮瓦炮,也纷纷被利用起来进行这种一次型射击。那些并没有“铁王八”防护水平的很多厚重的木盾木车也根本不在安全了。进攻中的明军在短短一天之内就遭受了数以千计的损失,十多辆数千斤铁车被毁。虽然损失比例不大,却让直接在城下的爆破攻击越来越不可行起来。姚雪垠小说中李自成最终失利的办法,在应天府城下再次遇到了失利。归根结底,攻城的一方远非后来的李自成可以相提并论,但拥有长期积累和大量家底,兵力雄厚的应天府也不是明末那些土豪劣绅。

  应天城头下的挫折让朱元璋等人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四十万野战力量和全国大部分精锐被牵制在城下,其实是很冒险的一个举动。如果到了多雨季节来临、弓弩不利、爆破不利的时候,战事毫无疑问就有可能出现反复。尤其是守军的兵力不俗,随时有可能趁围困应天的大军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展开决定性的反击。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才不得不考虑认真答复张小磊提出的要求,不过底线也基本守住:事情不能由北明方面完全负责。需要张小磊等人亲自派遣船只去接人。

  张小磊对于这些事情也早就有所思考了,甚至差人来应天府前线查探过一二。只是最终在做决定的时候,还是稍微有些犹豫。不过很快还是下定了决心,决心的原因就在于自信。同时也认为一个大一统的政权,不可能比多政权竞争状态的情况下能够维持更多的战斗力。这就好比临高启明中的元老们头疼大明不头疼满清一样。几百万平庸军队在防守中能给一万先进军队很大麻烦。而满人的几万精锐在一万先进军队面前就是一役打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