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 《红楼》注(4--3)
作者:泳宙a的小说      更新:2019-03-16

  066.五十六回宝钗道:“……怡红院有个老叶妈,她就是茗烟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她又和我们莺儿的娘极好……”平儿笑道:“……前儿莺儿还认了叶妈做干娘……”满园子里,都是“有心人”啊!!!如此看来,茗烟和莺儿这一对儿,是没跑儿了!!!私下,还可“互相”传递些消息!!!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呵呵呵呵……叹叹叹叹!!!

  067.五十六回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了呢!’”可见,此回此景,宝玉应为“十三”岁也!!!而据行文,宝玉此回应为“十四”岁!!!但又据四十五回,黛玉自说“十五”岁;行文加一年;且宝玉大黛玉一岁……宝玉此时应为“十七”岁也!!!此外,七十八回,晴雯死时,“十六”岁!而二十四回,小红都“十六”岁了!晴雯死时,怎么能活回“十六”岁呢!!!???书中此类很多,除厅阁名、称呼礼仪、官制衔属、花卉器物等等不提,单单彩云、彩霞,两个人的名字和处事,都混了去了!!!——一笑!!!此有雪芹隐讳“故意”为之;但传抄者“以己度人”的改动,也应是原因之一!!!

  068.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宝钗、黛玉的贴身丫环,都“各为其主”、“各有手段”!!!但从着手的对象细思,宝钗、黛玉之为人,已“煌煌昭彰”矣!!!宝钗“外示宽厚”;“内实严苛”!!!黛玉“外示警忌”;“内实仁恕”!!!此所以,莺儿“无奈”茗烟;紫鹃“谋划”宝玉也!!!盖莺儿知宝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紫鹃知黛玉会“推恩分香”自己和袭人也!!!

  069.五十七回紫鹃道:“在这里吃惯了,明年家去,哪里有这闲钱吃这个!?”“回老家”——“死”之讳语也!!!此时,行文是“省亲”第二年;明年“黛玉死”,“省亲”第三年也!!!

  070.五十七回薛姨妈道:“……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究有机会作了夫妇。……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此为,薛姨妈明着敲打、嘲讽黛玉也!!!而,隔着海的,是探春;那隔着国的、有世仇的,又是何人呢!!!???

  071.五十七回薛姨妈又向宝钗道:“……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于他,岂不四角俱全!”紫鹃忙也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道:“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注意,紫鹃说的是“太太”;薛姨妈说的是“老太太”!!!说明薛姨妈和王夫人姊妹两个,早就“议定”了宝钗的了!而“此心此事”,贾府“上下人等”,俱是“心知肚明”了的!!!今薛姨妈于黛玉面前“如是说”——是钓你的胃口,给你希望也!!!让你心有寄望,病中加病也!!!所谓“两面三刀”、“口蜜腹剑”、“阴毒险辣”,正此计也!!!

  072.五十八回芳官述藕官“情事话语”,为宝玉日后“黛死娶钗”——“解脱张本”!!!

  073.六十一回批语:“总是写春景将残!”“春景将残!”——春天就要过去了!夏天的“狂风暴雨”就要来了!秋冬“风雪破败”紧随于其后也!!!“莲花儿”——“怜花”也!“莲花落”也!“乞儿行乞”所唱歌谣也!“可怜乞儿”也!!!老太妃薨,开述贾家败起,“内部诸事”已无法“掩藏遮盖”也!!!以老太妃薨始——风霜雨露,俱是“天恩”也!!!

  074.六十二回黛玉替宝玉说的酒令,应是宝玉扶灵回南途中,黛玉死时,宝玉眼中所见之景况!!!妙玉是否也是回南行程中众人之一!?

  075.六十二回湘云酒令;“不宜出行!”“出行!”——“出门子”也!“出嫁”也!!!“这鸭头不是那丫头!”——“物是人非”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

  076.宝、黛,也只是小的时候闹得厉害,大了也就都不闹了!!!看书人都记得闹,有几人记得“心意相通”、“互相体谅”了!!!???

  077.俗语:“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而芳官、藕官、蕊官等,在大观园“拉帮结派”,过得比“主子”还惬意!!!

  078.六十三回麝月签,伏麝月后被宝玉纳为“妾室”!!!但终“好景不长”……袭人签,言袭人躲过乱事,又迎来另一个春天也!!!

  079.六十三回黛玉签为荷花——“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是也!!!参看周敦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赘述…………

  080.六十三回,袭人,宝钗,晴雯,香菱,四人同庚!!!对此,我只能说——雪芹兄,你还真敢“作”!!!——我没神马好吐槽的了……捂脸而已!!!又想起前些年,有个作家解说的;他老兄连“看都没好好看”,还解说个神马劲儿嗫!!!???

  081.遍览古今中外,结合亲身经历,一家一族之“将败亡”者……一曰:子嗣艰难!二曰:内忧外患!三曰:横死飞灾!四曰:举止失措!五曰:奢易俭难……而,吾亦算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世间确有事“诡异难言”也!!!贾家逐项皆有,宁不败乎!!!???吾家亦也!!!汉家亦也!!!

  082.行脉导气,确有功效!!!贾敬若坚持,当延年益寿也!!!吾幼时身体积弱、语言迟钝;后读金庸小说,取其精要、自行摸索,修炼有成;惜二十余岁后,俗念丛集,不能坚持也!!!叹叹……以吾之见,长生久视,语涉虚妄;强身健体、炼神明识,日久功显!!!

  083.六十三回贾蓉笑道:“……连那边大老爷这么厉害,琏叔还和那小姨娘不干净呢。凤姑娘那样刚强,瑞叔还想她的账。哪一件瞒了我!?”我前说,贾珍、尤氏要拿凤姐儿的“把柄”;贾蓉和凤姐儿关系“过于亲近”,于此可见,没错吧!!!???只是不知,贾蓉续弦“许氏”,是否也和当初“可卿”一样,父子共享!!!???

  084.六十四回贾珍为父亲办丧事,尚不及为可卿办丧事之“尽心于万一”!!!于可卿是“痛彻心肺”;于父亲是“情非得以”!!!且,本回是第一次明确说出:贾珍、贾蓉、贾琏与“尤家”之混乱关系!!!第一次明确说出:兄弟叔侄之间相互算计、险诈构陷!!!第一次明确说出:宁府已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了!!!行文至此,所谓:“图穷匕首见”也!!!

  085.六十四回尤氏知尤二姐嫁贾琏事不妥,原因诸多!!!一为知二姐已失身贾珍、贾蓉父子;二为知凤姐儿厉害;三为知二姐嫁后,珍、蓉父子,必不能和二姐断了往来;四为知国孝家孝期间,终有挂碍!!!等等等等……

  086.四十四回鲍二家的已“上吊死翘翘”了,六十五回又“冒出来”了——而且看“行文、语气”等,应是同一个人!!!自行文端详,此回之事,应在“鲍二家的”上吊之前!!!也就是说——偷取尤二姐事,应该早于前十数回之事!!!“鲍二家的”,就是此时和贾琏勾搭成奸的!!!又:窃以为,这鲍二夫妇,和多浑虫、灯姑娘夫妇,在现实中,是“同一原型”也!!!

  087.六十五回,回末总评——一针见血!!!竟不知何辞可赞也!!!

  088.六十七回,笑说道:“……等我明年叫人往江南去……”此“明年”为省亲后之第三年也!是年,宝玉有“江南”之行!!!虚虚实实,三五之间也!!!贾政外放之“期年”——亦同!!!

  089.噢!应是一段儿一段儿“就事”写的,然后往一起凑的!如珠串儿,先一颗颗打磨珍珠,再以丝线串联起来也!!!各种“问题”——自然也出就在这儿了!!!

  090.六十七、六十八回,文风与整本不同,“粗俗浮躁”、“气韵散断”,当是从它处直接“拷贝”来的!!!一如“贾瑞风月鉴文字”!并且,与“风月鉴文字”,呼吸肌理,也不通同!!!

  091.六十八回批语“余读见郑庄;读见魏武……”可见批者乃一“沽名钓誉”之“腐儒”尔!“食鼠不化”之“樗栎庸才”也!!!其学非“源自孔、孟”,“源自朱爬灰”也!!!孔、孟之学,均非“胶柱鼓瑟”者,“时见机变”也!!!郑庄魏武,所作所为,均“先谋自保”,“后济天下”之“大略雄才”也!!!岂熙凤之“熙熙攘攘”之辈,可“望其项背”乎!!!???

  092.六十九回述文:“王夫人正因她风声不雅,深为忧虑,见她今行此事,岂有不乐之理!?”可见“偷取尤二姐事”,在凤姐儿于贾家“得势”之前;与贾琏婚后不久!!!可共“鲍二家的死事”互证!!!

  093.凤姐儿害死尤二姐,并大闹宁国府,“财、名”两得——此,贾珍、尤氏,后来“安排贾瑞”图谋风姐儿之“原委”也!!!

  094.六十九回述文:“贾琏嫌后门出灵不象,便对着梨香院的正墙上,通街现开了一个大门。”注意!注意!!注意!!!此回“梨香院”,还无“通街”之大门!!!也不是——薛姨妈、宝钗、薛蟠“住着”!!!!!我之前一切“相关论证”,至此文字,“铁案如山”了!!!

  095.七十回,或言“元春之死”也!?乃是“记春”之文!“祭春”之文也!!!——“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花落水流红”、“望帝春心化杜鹃”、“杜宇声中斜阳暮”、“碧海青天夜夜心”是也!!!另:唐伯虎,“诗书俱佳”——就是“9527”引用的那个了!!!也是“桃谷六仙”得名那个了!!!

  096.李商隐——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097.七十一回,凤姐儿所行“本是正理”,但风波起于青萍之末,终成“覆舟之势”!!!合是贾家该败,“大势难逆”也!!!故各方“辐辏积聚”、“共同发难”,“山雨欲来风满楼”也!!!紧接其后,“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也!!!“忽喇喇似大厦倾”也!!!

  098.自古道:“捉贼拿脏;捉奸拿双!”今又道:“坦白从宽,送你进监!抗拒从严,回家过年!”可见对“惯偷巨匪”、“奸夫**”来说,没有自己轻易认了的!!!司棋若为“完璧”,无从有据,何惧之有!!!???——作者行文,又于此骗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