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川志 88、战匈奴(1)
作者:神奇D贝壳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东汉188年10月,刘焉为益州牧。

  顾青带来的这份情报看似简单,其实可以说非常重要。

  熟悉三国历史走向的楚离知道,一个时代新的转折点来临了。

  刘焉何许人也?

  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馀的后裔,东汉末年益州一方诸侯。

  汉章帝元和年间,刘馀一支徙封竟陵。

  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后因师祝恬去世而离职。

  在阳城山,他讲学教授,曾经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由此可见此人还是有些才能的。

  何况刘焉还是地道的汉室宗亲,在桓灵时期他就已经踏足官场,当过很多要职。

  比如说什么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刘焉此人私心极重,明明看到汉室政治衰微,却建议设立新的地方官职,也就是州牧。

  汉川十三州,这州就是最大的行政单位。

  本来这州只设置刺史,刺史是没有军政大权,只有监察职能。

  他的下一级郡的郡守才有军政财人事等权力。

  所以郡守又称府君,有点小君主的意味。

  这也为什么楚离非要得到北青郡守原因所在了。

  然而就在前几日,这位刘焉建议朝廷设置州牧。

  其实这州牧就是是郡守的升级版,是具有军政大权的。

  一旦实行,州牧将会成为一方重镇诸侯。

  以前汉景帝和汉武帝花了很大工夫就是为了削诸侯王的权力,那是从爵位上去削,削的也是刘氏皇亲。

  现在倒好,这刘焉他娘的居然建议从官职上去增加,而且还不限制非刘氏去担任。

  更重要的是那傻叉汉灵帝还赞成了这个建议。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群雄割据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汉室的皇权也开始沦陷。

  这将是最坏的年代,诸侯混战,民不聊生!

  这将是最好的年代,群雄逐鹿,英雄倍生!

  这份情报固然重要,意义非凡,但是顾青的另外一份情报同样重要。

  北方匈奴已经通过云方沼泽,离北青最北的西林县不到百里路程,号称十万大军,来势汹汹。

  楚离将顾青的情报递给徐庶等众多官员查看,发出了一声长叹。

  众人看完两份情报,均是脸色凝重。

  徐庶说道:“主公,这朝廷的天要变了,与此同时这北匈奴的来势也是凶猛啊!”

  楚离回道:“不错,朝廷变天或许是好事,但是仅仅靠西林关的朝廷驻兵是挡不住匈奴人的!”

  周瑜道:“主公,我们应当立即向朝廷请求援兵!”

  许褚不以为然地冷哼道:“这鸟朝廷哪里还顾得着我们!”

  徐庶则摆手道:“不,公瑾说的对,我们必须想朝廷救援!”

  “这是为何?”

  楚离点点头笑道:“公瑾和元直说的没错,他们来不来救援不重要,但我们却要让他们知道北青面临的危机!”

  徐庶补充道:“主公前面几年一直以低调发展为主,但现在这个局面已破,匈奴人已经来了,现在是时候建立主公的名望了!”

  周瑜大有同感的说道:“的确如此,若是不来北青,我还真不了解北青,不知道主公的才能!”

  徐庶接道:“所以说,现在看上去危机重重,但何尝又不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了!”

  众人听了徐庶和周瑜的说法,这才点头赞同。

  这几年的确如此,再加上北青郡本来就小,所以并未有多少人知道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见众人形成统一思想,楚离自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诸位,北青有今日来之不易,北匈奴人大兵压境,我们当如何是好?”

  “只等主公一声令下,这一战我们已经等候多时!”

  众将不约而同的同时出列请战,人人脸上神情激动。

  “如此甚好,北青全赖诸位了,不知青龙广场准备的如何?”

  周瑜出列答道:“回禀主公,青龙广场已经全部就绪!”

  “如此,我们移步青龙广场,开启北征的祭奠仪式吧!”

  青龙广场又称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是楚离亲自设计,用时半年建成。

  建造这个广场的意义和忠烈祠是对应的,这里将铭记为北青战死沙场的士兵、将军。

  此时广场内外旗幡招展,迎风飘扬,广场内更是庄严肃穆。

  广场各处均是禁卫森严,有北青监察司专门划出一道红线,防止无关人等进入。

  楚离率领北青众多官员迎着轻轻的风,绵绵的雨,站在高耸入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开始北战匈奴的祭奠仪式。

  有许许多多的北青文人墨客自发的过来,他们无不悬腕赋诗,泼墨作画,为北战匈奴人留下载入史册的一笔。

  楚离完成祭奠仪式,转身举酒,仰望苍天,苍天若惊,风雨骤停,日光高照,运转真元,大声吟词。

  词曰: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沧澜水茫茫。

  千百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北去,人南望。

  人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