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坠落的飞鹰 第三百四十六章 报复性轰炸
作者:忆情忘爱的小说      更新:2020-11-19

  风云起,山河动,中华儿女誓死不做亡国奴。

  凌云御风去,报国把志伸。

  遨游昆仑上空,俯瞰太平洋滨。

  看五岳三江雄关要塞。

  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著无敌机群。

  缅怀先烈莫辜负创业艰辛。

  发扬光大尤赖我空军军人!

  同志们努力努力,

  矢勇矢勤,国祚皇皇万世荣。

  尽瘁为空军,报国把志伸,

  那怕风霜雨露,只信双手万能,

  看铁翼蔽空马达齐鸣,

  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著无敌机群。

  我们要使技术发明日日新,

  我们要用血汗永固中华魂。

  同志们努力努力,

  同德同心,国祚皇皇万世荣。

  训练场上中国空军飞行员激情澎湃的唱着空军军歌。

  此时此刻,高天翔感慨万千。

  他仰头看着天空,心想:“做男人理应顶天立地。”

  头顶著青天,脚踏著实地,站在更汉岭上,坚决的坚决的向天立誓,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创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高山挡不住的雄心,大海阻不了复国的壮志,烈火烧不掉正义的信念,寒冰冻不僵自由的活力!

  顶天立地奋斗到底!

  高天翔暗自下决心,定要将小鬼子赶出祖国的领空。

  起风了,战机翱翔到天黑,它守护着这片蓝天,无惧强敌,誓死不屈。

  飞行员不怕苦不怕累,风里来雨里去,无时不刻想着光复祖国领空。

  然而,现实无比残酷,日寇凭着先进的飞机,在中国领空横行无忌。

  期间,中国空军奋起抵抗,终究不敌,血洒长空。

  于是,高天翔痛定思痛,不眠不休,制定出训练大纲,就是为了与强敌一争高下。

  如今,40战斗机已移交民国政府,全部运抵昆明机场。

  这一天,高天翔等了三年之久。

  虽然40战机各方面性能略逊于零式战机,但比伊16战斗机要好上不少。

  驾驶伊16战斗机不论做出何种闪避或攻击机动,都无法摆脱零式战机俯冲锁定。

  然而,40战斗机却有一战之力。

  只需合理的战术,技术精湛的飞行员,就能与敌一较高下。

  所以,高天翔闭门谢客,苦思冥想,终于想出对策。

  哈哈哈狂笑之声响起,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笑声?”

  飞鹰战队寝室,陈爱民暮的坐起身,双眼环顾四周,道。

  “啊哈”言天海打了个哈欠,答:“明显是天翔的笑声,依我看,他八成是走火入魔了。”

  “我看也是。”其他人开口附和。

  闻言,徐焕生沉默片刻,道:“好了,别瞎想了,明天还要训练,早点休息。”

  话音刚落,众人散去,回到床位,各自入眠。

  次日清晨,人们还在梦乡之中。

  这一日,西南上空万里无云。

  此时此刻,一批30架九六轰炸机正穿行在蓝天白云之间,它们的目标便是陪都重庆。

  由于,中国空军在长沙大败日本陆军航空队,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同时,也打击了蛮狠的日寇。

  于是,日本大本营决定再次空袭重庆,以洗刷败于中国空军的耻辱。

  不过,日本大本营轰炸重庆还另有用意。

  因为,抗日战争初期,日本帝国主义迷信自身武力的强大,推行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以便腾出手来执行其扩大侵略的“北进”、“南进”政策。

  从1937年7月发动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占领武汉、广州,日军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侵占了中国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共13个省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40多座城市。

  但这些胜利并没有给日本带来胜利结束战争的结果,相反,战争的全局却呈现出与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初衷完全背离的状况,日本的军力、国力已难堪重负。

  到1938年底,日本已在中国战场投入了近100万的庞大兵力,付出了近45万人伤亡的代价,军事力量严重削弱。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日本兵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占领地区只能局促于主要城镇和主要的交通沿线地区。

  况且,战争使日本军费开支急剧增加,严重妨碍了日本经济的正常运行,极大地加重了日本人民的负担,致使人民生活日益恶化,反战情绪不断高涨。

  同时,战争的长期化也破坏了日本的世界战略,使其“北进”、“南进”的扩张战略无法实施。

  与此同时,在国际上,苏联继续援助中国抗战,美、英等国因不满日本侵华威胁其在华利益,对中国抗战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并借助国联理事会对日本进行制裁,日本在外交上处于孤立地位。

  同时,中国方面虽然在战争初期遭受了严重损失,但抗日力量仍在不断生长。全面抗战开始后不久,中国的抗日战争就形成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

  日军占领武汉后,在绥远、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广东一线约4000公里的正面地区,仍面临着200多个师的中队,国民政府以西南、西北地区为根据地仍在继续抗战。

  哄哄哄的马达声密集的响起。

  三十架九六轰炸机横空出世,在重庆上空盘旋。

  此时此刻,地面防空哨所都无一点反应。

  巨巨巨破空声响起,一枚枚航弹砸在繁华的街上。

  轰隆隆爆炸声震天动地,亭台楼阁瞬间倒塌,无数百姓死于空袭。

  然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狂轰滥炸,重庆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轰炸斗争。

  为保卫陪都安全,空军将士和地面防空部队不畏强敌,奋勇作战。为减少轰炸损失,防空当局和各界群众积极从事抢险救灾、救济服务、人口疏散与防空洞建设。为坚持长期抗战,重庆社会各界一面谴责日军暴行,一面努力工作生产。

  由此可见,反轰炸斗争是在敌我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消极防空工作受到防空当局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不过,当时国力孱弱,实属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