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客栈 第一一五章 是姐姐还是侄女3
作者:一盒烟的小说      更新:2018-11-26

  “对了,老付。我们微信加完好友之后,怎么从来没看到你在朋友圈里点过赞?”吃完饭之后,几个人在闲聊,高胖子问道。

  付刚正掉进刚才的说话中,他是想起了自己年初去哈市这件事,但很多事都想不起来了,只有零星的记忆,也不十分清楚。好像我去过江北的渔村吧,好像去过冰雪大世界吧,还去了哪里?

  “什么?”付刚回过神来。

  “高胖子问你微信朋友圈怎么不点赞?”辛雅婷重复道。

  “哦,我不看朋友圈,一群没事干的人,不是各种晒就是各种鸡汤,看着有什么意思?”付刚本能地说道。

  “你也不能这么说,大家不也是再增进情感吗?”高胖子说道。

  “增进什么情感,像我们这样的,每天见面,不需要吧。像很多同学朋友,也都是很长的感情,也不需要吧。只有不太熟悉的人或许需要,但点几个赞就能增进感情,可能就是他手欠,这并不能代表什么。”付刚不解地问道,

  “呃,我说不过你,但朋友圈也是朋友交流的舞台。”高胖子说道。

  “就是为了看你如何嘚瑟?为什么非要看你嘚瑟?”付刚还是不解。

  “没办法与你们老年人交流。”高胖子开始装嫩。

  “老板,朋友圈是年轻人交流的工具,很多年轻人都在使用。”辛雅婷笑着说。

  “可能是我心态老了吧,其实你发个朋友圈,有人会认真看,这样的人不多。还有人只是礼貌的点个赞,这样的人最多。还有一少部分人,心里骂着你,还点了个赞,这样的人比认真看的人还要多一点。反正我觉得没意思,不发也不看。”付刚表达明白。

  “嘻嘻,老板,你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像我看朋友圈,很多都不会太在意,只有为数不多的才认真看看。”辛雅婷还是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如果高胖子推销新书,你会仔细看吗?”付刚问辛雅婷。

  “第一次可能仔细看看,第二次之后就不看了,嘿嘿。”辛雅婷看了一眼高胖子。

  “我这不也是在做广告呢吗?广告满大街都是也没见谁烦过。”高胖子嘟囔着。

  “广告在大街上,你看不看都可以。朋友圈相对还属于私密的地方,只有朋友能看见,我不说你恶心朋友,怎么看都有点坑熟的意思。”付刚说道。

  “不说这事了,老付,你不会连微博也没有吧。”高胖子问道。

  “微博,原来玩过几次,当时还在政府机关,我们都有保密协议,最重要没什么好发的,所以就忘了。”付刚说着,一下子想到了老爸留给他的博客,也是他的名字,但终究不是现在的身体里的他的。

  “小婷,你说说老付是什么人?现在老年人都玩朋友圈,有的还玩微博,他倒好,什么都不玩。”高胖子暗示着什么。

  “老板只是不喜欢而已,这与年纪没有关系。”辛雅婷还是好妹子,不会被高胖子引导。

  “说实话,有那功夫,还真不如看点书呢,少沉浸在朋友圈与微博的虚假繁荣里面,总有你面对自己的时候,这些都不算是个事。”付刚站了起来,往房间走去。

  丫头屁颠地跟着,它也知道要回家了,欢快地摇着小尾巴。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朋友圈与微博是交流的工具,但对于付刚来说,还不如当面交流来得实际。有些朋友不会因为长时间不联系而变得陌生,人从来都是一个爱怀旧的动物,而真实情感的养成也不见得是在虚拟世界中。

  虽然虚拟世界也有真情实意,但更多的出于你自己的想象,这与真实的交往还不是一回事。

  即便在虚拟世界交往好了,你还要来到现实进行再次交往一遍,想象永远比真实更美好。

  这就好像宗教,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教主,都发展各自的信徒,然后几个教主做一起开始吹牛,你看我有多少信徒,你看他有多少信徒。大家心里还明镜的,信徒还是可以买卖的,花钱找个人刷一批死信徒就好了。

  然后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你这个教主影响力大,当然其中有真信众与泛信徒。真信众现在也改了名称,叫铁杆粉丝。你再花钱雇几个写手,在网上搞风搞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又开始跟风,这就形成了舆论。

  现在人也是,不论香的臭的,只要能出名,无所不用其极。

  这是什么?

  这就是人生百态,林子大什么鸟都有。

  ~~~

  这几天,客房一直处于爆满之中,而求婚的人平均1.5个每天,谁不想有个难忘的求婚仪式,而做得比较好的,就是老实客栈。

  卢青云有天下午,还来到凉亭与付刚聊了几句。

  付刚不会对他有任何照顾的情绪在,这是他自己的客栈,他希望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想法,使客栈做得更好。但付刚也知道,客栈的规模就这么大,做再多事情都有极限存在。

  这就好像一个大碗,装水的数量最多也就这么多,不会再有增加了。而这里就是个碗,他可以培养这些孩子,能成型就跳出碗,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遨游。

  现在,付刚提供一定条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是希望他们基础打牢,不要好高骛远,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能还站不起就想着跑了。

  有些事不能说得太明白,孩子还会心猿意马,无法安心工作,打好基础了。

  他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虽然不在原单位干了,但这种方法没什么错误,社会就是一部机器,训练你成为社会上的人。你不能说,我讨厌这个机器,我对抗这个机器,机器每年压死多少人,谁又在乎过他们的死活吗?

  很多事情就怕分析,一旦分析起来,都是具象的结果,都是无情的。

  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

  你想遁世,可以啊。大马媳妇的小舅就是,从国外度完金回来工作,最后选择出家,很多人为之惋惜,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在意这件事,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你想对抗社会,可以啊。社会上这种也不是没有,最好的结果给你送进精神病院,差一点进了监狱,最差的直接被毙了,还能怎样?

  个人可以放大自己的生死,但在群体面前,个人的生死根本不重要。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看你怎么解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11月18日,付刚接到一个电话。

  “喂,哪位?”付刚问道。

  “付刚,是我,家莹姐。”付家莹说道。

  “家莹姐,你到华国了吗?”付刚甚是高兴。

  “到了,昨天到的,现在还在倒时差。我与老伴在魔都玩几天,订得是21日的飞机,中午12点15分到丽江。”付家莹说道。

  “好的,我21号在丽江机场接你,你那面一共多少人?”付刚又问。

  “一共六个人,我与你姐夫,还有付豪的妻子与他的三个孩子。”付家莹说道。

  “好,我会安排好的。”付刚确定。

  “那我就不打扰了,到时候再见。”付家莹撂下电话。

  付刚也没心思在凉亭里看书了,叫了丫头,拿着电脑去找赵姐,安排一下具体的事宜。

  “四楼的客房,20号打扫出来,21号晚上,餐厅有位置吧,好,给我订一个桌位,晚上演艺中心再给我留一桌。对,一共六位,三个大人,三个孩子。不用找服务员迎接,什么事情到时候再看吧。”付刚嘱咐完赵姐,又在后院走了走,想想有没有还需要安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