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客栈 第一四零章 去齐鲁之胶东游
作者:一盒烟的小说      更新:2018-11-26

  胶东市位于胶州湾,是华国经济特区之一,面临黄海,对面比邻朝鲜半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欧韵之都。

  新石器时代,青岛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

  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建立了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即墨故城”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就是从琅琊起航的。

  汉武帝少年时代在不其做过胶东王,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

  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月1o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o年改称青岛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齐鲁省辖市。

  胶东市以海景闻名于世,有许多海滨风景区,还有就是崂山风景区。

  前些年付刚来过胶东市,也去过崂山,不过他走得那条线路却有个和尚寺庙,并没有看到崂山道。听导游说,去参观崂山道是另一条线路,去得人不多,付刚以为去那条线路骗得钱少吧。

  记得一年,付刚与夏哥去海南玩,在南海观音处,有个寺庙,大家都在抽签,一个人解签。付刚抽到了谦签,据说比较好的几个签之一,那人让付刚买一柱高香即可,烧完香拿凭证给他解签。

  夏哥比较悲催,抽到什么签,付刚忘了,需要少三柱高香,还要买一对金蟾。

  付刚并不以此为宜,夏哥倒过去问了问,高香2oo元一柱,金蟾要888一只。结果,夏哥想买,让付刚制止住,这明显是在骗人,就是恶心你,你花不花钱吧。

  如果花钱能摆平灾祸,那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简单了,可世界上真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吗?

  导游临走的时候,还与寺庙结算,看来她也有分红在,你就知道去崂山为什么不去崂山道了,估计没人给导游结算费用。

  胶东市的鲁菜系主要以海鲜为主,包括肉末海参、原壳鲍鱼、油爆海螺、大虾烧白菜、黄鱼炖豆腐、油炸蛎黄等。

  每年八月份,胶东市还有啤酒节。付刚曾来过一次,在主会场吃得,啤酒还真不错,据说是胶东啤酒厂接出来的管线到会场,是原滋原味的生啤。

  对于大海,付刚可没什么兴趣,前些年没少在海边游玩。

  渤海湾、黄海、海南都玩过,还有几次去海岛游玩。刚开始还好,毕竟在内6城市,看看大海好兴奋。去过了之后,不能说简单大海就吐,看着也就那么回事,再也生不出欲望来。

  高胖子驱车来到一家小店,点了几道菜,肉末海参、原壳鲍鱼、油焖大虾、干烧排骨,别说味道还真不错。

  高胖子也解释了,他每次到胶东来都来这家店,价格不贵,味道还不错。

  住的地方是海景花园大酒店,一个五星级酒店,还是每人一间套房,看来不是自己的钱,还随便花的情况下,谁都舒服着呢。

  “老昆,为什么要去崂山道啊?”三个人坐在付刚的房间里,付刚问。

  “我最开始就是在崂山道入得籍,这里算是我修道开始的地方。后来辗转去了青城山,好多年也没有回来看过了。”昆吾子说道。

  “师父,你原来也是在崂山道修行的道士啊?这不等于回老家了吗?”高胖子很兴奋。

  “我十四岁逃荒到这里,那时候差点饿死,被一位老道长救了回去,我就做了他的徒弟。我也努力地回报师父,认真的研习道术。当年国运不佳,我随着师父四处走动,也帮了不少人。后来在陕省与一帮盗取文物的日本人相遇,他们之中有几个厉害的阴阳师,我师父寡不敌众,受了重视而死,我南下去了川省又进了青城山继续修道。”昆吾子想起当年的事情。

  “师父,你还有这样的经历啊。”高胖子感慨。

  “后来我学有所成,又下山准备报仇,遇到了现在崂山道观主的师父昆清子,他是我师伯的弟子,我们在崂山道就认识,于是我们俩人结伴杀日本人。”昆吾子说着。

  “看来你真与崂山道缘分不浅啊。”付刚说道。

  “我与昆情子交情匪浅,当年一起出生入死,也都侥幸活了下来。现在的观主当年就是小孩子,聪明伶俐,我们那几个老家伙都很喜欢他。想想已经好久没见到他了,既然来了,我还是要去看看,随便祭拜一下他师父,当年没有他师父帮我扛了一次,我可能早就死了。”昆吾子想起当年的事情。

  “战火中的友谊,那是真正的过命交情,是该去看看死去的战友了。”付刚点点头。

  “另外,也算我也邀请他,过完年回青城山,我要举行个收徒仪式,希望崂山道的观主也去观礼。”昆吾子郑重地说道。

  “师父,还要请人啊,他们送不送礼物啊?”高胖子心思就没在点上。

  “送是肯定要送的,不过很多你都用不上,师父给你留着。”昆吾子笑着说道。

  “你与昆清子都是一辈的人,崂山道与青城山犯得是一个字吗?”付刚只是好奇。

  “那是当然,我随身都带着我入籍的文书,而且我们都是全真道的,当然犯一个字了。”昆吾子说道。

  “师父,那崂山道现在的观主叫什么?”高胖子问道。

  “他叫玉松子,当年是十几岁的孩子,现在也8o多了。”昆吾子有点缅怀。

  “对了,师父你有几个徒弟?”高胖子又问。

  “呵呵,你是大弟子。当年为师从青城下山之后一直在奔波与战斗,没时间收徒。到了我辞掉龙组的工作,开始追求道,也没什么心思收徒。直到在老实客栈遇到你,我才动了收徒的想法。”昆吾子说道。

  “哦,没有师兄弟啊。”高胖子对于他的地位还有点懵懂。

  “明天我和高胖子还准备什么吗?”付刚还是会来事。

  “呵呵,不用,随心为之,不用拘泥于礼节。”昆吾子笑道。

  “我是不用,只是个外人,倒是高胖子,你还是客气一些,也不要让你师父下不来台。”付刚对高胖子说。

  “我知道,在外人面前还是要给师父面子的,不会那么没大没小。”高胖子点头。

  “师父,我还没有道袍,你什么时候给我弄一件。”高胖子刚说完又开始埋怨。

  “到了青城给你做,道门都有统一的制式,一般人不懂,道门一看你服装就知道你是什么辈分,而且衣服上也有个小法阵,有除尘除脏功能。”昆吾子说。

  “我去,还这么神奇,我喜欢。”高胖子乐了。

  ~~~

  崂山太清宫亦称“下清宫”,或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面对黄海一碧万顷,背靠七峰,峰峦迭起,地势高爽。

  太清宫包括太清宫牌坊、入口处、旧山门和三个院落,各院落自立山门。

  这些院落分别是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

  崂山太清宫始建于公元前14o年,公元9o5年在几位著名道士的努力下,逐渐有了一定规模,此后建筑不断增加。

  元朝时,这里成为全真派的道观,因为丘处机的关系,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地位迅提高,被称为仅次于白云观的第二丛林。

  明朝时,著名的道士张三丰曾经在这里修炼。崂山还和中国伟大的古代小说有联系,书里面有很多内容取材于此,而且据说作者蒲松龄还在这里居住过。

  昆吾子带着俩人走到三清殿旁的一件小屋,从怀里掏出个纸质文件。

  “贫道昆吾子,青城山道士,预拜见玉清子观主。”说着把纸质文件递给一位中年道士。

  中年道士双手接过文件仔细观看,然后一惊,“诸位稍等,我去去就回。”说完了就匆匆离去。

  “师父,这是什么意思?”高胖子不太懂。

  “我给他看得是我的身份证明,古代这叫玉蝶。来到这里,不管你是什么人,都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昆吾子说道。

  “那怎么在这里?不是太清宫门口应该有人接待吗?”高胖子又是好奇宝宝了。

  “呵呵,道门在盛世势微,不得已把外门租给闲人管理。”昆吾子说道。

  “你的意思,我们刚才看到的都不是道门中的人,而是租用者雇佣来骗我们这些人的?”高胖子惊奇道。

  “你可以这么理解,但道门有专门的知客,你看到门外那个标示了吗,就是知客的标志,你找到她,表面身份,才能找到真正道门的人。”昆吾子说给高胖子听。

  “原来如此,这里水也很深啊。”高胖子表示佩服。

  几个人聊着天,不大一会,几个穿着正归道士服装的人走了过来。

  “是昆吾子师爷吗?我是无忧子,当年有幸与我师父玉松子在青城山见过您。”来人自我介绍。

  “哦,无忧子,呵呵,我想想,一晃好像有3o多年了吧,当年你还是个年轻人。”昆吾子站了起来,看向前面走来的道士。

  “是,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师爷您还这么健壮,真是我们道门的不老传奇。”无忧子说道。

  “老道我就是活得老点,还有颗追求道的心。”昆吾子打了个稽。

  “师爷这面请,我师父已经在后堂准备迎接您呢。”无忧子把三人迎到后堂。

  众人绕过三清殿往后面走去,经过通幽的小路,走了十来分钟,过了一个月亮门,视野豁然开朗,又是一处大院子。

  来到院子里的大殿,有个瘦高的老人站在门口,看着众人。

  “师叔,真没想到您能来到这里,有失远迎。”老人说着,但腿脚已经不算利落。

  “得,你腿脚不好就别走了,呵呵,原来的小松子现在也是迟暮的老人了。”昆吾子眼中含着泪。

  “没想到师叔您腿脚还这么利索,我是不行了。来,无忧子,叫人上茶。”玉松子指挥着人,还有人搀扶着他坐下。

  无忧子叫人把茶水送了上来,就站在玉松子身边,听他们说话。

  “我这次来呢,一会想去看看师兄昆清子的坟墓,祭拜祭拜他,当年没有他,我也活不到现在。”人一老又见到古人,总容易想起以前的故事。

  “这没有问题,我师父他老人家当年走得也很安详,他做到他能做到的事情。”玉清子也是黯然。

  “当年我小的时候,昆清子师兄就很照顾我,我们的师父分别带着我们下山,他们向南面走,我们向西去,再见面就是抗日时期了。我们师兄弟联手抵抗过日本人,欧洲人,还有维护国名党的华国人,上刀山下火海,出生入死,终于迎来和平年代。可多年的战斗,给我们身体都带来了伤痛,他还选择了去坚持,我却选择了追寻道,自那一别,我们再也没有见过,直到听到他死去的消息。”昆吾子沉浸在回忆中。

  “是啊,建国的时候,师父刚收了我,我天天跟在你们屁股后面问这问那,师叔您当时对我不错,我还记得。”玉清子也露出笑意。

  “八十年代初,你带着无忧子去青城山,正好我在青城,才知道你师父已经仙逝,当年我就说有机会我会回来看看昆清子师兄,这次我终于来了,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昆吾子渐渐冷静了下来。

  “先不着急,我们叔侄好好聊聊天,对了,这几位是?”玉清子问道。

  “哦,忘了介绍,这是我最近才收的徒弟,叫玉杞子,不过还没入籍,过完年我就带他回青城山入籍,看你这样是去不了了,崂山道也派这个人去观礼吧。”昆吾子说道。

  “没想到啊,师叔您这个岁数才收了第一个弟子,我看看身体情况,如果准许我一定去。”玉清子笑着说道。

  “这位是我遇到的同道中人,我以平辈与他交往,他也给了我很多帮助,让前些年一直迷茫的我有了新的方向。”昆吾子这么介绍付刚。

  “道士我有理了,能被昆吾子师叔这么看,您也是高人,幸会。”玉清子打了个稽。

  “幸会,都是同道中人,相互交流吧。”付刚可不喜欢把他看做什么高人,他只是他自己。

  别说崂山的绿茶还真不错,喝起来清淡素雅,却在口中余味犹存。

  昆吾子与玉清子谈论起很多事情,付刚对此并不关心,与他也没有关系,坐在那里呆起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来还是要出去走一走,虽然我对很多事都漠不关心,但还是有能触动我的事情,也是我寻找的过程。网络虽然反应真实,但不代表真正的真实,还是要多出去走一走。”付刚想得却是这些。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