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镇国公 第十五章 漩涡下的平静 一
作者:已然陌然的小说      更新:2018-05-02

  李初一带着朱老六刚出军帐,朱老六就迫不及待的抓住李初一的胳膊,面带可惜的说道:

  “师傅,你怎么那么糊涂啊,刚才那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答应啊,秦公给你官你不做,你知道嘛,那是官身啊,我要是有个官身,就是祖宗在下面也会觉得有面子”

  李初一笑笑没有回答,这件事他有自己的考虑,在里面说的一番话只是他拒绝李世民众多原因中的一部分,但是有些话他没有说出来。

  这只是他和李世民两个人一次互相试探而已,自己固然表现出令李世民心动的才能,但是说和做是两回事,能说事未必能做事,能成为一个伟大皇帝的人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希望能看到李初一做出来的才能。

  再者李初一敢确定要是自己当时想都不想答应了,固然能得到不小的官职,但是同样的也会被李世民看轻,说不得只是从军中的小卒子过渡到李世民面前的小卒子而已,小卒子一般都是死的最快的,李初一不想这样。

  李初一知道自己的斤两,他想依附在李世民的羽翼下,但是也不想甘为马前卒,况且这个时候李世民还没有当上皇帝,他和李建成的矛盾早晚会爆发,天知道这俩兄弟打架会不会殃及无辜,自己这时候什么也不顾一头扎进去,这就好比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还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李初一只是个平民,说的好听点叫高级一点的平民,现在是什么时候,门阀社会,看看李渊父子以及他身边的文臣武将,都是什么人,都是关陇贵族子弟。

  说白了,人家自己有一个自己的圈子,李初一一个平民,他还不够资格融入这个圈子,就是他跟在李世民的身后了,平民和贵族总是有一种天然排斥,出了事,牺牲掉的只是他自己,所以李初一不打算冒这个险。

  不过这些李初一不会给任何人说的,这些话自己明白就好,有些秘密还是埋在心里最可靠。

  军帐中,李世民端坐那里,看着李初一出去的方向凝视了半天,转过头问身边的长孙无忌道:“辅机,你觉得此人如何?”

  “聪明有大智,年纪轻轻却能有如此见识,实属不凡。心性坚定,面对诱惑而能够面不改色的拒绝,足见他是个心性坚定之辈,是个可造之材”

  长孙无忌就是这样,李世民问他话的时候,他从来都不会刻意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加进去,这也是李世民大多数时间愿意找他商量事情的原因。

  “是啊,除此之外,你不觉得此子狡诈如狐,但又很知进退嘛,如此年纪就这样老成,不多见啊,箭射出头鸟,嘿,他不接受本公的赏赐,估计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吧,李初一,好个李初一啊”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臣没有秦公思虑长远”长孙无忌躬身道。

  “辅机,早就跟你说过了,没人的时候,你我就不必那么拘束了,都不是外人,随意一些”李世民笑道。

  “臣惶恐,所谓礼不可废,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请秦公收回成命”长孙无忌听了这话,突然跪到那里,大有李世民不答应,他就不起来的意思。

  无奈李世民只得点头同意,亲自把他扶起来道:“算了,怕了你了,至于李初一,你派人秘密调查一番,切忌不要声张,看他是不是父亲的人,然后再把我们身边的人都摸排一遍,不然本公睡觉都感觉自己的脊梁骨有些凉啊”

  “臣知道,臣下去之后马上去做”长孙无忌知道这事的重要性,严肃的点点头。

  “嗯,对了,你这个做哥哥的,也有好久没有去看观音婢了吧,上次观音婢还在跟我念叨你,说你这个做哥哥的那么长时间都不去看他,这几天你忙完了,抽空去看一看她”李世民道。

  “是”长孙无忌道。

  李初一回到自己住处后不久,命令已经传达下来,李初一正式从宇文正的亲卫,调到火头军,火头军的编制也是按平时军中的编制,所以,李初一也就成撼山营火头军的队正,只是相比于崔意、张熊这样的队正来说,地位要地上不少。

  不少人都觉得李初一这是得罪了长官,这才被亲卫踢到火头军的,不过正当他们止不住得臆测时,旅帅宇文正跑过来,对李初一夸奖一通,说了很多好话。

  李初一明白宇文正的意思,可能是他从哪里得到消息,知道李初一是得了李世民的赏识,所以这才跑过来和李初一拉拉关系,虽然两人谈不上什么同袍情深,但是毕竟有这层关系摆在这里,说不得以后就有事需要双方互相帮助呢。

  花花轿子人抬人,李初一也自然不会拒绝宇文正的好意,多个熟人就多条路的道理他懂,所以他也笑呵呵和宇文正寒暄了一会。

  这一幕让人们打消了众人的疑惑,李初一是升职,不是被贬职,试问要是李初一真的被贬职,旅帅怎么还会亲自过来道贺。

  李初一和宇文正打了个招呼,没有换住的地方,他还是习惯现在住的地方,这点小事对宇文正来说根本不算事,直接拍板同意了,就这样,李初一迎来了他来到这里第一个军职,火头军的头。

  义宁二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各方积聚了整个冬季的能量,只差一个导火索就能彻底将这些能量彻底引爆。

  此刻江都的太极殿内,隋炀帝杨广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下面站的是他的文臣武将,他俯视着群臣,清清嗓子道:“众卿,今日朝议不为别的,朕意欲以迁都丹阳,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隋炀帝的话刚说完,内史侍郎虞仁基马上站出来赞同道:“而今天下叛逆四起,中原之地更是被一众叛军占领,西归受阻,吾皇迁都丹阳,实乃明智之举,此举可保我大隋半壁江山不失,进而整军备战,等时机成熟,吾皇可御驾亲征,一举荡平天下叛贼,还我大隋国祚”

  听完虞仁基的话,隋炀帝面带满意的点点头,虞仁基是皇帝的心腹,这会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其实虞仁基说的这些话都是皇帝授意的,迁都是皇帝的意思,只不过是借虞仁基的口说出来罢了。

  只是有些人虽然看出来,但是还是决定出来劝阻,所以虞仁基话刚落,右侯卫大将军李才立马站出来反驳道:“陛下,迁都丹阳实乃误国之举,如若迁都,置大兴、洛阳于何地,置祖宗社稷于何地,臣请陛下打消此念头,臣以为我们应该立即整兵西进,联合东都之兵,两下夹击河南的叛贼李密,如此定可一举击溃之。”

  李才说这话的意思,就差没有明着骂隋炀帝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宗在哪里,杨广脸色铁青的坐在那里,目光阴翳的看着李才,没有说话,毕竟他自己也说了只是议一议,所以这会他也不好意思将李才治罪。

  虞仁基一看到这种情况,立即反驳李才道:“大将军说这话不觉得有些过分了吗?”

  “哼,过分?像你等小人,蛊惑君上,包藏祸心,当诛”李才哼了一声道。

  虞仁基一听这话,立马跳起来接着和李才吵,不一会两个人脏话都出来了,最后李才大袖一挥,朝隋炀帝躬身道:“臣不屑与此人辩论,臣告退”,说完自顾走出了大殿。

  隋炀帝坐在那里气的七窍冒烟,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无视朕啊,看着李才出去的身影,杨广真是恨不得将他凌迟处死,但是理智还占据上风的他忍着怒火道:“不用管那个匹夫,我们接着议”

  这个时候,不开眼的问下录事李桐站出来说道:“江东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环境恶劣,地域狭小,对内要奉养朝廷,对外要供奉三军,百姓承受不起,恐怕最终要起来造反的,请吾皇三思啊”

  又是一个反对的,本心就气就不顺,这会李桐又给他添点堵,杨广此刻的目光已经快要喷出火来了,这个时候虞仁基知道自己如果在不做点什么,恐怕时候皇帝饶不了自己。

  所以虞仁基看到李桐出列,他就给旁边的御史大夫使了个眼色,那位御史大夫本就和虞仁基是一伙的,所以他马上领会到虞仁基的意思。

  于是大袖一挥,抖了抖稀疏的山羊胡道:“大胆李桐,竟然妄谈什么造反,吾皇天子、国之神器也,富有四海,天下都是吾皇的,那里会有什么臣民造主上的反,而你不过一区区门下录事,竟敢非议朝政,实属重罪,请吾皇治李桐非议妄言之罪。”

  御史大夫刚说完,虞仁基等一干人立马上来附和,请求皇帝治李桐的罪,早已经被气的脸色发青的杨广大手一挥,咬着牙道:“将李桐下狱”

  刚说完两边的禁卫已经走上前来,架着李桐的肩膀把他拖下去,李桐边走边狂笑道:“这大隋真的是要亡了,要亡了,哈哈哈哈”

  李桐的声音在这空旷的大殿上,显得尤为刺耳,所有不少的大臣都战战兢兢的低着头站在那里,胆小的腿肚子都在哆嗦,龙椅上的隋炀帝原本摊开的手,瞬间紧握起来,因为过于愤怒,指关节有些发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说实话,最近这几年隋炀帝的脾气越来越反复无常,动不动容易发怒,让人根本难以捉摸,稍有忤逆他意思的人,不是当场处死,就是难逃牢狱之灾,所以劝谏的人也越来越少,所有人都顺着他的意思。

  于是这会所有的大臣同时跪下来道:“吾皇英明,江东百姓渴望陛下临幸已经很久了,陛下过江抚慰统治百姓,这是大禹那样的作为,请求吾皇迁都丹阳”

  隋炀帝听了大臣们这些话果然很高兴,大肆的表扬了虞仁基等人,然后拟旨,修建丹阳宫,功成之后立即迁都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