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镇国公 第十章 游子归家
作者:已然陌然的小说      更新:2018-05-02

  长安城中,萧若涵托着香腮坐在窗台前,不知道在想什么,后面萧氏一脸狐疑的看着在哪里发愣的女儿,伸手拍了拍她的肩头,萧若涵这才陡然惊醒,转过头才发现是自己母亲。

  “啊,娘,你什么时候来的?”萧若涵连忙站起来,脸色露出一丝惊慌。

  “你这个丫头,娘都已经站在你身后那么久了,你还没发现,娘怎么觉得自从昨天回来之后,你怎么总是魂不守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萧氏伸出手指在女儿额头上轻轻一点笑道。

  萧若涵吐了吐香舌,道:“没有啦,多谢娘亲关心”

  “没有就好”萧氏拉着女儿做到椅子上“近几日,你爹爹刚到长安,必定会忙碌一段时间,也无暇顾及你,你若是觉得无聊的话,可以多看些书,正好听说你爹也搜罗不少的残籍孤本”

  “女儿晓得”萧若涵道。

  “再过半年,你也就十五岁了,也快到及笄之年,此次来长安,娘也是有心为你择一良配”萧氏叹了口气道。

  眼前的萧若涵是她的三女儿,她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早已经嫁人,二女儿自小夭折,所以他们夫妇二人对这个小女儿极其疼爱,真到了要把她送出去的年纪,萧氏的心里自然充满不舍。

  “娘,我不要嫁人,我要留在家里陪着爹娘”萧若涵亲昵得把头靠在萧氏的胳膊上,不过此刻她的脑海里却闪出了一个少年的样子,脸上自然有一抹动人的娇羞。

  萧氏看着女儿的样子,也没有在意,只当是女儿家谈论这些私密的话题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也没有多想什么。

  “傻丫头,说什么胡话呢,要是让外人听去了,也不怕人家笑掉大牙”萧氏宠溺的说道。

  。。。。。。。

  就在萧氏母女二人说着悄悄话的时候,李初一已经打点好行装准备上路,本来李初一还想和郑铎告别,可是却没想到碰巧郑铎不在,无奈李初一只得和旁边的人打了声招呼,等郑铎回来,让他们代为告知一声。

  拿上东西,李初一独自一人悄悄的离开了馆驿,匆匆赶往鄠县,好在这次路上没遇到什么意外,在临近中午之际,李初一也顺利抵达鄠县。

  踏上鄠县土地的那一刻,那种熟悉感油然而生,脑海里不断有个声音在催促着他,赶紧往家走,早一点去看看那个记忆中的家,可是离的越近,李初一感觉自己的心里越不平静,这种复杂的心情大约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更怯吧。

  只是路终究有走完的那一刻,很快李初一就到达此行目的地,鄠县李家村,李家村名字的来源也很简单,这就是一个李氏族人聚居之地,因以成名,村子里旁姓之人很少,大多都是李姓之人。

  站在高岗上,整个村子的全貌被李初一尽收眼底,错落不一的房屋同棋盘上个个棋子不规则的排列在那里,西面远处的涝水如同一条白练蜿蜒的绕过村子,向北流入渭水。

  涝水旁边的冲积平原上,因为土地肥沃,则是被这里的人们开垦成农田,春天早已经播下种子,此刻农田里绿油油的一片,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太阳高挂在天上照耀着万物,偶尔村子还能听见几声狗吠,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宁静和谐。

  若是只看这一幕,那里会有人想到这是一个乱世。

  李初一慢慢向村子走去,路上还能看到同行的几个牧童,赶着黄牛晃晃悠悠的往村子里走去,因为李初一长时间在外的缘故,这些村子里的小孩记不得有李初一这个人。

  村子里的房屋什么样式的都有,大多是茅草搭成的木制屋子,还有一些要好一点的是土胚制成得屋子,而用砖石砌成的屋子可以说屈指可数。

  而李初一的家,恰恰正是这屈指可数里面的一个,这也得益于李初一老爹的聪明劲,当初在分家时放弃了大多田产,只拿到这套爷爷留下来得祖屋。

  深吸了一口气,李初一扣动门上的铁环,屋里的人听见有人敲门,马上有个稚嫩的声音声音说道:“娘,外面有人敲门,我去开门”

  “去吧”一个妇人道。

  李初一听得真切,没过多久,木门嘎吱一声打开了,一个小小的脑袋钻了出来,仰着头看着门前李初一,看到李初一,男孩的眼中充满欣喜,边抓住李初一的手,边回头朝院子里喊道:“娘,快过来,大哥回来了,大哥回来了”

  里面的妇人听到这话,也不知道是手上什么东西掉了,只听得哐当一声,然后李初一就听到有脚步快速往这边靠近。

  “李归,想大哥了没有”大概是血脉相连的缘故吧,李初一和李归之间那种亲近感,是怎么也抹杀不了的,李初一反手就把门口的李归抱起来。

  “想,不仅我想,娘和妹妹都想大哥”李归拉着李初一的衣服乖巧的说道。

  兄弟俩正说着话的时候,一个穿着蓝色粗布的妇人,带着一个小女孩来到李初一的跟前,看到妇人的那一刻起,不知道为何,李初一鼻子一酸,眼角情不自禁的泛起泪花。

  或许是受原本这具身体留下的记忆的影响,亦或者李初一自己压抑自己太久了,这会需要感情的宣泄口,看到那妇人的一霎那,之前的忐忑不安,害怕等都消失不见,此刻他只知道这个女人就是他的母亲。

  “娘,我回来了”李初一哽咽道。

  只是这短短一句话,待那妇人听后,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眼泪多框而出,边哭边用衣角擦拭,不时传来小声的抽泣。

  对于这个大儿子,李氏从心里来说是最感到愧疚的。

  都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可是自打五六年前,丈夫失去了音信,这家里顶梁柱也算彻底的倒塌了,刚开始靠着丈夫遗留下来的家底勉强可以维持,可是日子久了总会有做吃山空的那一天。

  而自己却还要辛苦的拉扯三个孩子,尤其是当时的李归和李环还小,根本离不开自己,自己挪不开身,而家里却是有好几张吃饭的嘴,一度有时候家里甚至都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好在老大懂事,对自己这个当娘的从来不抱怨,不仅将家里家务活全部都包揽下来,而且还时不时出入找着杂活,不论主家是给钱还是给吃的,老大从来不先吃一口,总是第一时间拿回来,先给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李氏还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天,老大也不知道从那里弄过来两个热乎的胡饼,揣在身上急急忙忙的往家里赶,生怕胡饼凉了,回家后当即就把这两个胡饼分给了李归和李环。

  当时李归不懂事挑食,不喜欢吃胡饼上的芝麻,于是他就把上面有芝麻的地方偷偷抠下来,扔在桌子上,吃完两个小家伙也没有在意,就出去玩了。

  等到自己准备去收拾东西的时候,却无意中发现,老大趁着没有人,偷偷把李归抠下来的胡饼碎屑,一点点的扒拉到手心里,然后一口吞下。

  看着老大当时脸上享受的表情,李氏当时拼命的捂着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发出声来,眼泪却吧嗒吧嗒的掉出来。

  那次之后,李氏才真正的明白,以前大儿子每次说自己提前吃过的真相,以至于后来每次李初一说自己吃过,她这个当娘的心里就要疼一下,也正是那次,她这个当娘的狠着心把李归揍了一顿。

  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的,慢慢的把李归和李环拉扯大,两个孩子大了,这时候李氏也能抽出身来,家里的境况慢慢好了不少。

  却是没想到前两年老大提出来要去投军,毕竟家里有个当府兵的,也能大大的减轻徭役,省下来给朝廷交的,自己家里就多留一些。

  本来李氏不同意李初一去投军的,可是拗不过李初一倔强的性子,最后在他的软磨硬泡下,自己还是同意了。

  李初一投军后没过多久,李唐就打到长安来,年前鄠县的义军闹的动静也不小,李氏自然是知道的,可是越是这样,李氏心里越担心。

  好几次李氏做梦,都梦到儿子血淋淋的样子站在城墙上,喊着自己的名字,也恰在那时候,平时还和家里有联系的李初一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间也没有音信了,这让李氏当时心里焦急万分。

  托人去长安打听了很久,也没有得到消息,现在看到自己的儿子站到自己跟前,李氏那里会不激动。

  “回来就好,大郎回来就好”激动之后,李氏满心欢喜的说道。

  “娘,大哥,我们进入吧”李归道。

  “对,对,快进来,你看娘只顾哭了,怎么忘记这事了”李氏这会好像不知道该做什么,经得李归的提醒,这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