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雄 第四十九章:山中古庙,月下故人
作者:看惯风月的小说      更新:2018-07-14

  伴着这雨势的逐渐加大,魏子阳却也不得不加快了速度赶往山上。

  出了那东山大半段的泥泞小路,便是走到了这大道之上,而这,也就意味着魏子阳距离山顶的距离非常接近了。

  魏子阳虽然前番是上了东山来除掉黑虎,可也是没有走过这段直达山顶的路途,那恶虎的出没之地经常都是这深山老林之中,要不就直接下山去残害百姓,倒是几乎都未曾来到这大道之上。因此,魏子阳也是没有来到过这儿,对这山顶的环境也就不是很熟悉。

  现在魏子阳经历了刚才令人恐慌的一幕后,心情倒是稍微平静了许多,现在只顾着是上山去寻找陈筠儿,其他的事情就等到时候再说吧。

  不消半刻钟,这魏子阳正走着走着,却是眼尖地发现那前面不远处的山顶上是坐落着一座看似十分残破的古庙。那座古庙周围光秃秃的,几乎没有其他的什么掩饰物,在这风雨之中看上去倒是比那前面刚才看到的·尸首还要诡异一些。

  魏子阳看到这儿,又是暗自打起了精神,在这东山山顶竟然还有这样一座看似古怪的庙宇,这庙又是怎么回事?这自己怎么又会没有听人提起过?

  魏子阳踏着沉重的步伐,慢慢地靠近了那座古庙。

  走近一看,倒是发现了这古庙的一些不寻常的蛛丝马迹。那座庙堂不像是寻常的庙堂,其他的庙堂一般都是几个几个的坐落在一起,形成一个建筑群;而这庙宇却是孤零零地独立于此,让人感到十分意外。

  这古庙周围杂草丛生,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景观或者是让人值得欣赏的地方,连那庙外的墙都是倒塌着,上面还布满了那细细小小的青苔和泥秽,叫人看上去是十分的恶心。庙宇本身则使用红砖白瓦搭建而成,但上面已经是显示了斑驳的痕迹,在这大雨之中,更显得过分的凄凉。

  魏子阳看到这座古庙的时候,心中已经是暗暗吃了一惊。

  魏国不似那梁晋二国,自建国开始到今日,都是只有魏崇帝一人在位,魏崇帝今年已经是六十多岁,年轻的时候倒是让全国上下信奉过一段时间的佛教,但不久之后就下令拆除这庙宇,不信佛教,不止是不信佛教,还严禁百姓们信奉宗教,号召习武当兵,以战止战。自此以后,那全国大大小小的庙宇便都被拆除了,几十年过去了,却没想到在这东山山顶上,竟还存在着这样一座古庙。看样子,应该是有一段时间的历史了。

  魏子阳站在原地想了想,却又有几分的释怀。这魏国打压宗庙,是以邺城周边最为严重,无数的宗庙高堂,都在这打压之中而灰飞烟灭,不复存在。但是对于这种像牙县一样的周边地区,倒不是特别的积极,虽然也有部分庙宇被毁,但想必存留下来的,应该还是有一些吧。

  魏子阳又是四处张望了一会儿,才发现这山顶的其他地方都是光秃秃的一片儿,莫说是人,就连半个鬼的影子都未曾见到,那这样说,劫匪们所说的交易的地点就是这古庙之内了?

  想到这儿,魏子阳不禁是眉头紧皱,定了定神,便是朝着那古庙摸了过去,待快要走近这庙门前时,却又是停住了脚步,想了一会儿,便蹲下身子,走到门边,朝那庙门之内张望了一番,没有什么发现之后,便是起身,朝着这古庙的后面走去。

  那古庙虽然四周的墙壁都几乎倒塌了,但这后面却是依然存留着些许斑驳的石墙。魏子阳来到这石墙边上,心中长呼了一口气,便随身摸出自己携带的短刀,朝着石墙上是磨了磨,以防止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战斗。至于他的那根长矛,因为目标太过于巨大,此番倒是没有带在身上。

  猛地吸了一口气,只见这魏子阳是腾空而起,忽的一下就翻过了那高高的石墙,来到了这古庙的后院,顿了顿身后,才是仔细地望向四周。

  这后院的四周倒不是很复杂,前面只有一条石道是通向那古庙之中,除此之外就再无其他任何的东西了。

  冒着这逐渐变大的雨势,魏子阳的心中却是没有丝毫的冷却,他只感到今晚的事情太过于诡异,先是陈筠儿莫名其妙的被人劫持,然后再是来这东山山顶途中见到的那三具不知名的尸体,最后又是一座颇为蹊跷的古庙。这三件事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却又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让魏子阳是百思都不得其解。

  当然,魏子阳可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现在就是要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再次是长吸了一口气,魏子阳就缓缓地沿着这石道朝着那古庙是摸了过去,他一手拿着这短刀,一手则是护于胸前,做出一副很是警惕的样子,以防止有什么意外的发生。

  雨夜,古庙,雷声,一丝丝寒风伴着凝霜,不停地浇灌在这魏子阳的心上。

  魏子阳靠近这古庙时,却突然是听见那古庙之中隐隐传来了些许人说话的声音,还时不时地伴随着些许的咳嗽声,这让魏子阳是大感意外,这荒郊野外的这古庙中怎的会有人呢?除非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伙儿劫持陈筠儿的劫匪此时正在古庙之中等着自己。

  想到这儿,魏子阳就是心中一寒,眼神一凛,便是弯着背低着腰蹲在那古庙后院的窗前,朝那窗纸上捅了一下,便是望向这古庙之内。

  只见这古庙之内烛光微亮,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摆放在正堂中间的一座弥勒大佛,那佛前还摆放着些许的贡品。在这佛前,有两人是相对而坐。一人身材瘦弱,着灰衣长袍,仔细一瞧竟是一光头的和尚,此时正一脸冷漠地盯着那另外一人。另一人则是一手持犍稚,座前摆放着一个木鱼,另一手持佛珠,双目紧闭,苍颜白须,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一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此时正对坐于这古庙之中,叫人是好生奇怪。

  只见那灰衣和尚朝这老和尚笑了一笑,随即冷声道:“老家伙,不要让我再问一遍,你真不知道那人身处何处?”

  那老和尚听得这话,并没有吱声,依旧是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地在背诵着佛经。

  那灰衣和尚瞧见这副模样,便是提高了自己的音量,冷声威胁道:“莫不要让我再问第二遍,你是否知道那人的下落?若是隐瞒不说,我定要叫你没有好果子吃!”

  那老和尚听得这话,终于是苍然一笑,微微睁开了自己的双眼,沙哑道:“我原以为你颇有慧根,可归引我佛门,却未曾想到你的真实目的竟是如此。”随后是摇了摇头,怅然说道:”怨我,怨我。”

  此时魏子阳却是在窗外听明白了,不禁是微微皱眉,按照刚才这两个和尚的意思来说的话,这老和尚和小和尚原本是师徒二人,却没想到这小和尚打从一开始就不想当和尚,而是要向那老和尚打探出一个人的下落,似乎如果这老和尚不说,就要丧命于这小和尚之手。

  想到这儿,魏子阳不禁是握紧了这手中的短刀,眼神冷冷地盯着那小和尚,这不是欺师灭祖的做法吗?

  只待这小和尚胆敢有稍微对那老和尚不敬的做法,这魏子阳就要挺身而出,为老和尚教训小和尚一番。

  但令魏子阳心中奇怪的是,这按理说魏国早就应该没有什么和尚了啊,或者这一老一小不是魏国人,而是云游四方的散和尚?

  还有更让魏子阳担心的一点儿就是,陈筠儿到现在都没有什么踪影,这两个和尚看似也不像是劫持陈筠儿的匪徒呀。

  还没等那魏子阳回过神来,那古庙门就突然被推了开来,随之则进来了一个男人。

  那男人头戴纶巾,身披青衣,脚踏青靴,模样大约是二十来岁,肤色晶莹如玉,一双眼睛钟天地之灵秀,清澈又如山中之清泉,模样很是帅气。

  魏子阳眼瞧着这人,眼神却是露出了一种常人都不能领会的涵义,面露狐疑之色,眼神是紧紧地盯在了这人的身上。

  “怎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