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顺逆有道 第四十二章 白敕 故土
作者:书易之彰的小说      更新:2019-01-01

  剪桑先是一惊,随后平静下来,幽幽道:“癸华,想不到你的修为已经胜过我这么多了,还得到娘娘的垂青,而我却毫无察觉呢。”

  癸华一向将剪桑视作至亲,见她心情沮丧,不由得上去轻抚她的头顶,温和的道:“傻丫头,你和我都是娘娘从万千人类中挑选出来的,你怎么会比我差呢?”

  因为心情的不佳,剪桑那一袭长裙也由红色变成了月白之色。剪桑和癸华二人的衣饰,皆是女娲娘娘圣像的灵力所化,并非凡物,不仅可以护身,还有许多妙用。至于随心情变幻颜色则是剪桑自己所附上去的法术。

  拨开癸华的手,剪桑闷声道:“话虽如此,可是我的修为的确是比你差了许多。而且你刚才说娘娘有法旨,让那楚阔留下来,我也是丝毫不知。癸华,你不用安慰我了。我会更加努力修炼,不会输你太多的。”

  癸华知道她在发小脾气,继续劝道:“你好清静,不喜争斗,因此每次有妖邪入侵,伤害人类的时候,都是我前去降服。要说潜心修炼,你比我用的功还要多。其实与妖邪战斗,对我们也大有好处。那些为恶的妖邪,多是凶猛的野兽修炼成精,全无人性,只知道吞噬人类来修炼妖法,将它们灭去,免得他们继续为祸,这正是我们的职责。也幸好娘娘庇佑,这片广陌平原并无太过厉害的妖邪野怪,否则以我的小小法力,怎能尽数降服。”

  顿了一下,癸华继续道:“但就算是如此,那些妖邪也并不容易对付,因此每一次降服妖邪都是考验,在生与死之间战斗,让我的修为得以不断进步。有好几次遇上厉害的对手,我都想叫上你一起对付,却又担心你受伤。”

  剪桑轻轻拭去脸上的泪珠,叹道:“癸华,原来你独自背负了这么多。”

  癸华道:“至于楚阔之事,其实娘娘并没有直接传法旨于我,是我偶然悟得。”

  剪桑一脸疑惑道:“这是何意?”

  癸华将手指向女娲娘娘圣像的裙摆边缘,那是道道祥云。剪桑仔细一看,癸华所指的那片祥云中,隐约可见一头异兽之形,“咦,是娘娘身边的麒麟神将的真身,想不到这些祥云中还藏有玄机。”

  癸华点头,手指轻移,道:“你看那。”

  剪桑闻言,目光也随之移动,果然在另一片祥云中发现了异样。同样是一头异兽,浑身雪白,身形矫健,正是白泽。

  “这不是楚阔的原形吗?难道……”

  癸华道:“不错,很久以前我就发现了这云中的两头异兽之形,当时苦思冥想也不得其解。直到上次娘娘显圣,身边就跟着木昇神将,我才稍微明白。这次遇上了楚阔,我便更加肯定了我的想法,所以我建议楚阔留下来。因为他也和娘娘有缘,以后未尝不能修成正果,飞升太素天。”

  “我明白了。”

  思考数日,楚阔最终决定留在中皇山,洪荒广大无垠,更有无穷世界衍生,就是穷毕生之力都未必能找到浩初。自己不过是真仙修为,四处闯荡,说不定哪天就遇到了劫数,倒不如在这中皇山住下,只要浩初他愿意,自然就知道自己在这里。

  绕过亭台楼阁,花园水榭,到了正殿,参拜完女娲圣像,对癸华和剪桑说明了自己的意思。癸华和剪桑自然都是欢迎,连忙命手下的使女们为楚阔准备单独的院落。

  楚阔说出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二位道友,我和家兄当初为了争谁为长互不相让。阔,也就是广大,因此我自己取名叫做楚阔。现在想来,实在是不该。”

  “我想让二位道友帮我想个新名字。不知可否?”

  这回剪桑抢先道:“如此,我倒是想到一个不错的名字。”

  成功吸引了癸华和楚阔的目光,剪桑骄傲的扬起头,道:“你的原形乃是异兽,浑身雪白,便以白为姓,叫做白敕。敕,诫也。如何?”

  楚阔拍手,道:“白敕,好,从此我便叫做白敕。”三人都自谈笑起来。

  白敕从此居于中皇山,以致于居住在附近的人类偶尔会见到一只雪白的异兽,驰骋于山林间,留下许多传说。

  却说徐琰,自从灭杀了龙族三大长老,了结一场恩怨之后,便回了无名山谷。此时的无名山谷,早就变了样子。

  榕老道和徐琰的洞府—古榕仙府和金炎洞早在当年就连同山谷一起被敖钺毁坏殆尽,徐琰将山谷恢复,却没有再管两个残破的洞府。从那以后,徐琰都是在鹊山苦修,一心为救回榕老道而努力,于是便有了东海之事,惹恼了敖泓,随后被孟章追杀,遇上了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

  自登上太素天拜访过女娲娘娘和伏羲道人后,徐琰仍旧是回归鹊山洞府,直到敖泓解除封印,自己为破解劫数而四处奔波。

  细细算来,徐琰真正在这无名山谷中居住的时间并不多,应该说是极短,统共也就不到四百年。对于神仙之辈,四百年不过是一次闭关,短暂的很。

  而对于徐琰来说,莫名其妙的来到这洪荒世界,是榕老道为一无所知的他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没有榕老道,也就没有如今的徐琰。

  现在的无名山谷,早已有了新的主人。

  徐琰神念一扫,便知道谷中情况,有三个地仙居住于此。三仙都是貌似青年,温文尔雅之辈。徐琰也不掩藏痕迹,直接落入了谷中。

  三个仙人大惊,仔细看时,来者相貌甚是年轻,一身玉锦仙衣,点点流光随身,仙灵之气直冲霄汉。三仙知道厉害,连忙上前见礼,道:“见过大仙。”

  听到这三个仙人称呼自己为大仙,徐琰几乎忍不住笑意,对他们道:“你等不必如此紧张,我今日是回故地重游一番,有点事情要办,稍后便会离去。”

  三仙闻言,反应过来,这罗云谷的确是有数个旧洞府的,他们也是数百年前才搬了过来,或许这位前辈从前真是居于此地。这谷中灵气轻灵,地方也幽静,六千里外还有个厉害的青狮大仙镇压一方,因此这片地界很是宁和。

  徐琰不再理会三仙,脸色变得肃穆,径自走到当初榕老道原身扎根之处,将装着木灰的锦袋掩埋在此。

  “老树,你生于此处,我现在把你的木灰埋在此处,也算回归故土。”

  半晌之后,徐琰便准备离去,那三仙都上前挽留,希望徐琰为他们指点修行。

  修行之路艰难,他们三个不过是凡灵得道,又没有上乘的修行法门,是以法力十分驳杂,也不精深。因此都求徐琰道:“大仙,可怜我等修行实在不易,好不容易成仙了道,脱了凡身,却不知前路如何啊。好在往南六千里外的青狮洞主人每半年为我们这些后辈讲一次道法,平时也只得自己摸索,苦也!”

  徐琰听他们一说,这才想起这位被他忘在脑后多年的故交好友,想道:“噫,这青狮与我颇有交情,少不得去见过了。”

  徐琰也是受过这般无人指点,修行无门的痛苦,便起了怜悯之心,道:“也罢,那青狮洞主乃是我的好友,我正要去与他一会,你们三个便随我一道前去吧,若是有缘,入他门下也是好的。”

  三仙皆是喜笑颜开,上前称谢。

  这却是徐琰自己逍遥惯了,还不想收徒,因此正好借机将三仙带去,将这担子甩给青狮。若是能入得青狮门下,也算是扶持了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