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帝君 第六章 原来如此
作者:天地不留的小说      更新:2018-05-25

  有了前身留下的底蕴,姬宫湦回味一遍,揣摩一遍,再亲手演练几遍,基本就能达到“融会贯通”之境了!

  当然,其中前身留下的底蕴是主要原因之一。

  前身熟练十八般武艺,因此拖慢了武学境界。其中七种达到“融会贯通”之境,十一种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姬宫湦只需消化、巩固、领悟,就行了!

  刚开始,姬宫湦需要半天,就能让一门基础武学从“炉火纯青”晋级为“融会贯通”,只是一个小境界差别,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差距。

  而后,便是五个时辰、四个时辰、三个时辰,到了最后,基本只需一个时辰,已经难以大幅度压缩修习感悟时间了。

  修习之中,姬宫湦逐渐明白了“一法通,万法易”的深奥武学奥义,各种基础武学的修习也越来越快,对自己的身体和各种力方式,越来越熟悉。

  《武皇心经》要求的修习条件,并非没有道理,确实有其深意。

  渐渐的,姬宫湦逐渐沉迷在武学修习中,连迫不及待的《武皇心经》也似乎忘记了!

  ……

  这几天,除了姬宫湦近侍,没什么族人来打扰,让姬宫湦可以专心疗伤,静心修武,缓和穿越冲击。

  当然,帝君姬静的关照和严令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姬氏族人认为姬宫湦正“重创垂死”,要是他们违背帝君之令前来“看望”,姬宫湦忽然伤重不治,责任谁负?那得多冤啊?免不了走趟祠堂和宗人府。

  夜晚,姬静低调到来,并摒退仆从婢女,包括韩中、文伯等心腹亲信。

  “这是我族传承根源的武皇神像,只有姬氏血脉才能激活,得到什么全凭机缘;这三部,是我族千古以来,根据武皇神像所得信息整理而来的最完整的《武皇心经》。”

  只剩姬宫湦父子,姬静慎重万分拿出个数尺雕像和三部古籍,递给姬宫湦说道。

  不待姬宫湦回应,姬静又神情郑重接道:“不过,武皇是种极为高深的传说中的境界,连你五世祖(儒仙姬旦)都不敢自称武皇。《武皇心经》重在筑基,是种理念、指引,并无固定招式和修习之法。千万人修习,就有千万种《武皇心经》,此点谨记。”

  顿了下,又急促迅接道:“按族规,武皇神像不得离开祖阁,《武皇心经》全本不得离开藏经阁,不得文字抄阅留存。父皇也只能带出三个时辰,否则必生大事!你只有两个时辰时间!不能抄录!”

  话说得很明显,姬宫湦只有最多两个时辰翻阅和领悟。

  能记住和领悟多少算多少,全看姬宫湦的悟性和能力。如果两个时辰无法全部记下,那也怪不了任何人、任何原因了!

  强神魂和过目不忘,本就是修行《武皇心经》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嗯!”

  姬宫湦郑重点头应诺,心中颇为感动。

  至少这个便宜父亲,对自己确实没话说!

  虽然姬静说得轻描淡写,姬宫湦相信,姬静带出武皇神像和《武皇心经》全本,已经是绞尽脑汁,机关算尽了,肯定费了不少波折!

  话落,姬宫湦却不急着翻阅,而是神情古怪,眼神复杂看向武皇神像问道:“这是我族传承根源?是武皇姬发的神像?”不会是假的吧?

  武皇姬发神像,非金非木非土,材质未知,气势神圣,却状有千臂,颇为狰狞。

  说是武皇姬发神像,还不如说是邪皇姬发神像呢!

  更重要的是,姬宫湦清楚记得,前身,自己拜访的那个偏僻荒古的古怪部落,拜祭的神秘古庙,庙中神像跟“武皇姬发神像”一样,差别只是大小而已,其他几乎没分别,包括材质、气势、外观等等。

  这是什么情况?其中有什么关联吗?否则也太巧了!

  “废话!快点!这不是你好奇的时候!”

  姬静双眼一瞪叱道,又郑重叮嘱道:“先尽力记下《武皇心经》典籍,有助于武神神像的传承信息的冲击!”

  “嗯!”

  姬宫湦做了个深呼吸,郑重接过三部《武皇心经》,全神贯注翻阅起来。

  时间流逝……两道灵魂融合的姬宫湦,确实是魂魄过人,隐有“过目不忘”之能。

  大约半个时辰,姬宫湦就把三部《武皇心经》,仔细翻了几遍,做到完全记住!合上《武皇心经》,闭眼沉默片刻,姬宫湦便递回给姬静说道:“可以了!”

  姬静怔了怔,提醒道:“别轻视心经典籍,神像传承的信息不一定比典籍多和完整……”

  “不用了!一字不漏!”姬宫湦微笑着自信应道。

  “呼……”姬静深深看着姬宫湦,长长呼了口气,语气复杂道:“现在,父皇相信,湦儿很有机会修成镇宗宝典了!可惜……”

  可惜什么,姬静没再多说,算是隐晦认可了姬宫湦的离开!

  《武皇心经》博大精深,内容艰涩繁多,难懂、难明、难记!半个时辰内,姬宫湦能一字不漏且倒背如流,确实天赋惊人!

  可惜,太一门实在太强大,如果不是儒仙姬旦坐镇,太一门投鼠忌器的话,帝族姬氏也根本无法保护所有皇族中人。

  姬宫湦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早晚遭祸。

  “可惜什么?”姬宫湦隐约猜到了点,依旧追问道。

  姬静并未回答,吩咐道:“割腕放血在神像胸膛,然后把神像贴在眉心!不要想其他,准备接受信息的冲击,坚持越久越好,承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