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百味话人生 四十三章 成婚事男勤女爱 搅姻缘哥哥私心
作者:崔志远1的小说      更新:2018-12-02

  兄弟本是同母娘,

  莫把私心肚里装。

  帮衬度日君子行,

  互相拆台欠思量。

  且说张主任说:“你这老爷子啥时转变的思维?”王强说:“张主任,你说这话啥意思?”张春雷说:“大叔,我原本今天不用来。这事去年冬天孙玉霞就找过我,她对青山帮她卖粮的事,时时记在心中,她说青山干活不辞辛苦,不思回报。虽然大几岁,她说不在乎。我图方便,没来你家,按着孙玉霞说的地方,找了你大儿子两趟。头一趟,你大儿子说,我们全家人商量商量,如果行,就给你回话。过了些天,我又去,你大儿子说,我爸爸不同意,因此,此事年前就搁下了。今天这姑娘又找我,我这才大着胆子到你家来。你这老爷子要是改变了思想,同意了这门婚事,我给你们撮合撮合,我不说假话,那姑娘真的挺好的,她能把青山记在心上,还有一个原因,她说青山正派,两次卸车过秤,又雇车去他家,这姑娘说她不止一次的用眼睛偷偷地看他,可青山没有看她一眼,孙玉霞说,青山这人是一个正人君子,将来一定能一心一意的顾家。最后那姑娘用央求的语调和我说,张主任,您就费心去一趟,不管中与不中,叫王青山来城里,我和他说说话,那次他帮我卖粮,我欠他一顿饭,他来了还他!你们几口人商量一下,究竟中与不中,明天两个人说说话,行不?姑娘主动提亲的毕竟很少。”王强说:“张主任,你尽管回去安排,后天让王青山去城里和姑娘见面。”张春雷说:“咱们可是一言为定,可不能叫我再跑一趟。”王青山说:“张主任,那姑娘知道我家的情况吗?”张春雷说:“人家啥都知道,我再说一遍,你可不要反悔,后天姑娘在桥北饭庄前等你。”王青山说:“张主任,您也得去。”张春雷说:“看情况吧!”

  王青山爷俩送走张春雷,回屋来。一直不说话的老伴对王强说:“他爹,这好的事,咋不叫青山明早就去,还等后天干啥?”王强说:“自古以来,国有大臣,家有长子,这大的事不能从大儿子的门口漫过,根据刚才张春雷的说法,青林是不同意,他不说自己不同意,硬是说我不同意,所以,明天要和他说一声,不管他说啥,后天青山自管去和姑娘说话。”老伴一听这话乐了。

  第二天一早,王强吃了点饭,坐公汽去了城里的粮店。从打儿子开粮店已块二年,还头一次来。

  王青林见爸爸来,说:“爸爸,您咋来了,我过几天就想回家看看。”一边说着,爷俩个进了屋。王青林见爸爸坐下,倒了一碗水递给爸爸。接着说:“爸爸,您到这里来有事吧?”王强说:“没啥事,春节时你没回去,爸爸惦记你,来看看。”王青林说:“春节时太忙,卖粗粮的,买细粮的,几乎是转不开身子。爸爸,我有点事和您说,年前北炉的村主任来两趟,说是给青山介绍对象,是去北炉的孙家倒插门。这事根本就是没成的事,她家有两个老家伙都不能干活,啥是搞对象,分明是找一个人给他家干活。”王强说:“青林,你和媒人咋说的?”王青林说:“我说我们全家商量商量,如果中,给你回话。”王强说:“那你咋不回家商量商量?”王青林说:“我觉得不行,那主任不定哪天要是去咱家说,可千万别干。如果弟弟去了,三年两年过不到一起,被人家赶出来,就顶算给人家白干二三年。”王强说:“青林,你说的啥话?他们二人还没成婚,你就说他们散伙,这是你当哥哥的说的话?”王青林说:“不是我说不同意的话,青山去了那里,你们咋办?”王强说:“青林,你可要好好想想,你妈我俩一共生你们三个,不可能把负担都放在青山一个人身上,十年来,除了那个没盖完的房框子,你没向家里再拿过钱。青山今年二十七岁,从十七岁到现在,你的妈你的爸成了青山一个人的。”王青林说:“爸爸,现在哪到哪呀?您们到了七老八十,我自会养您们老。”王强说:“你那是说浑话,你妈能活到七老八十吗?”王青林说:“如青山真要定这门亲事,反正家里的事我不管。”王强站起来说:“青林,你就是个混蛋,你有妻子有孩子,十年后,你是稳坐钓鱼台,可你想过吗?就咱家的条件,青山想说媳妇到家来,是不可能的。这回是人家姑娘愿意,村主任又一心一意的管,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不管在哪里生活,都是咱家的人,不管你是否同意,青山明天去和姑娘见面,如果姑娘没意见,就定下来了。哪一天办他们的喜事,你回去就回去,不回去也就算了,”说罢,一甩袖子,离开了粮店,去了汽车站。

  王强不高兴的从粮店回来,王青山说:“爸爸,哥哥咋说的?”王强沉默了一会说:“青山,听张主任的话,你和那姑娘很熟了,是吗?”王青山就把去年秋天,帮那姑娘卖粮的事说了一遍。王强说:“那姑娘咋样?”王青山说:“那姑娘能干,就是说话太冲,男的说不出的话,她一个姑娘家就说出来。他要是有这个打算,我就是不同意都得成。”王强说:“明天你必须去和姑娘见面,别管你妈我俩,这才四十多里地,人家离家一千两千里的儿女,不是一样行孝吗?”王青山没说啥。

  今天王青山没骑自行车,坐公汽来到张春雷前天约定的地方,孙玉霞早在那里等候。王青山说:“你啥时来的?”孙玉霞说:“从昨天就在这里等你,等得心都烦了。王哥,张主任去了咋说的?”王青山说:“张主任说,你要和我搞对象,我觉得你是胡闹。”孙玉霞说:“因为啥?”王青山说:“我都快三十了,岁数差得多,怕外人耻笑。”孙玉霞说:“你说的话是你的本意吗?听姜大哥说,你满打满算二十七岁,王哥,别打马虎眼,我既然这么想,就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爸爸妈妈就生我一个,从小娇生惯养,啥事都依我,使我养成了说一不二的脾气。从去年你帮我卖粮,我的心中就有了你,古人说,这就是缘分。”王青山说:“你家的情况我已经知道,我家的情况你可知道?”孙玉霞说:“全知道,并且还知道,你的哥哥王青林要拆散咱们的婚事。”王青山说:“你说了些啥,我都没听民明白,我哥过年都没回家,他咋拆散咱们的婚事了?再者,就是去年秋天你卖粮见过面,根本没有婚事,何言拆散?”孙玉霞说:“王青山,你别以为我是一个姑娘,我想的事没有不成的,你要想当缩头乌龟,小心我去你的家,砸烂你家的坛坛罐罐。你哥的小九九我全明白,只可惜他的谎话错了位,他要说你不同意,也许真就算了,他说是老人不同意,我心里就有了底。”王青山说:“孙玉霞,我可把话说在前面,我家的外债一大堆,办婚礼可一元钱也没有。”孙玉霞说:“王青山,我一点也没指望你家的钱,你就是连买衣服的钱都没有,光着腚去我家也行。”王青山半天没敢搭言。孙玉霞见王青山不吱声,说:“王哥,咱们先不说婚事,我还欠你一顿饭,走!找个地方还你那顿饭,吃完了饭,你真要不同意,就回家,以后谁也别惦记谁。”说罢,两人去了饭庄。

  赵家庄离二道沟三十里路,没多大功夫,就快到了。刘盛骑自行车正往前走,前面有一人,把自行车横着一放,挡住了去路。刘盛一看,原来是姜小山,下了车,来到跟前。两个人哈哈大笑。刘盛说:“你咋在这里?”姜小山说:“我去邻村办点事,回来路过这里,远远地看骑车的姿势就像是你,就把自行车站在路当中。咋!来喝喜酒来了?”刘盛说:“小山,你说的啥话?喝啥喜酒?我咋听不明白?”姜小山说:“你大舅家这大的事,你不知道?王青山去做养老姑爷,明天是正日子。”刘盛说:“不可能,如果真如你所说,明天是王青山的正日子,我咋也提前知道,他姑姑有病来不了,他姑父咋也得来,我爸可是他王家唯一的姑爷子。小山,到底是咋回事,快和哥说说。”姜小山拉着刘盛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沉着脸子说:“这几年你舅舅的生活不太好,你舅妈有病,王青山哪也去不了,虽然分田单干了,那点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你舅妈经常去医院,平常药也不断,卖完粮食别的没收入,因此,王青山到现在没有娶上媳妇,有人给介绍了几个,人家姑娘来这个家一看,就走了,把你舅舅急得团团转。”刘盛说:“五年前不是盖房子了吗?”姜小山说:“那房子就是样子,屋里屋外,盖时啥样现在还啥样。分田单干以前王青林就不在家,在城里租房子住。现在在你那院子里办粮食店,就更不回来了。”刘盛说:“王青林一定攒了很多钱。”姜小山说:“啥呀!王青林这些年是挣了不少钱,可他不往回拿,他妈看病他都不拿钱,有了钱,吃、嫖、赌、一点好事也不干。”刘盛说:“这回王清山的婚事是谁张罗的?”姜小山说:“说来巧了,去年秋天,王青林的粮店收粮食忙,他回来找王青山去给他帮忙,王青山怕自己不行,又把我带上,收粮的那几天,有一北炉卖粮的姑娘,叫孙玉霞,他自己赶着牲口车来卖粮,那姑娘拿袋子拿不动,都是王青山搬的,第二天那姑娘又来卖粮食,王青山又是卸车、过秤、算钱的帮她。那姑娘走时,千恩万谢的说,哥哥,你帮了我两把,我都不知你姓名,家住哪里?王青山说,你问那些干啥?我又不思你的回报。你种多少地,家里还有粮食吗?孙玉霞说,我种了十二亩高粱,长得不算好,咋也有八九千斤,这两次拿来两千五百多斤,家里还有六千斤左右。王青山说,你明天不要来了,我找一辆拖拉机,一次都给你拉来。第二天王青山找了拖拉机,我们两个人去把那六千多斤高粱一次都给他卖了。由此,孙玉霞对王青山产生了感情。她家三口人,爸爸、妈妈、还有她,一共十多亩地,那姑娘的爸爸前些年承包了生产队的地,因此卖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