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升级路 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继婚俗
作者:阿极要变白的小说      更新:2019-04-14

  图海示意吴禄不要动作,他自己出列说道:“听索大人这话,是说万岁宠妾灭妻吗?奴才倒是觉得索大人管的太宽了些,承恩公还在这呢,怎么就轮到索大人为皇后抱不平了?”

  图海这时候已经知道了康熙对噶布喇的打算,康熙在招揽噶布喇之前就与图海商量过,毕竟图海是康熙身边最重要的臣子之一,若是没有和图海沟通好,康熙觉得以后会很麻烦。

  图海虽然不知道康熙是怎么有把握把噶布喇给拉过来的,但是康熙心意已决,图海哪怕担心皇后势起,也不可能为此反对康熙的做法。

  更何况据图海知道的,噶布喇出山,皇后不一定有好日子过呢,总比索额图这个一心一意的支持皇后的人好。

  当然图海知道这只是心理安慰而已,要是利益不小,噶布喇肯定会拉下脸面和皇后交好。

  只是接着皇后在宫中的事情传出来,图海直接把自己关在书房笑了整整半晌。图海都觉得老天都在帮他,皇后和赫舍里家的势力眼看就要大大的增长,可是皇后这么一个举动直接让赫舍里家失去了一飞登天的机会。

  图海甚至都觉得皇后是在帮他,他用外甥女云瑶口中经常念叨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猪队友。

  所以此时图海很有信心噶布喇不会拆他的台,毕竟皇后差点把赫舍里家打入深渊,噶布喇要是这时候还要拼命维护皇后,那他就不得不赞一句噶布喇和皇后父女情深了。

  至于索额图,图海看着他的表现就知道,这个索额图压根就没有被噶布喇信任,所以连皇后的情况噶布喇就一点儿也没有告诉索额图。

  不过图海自然不会好心告诉索额图,图海直觉这个索额图可能会比噶布喇还要让他棘手,所以图海也没有想过让索额图钳制噶布喇。

  至于噶布喇,听了图海的话他就怒了,这怒火当然不是冲着图海,毕竟图海也是老臣,当年与他阿玛索尼并称的人物,噶布喇可不像是索额图那样屡屡挑衅图海,噶布喇深知图海的手段,自然不敢轻易的惹他。

  噶布喇愤怒的是图海称呼索额图的称谓,以前索大人这个称呼是专属于他的阿玛索尼的,只是不知什么时候,索额图竟然堂而皇之的接受了这个称谓,连图海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么称呼索额图,会让噶布喇这么愤怒。

  噶布喇怒气冲冲的站出来,忽然说道:“皇后娘娘已经嫁给万岁,奴才不敢无视尊卑之别,至于索额图只是皇后娘娘的庶出叔伯,自然无权谈论这些,而且皇后犯下大错,万岁不追究奴才等人,奴才已是感激不尽,不敢再求皇上更多。还请皇上恕罪。”

  康熙听了倒是诧异的看了看噶布喇,他没有想到噶布喇倒是蛮有决断的,丝毫看不出当年索尼说的‘犬子’,当年康熙想要噶布喇支持他,只是索尼以虎父犬子敷衍了康熙,如今看来,康熙那里不知道索尼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家族繁盛,也不看好他罢了。

  康熙没有说话,但是索额图却是傻了眼,他从来都不知道这次为何失去了这么多东西,噶布喇话里话外的嫌弃,还有皇上暧昧不明的态度,让索额图一下子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还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有噶布喇话里的皇后犯下大错,究竟是什么罪名竟然让噶布喇都决定壮士断腕,放弃皇后,索额图几乎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觉。

  至于图海冷眼看着这一出大戏,要他说噶布喇还是太急了,这时候竟然还想着从皇上手里讨来减轻罪名的可能,竟然还不快紧跟皇上的步伐,让皇上不会太过严惩,这时候耍这些小聪明又有什么用?

  当然图海也知道噶布喇如今是彻底急了,一不小心赫舍里家说不定就要身死族灭了,虽说本朝不怎么杀满人,可是也有不少人等着赫舍里家没落之后分一杯羹的,赫舍里家一旦失势,等待他们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下场!

  至于索额图,在图海眼里索额图已经被判了死刑了!至少在皇上这边,索额图已经不可能出头了。顶多用来牵制一下噶布喇,至于其他的什么,荣华富贵就都不用想了。

  康熙看着索额图似乎瞬间老了十岁的样子,却是丝毫没有同情的意思,虽说刚才康熙还觉得索额图可能与皇后联手欺瞒于他,可是如今看着索额图的表现,康熙也不好昧着良心给索额图扣上这么一个罪名,只是康熙也对索额图这个曾经跟着他立下不少功劳的重臣没有了什么培养的心思。

  康熙摆了摆手又说道:“索额图以下犯上,犯了僭越之罪,窥伺后宫视为不敬,念在你跟朕多年,将索额图降为三等侍卫。”

  图海听了悄悄看了索额图一眼,只是索额图的表现让图海皱眉,索额图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异样,只是图海总觉得索额图似乎松了一口气,这让图海又开始警惕起来。

  当然索额图不知道自己的表现引起了图海的注意,一脸死灰的领了圣旨,如今以他的官职已经不能在朝堂上位列,所以他很快就被当值的侍卫们给带下去了。

  图海看着索额图下去的身影却是眼神逐渐冷了下去,不得不说索额图的表现差点瞒过了图海,看了索额图的表现,让图海开始怀疑索额图是不是已经知道皇后的动作,甚至更深一步的索额图也参与了此事?

  图海已经没有一开始的轻松,这时图海有些发黑的脸色,却是让康熙误会了。

  原来这个时候恰巧有一个王御史上书,说道:“太后年纪尚轻,如今举办寿宴怕是让天下人耻笑,还请皇上三思。”

  这个王姓御史开口之后康熙立马看向图海,见图海一脸发黑,心里才松了口气,他还真是担心图海为了给昭嫔出气就让人给太后难堪。

  当然康熙不知道图海根本没有听到这件事,还完全沉浸在自己差点儿被索额图蒙蔽住的恼恨之中。

  如今康熙见图海脸上也不好看,他就知道不是图海指使的了,再细眼一瞧,康熙就更加确定这个御史是自己出来的了,因为这是一个汉臣御史。

  说实话,哪怕别人都说图海是个顶顶能干的文臣,可他与汉人出身的臣子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的。

  满人出身的官员此时还不是康熙倡导汉学几十年后的场景,此时满人的习俗有不少都让汉人觉得十分奇怪。

  就比如收继婚,收继婚制又称为转房婚,意思是改嫁给夫家其他男性,例如亡

  -啃-——-书--网-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啃--书-小--说--网---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夫的叔、伯、儿子、侄、甥等的情况称为夫兄弟婚,也包括男子续娶姐妹的婚俗妻姊妹婚。

  男子续娶姐妹的行为,大多数人倒是没觉得什么不妥,但是寡妇再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者非亲生的儿子,这种行为清朝立国初期特别流行。

  就比如多尔衮的额娘阿巴亥大妃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前,就有人造谣说她和努尔哈赤的长子代善有私情,众人也没觉得有什么怪异,充其量只是努尔哈赤因为阿巴亥大妃的行为心生不喜,然后将她逐出宫廷,最后又原谅了她恢复她的身份。

  代善与阿巴亥大妃之间的私情是真是假暂且不提,但是努尔哈赤为了平息事端曾经说过,“我曾说,待我死后,要将我的幼子等以及大福晋,托大阿哥照顾抚养。以有此言,大福晋倾心于大贝勒。”

  只看努尔哈赤的态度就知道当时人对于这种习俗习以为常,就算贵为大汗的努尔哈赤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就知道满人的想法与汉人有多大的不同。

  还有一个有名的人物,遏必隆,他的生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继父是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因此图尔格不仅是遏必隆的兄长,也是继父。

  与遏必隆同时代的图海,甚至还要年长遏必隆许多,你能指望他像汉人一样,对满汉之间的习俗差别考虑的十分周到吗?

  图海打心里没觉得这样的事情有什么不妥。

  只是皇太极早有下令禁止这种收继婚的行为,只是满清上层仍然是屡禁不止,就比如太皇太后对这种习俗也是习以为常,她差点嫁给多尔衮这件事,若非其中牵扯到皇权斗争,这些满蒙贵族们那会理会他们的行为。

  甚至连顺治,他就纳了他弟弟的妻子董鄂氏进宫。你别管事实真相是不是顺治害死他的弟弟的,可是对满蒙人来说,至少顺治的这一行为在这些大臣看来没有什么不妥的。

  他们只是关注的是权力斗争而已,顺治之所以这么反对多尔衮和太皇太后成婚,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皇权不保,至于其他的,什么乱论,顺治压根没有这个概念。

  所以这个汉人御史说了好半天,有不少满蒙人出身的官员压根没弄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因为王御史说的实在隐晦,多少也不愿意得罪康熙。

  但康熙饱受汉学熏陶,自然很快就明白了,这个王御史的意思是担心他会将太后给迎娶了。

  康熙简直哭笑不得,康熙本身是不怎么喜欢这种风俗的,前头他的皇阿玛和董鄂妃又起了一个坏头,康熙自然支持大力禁止这种风俗。

  可他没想到这样的事竟然牵扯到自己身上,天知道康熙根本和太后没有怎么接触,他小时候或许太皇太后因为担心太后接进康熙会让自己的威严受到损害,所以康熙受太皇太后影响,是不怎么待见太后的。

  哪怕如今太皇太后倒台,太后在康熙里的地位也还是不如云瑶,要不然他怎么会让人搜查寿康宫,就是为了为云瑶的身子,当然这也不排除是因为云瑶怀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