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小道士 021、比丘国的由来。
作者:沙风弥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那太子一出御‘花’园,便追上了清风几人,随即便把领跑的小官也打发走了。。.。

  “本殿也是向来慕仙,今日与几位仙师也是一见如故。”太子笑意盈盈地与小道士并肩而行,说道:“不如,便让我作个导游,领几位在宫中游览一番,如何?”

  鹿白鸣颇有些受宠若惊,忙回道:“太子殿下如此厚爱,我等有些生受不起啊。”

  太子挥了挥手,笑着说道:“哎,此言差矣。几位仙师日后都是要名著仙箓的,区区引游之事,有什么受不起的。”

  “那到是我等的荣幸了。”鹿白鸣笑着拱手道。

  太子却是低头看着小道士,问道:“不知小仙长意下如何?”

  清风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可荣幸的,只是见这太子和鹿白鸣都兴致颇高,他也想四下逛逛这王宫,也好到时候和两位师兄汇报一下。

  “那就有劳太子了。”清风答道。

  太子哈哈一笑,说道:“这也是本殿的福份。”

  不得不说,这太子除却有些喜怒无常之外,其谈吐不凡、见识卓越,每至一处大殿,都能将有关这殿的掌故娓娓道来,令人听了不禁颔首不已。

  行不多时,几人远远地看着一座阁楼,约有七层,每层的檐角都挂着一个奇特的铃铛。

  “那便是集仙阁。”太子抬手遥指,嘴角翘起一丝弧度,似笑非笑地说道:“乃是我父王根据火云国师的指点,遍邀全国知名匠师,耗时十年建成的一座楼阁。听说此楼,每至月中,便能引月华入内,漫得铃声遍响。明月的长生大会,便是在这楼中举行,彼时说不得便有人借得月华突破瓶颈呢。”

  清风不解地问道:“月中不是已经过了吗?”

  “呵呵。”太子轻笑一声,看了清风一眼,说道:“对啊,本殿居然给忘了。”

  清风抬头看着这太子,不知他是真忘了,还是隐瞒了些什么。

  “长生大会一共举行三日,到时候几位仙师便也要住在里面了。”太子笑着说道。

  清风忽然问道:“如果不是来参加长生大会的呢,那住哪里?”

  “小仙长难道不想参加这长生大会”太子面‘露’讶‘色’,失声问道。

  清风确实对这个什么长生大会不感兴趣,而且一群连仙人都不是的修士,居然也敢大言不惭地开什么长生大会,未免有些滑稽。

  “小道只是受命下来调查山下蛇妖之‘乱’的。”清风看着这太子说道。

  太子点了点头,笑道:“本殿倒忘了,还是我和父王亲自上山去求助的呢。”

  “小生有个疑‘惑’。这个山上,究座是哪座名山?”鹿白鸣在一旁听着,老是听到太子提起“山上”,有些忍不住好奇心,问道:“若有机会的话,小生还真想去看一看。”

  太子看了鹿白鸣一眼,说道:“你没有这个机会的。”

  鹿白鸣脸‘色’微变,尴尬一笑,说道:“是吗,那太可惜了。”

  几人又走到了集仙阁前。

  这集仙阁,其实与城中的云仙馆类似,只不过更大更奢华一些。

  说是阁楼,其实却是与宫殿无异。

  只不过这宫殿内里四围皆是住房,中间却是一座蜿蜒而上的楼梯。往上逐层缩小,到了第七层便只剩下一座平台,倒有点观星台的意思。

  登到阁顶,阳光袭击,照得平台一片金黄。

  平台的四角,却是各放着一只神兽雕像,似乎是四象。

  这楼阁果然有些不一般,登到这顶处,才感觉到了玄妙所在。

  那风,像是从四面八方吹过来,都汇聚在这里。

  人站在这台上,便像是立在了台风之眼。

  人不动,却感觉到了风声呼啸。

  清风上了这平台,恍惚间便想到了菩提寺里的那棵巨可参天的菩提树。他在那树顶上的时候,也有这种微冷透体又昏沉‘欲’睡的感觉。

  太子到了这顶台,也是心怀大畅,指着一处远景,说道:“那处便是我们来时的御‘花’园。”

  清风几人眺目望去,城墙如草,宫殿如树。远远望见的草树繁‘阴’,反而有些生硬。

  “那处是太政殿,乃是上朝之处。”太子又指一处,向清风几人解释道。

  清风移目四周,忽然看到了宫城之外,好像还有一座奇怪的建筑,不由得探手一指,问道:“那是什么所在?”

  太子循着清风所指,看了过去,蓦地脸‘色’一冷,眸子里掠过诡异地情绪。

  好半天,太子才冷声说道:“那里现在唤作思秋殿。”

  “难道以前还有别的名字?”清风问道。

  太子淡淡地说道:“以前叫作蛇佛寺。”

  “蛇佛寺?”清风念了一遍,疑‘惑’不已。这个名字当真是古怪之极,蛇怎么会与佛并称在一起。

  那太子情绪忽然有些低沉,显得心事重重,语气也有些‘阴’冷起来:“你们是不是觉得名字很怪?”

  “确实。”清风毫不忌讳地说道。

  那太子呵呵一笑,说道:“那却是和我比丘国的建国传说有关。”

  此话一出,就连熊山奇也来了些许的兴致。但凡一国的传说,或者一族的起始,多半与仙神鬼魔有些牵连。

  太子见清风几人兴致满满,便笑道:“也不是什么好听的故事,相反还有些牵强附会。你们听听便罢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也许是一千年前,也许是一万年前……此处还是一片妖域,千里渺无人烟。”太子的声音忽然来沧桑起来了,讲的故事也不由自主地沾染了些许‘阴’晦:“却有一条万年成‘精’的巨蟒忽然而至,占了这片山河,领着万千蛇妖,将其余诸妖尽建赶走,却建了一个万蟒国。此国尽皆蛇孽,到处吃人。百年后,有位佛陀的弟子来到这里。佛陀弟子想渡化那条万年蟒妖,却被那蟒妖一口吞进了肚子里。”

  “不过佛的弟子毕竟神通广大,在那蟒魔的腹中存活十二年,终于一朝悟道,得证金身正果,破开那蟒魔的腹部而出。那蟒妖自知罪孽深重,便乞为那佛弟子的坐骑。那佛的弟子却不接受,,反而掌化佛寺,将那万年蟒魔镇在寺底,而那万千小蛇妖却都化作了人形。那佛的弟子说,哪日他的蛇子蛇孙替他还尽了罪孽,哪日他便能破寺而出。佛的弟子走后,那些蛇妖化作的人,便革心洗面,为了表示敬佛洗孽之意,便建立了这比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