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记 第九十一章 神斧劈伊阙 龙门斩恶龙
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说      更新:2018-04-05

  大禹率领众天将、凡将和小兄弟们在伊水的上游铲除了伊水蛇妖——化蛇。为当地除去了一个乱发洪水的妖孽。然后率领众人以及涂娇母子,乘着木船,沿着伊水顺流而下。

  一路上风光旖旎,水光山色,美不胜收。木船在水面上行走,就如同航行在一幅山水的画卷之中。

  顺水行舟,不用划浆,船也行得飞快。

  这一日来到了伊水与洛河交汇的河口地带。遥望前方,只见伊水的两岸上分别矗立着两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就象是伊水的门阙一样。因此,当地的老百姓形象地称呼它伊阙。

  又因为这伊阙上边长年盘踞着两条恶龙,因此也被称为“龙门”。

  大禹的木船还没行到跟前,只见天上风云突变。一改先前蓝天白云的景象。霎时间乌云蔽日,阴风四起。伊水的河面上掀起了层层的浊浪,像是要将大禹的木船吞噬掉一样。

  伊阙也被笼罩在了云雾之中。从云雾之中传出来了恶龙的吟啸之声。叫声尖唳刺耳,令人听了毛骨悚然。

  船上的几个小兄弟们和涂娇母子听到了叫声,不免脸上变色,两股战战,浑身发抖。

  四员天将闻听恶龙叫声,早已升到了空中。驾云飞到了伊阙近前,钻进了伊阙的云雾之中,察看情况。

  四员凡将也一齐亮出了兵刃,拉开了架势,护住了大禹和涂娇母子,众小兄弟也个个亮出了家伙。

  面对此情此景,大禹却始终镇定如常,并不以为意。

  吩咐水手继续放船前行。他要钻进云雾之中,抵近察看伊阙上的动静。

  透过时浓时淡的云雾,大禹渐渐地看清楚。原来在两边伊阙的山腰之上,各盘着一个怪物。象金龙盘玉柱一样,缠绕在伊柱上。

  那怪物的模样极为丑陋,酷似远古时代的恐龙,长着大大的脑袋,头顶上生着三只巨大而尖利的龙角,角尖朝前。象是头顶上戴着一枝三叉戟。

  长着一张巨大的鸭子嘴,嘴里边排列着锋利的牙齿。脖子又细又长,腆着大肚皮,身后拖着一条又粗又长的大尾巴。

  前爪高高扬起,身下盘在在伊柱上,尾巴不住地拍打着伊阙上的岩石。

  左右两岸的伊柱上各盘着一条。两条恶龙相对而立,龙头向上高高扬起,就好像搭起了一座龙门。

  二条恶龙不断地伸长了脖子吟啸着。从口角处往下垂着粘涎,鼻也中往外喷着粗气,尾巴拍打着岩石,极其暴燥。

  两条恶龙见大禹的木船不退反进。竟然划船闯进了龙门之下,不禁暴怒异常。

  一阵咆哮之后,一条怪龙粗声吼叫道:“何人胆大包天,竟敢闯到我的龙门里来了?”声音震动着山谷,传回了阵阵的回声。

  大禹指着恶龙,高声喝道:“恶龙快快让开水路,不要耽误了我的治水大事。”

  另一条恶龙大声喝道:“大禹?这个名字倒是听说过。不过我们可不管你治不治水。这伊阙向来就是我们兄弟的地盘,现在已经不叫伊阙了,改叫‘龙门’了。这里不需要你治水,你还是快快走开,到别的地方去治水吧,不然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大禹说道:“天降洪水,民不聊生。我奉命治水以来,各路神仙都出力帮忙。西王母派来了四员天将助我,大东海神君也派来了天上的应龙助战。你等如果不想帮忙,那就把路让开,切不可成为治水的绊脚石。顺天者生,逆天者亡。”

  一条恶龙吼道:“少说废话,这龙门是我们兄弟的地盘。我说不许过,就是不许过。快快退回去,不然一口吃了你。”

  这时空中的四员天将在空中早已奈不住性子了。

  庚辰说道:“夏伯不要与这两条恶龙费口舌,看我四人先将恶龙除掉。”

  话音未落,四员天将便一齐扑向了恶龙。高声喝道:“孽龙,天将来也。”

  庚辰和孔律奔向了左边的恶龙,繇余和大彰奔向了右边的恶龙。

  两条恶龙也不敢怠慢,也分别向天将迎了上去。于是四员天将和两条恶龙便斗在了一处。

  庚辰舞动长枪,直取左边恶龙的二目,一个“金鸡乱点头”枪花闪闪便刺了过去。

  谁知那恶龙看似身躯庞大、笨重,可是打斗起来却十分灵活。仰高伏低,左躲右闪。每见庚辰的长枪刺到近前,只要轻轻地一闪,便可闪过,致使庚辰的长枪走空。

  孔律的虎尾钢鞭是短兵刃。需近身博斗,方可奏效。可是还没等到他的双鞭击到恶龙的身上,早被恶龙后发先至。不是被龙爪迎面抓到,便是被恶龙张大的鸭嘴咬到。还没等自己的鞭招使出,便不得不撤招自卫。

  有几次也打到了恶龙的身上。可是恶龙皮糙肉厚,就像打到了橡皮上。发出了“噗噗”的响声,并不着力。直气孔律得哇呀呀直叫。

  繇余抖动大戈,大彰舞动双锤,双双战住了右边的恶龙。那恶龙也毫不示弱。使出浑身解数,同时以一敌二,还能抽出空当,给二位天将以回击。张着大嘴,流着龙涎,挥动着双爪,守中带攻。

  盘在左右两边伊柱上的两条恶龙,互为犄角之势。他们将上半截身子探到半空中,下半截身子却盘在伊柱上,就如果同生了根一样。

  左边的恶龙遇到危急的时候,右边的恶龙来救。右边的恶龙遇到麻烦时,左边的恶龙来援。任你四员天将变换着招势来攻,我自岿然不动。

  大禹与众凡将及小兄弟们一直仰头观看半空中的打斗。脖子都仰酸了,眼睛都有看花了,却一直不见天将取胜。

  不由得火往上撞,从背后掣出了开山神斧,便要冲上迎敌。

  玄弓、黄戈二人见状,急忙上前劝阻道:“夏伯住手,你乃是主帅。遇此种无名之辈,用不着亲自出手,可遣应龙前去制敌。”

  大禹点头称是,说道:“我倒忘记了应龙。”于是向空中喝了一声道:“应龙何在?”

  话音刚落,只听得应龙在空中答道:“应龙在此,听候夏伯吩咐。”

  大禹指着伊阙上边盘着的两条恶龙说道:“这里有恶龙拦路。四员天将久战不下,我命你前去助战,擒拿恶龙。”

  应龙答应道:“应龙遵命”话音未落,早已腾空而起,张牙舞爪地扑向了伊阙上的两条条恶龙。

  四员天将正与两条恶龙斗得难解难分。抬眼一看,只见一条件红龙扑了过来。不禁一惊:难道还有恶龙助战?

  待应龙扑到近前时,再定睛仔细观看。原来是应龙前来相助已方,一颗悬着的心方才落下来。不禁大喜,喊道:“应龙老弟,来得好,快来助我。”

  一条恶龙冲着应龙叫道:“你是何方红龙?为何帮助大禹而与同类为敌?”

  应龙答道:“我乃天上的应龙是也,顺应天意,帮助大禹治理天下洪水。你等凡龙,逆天而行,枉想阻挠大禹治水,实在是不识时务。还不快快住手,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切莫自寻死路。”

  那恶龙一看红色的应龙的体型还不到自己的十分之一大。便不把应龙放在眼里,不屑地说道:“小小红龙,口吐狂言,量你有多大的能耐,竟敢在本霸王的面前说大话,吓唬人?”

  应龙说道:“恶龙狂枉自大,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我来也。”

  恶龙道:“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在本霸王的地盘上,量你能奈我何?”

  双方一边说着,一边过招,说话之间已经斗过了十余个照面。

  应龙的参战虽然暂时还未取胜,不过却立即扭转了战场上的胶着状态,明显地占了上风。

  应龙是可以自由地在天空中飞行的神龙。而两条恶龙则用下半截身体盘在伊柱上。只有上半截身体可以扭来扭去的摇动着迎战。首先在活动范围上输给了应龙。

  更兼应龙还有四员天将相助。再斗一会,两只恶龙便只有招架之功,已无还手之力了。

  一时间,一条红色的应龙、四员天将,与两条恶龙在云雾之中打得不可开交。翻翻滚滚,一会儿钻进了雾中,一会儿又露出了云外。

  应龙见两条恶龙凶悍异常,已方久斗不下,于是心中焦燥。一个怪蟒翻身,冲出了战团,直向天上飞去。

  飞到了空中将腰一扭,喝了一声“长”。瞬时间身体长大了十倍。一声龙吟,从高空中直扑下来,给恶龙来了一个泰山压顶。四只龙爪分别抓向恶龙的头顶。

  两只恶龙见应龙眨眼之间长大了十倍,不禁大惊。见势不妙,便双双将头昂起,张开了血盆大口,去咬应龙的龙爪。

  应龙见状,避开了恶龙的大嘴,将龙爪抓向恶龙的腹背。只听得“噗、噗、噗”的几声,便在恶龙的身上抓出了十余个深深的窟窿。

  四员天将也乘机在恶龙的身上刺出了几个窟窿。只见从恶龙身上的窟窿里往外喷出蓝色的腥血来。

  众人以为恶龙必定会血流不止,最后将全身的血液流尽。怕被恶龙的腥血溅在身上,便都往后退下,静观其变。

  只见那恶龙从身上冒出几缕鲜血后,随后便从窟窿里冒出了蓝烟。随着蓝烟的消失,再看那伤口处,竟然愈合了。并且完好如果初。只是恶龙的身体似乎略略地瘦了些许。,

  大禹和众人看见了,都不免大吃一惊。应龙和众天将见了也都大惑不解,都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抗打的恶棍。

  待众人回过神来,见两条恶龙依然盘踞在伊柱上,四员天将和应龙又叱喝一声,再一次扑了上去。

  这一次恶龙受伤之后,显得更加凶恶了,口中不时地喷出黑色的口涎。“嗷嗷”的叫着。张牙舞爪,拼上了性命,要与应龙以命相搏。

  大嘴巨齿几次都差一点咬到应龙,利爪几次都差一点抓到应龙。因此反而放松了对四员天将的防备。

  四员天将屡屡得手,长枪和大戈几次刺中了恶龙。钢鞭和铜锤几次击中了恶龙。可是被枪、戈刺中的地方,喷出了几股蓝血,冒出了几缕蓝烟之后,又愈合如果初。

  钢鞭和铜锤打到的部位,只发出几声陈闷的嘭嘭声,并伤不到要害。反而惹得恶龙更加暴怒。吼叫着、咆哮着,拼命地扭动着身躯,负隅顽抗着。

  应龙越战越勇,屡屡得手,只抓得两条恶龙遍身伤口,蓝血不停地往外喷着,蓝烟不停地往外冒着,巨大的身形逐渐地缩小着。

  又战了一柱香的工夫,那两条恶龙的身形已经缩小到了原来的一半大小。威风大减。吼叫,咆哮之声也渐渐低了下去。

  又过了一柱香的功夫,两条恶龙的身形又缩小了一半,已经失去了再与应龙和天将抗衡的能力。

  只见两条恶龙就象是约好了似的,看准了机会,呼啸一声,几乎同时从伊柱上溜了下去。象四脚蛇一样,掉头钻进了伊水之中逃跑了。

  四天将见恶龙钻进了河水里,无可奈何。应龙见状大喝了一声道:“孽龙哪里逃。”便紧随其后,也钻进了伊水河中,追了下去。

  只见两条恶龙正拼命地向伊水的上游方向逃窜。应龙在后面紧追不舍。几个腾跃之后,应龙便追上了两条恶龙。

  再一次跃起之后,便用两只前爪,一左一右各抓住一条恶龙。

  将两条恶龙双双擒获。随后“噗啦啦”一声响跃出了水面,飞到了空中。

  应龙提着两条吓得半死的恶龙飞回到了伊阙龙门之上。高声叫道:“夏伯,应龙已擒获两条恶龙,前来交令。”

  说罢,将两条恶龙同时从空中掼了下来。两条恶龙分别被摔在了左右两边的伊阙上。只听得“噗通、噗通”两声大响。两条恶龙便被摔得象一滩稀泥一样,伏在地上再也不动了。

  大禹吩咐了一声:“大船靠岸,宿营造饭。”一会大船靠到了岸边,众人跳下船来埋锅造饭。

  应龙和四员天将也返回到了大禹的身边。大禹夸奖道:“今日四员天将和应龙都干得不错,先各记上一功,治水胜利之后,再论功行赏。”

  四天将叉手称谢,应龙也说了一声“谢过夏伯”,说罢便消失在了空中。

  因为战胜了伊阙恶龙,吃晚饭的时候,众人的兴致都很高。纷纷议论着刚才四员天将与应龙勇斗恶龙的话题。勾股说道:“这两条恶龙,一定是恐龙的后代。我想只有恐龙才能生出这样的庞然大物来。”

  九章说道:“这两个怪物似龙非龙,又像龙,又像巨蜥。”

  勾股说道:“这恶龙头上都长着三只角,象是一枝戟尖朝前的方天画戟。十分锋利,大概是三角龙吧。”

  伯益说道:“那恶龙长着一张鸭子嘴,嘴里排满了尖利的锯齿钢牙。要是被他咬着一口,可不是好玩的,我看可能是鸭嘴龙。”

  神农仔说道:“看那恶龙那么凶恶,我想多半是霸王龙。”

  第二天一早起来,伊阙龙门之上,云消雾散。通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蓝天上飘着白云,青山映着碧水。一改昨天的阴云密布,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恶劣影像。

  吃过早饭,大禹率领众人登上了大船,来到了伊阙龙门的下方。

  放眼一望,却不见了昨天被应龙摔在地上的两条恶龙的踪影。

  原来那两条恶龙昨天根本就没有被摔死,只是躺在地上装死。等大禹率领众人离去之后,便悄悄地爬了起来,溜进了伊水河里,逃跑了。

  昨天因为关注四员天将和应龙与两条恶龙打斗,因此大禹忽略了这里的水势。今天再一次登船来到了龙门之下,才感到了这里的水势之大。

  滔滔的洪水已经盈岸。由于龙门的紧束,河水下泄不畅,因此这龙门之下蓄积了海量的洪水。

  这些洪水一旦冲出河道,将淹没洛伊和无数良田。而形成这危势的罪魁祸首,就是龙门伊阙阻水下泄。

  大禹度量了一下龙门的形状和地势。吩咐勾股拿出伏羲的“量天尺”,祥细地把龙门及周边测量一番。

  九章从背后拿出了大算盘。勾股说出一个数据,九章便在大算盘上噼里啪啦地拨上了阵。最后勾股测量完毕,收起了“量天尺”。再看九章的大算盘也计算出了各种数据。

  大禹分析了这些数据之后,说道:“需要将龙门伊阙各削去一半。再将龙门的根部清理干净,凿掉水下坝梁,这样才可确保伊水洪峰的顺利下泄。”

  昨日里斗恶龙全靠四员天将和应龙。可是今天劈山治水还是得大禹亲自动手。

  大禹吩咐众人乘大船暂且靠岸。只留下自己在龙门下。四员天将不待吩咐,便都有升到了空中,负责巡视、警戒。

  涂娇关心大禹的安危,但是大禹有令,也不得不抱着启儿回到岸边。

  大禹手擎开山神斧,运起了太极混元功,施展开了“开山三十六斧”的招式。一招“飞龙在天”,奋力向龙门劈去。只听得“咔嚓嚓”一声巨响,便将龙门劈去了半边。接着又连续使出了“龙跃于渊”、“龙战于野”、“龙扫八荒”,“亢龙有悔”。

  开始时,只见大禹的一柄开山神斧上下翻飞,劈石之声隆隆不绝于耳。渐渐在只见斧光闪闪,乱石纷飞,声震云宵,却不见了大禹的身影。

  最后听到一声轰然巨响,然后便不再有动静了。乱石落尽,一切都沉寂下来了。

  只见大禹收功敛气,从光影中现出来身形,手持开山神斧,屹立在龙门下。

  大禹随即又迈着凌波踏浪步来到了龙门山下。再一次运起了黄帝混元功,荡开了降龙三十门式斧法。挥开山神斧,一口气将龙门山靠近河岸的一侧从南到北削下来半片山坡来。使龙门山出现了一道平整光滑的崖壁。

  后人便在这崖壁上凿石窟,刻石佛,画岩画。取名叫龙门石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