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记 第一百二十章 大禹禅位 巡游海外
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说      更新:2018-04-05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又过去了十多年。

  夏朝在大禹的治理下,空前繁荣。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诸侯归心,海外宾服。

  然而大禹的天子做得并不轻松。整日殚精竭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生怕国家的事没有办好,生怕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好。身心俱疲。再加上十三年的治水,积劳成疾,落下了一身的病痛,患上了严重的风湿骨病。平日里还好,可是一到刮风下雨,就疼痛难忍。

  于是便萌生了退意。也要效仿帝尧和帝舜的故事。把天子之位被禅让给有德、有才的晚生后辈。

  然后自己带上涂娇,畅游江湖,遍访仙山,寻找一块远离红尘的净土,终老天年。

  早年大禹曾经有意将天子这位传给皋陶。可是皋陶却因患病,先于自己而死。

  眼下还有两个继承天子之位的人选。

  第一个是伯益。伯益德才兼备,文武兼修,是出将入相的大才。自幼追随自己治水,是治水时候的得力的参谋和助手。凯旋还朝之后,又一直担任重朝廷的重臣,有功劳,有才干,有资历。

  另外一个人选便是自己的儿子启儿。启儿这时已经二十多岁了,雄才大略,文武兼备,精明干炼。而且朝气蓬勃,勇于进取。一身王者之气。

  颇受朝中大臣的推崇。都说启儿就象当年的大禹一模一样。都倾心和启儿结交,把启儿视为大禹的接班人。

  大禹也有心将天子之位传与启儿,可是又不便这么办。因为有帝尧、爱舜这两位榜样。他们都是传贤而不传子,因此被后人视为圣贤,传为佳话。

  自己想要在身后留下一个好名声,也必须学尧舜的榜样,传贤而不传子。

  虽然启儿也非常适合。然而不能破坏了尧舜立下的规矩。所以只能忍痛割爱,委屈启儿了。

  于是大禹向上天推荐了伯益。由伯益作自己的继承人。

  这一切早都在大禹的酝酿和计划当中。

  这一日,大禹与众大臣正在朝堂上议事,忽然值殿官进殿奏道:“启禀天子,朝堂外面来了一个自称叫做郭支的人,还带着一条龙,说是要见天子。”

  大禹吩咐道:“宣郭支进殿说话。”

  不一会儿值殿官领进来一个大汉。只见那大汉长得身高九尺,紫须虬髯。一头带卷的红发,一对拧劲的黄眉,一双黄色的大环眼,耳朵上挂着两只螺壳。

  身上斜披着一张豹皮。露着胳膊和小腿。浑身肌肉突出,筋骨强壮。一看便知是一个勇士。

  勇士身旁还带领着一条黄龙。

  郭支站在阶下向大禹拱手行礼,说道:“山野村夫郭支给天子行礼了。”

  大禹问道:“郭支壮士,你要见我有事吗?”

  郭支道:“郭支要把这条黄龙献给天子当坐骑。天子以后巡视天下就快捷多了。”说着用手抚摸了一下身边的黄龙。那黄龙服服贴贴,极是驯服。

  大禹问道:“不知壮士是从哪里得到黄龙的?”

  郭支答道:“郭支家住河东,就在黄河龙门附近。

  那一年正逢三月孟春望月之日。我有幸见到了鲤鱼跳龙门。

  鲤鱼们跳过龙门之后都有天火烧断其尾,然后有风雨相随,飞上天去。

  其中只有这条黄龙,跳过龙门时不幸受了重伤。没能飞上天去,半空中跌了下来,摔到了地上。

  是我上前将他救起,带回家去,给他疗伤,慢慢地调养。

  等我把他的伤治好了。他也对我产生了依恋。

  因为他再也不能飞上天去了,只能在半空中飞行。于是我

  便驯服他当了坐骑,骑着他到各地游玩。

  后来我想,天子比我更应需要他。天子如果骑龙巡行天下,既快又稳,节省了许多时间。也省去了鞍马和车船的劳累。

  于是便来到朝堂,向天子献上这黄龙。”

  大禹笑着问道:“郭支壮士,这条黄龙会听我的话吗?”

  郭支答道:“我可以给天子当驭手,为天子驭龙。这样黄龙也得其所了。我也当上了公家的人,一举两得。”

  大禹和众大臣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禹又问道:“郭支壮士,你和你的黄龙到过海外吗?”

  郭支答道:“到过,海外的东西南北都到过。”

  大禹说道:“我正准备要巡行海外,正好,你就先给我和众大臣说一说海外吧!”

  郭支答道:“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天子想要知道海外的情形,还是亲自到海外去看一看吧!郭支愿为天子御龙。”

  大禹大喜,说道:“好,郭支,你和你的黄龙就留下来吧。我任命你作为朝廷驭龙师,专门为我驭龙,你愿意吗?”

  郭支答道:“谢天子,这正是我的愿望。”

  大禹吩咐管理车驾的官员,带郭支去安顿他和黄龙。然后接着与众人大臣议事。

  大禹说道:“我早就有要巡视天下的想法了。一是时机不成熟,二是路途遥远,山川阻隔,来去不容易。现在好了,国家大事都已大定,我无忧了。

  今天郭支又献来一条龙,这回巡视海外,再也不费力了。所以我决定,明日起,我要巡视海外。归来之后藏书藏宝于名山大川。然后携涂娇一道,畅游江湖,寻访仙山去也。”

  众大臣听完了大禹的一番话,感到很突然,都是一惊。伯夷问道:“天子巡游海外,那朝廷大事怎么办?”

  大禹说道:“这些我都早有安排。之前,我已经向上天推荐了伯益,作为天子继承人。

  在我巡视海外期间,由伯益代行天子之事。让启接任伯益的司农之职,由伯夷和启二人辅佐伯益。其它朝中大臣依旧各司其职,共同处理好朝政。”

  伯益听了大禹的安排,大吃一惊。急忙站起来,连连摆手。说道:“不可,不可,天子的安排,非常不妥。

  伯益无才,不堪当此大任。还是请公子来执掌朝政吧!公子雄才大略,正该继承天子之位,伯益愿辅佐公子。”

  伯夷也说道:“公子大才,人所不及,正应接任大统,继承天子之位。臣愿与伯益共同辅佐公子。”

  大禹说道:“启无论是资历还是才干,都不如伯益。让他接任伯益的司农之职,已经算是我存有私心了。我要效仿帝尧、帝舜的故事,将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我意已决,你等都不必再说了。

  我明日便起程,巡行海外。你等要競競业业,办好朝廷的事,办好国家的事,办好百姓的事。”

  伯益虽然心中还在打鼓,可是知道大禹定下的事,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一直流着眼泪,唯唯称诺。

  伯夷又问道:“请问天子,出巡要带多少车马军队?”

  大禹说道:“我不带一车一马、一兵一卒。有郭支为我驭龙,我只带上涂娇,夫妻二人同行足了。”

  伯夷又问道:“那么吃、住、行,由谁来安排呢?”

  大禹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我做为华夏的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我的家。还怕吃不上饭吗?

  况且我乘龙出巡,在天上行走,有谁能跟得上?”

  启儿问道:“父亲还有什么嘱咐的话吗?”

  大禹说道:“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百姓足矣。”

  第二天一早,郭支已经与黄龙做好了准备。大禹将历年得到的天书《金简玉篆》、西王母所授《召神符箓》、巫山女神所授《上清宝文》、伏羲所赐“量天尺”、洛河神女所赠《洛书》、黄河河伯所赠《河图》、风后所传《八阵图》。打做了一包,带在身边。

  又带上了开山神斧。携涂娇一道走出了家门。

  治水时候的几个小兄弟和朝中众大臣,把大禹夫妇二人送到了朝堂前。郭支扶大禹夫妇乘上了黄龙。

  郭支骑在龙颈之处,一声口哨,黄龙呼啸而起,张牙舞爪,飞上了天空。

  众大臣一直抬头仰望着大禹乘龙消失在了天际。

  却说伯益是何等聪明。深知大禹走后自己的日子不会好过。

  夏启颇得人心,朝中以伯夷为首的许多大臣都推崇夏启。夏启具有王者风范,雄才大略,一身霸气。绝非帝尧之

  子朱丹,或帝舜之子义均可比。自己是被架在了火山上。

  另外伯夷是夏启的老师,他一心希望夏启能当上天子。他带头推崇夏启。所以大臣们都聚在了夏启的身边,反倒冷落了自己。

  心中想道:“不如远离朝廷这个虽时都可能喷发的火山。要想自保,还是早早离开朝廷,回到封地方为上策。

  于是便借口治水时落下了病根,回封地去养病为理由,将天子之位让给了夏启。自己远避到封地商丘去了。

  这样一来,夏启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夏朝的天子。

  也在钧台上召开了天下诸侯大会,举行了即位大典。

  从此以后,废止了禅让制,实行了传承制。开启了父死子继家天下的先河。同时也开启了夏朝四百年的天下。

  再说郭支为大禹御龙,大禹带着涂娇,乘着黄龙首先向海外西方飞去。

  海外西方,本是西方的极乐世界。沃野无边,田野里生长着小麦、葡萄和西瓜。这里的人们自由自在地生活。鸾鸟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唱歌。

  成群的凤鸟在自由自在地起舞。凤鸟生下的蛋,便是沃野百姓的食物。

  苍天降下的甘露是沃野百姓的饮料。凡是百姓们想要的东西,都能随心如意。有数不清的珍奇异兽与沃野的百姓们共同生活。

  这里有黄帝之丘。人们敬畏黄帝的威灵,所以连射箭都不敢面向西方。

  有三身国。这里的人长着三个身体,却只有一个脑袋。六条手臂,六条腿脚。脑袋可以自由转动,人们不管怎样走路,都有一面身体是朝前的。这里的人们擅长玩一种游戏,叫做足球。十几个人抢着踢一个球,只许用脚踢,不许用手摸,抢到球的,便甩开众人,把球踢进两端的球门里。

  一臂国。就是这里的人只长着一只胳膊和一只手。一只眼睛和一只鼻孔。就像是“半面人”。外面来的人会以为他们很不方便,其实他们自己早已经习惯了。无论干什么都能随心所欲。这里的马长着黄色的老虎的斑纹,跟这里的人一样,也是一只眼睛,一只马蹄。

  奇肱国。这里的人们都长着一只手,三只眼睛。就是在两只正常的眼睛当中又长出一只眼睛来。他们能看见遥远的地方。他们骑着带纹的马,这马长有两个脑袋。空中有长着红黄两色羽毛的鸟儿在身边伴飞。

  丈夫国。这里是阳刚的国度。男人们身形高大,健康壮硕。穿着礼服,佩着长剑。举止端庄,守信重诺,充满了大丈夫的气概。

  巫咸国。这里有一座“天梯”叫做登葆山。是巫师们往来于天上和人间的地方。这里的人都是巫师,他们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能与天神勾通,能知祸福吉凶,专喜为人占卜。

  女子国。这里的百姓都是清一色的女子,没有一个男人。她们居住在一个四周有水围绕的仙岛上。仙岛上的海滩上堆满了珍珠玛瑙,岛上生长着珊瑚树,地上有都是白玉与翡翠。这里没有四季,常年鲜果不断。她们可饮仙泉,饿吃仙果。终身不嫁,终身不育,长生不老。

  轩辕国。这里的百姓都长着人面而蛇身。把尾巴盘绕在头顶上。百姓们特别长寿,白岁以下的还在妈妈的吃奶;三五百岁的算是儿童,正在上学堂;连早夭的都有八百岁以上。

  这里是车的过度。人们行走时乘车,出游时乘车,连游戏时,也比赛谁的车跑得快。

  白民国。这里的人们都长得特别白,生得金发碧眼,披散着长发。有一种野兽叫‘乘黄’。长得象狐狸,角生在脊背上。有人要是能够骑上他,便能活上二千岁。

  肃慎国。国人长得威猛严肃,审慎有余。他们以狩猎为生,穿用兽皮缝制的衣裳。国里有一种树,叫雒棠。果子能吃,百姓们也用雒棠的树皮做衣裳。

  长股国。这里的百姓都长着极长的长腿。身高二丈,腿长一丈半。披散着头发,走路飞快,风驰电掣,日行千里。

  这里的人们玩一种叫做篮球的游戏。高高的棕榈树干上挂着一个球筐,十几个人争抢着一个篮球,抢到篮球后,再投进篮筐里去。乐此不疲。

  西方有神名叫蓐收,左边耳朵上挂着蛇,脚下踏着二条龙。

  大禹带着涂娇,乘着黄龙又来到了海外北方。

  北方也叫呕丝之野。这里的女子,倚桑树而跪,口中吐丝。与蚕丝无异,可织成丝绸。桑树高百丈而无枝。这里有山叫做钟山,钟山之神叫烛阴。

  烛阴睁开眼睛便为日天,闭上眼睛便黑夜。吹气便为寒冬,吸气便为夏天。不吃饭,不喝水,也不呼吸。呼吸便为长风,烛阴身长一千里。

  一目国。这里的人们只在脑门儿的中央长着一只眼睛。眼睛是竖着长的,火眼金睛,洞察秋毫。人们非常善于射箭,用一只眼睛瞄得更准。

  无后国。这里的人们都是由空气凝结而成的。不生育儿女,没有后代,人也长寿不死。因此也不用祭祀天地祖宗。

  柔利国。这里的人们都只有一只手,一只脚,膝盖反长,走路倒着走。并且只有两个人手挽手,并做一排才能走路。

  深目国。这里的人们目光深邃,眼窝深陷,额头前突,就像神仙当中的南极仙翁的样子。远望时还要举起一只手,手搭凉棚以助视力。他们善于思考,心思缜密,善于发明创造。

  无肠国。这里的人们有口无肠,不吃不喝,不拉也不尿。用肺部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再用皮肤吸收河水中养分。用出汗排出废物。人们的皮肤洁白细腻,生的十分好看。赛过神仙。

  跋肿国。这里的人脚特别大,脚与身高等长。人在河面上行走从不落水,就像是人踩在二只小船上。与陆地上无异。出海打渔更是如履平地,想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撒网捕鱼易如反掌。

  北方有神曰禺强,人面而鸟身,耳朵上挂着二条青蛇,脚下踏着两只青蛇。

  大禹带领涂娇,乘着郭支的黄龙又来到海外东方。

  东方之野有良马,有人参,有貂皮,有黄金。有一个叫做旸(yang)谷的地方。旸谷里面长着一株扶桑

  树。四周有大海。扶桑树是太阳栖息的地方。过去一共有十颗太阳,每日有一颗升到扶桑树上,其余九颗便本息在扶桑树下。

  因为他们偶然顽皮,十只太阳同时升到扶桑树上。烤得天不下雨,大地干裂,庄稼枯焦,百姓们都被烤死了。人们请来神箭手后羿,射落了九颗,最后在天上只留下了一颗,给大地送来光和热。

  东方有鄂伦国。这里人人都会骑马射箭,在丛林中奔跑如飞。小孩子刚一出生,便与大人一同骑到马背上。射猎獐狍野鹿。人们喝鹿奶,吃兽肉,衣兽皮。生活过得富庶而安宁。

  黑齿国。这里的人们都抽一种用烟草的叶子卷成的烟。牙齿都黑色的,身上缠绕着一条青蛇。

  君子国。君子国的人们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头上带着冠冕,身上穿着长裳。佩长剑,食兽肉,养老虎。人与人和谐相处,礼让不争。

  赫哲国。这里的人住在江面的小船上。肤色黝黑,以打渔为生,以鲑鱼为食,用鲑鱼皮做衣裳。吃江边上的雁鸥产的蛋。一派原始的野性。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东方有神叫句芒,鸟身而人面,脚下踏着二条龙。

  大禹最后来到了海外南方。

  南方有一座山,叫做汤山。有一种鸟叫比翼鸟。一只红色,一只青色。两只鸟只有将翅膀连结在一起,才能飞翔。

  昆仑丘在他的北边。后羿曾经在这里的寿华之野与凿齿战。羿持弓箭,凿齿持盾执戈,最后羿射死凿齿。

  这里有结肠国。人们都长着鸡胸,不畏剧毒。以昆虫蛇蝎为食。把虫称为蛇,把蛇称做鱼。

  羽民国。这里的人们身上长着羽毛,背后生着翅膀,头发披散。更在空中飞行。说着鸟语,吃着鸟食。有鸟叫毕方,一只脚。

  欢头国。这里的人们生长在南海边上。人身鸟翅,贴着海面飞行。长着鸟喙,以捕鱼为业,以鱼为食。

  厌火国。这里的人,兽身人面,长着黑色的羽毛,口中喷火。无论什么食物,都用火烧熟了再吃。

  交趾国。这里的人两腿,两脚,交叉长着,行走有如跳舞。赤身裸体,腰间围一片棕榈叶。十分擅长爬树,刺手赤脚,三蹿兩跳,便可爬上几丈高的摈榔树。

  焦侥国。这里的人生得十分矮小,只有猿猴一般大小。其他都与中原人无异。戴头冠,系腰带,穿戴得整齐讲究。

  长臂国。这里的人住在树上。手臂特别长,两臂垂地。在树上攀爬跳跃,如履平地。以树上的野果为食,用手到海水中抓鱼。

  岐舌国。这里的人的舌头是倒着朝内长的,就象青蛙的舌头。更够吐出来很长,吃食物的时候,并不用手,而是直接用舌头去舔。

  南方有神,叫祝融,兽身而人面,也是脚踏二条龙。

  大禹到海外四方巡视了一週。不过只是走马观花,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回到中原之后。大禹决定把先前得到的天书、宝贝和开山神斧,都送回到当初得到的地方,或者归还给原来的主人。

  大禹首先来到了巫山授书台上。大禹刚跳下黄龙,便见一朵祥云自神女峰飘了过来。祥云飘到了眼前,从云中走下来了巫山神女。问道:“大禹兄弟可是来还给我天书的吗?”

  大禹说道:“什么事情也瞒不过神仙。大禹正是来向神女姐姐归还天书来的。”一边说着,一边手捧天书《上清宝文》拱手交还给了巫山神女。

  巫山神女说道:“大禹兄弟真是一位信人也。”一边一边接过天书。

  大禹了却了一桩心事,向巫山神女告辞。说了一声:“神女姐姐保重。”便又乘上了黄龙,向昆仑山飞去。

  大禹带着涂娇,乘着郭支驾驭的黄龙。刚飞到昆仑山,就见迎面飞来一只大鸟。飞到近前一看,正是昆仑山西王母的使者青鸟。

  青鸟对大禹说道:“西王母知道大夏天子来昆仑山交还天书。”特命青鸟前来接应。青鸟一边说着,一边掉头陪伴着黄龙往回飞翔。

  不大一会就来到瑶池前边落了下来。

  大禹扶着涂娇跳下黄龙。早有宫女站在殿前迎候,说道:“大夏天子夫妇,请随我进殿拜见王母。”

  大禹带着涂娇跟着宫女一同进殿拜见西王母。

  只见西王母坐在大殿之上,是一身居家的打扮,头上佩戴着玉饰。像一个富贵人家的主家母亲的形象,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身后立着一群仙女。

  大禹与涂娇上前叩拜西王母。大禹手捧《召神符箓》,拱手呈上。说道:“大禹蒙王母鼎力相助,既授天书,又派天将助我治水。今日治水大功告成,特向王母交还天书。”

  西王母问道:“大禹,为什么要交还天书?”

  大禹说道:“大禹怕自己百年之后,天书流落在世上,被那些有野心的坏人所利用,做出不利于天下的事情来。所以趁我还健在到时候,亲手交还给王母,免得日后留下祸根。”

  西王母赞道:“大禹深思远虑,办事稳妥,深慰我心。”西王母说完又转脸问涂娇道:“涂娇,你与大禹一同治水,

  又一同打败巫支祁。最后与大禹终成眷属。可称心否?”

  涂娇笑面如花,向上再拜。说道:“涂娇深谢王母成全之恩,使我得遂一生所愿。涂娇没齿不忘。”

  西王母说道:“涂娇,你这样说,我很欣慰。这叫有情人终成眷属。”

  接着吩咐仙女到蟠桃园里摘下两枚蟠桃来。款待大禹和涂娇。

  涂娇旧日虽然也在昆仑山上见过蟠桃,可是从来也没有尝到过。她连吃蟠桃的想法都不敢有。今日沾大禹的光能吃上一枚,真是三生有幸。

  西王母身后的仙女们都向涂娇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一个个眼圈儿都红了。

  大禹和涂娇吃完仙桃,便向西王母告辞。乘着郭支驾驭的黄龙离开了昆仑山。

  下一站,大禹来到了岷山脚下的西羌村。

  带领涂娇来到了母亲的坟前。夫妻双双给母亲跪倒磕头。

  大禹告道:“母亲,今日孩儿带领儿媳涂娇回家看望你老人家来了。可以告慰你老人家的是,孩儿历时一十三年,治服了天下的洪水。如今天下百姓一经安居乐业。孩儿也当上了华夏的天子。你老人家可以含笑九泉了。”

  大禹祭拜完母亲的坟墓。又把一路伴随他治水的开山神斧,重新藏进了当年得到时候的山洞里。

  西羌的事办完之后,大禹带领涂娇重新乘上了黄龙,一路向东,首先来到了风陵渡。

  大禹把风后的八阵图供在了风后的灵前。向空中说道:“大禹学成了风老前辈的阵图,并且在征三苗的阵前使用,克敌制胜。今日大禹战事已完,向老前辈归还宝典。”

  大禹刚告毕,只见平地起了一股旋风,直将宝典卷到了空中。接着听到空中一个声音说道:“老夫已经收回了宝典。”

  大禹乘上黄龙又来到了千里洛河。到了洛浦,大禹将洛书投进了洛河。又是神龟浮出水面,接住了,送还了洛河女神。

  又从洛河直下黄河,来到了黄河孟津。将河图从空中投了下去。只见黄河里的水花一翻,何伯冯夷从水中走出来,一张手接在了手中。仰天挥手向大禹致意。

  大禹也朝冯夷挥了挥手,便向王屋山飞去。

  来到了当年伏羲赐予自己量天尺的王屋山。找到了伏羲居住的仙洞,从空中把“量天尺”投了下去。有风神巽二从空中接住,下去交还了伏羲始祖。

  大禹又乘黄龙来到了东南天柱山。飞临到天柱的绝顶,把《金简玉鉴》放回到了山顶上。大禹放完天书,刚一回首,天书一经隐去,踪迹不见。

  至此大禹已经把昔日得到的宝贝分别藏进了天下的名山、大川。

  大禹打发郭支和他的黄龙回帝都去了。自己携着涂娇一路向东,来到了会稽山上。从此过起了远离凡尘的神仙生活。

  多年之后,大禹与涂娇双双升仙而去。一同回到天庭,大禹又当起了他的金星白帝,涂娇做上了白帝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