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回抗战 第三十四章 武汉鏖兵(上)
作者:天下在手的小说      更新:2018-04-10

  1939年2月底,关东军的第8师团和第11师团抵达了合肥。

  万家岭大捷后,日第十一军士气十分低落,此时又正逢春节临近,冈村宁次干脆给手下的官兵放春假,耐心等待援军抵达后,再行进攻武汉。

  第八师团,编组于弘前,又名弘前师团,师团长是冢田攻中将。

  第十一师团,编组于善通寺,又名善通寺师团,师团长是山宝宗武中将。

  第八师团和第十一师团都属于日军17个常设师团,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

  冈村宁次虽然指挥着第十一军,但是日本国内向来有着党系之分,关东军一向目中无人,看不起陆军的其他部队。所以冈村宁次根本指挥不动关东军的两个师团。

  武汉会战第二阶段作战计划,冈村宁次已经在春节前发送回了日军大本营,大本营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批准了这个计划。

  冈村宁次的第二阶段作战计划吸取了第一次作战计划的失败经验,不再使用三面夹攻武汉的策略。

  因为九江已经被日军第二军攻下,冈村宁次这一次决定兵分两路,再次进攻武汉。

  一路是从合肥和九江两个地方同时出发。海军从九江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上,辅助陆军进攻武汉。陆军则是经过舒城、桐城、潜山、太湖,进攻广济,之后再从黄冈方向进攻武昌!

  另一路也是从合肥出发,取道河南信阳,从武汉北面发动进攻,直扑汉口!

  其中东路将集中日军的海军和陆军的精锐,包括两个刚来增援的关东军师团。

  北路则是为了吸引武汉守军的注意力,主要起到牵制作用。

  在休战的一个月里,白党先后增兵30万,全都部署在了长江两岸。

  委员长这些日子更是亲自坐镇长沙督军。

  万家岭大捷,颇振白党军队之威风。这是自从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之后,白党军队又一次在大型会战的局部取得了突出战绩。数十万将士的血泪铸就了万家岭大捷,也打破了冈村宁次速取武汉的意图。

  日军的舰艇沿长江西进,武昌的作战指挥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指挥部里,李德邻、白建生、顾墨三、陈辞修、薛伯陵五人正在商量对策。

  “我观日军意图,必定是以海军作为进攻主力,进攻武汉。”顾墨三率先发表意见。

  “湖北号称千湖之省,水路畅通,长江水道分支交错纵横,就算是知道日进以海军部队突进,但是总要有个重点防御吧?正面交战中,我们和日军的战损比从来没有低于过一比三,所以我们必须要早作准备才是!”陈辞修。

  “辞修所言甚善。”薛伯陵。

  “建生,你怎么看?”李德邻。

  “日军有没有可能以海军作为佯攻,实际上主力却从其他地方进攻武汉?”白建生。

  “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武汉三面通畅,想要将防守做到面面俱到,实在是太难了。”李德邻。

  “建生,你觉得日军的攻击重心可能会放在那里?”薛伯陵。

  “北面!”白建生。

  “为什么是北面?”薛伯陵。

  “武汉会战第一阶段,我军在北面防守薄弱,但是日军却视而不见,其中必有阴谋!这一次,我猜冈村宁次肯定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让其海军从水路,沿江而上,佯攻武昌,实际上却派遣主力从河南信阳方向南下,直扑汉口!”白建生。

  “就算如此,对待日军的海军也不可大意!”陈辞修。

  “可让将士们让出沿江五十里的土地,避开日军舰炮的攻击范围。”白建生。

  “绝对不可!一旦日军的地面部队趁机攻上,我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这样太危险了!”薛伯陵。

  “如果让将士们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只会徒增伤亡。”白建生。

  “后退三十里如何?”李德邻。

  “后退三十里和不后退有何区别?一样在鬼子的舰炮攻击范围之内!”白建生。

  “我觉得应该贯彻委员长的指示,以持久消耗为主,渐渐磨平日军的进攻**,同时争取在局部再次取得万家岭大捷一样的胜利,则武汉会战必胜!”顾墨三。

  “墨三啊,你太乐观了,万家岭大捷是不可复制的,冈村宁次不是傻子,他不会再犯那样的低级错误。”薛伯陵。

  “多说无益!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让出沿江五十里,同时屯重兵于孝感——黄陂一线,阻敌进攻锋芒。在对战中寻找战机,歼敌有生力量。”白建生。

  “伯陵,辞修,你们俩的意见呢?”李德邻。

  “沿江绝不可让!”薛伯陵。

  “我也认为沿江不可让!”陈辞修。

  “那就让委员长做最后的决定吧!”李德邻。

  李德邻、白建生、顾墨三、陈辞修、薛伯陵五人发了一封联名电报,向长沙的委员长请示最终的作战方案。

  长沙临时的总统府邸,委员长同戴老板、孙抚民、王佐民三人在讨论呈交上来的作战方案。

  “雨农、抚民、佐民,你们三人怎么看?”委员长。

  “建生太过冒失,一旦判断失误,日军的主攻方向不是北面,那么武汉危矣!”孙抚民。

  “我也认为白健生太冒失了。日军的优势在于其海空军的发挥,如果日军舍本逐末,通过陆路进攻汉口,那完全是作茧自缚。我认为冈村宁次不可能会那么傻。”王佐民。

  “雨农,你的意见呢?”委员长。

  “学生正在等待内线发回的情报。”戴老板。

  “如果能够多来两次万家岭大捷,何愁抗战不胜呢?”委员长。

  孙抚民和王佐民面面相觑,委员长太过想当然了,万家岭大捷可一而不可再,日军也不都是软柿子。

  106师团本身的战斗力就在日军所有师团里排名倒数,而且双方作战人数是四比一。白党军队以逸待劳,又有坚固工事,106师团劳师以袭远,又轻敌冒进,一反一正,万家岭大捷也就顺理成章了。微信搜索公众号:w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