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春秋 第一百三十八章 蜀山姬造访
作者:四夕子的小说      更新:2018-03-21

  熊英频繁以目光请示屏风后面的熊逢,看似极为隐蔽,但就连徐中先身后的思田都已经察觉出了其中的异常,更何况是那智慧深远的徐中先。.。

  聚义厅乃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乃是熊逢特意建立起来招募江湖豪杰的部‘门’,在这个部‘门’之上,并没有其他长官,作为一厅之长的熊英便是最大的长官。

  而罗国能够有资格获得熊英那般尊重的人物也不外乎三人而已,其中一人自然是文官之首的熊誉,但此时他却身在新城主持新城建设,其二是大将军罗士信,作为一国武臣之首,又是熊逢亲近的肱股之臣,他倒也值得罗士信的尊敬。

  但罗士信乃是武将,自己乃是文士,就算是罗士信在此,那熊英在与自己‘交’谈之际,也不该去频繁询问罗士信的意见才是。

  而第三人,自然便是罗国的国君熊逢了,再结合罗国君喜好微服‘私’访,再加上他身在城中。同时徐中先也注意到了熊英神情之间的尊敬之‘色’,故而徐中先便能够肯定,那屏风之后的人便是罗国君熊逢了。

  他这般直接当面向着熊逢自荐,在这个还没有‘‘毛’遂自荐’的时代堪称是一代壮举,若是罗国最终能够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徐中先能够在人前展‘露’出自己的国士之才,那么今后提起自荐,也就没有‘‘毛’遂’什么事情了。

  对于熊英来说,徐中先的言语无疑是十分的令他惊讶的,但对于一个后世之人的熊逢,虽然好奇徐中先如何猜出了屏风后面的人乃是自己,但却并没有因为他的自荐而产生丝毫别样的想法。

  对于熊逢来说,有才能的人自信一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故而就在思田都惊骇于徐中先的大胆之时,那熊逢温和的声音却是从屏风之后响起。

  “先生有国士之才,若能助寡人一臂之力,实为得天之幸。罗国小寡之国,熊逢如何敢不从先生之请?”

  话音落下之时,却是命人撤走了屏风,‘露’出了屏风后面的自己与典韦二人。

  随着屏风撤下,那徐中先也已经起身走到了大堂中央,而后径直向着熊逢俯身一拜,正是君臣之礼。

  “‘蒙’国君不弃,徐中先愿效犬马之劳。”

  熊逢渴望良才,而徐中先也渴望仁义之主。

  现如今天下各国纷‘乱’,诸国之间,大楚,强魏,暴秦,霸齐等诸王国君主尽皆老迈,新君尚未继位,不知朝堂更替,又该掀起何种风‘浪’。

  诸国士子或是蛰伏于民间,或是屈身于幕僚,却是少有才能之士效力于一国之君。此为诸子观望天下之时,就算是有贤明之相的诸国王子,也大多难以崭‘露’头角。

  徐中先乃是政治与魅力都达到了国士‘门’槛的夔国名士,却未曾为夔国效力,而夔国君也未曾下令招其入宫,根本原因便是夔国君也准备将这些名士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去收服招募。

  正所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诸侯之国,少有三代‘侍’君王的国相,便是如此。

  徐中先并不看好夔国的长公子‘射’,反倒是对夔国的二公子极有好感。

  只是二公子乃是庶出,并不具备继承国君之位的身份,故而徐中先也未曾投效于二公子府邸作为幕僚。

  夔国并无他施展本领的平台,但罗国却有。

  任人以贤,唯才是举。熊逢的用人风格可以让他快速的实现自己的抱负。‘性’仁义德,爱民如子,熊逢的这种对待寻常国人子民的态度,也让颇受出身困‘惑’的徐中先极有好感。

  再加上罗国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

  于是徐中先来投熊逢之时,便可谓是‘郎情妾意’,二人一见如故,彼此‘惺惺相惜’,很快的徐中先便在罗国取得了他想要的地位。

  熊逢也正是求贤若渴,如今有了徐中先主动请缨坐镇新城,熊逢自然是顺水推舟,定下了他一方太守之位。

  熊逢当即下令,不论何事都不得打扰众人宴会,而后二人借着熊英的宴会相谈甚欢,谈话之间,熊逢也将许多惠民的政策尽数讲给了徐中先知晓。

  那徐中先虽有才能,但毕竟不是后世之人,熊逢却是担心他有些不解自己的想法,在施政之时过于心慈手软,或者是天过于苛刻。

  但那徐中先不愧是双属‘性’都达到了90的国士,智力也已经达到了88,相信再通过几年的磨砺,完全可以出现三条属‘性’达到了国士水准,成为拥有三条国士技能的国之重臣。

  故而只是在熊逢稍加提点之后,便能够将熊逢的意思了然于‘胸’,并且举一反三的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

  熊逢乃是后世之人不假,眼界比起徐中先来也要开阔一些也是不假,但可惜的是,熊逢对于治政等方面的才能也大多局限于他所知晓的一些书籍与游戏之中的设定而已。

  所以在与徐中先聊得越来越多之后,却是逐渐有些招架不住那徐中先的发问了。

  “君上,这新城之中的百姓虽然大多都是奴隶,但其中夔人与楚人之间的风俗不同,却是难免有些许差异,不知国君以为该以何种方式来解决呢?”

  熊逢逐渐有些招架不住,但在徐中先的心目之中,熊逢还真就成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少年天才。

  熊逢表现出来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对许多事物本质的探索目光都让徐中先敬佩不已。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只有十六七岁模样的罗国君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天生圣贤了。

  故而对于熊逢的态度也是极为恭敬,在谈话之际,也大多用上了请教的姿态。

  只是可惜,对于他提起的问题,熊逢还真就没有考虑。

  他只是考虑过国人阶层与奴隶阶层的矛盾,若是贸然将夔国的奴隶与夔国的国人放在一起享受同样的待遇是否会让国人不满,但却未曾考虑过楚人与夔人之间的区别。

  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就相当于是一个民族一样,每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与习惯,若是贸然将夔人与楚人放在一起,彼此之间若是闹起了什么矛盾,那又该如何是好?

  徐中先向着熊逢发问,那熊逢两眼一抹黑,又如何能够在急切间回答出来?

  眼看着便要出糗之时,熊逢却是突然双眼一亮,而后正‘色’的看了徐中先一眼,口中道:“对于此事,寡人心底自是有些计较,但爱卿乃是寡人新任命的新城太守,若是事事都按照寡人的意思去办,又何须先生这般的大才亲自出面?”

  熊逢的话音方才落下,那徐中先的心神便是一凝,而后看向熊逢之时,眼眸之中却是多了几分敬重。

  若是君上一味的怀仁与信任下属,虽然不会对忠贞的臣子产生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但对那些‘奸’佞的臣子来说,无疑是滋生他们不臣之心的沃土。

  而熊逢在他自荐之后便给与了他一个硕大新城去治理,不得不说是一件极大的信任。

  但若是熊逢不加丝毫的防备,那么在将来遇到一些并无才能的家伙也学习他一般又该如何?

  若是因为中先自荐在前,后引人皆效仿,而国君也如今日一般接纳这些人,那么罗国的官吏选拔岂不是成了谁相当谁就能当的玩笑?

  他虽然坚信‘圣明’的国君不会如此不智,但同样的也有着几分担忧在其中。

  然而熊逢很快的便打消了他的担忧,并且是在无形之中对他的担忧做出了回复。

  “圣明的罗国君又怎么会想不到如何打消两国奴隶之间的分歧呢?但他之所不说与我知晓,便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情来考验我的才能呀!”

  徐中先对于熊逢的避而不谈浮想联翩,最终反倒是对熊逢更为钦佩了。

  但实际上,熊逢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也只能将这个烂摊子‘交’给像是徐中先这般有才能的人去办呀!

  之后熊逢与徐中先之间便再也未曾谈论什么国事,而是由熊逢发问,徐中先作答,夔国的山野之间到底隐藏着那些有才能的先生,作陪的一众江湖豪侠尽皆沦为了陪衬。

  等到宴会散去之时,熊逢方才若有所思的叹了一口气,而后道:“真是可惜,若是这些先生乃是我罗国之人,寡人定然要聘请这些先生,而后在罗城为他们修建一所富丽的学宫!”

  也就在熊逢的话音落下之时,那徐中先的身形却是一颤,而后道:“若是君上不弃,中先愿为罗国君书信诸师,请恩师出山辅佐君上。”

  熊逢当即大喜,而后以手执徐中先之臂道:“得中先之助,寡人如鱼得水。”

  二人拱手道别之后,熊逢心情愉悦的向着君上府归去之际,却是突然见到熊小鱼慌慌张张的前来通报道:“君上,蜀国长公主殿下来了,久候君上不至,已有些动怒!”

  听得熊小鱼慌‘乱’的言语,熊逢微微一愣,而后道:“长公主何时到的,为何不见人通报?”

  他的话音落下之时,却是方才想起自己宴会徐中先之时,却是亲自下令任何人都不得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