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第三十九章:王府拜年(四)
作者:清风逸之的小说      更新:2019-04-12

  因为临时有事,现在才回家。万望各位原谅!

  …………………………………………………………………………………………………………………………

  “小侄有两策谨供叔叔参考。”

  殷清风头依着胳膊坐着睡了一夜,现在看起来还挺精神的。

  但李世民的状态好像还没什么起色,依然是满脸苍白、面色憔悴的模样。不过,当他听说殷清风竟然想出了两个办法,激动之下,脸上倒显出红润来,“快说说。”

  “一策为武力解决,一策为文斗。”

  李世民嘴唇动了两次,想要说什么,但看见殷清风那平静的目光,他只点了两下头,等着殷清风继续说。

  “武力解决,不是说让叔叔起兵直接攻打对方,而是采取步步紧逼,让对方觉得如果再不下手,他们的性命就不保。也就是说,一旦最后两方发生争斗,叔叔也是无奈反击的。”

  李世民眼睛一亮,“那你快说说,如何能逼迫他们先加害于我?”

  殷清风摇摇头,“小侄对叔叔麾下势力如何、对方有什么助力,都一无所知。具体如何逼迫对方,想来叔叔的那些谋士会帮叔叔做好谋划的。”

  李世民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那你说说文斗这么做?”

  “刚才是示敌以强,文斗则是示敌以弱。”

  “示敌以弱...”李世民在脑海里琢磨着这四个字的含义。

  “譬如说,解散天策府。”

  李世民双眼骤睁,“解散天策府?”

  殷清风对于李世民的反应不点儿也不奇怪。

  天策府是什么?在殷清风看来,是祸根,但在李世民看来,这是依仗。其实祸根与依仗,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古代的封赏制度,就是打一次胜仗就升一次官。李世民之前力定山西、夺关中、灭薛举、平李轨,现在又灭了王世充,将李唐的势力扩大到了关中之外,李渊怎么赏赐?于是,就有了天策府。

  作为天策上将的李世民,可以自己招募人才,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和“开府建牙”。这意味,天策府是一个小型的朝廷。

  与李建成所处的“大”朝廷来说,天策府的人马,都是忠诚与李世民的。而李建成每天面对的人,却不是每个人都忠诚与他的。

  李渊允许李世民成立天策府,是为了便于打好统一战争,还是因为赏无可赏,还是想在两个儿子中间搞平衡,这个只有李渊自己能说清楚。

  但,对于李建成来说,有了天策府之后,他只能放下兄弟情义来拼命压制李世民的势力,从而确保自己的地位;就算这时的李世民还没有萌生取而代之的想法,但那他手下的文武不想做一个从龙之臣?

  做不成从龙之臣,就意味着等到天策府解散那天,他们的荣华富贵都要化作云烟。谁甘心?

  不管是李世民是被蛊惑的,还是他自己也有野心。从颁布天策府成立的旨意的那一天起,李建成兄弟俩就已经没有退路了。谁狠谁就活下来,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所以,听到殷清风说要他解散天策府,李世民不激动才怪呢。

  “小侄最开始以贩卖香皂来维持生计的时候,从一个胡商的嘴里听到了一个小故事。”

  李世民一怔,想要追问的话又咽了回去,静听殷清风的胡扯。

  “那胡商来自波斯,这个故事发生在他的家乡。小侄当时听完并没有多少感慨,但昨晚小侄无意间想到这个故事,觉得叔叔或许能用得上。”

  “他的家乡有一个势力不大的家族,这个家族的长子很有才华,但是无人赏识。家族的族长,也为儿子的前程苦恼不已。

  这一日,族长听说波斯最大的商人,将在不久后要到他的家乡去。苦思了一夜之后,族长带上盛装打扮的儿子,去了当地的总督那里。

  族长对总督说,那个大商人是因为听说他的儿子很有才华,特意从帝都赶来招揽他儿子的。如果总督愿意将女儿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将保证在大商人面前夸赞总督的。”

  讲到这里,殷清风做了一下解释,“总督相当于刺史,波斯商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很大,财富越多的商人势力越大。这一点,与咱们李唐不同。”

  李世民点点头。

  “总督不敢完全相信族长的话,他对族长说,如果你的儿子真的被那个大商人招揽了,我的女儿就嫁给你儿子。

  等到大商人来到之后,族长又带着他的儿子去拜访了。

  族长对大商人说,我的儿子很有才华,总督想要把他最美丽的女儿嫁给我的儿子,还要陪送很多的嫁妆。听说你来这里是想扩展你的生意,不如让我的儿子来负责管理这里的生意。

  大商人也对族长的话将信将疑,他说,如果你的儿子真的娶了总督的女儿,我就任命他为这里的主管人。

  族长再次来到总督那里,说,为了庆贺总督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大商人将会在婚礼上宣布对他儿子的任命。”

  讲到这里,殷清风看着若有所思的李世民,“机智的父亲不但给他的儿子谋得了一个不错的前程,还振兴了他的家族。所以,很多事情,不一定要采取武力解决。

  太子贵为太子,一定会有一些领兵在外的武将忠诚与他。叔叔可让人模仿太子的笔迹,写信给那些将领,约定在某个时间发兵讨伐叔叔。

  若模仿笔迹不成,也可以是派人冒充去传口信,或是收买太子手下心腹去传口信。

  而叔叔这时在那里?叔叔这时正陪着圣人在离宫消暑或者出外打猎。

  因为叔叔解散了天策府,无官一身轻的叔叔,要在圣人面前尽孝伺奉,听闻有人要刺杀圣人,当然要领兵平叛了。”

  历史上,半年后将会发生杨文干事件。李渊当时产生了废黜李建成的念头,但杨文干被部下杀死之后,李渊只流放了太子府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关于杨文干事件的具体详情,殷清风不可能知道,但这事情可以利用一下。

  第一,杨文干原是李建成的宿卫,担任庆州都督,驻地距离长安只有六七百里地。

  第二,不管当时的朱焕、桥公山、杜风举是主动告发,还是李世民收买的,都说明这里面是有机可趁的。

  “如果只有一个将领起兵造反,还不足以让圣人震怒的话,那就两个、三个。关键是,在平叛之后,能不能把这事情坐实了。”

  李世民闭上眼睛,细细推敲着这两个建议到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又要选哪一个进行。

  许久之后,李世民睁开眼睛,“若两策同时进行呢?”

  这个问题殷清风也想过,“不管叔叔如何进行,普通百姓是不会知道的。但是,长安城里的百官是看在眼里的。

  如果采用武力逼迫,就算叔叔最终...有些人的心里是不服的。他们会认为,这些都是叔叔的阴谋,太子只是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的。所以,小侄的倾向是采用第二种办法。”

  李世民先是“嗯”了一声,“你也劳累了一夜,你那些婶婶就改日再去拜见吧。”

  殷清风见李世民下逐客令了,他浑身不由得一轻,“小侄拜别叔叔,望叔叔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