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第三百 零六章:教育理论
作者:清风逸之的小说      更新:2019-04-12

  话虽然是说出去了,但殷清风还很糟心。

  前两天还和杜伏威说要出去躲一段时间,结果李承乾就跑来给他挖个坑,一下子就把他的计划全搞乱了。但他又不能不跳进去,总不能狠心让人家孩子不见爹妈吧,他还打算好好培养这娃儿呢。

  殷清风在书房里闷坐了好久,无奈的出门去找李世民。

  唯一能去掉李承乾心病的办法,就是让那帮娃儿住回东宫,而他和月眉等人每天去东宫上班。

  这样的弊端是,他的计划乱盘了,而好处是和李世民能天天见面,长孙氏也能从月眉等人身上了解他的动向。见面的次数多了,相互了解也就多了。了解多了,对彼此的信任希望能减少一些吧

  这一次去东宫,又没见到李晋安,搞得殷清风都不好意思了。本来人家好好的“大内总管”当着舒舒服服的,结果被他的一个破火药给弄去当仓库保管员了。

  李晋安没看见,李世民也没回家,殷清风让黄内侍给他往长孙氏那里带,反正这事儿长孙氏也能做主最少一半的主。就算她做不了主,按照礼节也得去见个面。

  长孙氏看起来脸上多了些血色,整个人也丰腴了一些,精神状态似乎也不错。

  她不等殷清风开口,抢先微笑着说道:“乾儿回去的时候,婶婶还叮嘱他,等旬休的时候邀请清风和月眉她们一起来东宫做客呢,没想到清风今日就来了。不会是来专门探望婶婶的吧。”

  可能李承乾当时光顾着心事了,一时忘记和他说了。殷清风说道:“阿弟和侄儿说过做客东宫的事儿。今日侄儿来,也是事关阿弟的。”

  长孙氏凤目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她依旧笑着说道:“是不是乾儿又顽劣了。”

  殷清风道:“若阿弟也算顽劣的话,那也要算上侄儿一个了。”

  长孙氏笑得更开心了,“乾儿被你叔叔带回来后,询问了一番他的课业,你叔叔和婶婶我都很满意。

  婶婶过几天要接乾儿的外祖母到宫中小住几日,阿娘特意嘱咐要见上清风一面。”

  殷清风拱拱手,“不知侄儿何事惊扰到外祖母了。”

  长孙氏嘻嘻笑了下,“你倒是个谨慎的性子。

  你献的那些方子,婶婶孝敬给了阿娘。阿娘经过调养好,身子骨比以前更好了。

  上次阿兄的生辰,阿娘本是要见清风一面的,没想到嘻嘻事后阿娘还好一番责怪阿兄和冲儿呢。”

  殷清风又拱了下手,“是侄儿莽撞了。”

  长孙氏道:“阿娘说,清风是个真性情的人儿,让婶婶转告你叔叔,千万别恼了你。”

  殷清风假装惭愧的说道:“是侄儿失礼,让外祖母担忧了。”

  “嘻嘻,这话等见到阿娘,你去和阿娘说去吧”

  殷清风也不知长孙氏最近有什么美事儿,见面到现在她就笑个不停。

  “啊”长孙氏像是想什么来了,“清风刚才说乾儿如何了?”

  殷清风将他和李承乾的对话说了一遍。

  长孙氏的笑容慢慢收起。好久,她有些伤感的说道:“哎这许多年来,婶婶又何尝离开乾儿那么久。你叔叔从山庄回来说,你教人的法子极好,乾儿将来又要做太子、做圣人,到清风你那里学学本事倒也不错

  只是苦了乾儿了”

  殷清风也知道李世民和长孙氏是一对儿宠儿狂魔,尤其是李世民。但李世民替他找的老师太傻缺了,活生生的把李承乾逼到另一个极端去了。

  李承乾继承了他父母的一个优点对母亲至诚至孝。偏偏长孙氏死得又早李承乾十七岁时就挂了。

  他那深陷亡妻之痛的老爹,将后半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以为用最严厉的方式就能让儿子成材,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要说李世民没有识人之明吧,他提拔起来的那些文臣武将,还个顶个儿的牛掰,说他有识人之明吧,从李纲到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他们的教育方式啧啧就是一帮臭不要脸的官串子。

  这几个人是比着上疏批评李承乾,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好像李承乾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天条一样。背后还不是收了长孙无忌和李泰的好处?还不是想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出他们是多么多么的用心完成帝命?他们懂啥叫教育吗?

  还有他的小伙伴,李元昌、长孙家庆和长孙祥更不是玩儿意,就没停着把李承乾往沟儿里带。

  丧母、官僚的老师、坑兄弟的亲叔和堂表兄弟,学着他老爹和他争储的同母兄弟、控制欲极强的舅舅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好好的孩子被逼得造他老爹的反。

  不会教育孩子的李世民,和识人不明的李世民,自己也伤心早亡

  现在,长孙氏的身体在好转,李世民的房事听说也很节制,剩下再把李承乾的命运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就会彻底的不一样了。

  “侄儿虽然还不曾为人父母,但也是做儿女的,能深深体会到阿弟对叔叔和婶婶的依恋之情。

  侄儿这次来,是想和叔叔婶婶商议一下,可否让阿弟带着弟弟妹妹们回到东宫学习。只要”

  “真哒?”长孙氏身形一动,差点儿站了起来。

  望着努力控制情绪的长孙氏,殷清风有些有些发酸,“只是可否请求让侄儿的那些学生与阿弟阿妹们一起?”

  长孙氏犹豫了。

  但没过多久,她就说道:“婶婶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再派人通知清风。”

  见长孙氏答应了,殷清风才松了口气。

  他不希望为了成全李承乾而放弃那些千中选一的学生,尤其这是薛仁贵和裴行俭。他们不但是他的学生,还是他的试验品和未来的希望。

  如果李世民和长孙氏不同意,那他也只好两头跑了。将李承乾的课程压缩在上午,而把下午的时间用来教导其他的学生。

  这事儿放在前几天还好说,但谁叫代替他上课的吕才机缘巧合的把媳妇儿找到了呢。

  长孙氏刚才至所以要犹豫很久,也是有很多顾虑在里面的。

  殷清风原先的学生,都是佃奴的子女。在身份上,无人可以挑剔。可除了这些孩子外,还有武氏、薛氏、裴氏的子弟在里面。

  乾儿不久就会成为大唐的太子,武氏、薛氏、裴氏的子弟身份立刻就变得不同了。太子侍读的身份,历来的敏感和尊贵的。谁来做这个侍读,表明了皇家对哪个家族的亲近和恩宠。

  她不知道二郎对武氏、薛氏、裴氏三族到底是什么想法和安排,但她以为,既然殷清风提出这样的要求,换做是二郎来面对,也只能同意。

  之前,是二郎把乾儿送到山庄去学习,这一个“送”字,让殷清风有理由接纳其他家族的子嗣为弟子。但乾儿回到了东宫,且殷清风来东宫教书,则可以避免其他家族再想把子嗣交给殷清风教导的可能。

  长孙氏道:“自从乾儿以及他的阿弟阿妹们在清风那里求学后,不但不曾生病,而且每个孩子都活泼得很,不知清风是如何教导他们的。”

  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三天就夭折了,身体休养了好多年后才怀上乾儿。而且,乾儿除了身体孱弱,行事一向循规蹈矩。跟在殷清风身边这么久,不但一次都没生病,性情也变得活泼起来。

  前两天二郎告诉他乾儿在众人面前的表现,欢喜得她当时直流泪。现在殷清风上门来,她一定要问个清楚。

  殷清风不知长孙氏为何要把话题转到这上面来,他回道:“孩童的天性是喜欢热闹的。侄儿那里孩童多,心思单纯的他们在一起又没有身份上的隔阂,只是尽情的玩耍和一同学习。

  孩童又有争强好胜的天性,只要正确引导,他们就可以攀比着谁吃饭吃得多、谁的学习学得好、谁的纪律遵守得好等等。

  侄儿的课堂上,只有两条纪律是不能违反的,一是不能随意走动,二是不能交谈与上课无关的话。如果对我和月眉的教课有任何疑问随时都可以提出来。”

  长孙氏暗中皱眉头。当初她在舅父家时,规矩可不是这样的。

  殷清风仿佛听到她的疑问似的,他说道:“国人做事是讲究仪礼的,但很多是不适合用在孩童身上。

  孩童有探索的天性。从在襁褓中睁开双眼、到他们可以走路说话,他们对一切都很好奇。他们想要知道这世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太多的仪礼只能束缚他们的好奇心。

  在不束缚他们好奇心的前提下,制定一些让他们必须遵守的纪律,比如,不用人陪伴就可以自己睡觉、到时辰起床、餐前便后要洗手、起床后叠好被褥、自己穿衣等等。

  甚至不用去管他们是否跌倒、与其他小伙伴是否有争吵、是否玩沙土、是否攀爬树木等。

  孩童们又喜欢玩耍,每日安排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久。”

  一些简单的现代教育理论,把长孙氏说得有些发蒙。

  跌倒了不管、与人争吵不管、玩沙土爬树不管那还怎么管教孩子?

  “不知婶婶侍养过花木没有。

  一颗树苗破土而出后,是注定要长成参天大树的。若是将树苗的顶尖剪掉,树苗只能横向生长若是在树苗的上方放一块木板,树苗只能向旁边生长,它的树干再也不会挺直了。

  孩童就好比是树苗。

  父母和老师要充分的了解他们的天性,要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天性而不是严苛的教导。严苛的教导就好比是剪掉顶尖的剪刀和上方的木板。”

  长孙氏有些反应不过来。

  孩童就好比是树苗?引导而不是教导?严苛的教导会毁了孩子?

  “那那始终让他们任性而为、放任不管?”

  长孙氏虽然知道殷清风的说辞来自于仙人,但她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殷清风道:“侄儿刚才的言论,是指十二岁以下的孩童。在十二岁之前,只要求他们懂得什么是仁、义、礼、智、信、温、俭、恭、良、让、忠、孝、廉、耻、勇等美德就好,不必深读苦学什么诗书礼易春秋。

  孩子在懂得这些美德后,也度过了贪玩好玩的年纪。这时,再请来有学问的老师,耐心的教导。

  现在的夫子授课方式,都是讲完一本书再换另一本书讲。

  侄儿以为这样方式的不妥。

  换做是侄儿来授课,侄儿会把那些经书里相同的内容集合在一起,分别来传授。

  比如,如果有五本书中都提到了“礼”,六本书都有“治国”的内容、八本书里都有“律法”,那就分别找出来然后一起讲授。这样,孩子在接受教导的时候,就能更细致更深刻的理解“礼”、“治国”、“律法”等内容。”

  长孙氏陷入长久的思考。

  好久,她喊道:“阿清,取来笔墨。”

  一个宫女双手递来笔纸。

  长孙氏拿起笔,“还请清风再叙说一边。”

  殷清风将他的话又讲了一遍。

  长孙氏写完又看了一遍,抬头说道:“清风让你叔叔允许你抄录藏书,是为了完成成语典故、为了把那些经书里相同的内容集合在一起?”

  她才想到殷清风编写的弟子规、三字经和成语典故,目的就像他说的那样,让孩子先了解那些美德,而不是教导深奥的经书。

  而且,泰儿他们上课时,也是在听童话故事。

  弟子规和三字经可以是仙人传授下来的,但听月丽说,成语典故是殷清风几人一点点收集整理出来。至于,童话故事虽然说不好是仙人传授的,还是他自己想到的,但用来教导五六岁以下的孩童是正合适的。

  当初她以为弟子规和三字经只是殷清风拿出来的启蒙书篇、成语典故和童话故事只是他用来展示才学的。

  难怪他敢建那么大规模的学堂、难怪他这个年纪就会亲自教导孩童、难怪他敢揽下教导乾儿和泰儿他们的重责

  现在看来,原来他对教导孩童一直都有与人不同的理解。

  哎真羡慕他,竟然有仙人的传授为何李氏和长孙氏的子弟就没这么好的仙缘呢

  殷清风顺势说道:“是的。仙人传授给侄儿的时候,并没有传授具体某部典籍的内容,更没有传授该如何理解某部典籍。侄儿想要对了解得更多,单凭族中的藏书是远远不够的。”

  长孙氏庄重说道:“听你叔叔说,他安排你在城内修渠的事情还没结束?”

  “是的。不过城北的学院已经竣工,人手可以抽调回来。侄儿真去在年前完成。”

  “嗯。那你就安心的去做,藏书抄录的事情就让你叔叔来安排。明日就让他把已经抄录好的先给你送过去,其余的,每月给你送一次。”

  殷清风站起来向她行礼,“侄儿不敢辜负叔叔婶婶的期盼!只是,毕竟有二十余万卷的藏书,侄儿的府中暂时没有足够的地方搁置。可否容侄儿建好一处专门存放的地方,再请叔叔派人送去?”

  长孙氏道:“也好!毕竟你那里以后就是除皇室外最大的书库了,应该妥善安排好。

  你最后的那个谏议,婶婶会转达给你叔叔的。让那些校书郎们按照你刚才说的那样,把相同的内容整理在一起”

  “奴婢拜见太子殿下。”

  殿门外传来一声宫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