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第三百二十九章:思鲁认怂
作者:清风逸之的小说      更新:2019-04-12

  第331章思鲁认怂

  颜氏之儒最主要特点就是笃信笃行“克己复礼,天下归人。”和安贫乐道。所以,在

  一书中,提到过颜回之学是通过“坐忘”和“心斋”等修行方式来实践孔子的仁

  德思想。

  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耳目,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

  有寓言说: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专横独断的卫国国君的方法,孔子

  叫他先做到“心斋”,并指出这不是祭祀之斋,而是精神上的斋戒。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

  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通俗的说,就是: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

  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

  等到了汉初,黄老道学盛行的学术氛围,颜氏之儒于其他汉儒一样,认为儒学之

  “道”并非纯粹的儒家之道,“道”是宇宙的最高法则,而经只是“道”体现。因此,颜

  氏之儒和汉儒同样认为,权变可“反经”,但应“合道”——你可以发对我,但你的话

  要有道理。

  一千多年来,颜氏后人谨遵颜回公的教诲,无论出仕与否都要积极宣扬孔子的仁德

  思想,不要为了迎合君王的需要而忘却本心。

  所以,当颜思鲁听儿子回来描述殷清风说“儒学只是“道”的一扇象耳、一条象

  足。”,他并不反感。同时,他也很好奇殷清风的“道”是什么,有如何做到“透过表

  象看穿其本质”的。

  刚才殷清风说“格物致知”。如果是他来阐述的话,他会说:先知仁德,再去格物,

  最后才会具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若是只知仁德,就认为能“治国平天下”,则是

  书生意气,不切实际。

  当然,他清楚殷清风毕竟年少又无名师指点,辩义时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但即使如此,他的言论也足够惊动世人,惊动儒学门徒。

  若儒学门徒都能做到他说的那样,先格物再出仕,不但儒学典籍要增添新的注解,

  儒学更能超过道学和佛学,成为天下读书人追求。

  依照他的言论,那格物致知说起来很容易,其前提却是“不能读死书和死读书。”

  他曾写出蒙学圣典、与,自然不会是读死书之人。可

  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外孙曾在终南山下蜗居一载,最喜就是登高远望。某一日,雾霭漫山,让那时的

  外孙有种错觉,仿佛远处那最熟悉的山岚不再是山。等风起雾散,那山还是山。

  过了许多日,外孙在苦恼书中经义时,突然想起那日在山上所见。”

  颜思鲁等人心被吊起来了,他们联想到上次殷清风送来的,

  里有许多的寓言故事。

  寓言从春秋战国时代兴起,成为先秦时期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体裁。大学问者往往

  喜欢用寓言小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这少年要用观

  山来比喻读书了。

  “典籍,是历代先贤们穷一生之所悟所得,作为后世人应该尊重他们的成就。但,

  沧海桑田,很多字的字义字音都发生了改变,甚至,一句话的断句不同都会产生不

  同的解释。”

  马周兴奋了:时机抓得真好啊~~~

  “外孙作为一千余年后的晚辈,单纯通过典籍中的字里行间,很难体会到先贤们当

  初是如何领悟某些天道的。更何况,当初还有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等校正后流传下

  来的典籍。

  所以,外孙通过登山而得到读书的三个境界:观山是山,观山不是山,观山还是山。”

  嗯?什么意思?观山是山,观山不是山,观山还是山他到底想说什么?三个什

  么样的境界?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提出的读书三境界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

  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

  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分别代表: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

  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但殷清风还是喜欢用“观山论”来比喻得更透彻一些。

  “观山论”出自成书于宋理宗时期的禅宗史书卷十七的篇。

  原话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

  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

  是水。”

  这段话是摘自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大师的语录。青原行思大师法号“行思”,是禅

  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也因此得“青原行思”称

  号。

  行思大师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嗣之一,受过六祖“醍醐传法”,也被民间称为

  “禅宗七祖”。

  这三个境界为: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贪嗔痴慢疑”困扰,看事物受条条框框局

  限,无法超脱表象;修行有悟,自性觉醒,褪去世俗观念束缚,看破本质;修行彻

  悟,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只是此时一切事物尽在“我心”掌控中,“诸法空相,相

  由心生”。

  殷清风当然不能用原话来解释了。

  “读书之初,只能被动的接受典籍中先贤们的言论;在读书万卷之后,他迷惑先贤

  们的言论到底对还是不对,为何与他当时所见所思有很多出入呢?他在人世间游走

  多年后,恍然醒悟,原来先贤们说的道理是没错的!

  到了“观山还是山”的境界会怎样呢?

  会融会贯通——先贤们的言论变成他自己心中的内容,而不必开口闭口都是“子曰”。

  到了这一步,他依然尊崇先贤,但此时的先贤只是他探索天道的领路人!如果在此

  之后他能领悟更多天地之道,他也就像先贤们说的那样:人皆可以为尧舜!”

  话语很浅显直白,但阐述的道理很深刻。明白了殷清风那些话的含义后,颜师古五

  人看向颜思鲁。

  颜思鲁先是叹了口气,又顿了顿手杖,“好啊,好啊~~~难怪你只在恰当的时候引用

  了一句先贤的言语,剩下的都是用白话来述说。你是真做到了融会贯通啊~~~”

  从听说要拜访琅琊颜氏开始,马周就出于兴奋与惶恐当中。他读书多年,缺的就是

  名师指点。若真能拜于颜氏门下,他相信自己的学问能更进一步。

  可眼下听了殷清风的言论,他登时想到,原来他已经不需再深究经义了,只要他能

  做到“格物致知”,他也可以成圣成贤!

  颜思鲁怅然道:“无论道与佛,修行者的目标境界都是一致的——成“仙”成“佛”。他

  们为了得道,根本不在意先后高低。

  但儒学门徒只知一味地尊崇先贤,一味地的对先贤们的言语进行各种注解。他们故

  步自封,他们晓得“人皆可以为尧舜”,却不敢超越先贤。

  这也就难怪两汉时儒学兴起,在佛教东传后又衰败了。等到魏晋时,玄学兴起后,

  世人更是尝试将儒释道融合在一起。

  若不是听了你今日一言,恐怕这天下儒学门徒们,依然沉迷在那些经义中呢~~~哎~~~

  老夫心痛啊~~~心痛那七十余载的光阴啊~~~若老夫早年也能领悟此番道理”

  说到这里,他没接着往下说,殷清风猜不透他是想说琅琊颜氏从此就不同了,还是

  想说天下读书人将因他而受益。

  颜思鲁“认怂”了,他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若是颜氏愿意出面将他的言论散播出

  去,恐怕曲阜孔氏将再难保住中国第一姓氏的名头了。

  曲阜孔氏在孔子去世好多好多年后才开始兴旺的。

  西汉永光元年,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世孙孔霸为褒成君,奉孔子祀;汉平帝元始元

  年,又封孔子十六世孙孔均为褒成侯。

  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朝廷下令免除靠近孔林五户百姓的徭役,充任孔林洒扫户,

  负责打扫孔林的卫生,代代世袭。

  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将孔子三十五世孙孔璲之由褒圣侯提升为文宣公。除授予孔

  子家族的历代宗子世袭爵位以外,朝廷也不时封赐食邑、绢帛,免除徭役,优待孔

  子后裔。

  唐末,宦官乱政,藩镇复起,战乱不休,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氏家族的优待也

  远不如过往,孔子四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因此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只是在唐天

  祐二年被任命为泗水县县令。

  后世人都熟知孔子的后代被封为衍圣公。这个封号始于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

  元、明、清、民国,直至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

  祀官为止。

  孔氏的子弟众多,每到战乱时也不是一味的躲在曲阜等待被屠杀。魏晋之后,孔氏

  裔孙多在外地做地方官或京官,相继定居住所。散居外地的以河北省为最多,称为

  “河西派”,是孔氏家族的一大支派。

  河西派的始祖是孔子三十一代嫡长孙之侄孔颖达。他是隋唐时期孔氏的代表人物,

  在朝堂上的政治地位要远远高于他在老家的亲戚。

  孔颖达本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学士,前年李世民解散天策府之后,别人都暗中跑到李

  世民那里表忠心,唯独少了他和叛变的褚遂良。

  现在,孔颖达在家吃米,有唐一代也没出现尊孔的意识,若颜氏这时出手,一定能

  获天下读书人的拥戴。

  就在殷清风瞎琢磨的时候,颜思鲁说道:“那,你是如何看待孔圣之学的呢?”

  不管殷清风的读书三层境界说得有多好,他最关心的还是殷清风将如何看待儒学,

  毕竟,他的先祖可是孔子的门徒。

  如何看待孔圣之学?命题有些大若是后世的愤青来回答,一定把孔老二骂的体

  无完肤。

  孔子还活着的时候,世间还没有“儒家”或“儒学”这个说法。

  注:“儒,柔也,以叠韵为训。”“儒”就是“柔”的意思,这两个字是可以

  互为解释的。还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并进一

  步阐述说:“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孔子及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就在于一个“仁”字。

  “仁”,一是要“仁者爱人”,二是要“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讲人们时常要自我克制,要注意按照周礼的规范行事,

  要处处用“为仁”的方法去实现“礼”,从而达到和实现其社会和谐、人类和平,等等。

  孔子及其的哲学思想,是何等的“温柔”和“美好”。正是这种“柔”“美”的思想

  体系,迎合了那些封建统治者们所谓“仁政”的治国方略。于是,他们便把孔子及其

  的思想称之为“儒家学说”,自然,孔子也就成了“儒”家的开山祖师。

  所以,孔子之学和儒学还是有区分的。毕竟,他只留下了一本不是他亲手撰写的

  ,而儒学的思想典籍却包括四书五经。

  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相传为孔子的嫡孙子思所作。

  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的作者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被称为。则是由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伏生传下来的。

  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由孔子修订而成。

  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由孔子修订而成。

  这九部典籍,除了和外,剩余七部都与孔子有关,或许这就是建国后

  某些人批判儒学而把帽子都扣在孔子头上的根源吧。

  说儒学害人,不要找孔子,而要去找朱程理学。是朱程理学毁了儒学、毁了孔孟之

  道。然后再去找朱元璋算账,是他把开科取士的儒学内容定为八股文的格式的。

  若是孔孟在九泉之下知道后世还有朱程理学和八股文,他们会认同吗?恐怕他们一

  定会撸起袖子上去抽巴掌了。

  颜思鲁问的是孔子之学,那就单指里面的内容。

  殷清风回道:“孔圣广收门徒,便是在追求教化天下。后世的门徒一面教化天下,

  一面又将这圣人之道弄的晦涩难懂,不但读书人读不明白,寻常百姓就更是难以理

  解。

  百姓大多是不识字的。只有将孔圣之学用最通俗最简单的言语说出来,百姓才能听

  懂、才能遵从。这也是外孙与相时舅父说过的大道至简。

  孔圣之道是世间通理大道,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领悟通透的,但也不必穷究每一个

  字每一段话,只要牢记孔圣的本心就好。

  孔圣的本心的什么?

  是孝敬父母,是兄友弟恭,是崇尚礼仪,是仁者爱人

  恪守这些道理,就不会做一个损人不利己或者损人利己的人;恪守这些道理,君王

  就会仁爱天下,官吏就会爱民如子,百姓就会敬官吏为父母

  说到孔圣之学,外孙另有一礼要献于姑翁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