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第四百二十一章:拦路王驾
作者:清风逸之的小说      更新:2019-04-12

  五个妹子有了殷清风的惯纵,这几日是玩儿嗨了,而殷清风也跟着多少恢复些少年人应该有的本性。

  初七的下午,打雪仗归来的殷清风接到了李世民明日要来的消息。他望了望还在飘雪的天空,向杜丙吩咐道:“在太子来之前,从村门口一直到明德门前的雪都要清理干净。”

  等进了楼,襄城开口道:“哥哥,这一路去长安真的要好远的,你就不心疼那些村民啊。”

  她这几日没少和学堂里的女同窗们一起玩耍,心中多少向着那些村民说话。“哥哥就算迎奉阿耶,也不用这么做吧?再说了,阿耶也不看重这个。”

  其他妹子也不解的看着殷清风,郎君这么做多少让她们感到有些阿谀的味道。就像小郡主说的,就算要迎奉太子,也不必这样大张旗鼓吧。

  殷清风有自己的打算,但他也不说破。敲了下襄城的脑门儿,“去去去,赶紧去喝些热茶暖暖身子去。”

  襄城冲殷清风吐下舌头,拉着繁星转身就走,“不理坏哥哥了。”

  大冬天的,又冷又没什么景致可以看。想要把李世民和他们的女人孩子招待好了,唯有做些美食。

  耙耳朵嘛,备些下酒菜就行了,重点是要让那些女人孩子吃好喝好。

  这些女人过惯了精致的日子,滋味楼的饭菜东宫里一样也不少,这次他难得做一回主人,就算她们不挑,他自己也要多弄出些新花样来。

  至于孩子们的食物嘛,年龄大的不用管,和耙耳朵的女人们吃一样的就行了,重点是那些三岁以下的。

  为此,他特意回想老妈带他那些外甥外甥女的时候做的那些吃的来。

  像什么鲜虾萝卜糕、果泥藕片、板栗鸡丝粥、鸡汁豆腐、虾皮鸡蛋羹、鱼肉蛋羹、山药碎肉粥、疙瘩汤等等,挨样儿做就是了。

  好在一应的食材大多在节前就准备好了,剩下的那些派人送来就可以了。

  次日午睡起来后,殷清风便开始在厨房里忙乎。

  或许是上次责骂了幼娘的原因,在那之后,五个妹子给殷清风做助手的时候变得更用心了。虽然没有直接动手操作,但殷清风在做的时候,她们都分外用心的观看着。

  殷清风也不管她们心里怎么想的,除了详细回答她们的提问,有时还主动说到某某饭菜是怎么做的。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殷清风让月眉把蜡烛点上,他则到门口去查看。按照行程来算,李世民一家子也该到了。

  李世民也的确早就出发了,但是在半路上他被人拦住了。

  他有个习惯,只要不是因为公事,出行的时候,除了几个护卫外一般都是轻车简行,这次也不例外。

  李世民正和对面的长孙氏闲聊着,感觉马车缓缓停下。没过多久,侍卫在马车外说道:“禀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前方有数万民众拦在前方路上。他们说是梧桐新村的佃户,请求拜见太子殿下。”

  梧桐新村的佃户?

  李世民和长孙氏对视了一眼,“观音婢且稍待。”

  他倒要看看这些人是殷清风指使的,还是出于其他原因,竟然聚集这么多人拦住他的车驾。

  等李世民走出马车,那侍卫轻声道:“他们说只有几位老者前来拜见殿下,而且小的等人已经搜查过了,没有携带箭弩兵刃。”

  李世民随意的点下头,望向前方。就如侍卫说的那样,密密麻麻的几万人整齐的站在路的左边,排出去好远。

  以周老汉和张老汉为首的梧桐新村居民管理会的六个老者,见李世民露面了,立刻跪倒在地,大声道:“梧桐新村之老奴,拜见皇朝太子殿下”

  李世民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他们许久,“都起身吧。”

  显然这些人不是来迎接他的。若这些人是殷清风派来迎接他的,应该用“恭迎”等字眼儿。

  既然不是殷清风派来的,而这些人又出现在这里,李世民就好奇了,“你们来此拦路,所为何事?”

  周老汉拘谨道:“老儿人等,皆是淮阳侯殷阿郎的佃奴,今日斗胆拦住皇驾,是想求殿下让殷阿郎收回成命。”

  “收回成命?你们的殷阿郎下了什么荒唐的命令,竟然让你们敢冒皇威来此拦驾?”李世民有些期待,难道殷清风也会犯错误?

  周老汉和其他几人连忙摆手,“阿郎可是这世间最仁慈的主人,从未有过荒唐的指令啊~~~”

  李世民不解了,“那你们想说什么?”

  还是周老汉说道:“元日时,阿郎当众说太子殿下心怀天下万民,欲解救所有的奴婢。老儿等人也是阿郎的奴婢,但老儿人等不想被放良啊!老儿人等愿世世代代做阿郎的奴婢的。”

  李世民看了一眼长长的队伍,想起殷清风当初说过,现今的大唐到底有多少人丁的事情。他记得殷清风当时说,各家族名下蓄养的奴婢累积在一起最少也有一千万,现在他信了。

  韦氏当初放良奴婢的时候,他只问了个结果,没有细问放良了多少人。殷清风在短短三两年内名下便有这么多的奴婢,那些传承了几百年的家族呢?全天下到底存在着多少的贱籍奴婢?

  若像殷清风说的那样,这天下的奴婢真有一千万之多,可以从中征募多少的兵卒?这些人又能开垦多少的良田、纺织多少的绢帛?又有多少人可以去修渠修路...

  “是淮阳侯指使你们来的?”

  虽然李世民知道不可能,但他还是问了一句。

  别的奴婢恨不得能早日解脱贱籍,这些人却跑来拦住王驾只为了要“世世代代做奴婢”?这些人真的就甘心?

  周老汉几人慌忙跪下连连磕头,“不是阿郎指使的,是老儿不愿被放良啊!老儿这些人宁可世代为奴,也不愿做良民。”

  这要是不解释清楚,他们可就为主人招惹灾祸了。

  李世民反而笑了,“你们知不知道当初你们的阿郎说:这天下的百姓都是皇朝的?难道你们宁愿做淮阳侯的奴婢,也不愿做皇朝的、做本太子的子民吗?”

  他很清楚梧桐新村这些人,在成为殷清风的佃户后殷清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但他没想到这些人真的宁可放弃自建一个家族的机会,也要继续做殷清风的奴婢。

  “这...这...”空气虽冷,但六个老者止不住的出汗。他们都是目不识丁粗鄙之人,不知该如何解释。

  “淮阳侯让你们的儿孙都读了书,哪怕他们没能出仕为官,做一个小吏应该还可以的。对于寒门百姓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前程了,你们真的原意放弃?

  就算他们没能出仕为官,也没能成为小吏,但他们毕竟是识了字的人,去了哪里都会受人尊敬的,这不比做人奴婢强多了吗?”

  他想试试这些人,“如果你们愿意,本太子就给你们一个保证:只要愿意做小吏的,本太子就成全他;若是想继续求学,将来参加科举考试的,本太子就指派名师指点他们。你们看如何?”

  “不!”周老汉反而挺直了腰板,“再荣华富贵也比不得阿郎赐下的一箪食一豆羹!”

  李世民想起观音婢教他的里面的几句话:“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难道本太子的承诺还比不过殷清风的一箪食一豆羹?

  李世民一挥衣袖,“本太子自会与你们阿郎说的。”说完,他转身走向马车。

  周老汉几人相互看了看。刚才太子的脸色可是不太好,该不会是他们说错话,让太子迁怒与阿郎了吧?

  他们还想解释,但李世民的侍卫们开始驱逐他们了。

  六个老者惶惶不安的起身站到路旁,等车队过去后,他们顿足道:“坏了坏了,太子好像发怒了。”“这杜管事的法子也不灵啊~~~”“要不要派人回去给阿郎报信啊~~~”

  他们赶紧去找人群中的杜管事,这主意是他出的,现在这样好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还得去找杜管事商议一下才好。

  长孙氏虽然坐在马车了,但李世民和村民的对话她可是听清了。见李世民面色不愉的上了车,她说道:“二郎可还记得殷二郎说的“才德说”?”

  李世民“哼”了一声。

  长孙氏知道李世民因为什么羞恼,“他才德兼备,二郎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啊。于私,他是二郎的郎子;于公,他是大唐的淮阳侯。有这样的人辅佐二郎,总好过私心过重的人吧。”

  李世民倒没觉得殷清风做错什么,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观音婢你也听见了,他们宁愿不做皇朝之民,也要做他的奴婢。难道某这堂堂的大唐太子好比不他一个小小的少年郎?还说什么一箪食一豆羹的!真是恼人!”

  长孙氏见李世民孩子气上来了,她微笑着说道:“殷二郎给他们的恩惠,是他们切身能感受到的。而二郎远在朝堂之上,他们如何感受到二郎你的爱民之心?”

  长孙氏拉着李世民的手,“刚才那老丈不是说了,殷二郎当众说是你这个太子殿下心怀天下万民,欲解救所有的奴婢嘛。难道他这不是在宣扬你的恩德?

  农耕令是二郎奏请颁布的,皇泽院是皇室的名义建造的,水泥路和桥梁、解救天下奴婢等等,这些不都是二郎你的政绩伟业?

  现在时日还短,等过上几年,这些事情都传遍天下了,还有谁不说二郎是贵民之君?”

  李世民哈哈笑起来,“民贵君轻被观音婢说成贵民之君,嗯,倒也贴切。哈哈哈...”

  长孙氏松了口气。

  这一次算是帮殷清风过了去,希望一会儿见了面,他们可别在出了什么岔子。

  她又好奇的问道:“那殷二郎对那些人到底做了什么,让他们竟然说出世世代代为奴的话来。”

  李世民现在心情很不错,笑呵呵的说道:“这么说吧,家财千贯的人家,在吃食上不一定赶得上这些佃奴们。”

  长孙氏听了一惊,“家财千贯的也比不过?他们吃的都是什么?”

  寄住在舅父家中时,阿娘可没少为平常家用操心。千贯家财是多少,她比二郎更清楚些。

  李世民道:“宫廷内或那些什么钟鸣鼎食的人家,一日三餐或四餐都是有的,但一些家族小的和普通百姓一日也就两餐。而刚才那些人不但能吃上一日三餐不说,还最少有两餐是有肉食的。”

  他像是回忆什么,“还记得我和观音婢说过,有一次我曾去过一家民宅吗?我那时见他们吃的是什么?是豆叶和豆梗!”

  李世民有些激动,“而就这些豆叶和豆梗还不是每日都能吃到的。他们,尤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

  长孙氏点点头,她记得这件事。

  大业十一年,圣人奉命前往河东讨伐毋端儿起义军于龙门时,只带了二郎前往,而将建成、元吉等安置在河东郡居住,连同家人都托付给当时的河东县户曹,也就是现今的管国公任瓌照看。

  自幼衣食无忧的二郎,在随军击败起义军后问那些义军为何要造反,后来又随着那些被释放的义军去他们的乡村查看,才有了刚才二郎那番话。

  李世民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他们能一日三餐不说,还最少有两餐是有肉食的,如何不感激那小子?”

  长孙氏笑道:“二郎不埋怨你口中的那小子了?”

  李世民嘿嘿一笑,“那小子能让那些人感恩戴德,某也可以!”

  长孙氏想了想,说道:“二郎,你有没有觉得,自从你认了他做郎子后,你对如何治理天下的思路更清晰了?”

  李世民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但他见爱妻一本正经的面孔,只好悻悻的说道:“他也就是拾仙人的牙慧罢了...”

  长孙氏见李世民又孩子气了,正色说道:“是仙人的牙慧也好,是他自己的想法也罢,收益的都是二郎和二郎治下的大唐江山和大唐万千子民。”

  李世民感到很憋屈,但又不能发火。他嘿嘿一笑,“若是没观音婢的陪伴,这江山再好又如何?”

  长孙氏抿着丹唇,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