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化菩提 楔子
作者:枞余的小说      更新:2018-04-06

  托托托!托托托托!托!

  只听铁器相互击打之声,那半山坡上有两人各持兵刃,往来拆招。

  放眼看去,其中一人提着把银晃晃的大刀,此时已是气喘连连,步伐逐渐紊乱。他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生的面如冠玉,眉间丰姿隽爽。

  再看那另外一人,脚步泰然稳重,手中一柄短刀上下翻飞,全然不费力气。其人乃是一中年男子,相貌与那少年颇为相似,神态萧疏轩然,一派高人气象。

  两人一人喂招、一人拆招,开始极为和谐有序,但拆到三十几招时却生了岔子。

  原来那中年男子短刀轻轻递出,本以为少年会以刀锋挡开,再用刀柄猛击自己肩头,如此方合了招数,对了路子。

  岂知那少年自作主张,来了鬼主意,右手倏地翻了个圈,竟是砍向他下三路。

  这一手“地堂刀”功夫乃是绿林好汉一干人所擅长,虽然实用,但极为下贱卑鄙,武林中除了丐帮之外,几乎所有名门大派都是对此等功夫极为不屑。

  那中年男人何等身份,见了这“地堂刀”更是怒气横生。

  只见他一个健步向前,伸手急点了少年右臂肘间“曲池穴”,那少年登时肩臂酸麻,手中大刀脱手而落。

  那男子怒喝道:“无胜,我教你的武功你使的确是熟练了,可这‘慈悲刀诀’走的是刚柔并济、巧妙温和的路子,你乱加‘地堂刀’这等武功进去,岂不贻笑大方?下次注意,莫要再有了!”

  说罢,他右手探出,轻拍少年右肩两处,穴道便解,冷声道:“你若再这般不听为父教导,如何能把功夫学好?日后功夫不济,有比你强的人来杀你,你却怎的?”

  说罢他转身离去,也不听那少年辩解,便消失在了视野里。

  且说这中年男人,姓徐,名正豪,年幼时父母双丧。五岁时,他受人指引,投入了当时武林上的一流门派——“万胜门”的门下。

  他自幼习武,天资聪颖,本被寄予厚望,可随着武艺渐长,痴迷武学也是愈深。

  到得后来,竟私自闯入“万胜门”的武籍阁,瞒着师傅师兄偷学了一门禁忌之术,名为“万魔大法”。

  岂知这“万魔大法”邪门至极,因为走的路子暴戾血腥,修炼者每多杀一人,便可使这功法多一分威力。

  年少的正豪抵不住诱惑,练功练得走火入魔,神智疯癫,成了个杀人魔头,一时间武林震恐,人人自危。

  幸好他的妻子杨凤华与少林寺有旧,设法在寺中达摩殿内制服了丈夫,经过一年的调养,这才令得正豪从魔道中解脱出来。

  可就是这入魔的短短几天,杀的人也已是不计其数,仇家自然也是极多,若不是少林一众高僧从中周旋,恐怕徐正豪与妻子两人早是遭了仇人的毒手。

  后来正豪痊愈,知道身上背负的仇孽颇深,便与妻子向西隐遁,居在了一座名为“玄武”的山上。

  可即便是如此隐蔽的所在,仍然有人前来寻仇。

  其中一次有人前来,是在十六年前的初春。那崆峒派“五老”之一的薛远程上得山来,趁徐正豪大意,将杨凤华打伤,扔下了山崖。

  这玄武山峻峤奇险,罕有人迹,正豪料妻子难以幸免,悲痛欲绝,虽然那薛远程最后惨死己手,也依然无法解痛,

  自责之余立下血誓:余生不再杀人,也不再下山。

  幸好凤华在西去之前产下一子,取名叫作“无胜”。

  这孩子生的健壮坚韧,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可偏他又自小性子顽皮,习武不求甚解,令他父亲极为头疼。

  原来这练武一途,入门靠天赋,精深靠心性,心浮气躁者往往误入歧途,落个惨淡下场。

  徐正豪爱子情深,自是不愿他与自己一般迷失自我,教了他一套自己在山中十六年悟出的“慈悲刀诀”。

  这路刀法奇在不下杀手,而又变化无穷,算是一门高深武学,又是给儿子取名“无胜”,求他少一些取胜的蛮欲。

  只是正豪家中有关武学的书不在少数,无胜聪明,时间一久便是自个学会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功夫,不自觉地本末倒置,在父亲所授的高深武学中掺上许多不入流的招数,令得徐正豪很是头疼。

  次日,无胜寅时已醒,只听屋外莺鹊鸣声婉转清脆,思道:“一会儿父亲怕是又要我练刀了,不如兀自出去,散散心情,实是妙极。”如此想着,便穿上衣衫走了出去。

  只见时值春季,山中杂花红白相间,鸟语花香,虫兽皆苏。

  无胜心摇神驰,纵情信步,往高处走去,只听耳畔“扑棱扑棱”的声音,远远地望见有鸟扇动翅膀,聚群而飞。

  定睛看去,中间竟是端坐了一人。

  那百余只鸟儿毫不畏惧,翩然起舞,宛若百鸟朝凤,甚是奇异。

  无胜颇感好奇,斗胆往那人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人便是自己的父亲徐正豪。

  此时他盘腿而坐,头顶红气闪烁,显是在修炼上乘的内功。

  无胜屏息静观,只听父亲低喝一声,双手伸展,空中虚画了一个大圈,随即红气转紫,鸟鸣骤转,极是凄厉,仿佛是见了索命的恶鬼,片刻之间,便尽皆毙命。

  父亲周围尸体围成一圈,头上紫气方才消失。

  这等场面诡异至极,正是在修炼那“万魔大法”,直教无胜看得背后发凉,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