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嫡后 第六十一章不给面子
作者:风眠梓的小说      更新:2018-05-01

  并肩王这样一提议,皇帝当即就同意了。

  好嘛,就连傅元明也有点猜不透皇帝的意思了。

  这按理说,皇帝刚才那意思,不就是让他放弃,没打算给了吗?

  现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同样一脸茫然的还有誉王。

  他也没有想到,还能这样来的。

  并肩王与皇帝又岂能看不出来两人的意思,可他们俩除了笑的跟个狐狸一样,什么都没说。

  皇帝疾笔一书,加封傅仁勇为正四品忠武将军的圣旨,很快就出来了。

  还有一份,赏赐金银珠宝,良田住宅的圣旨,留给傅元明兄妹三人。

  傅元明惊讶之余,接了赏赐良田黄金的圣旨。

  至于进封的圣旨,直接送往边疆。

  大家接到消息之时,无一不是吓了一跳。

  文官进封,并没有什么奇怪之处。

  可武官进封,就没那么简单了。

  武官品阶一向低于文官,进封也难。

  尤其是定远将军这种手握重兵的臣子,进封,向来是会激起轩然大波的。

  可这次进封,大家还真的找不出什么理由挑刺。

  不是当爹的,就是儿子。

  无论哪个,都不太好。

  与其让当爹的权势更重,他们也不愿再多出一个隐患来。

  辅国公府,虽然有傅国公正二品的身份摆在那里。

  可实际上,最关键的,最能说的上话的,大家最为畏惧的,还是手握重兵的定远将军,傅仁勇。

  虽然只是正五品,可官场之上,一向分了实权与虚衔之分。

  昔日,傅仁勇军功赫赫,自求正五品定远将军之衔,入边疆六年。

  放眼朝中,少有人敢小瞧了他去。

  六年未曾变动,如今一朝,就成了正四品。

  虽然名义上是因傅元明而赏,嘉奖他教子有功。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也是皇帝的意思。

  不少人心中隐隐有预感,这一切,不过是个开始而已。

  可皇帝突然间来这一招,又是为何呢?

  这就是伴君身侧的痛苦所在。

  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要猜测一番,以免出事。

  但有一点,大家目前是很确定的了。

  那就是忠武将军,现如今依旧不可撼动。

  忠武将军不在燕京,傅国公如今虽然还挂了名头,可军中权势不再。

  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便只能找傅元明。

  只可惜,傅元明直接向皇帝请了假。

  伤势复发,待伤好之后,再行复职。

  皇帝欣然应允。

  傅元明有皇帝做挡箭牌,直接闭门谢客。

  纵使有那么多人观望着辅国公府的大门,可辅国公府楞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也不是没有人想过走二房,三房,四房这条道。

  奈何二房走不通,三房跟四房,想想到当初忠武将军曾经放话,大家就都熄了这个心思。

  辅国公府密不透风,谁也不轻易见面。

  本是很得罪人之事,奈何人家有那个底气。

  宫里宫外,向来藏不住消息。

  旨意一下,宫外是热闹了,宫里也差不多。

  此刻,因为魏敏妍兄妹,敬安侯府与辅国公府的关系已坏。

  淑妃本因傅沅苓兄妹不给她面子,正想着给他们教训。

  只是,她前脚还在求太后教训傅沅苓兄妹,后脚,进封傅仁勇的旨意就下了。

  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

  太后收到消息,气的她,直接当着嬷嬷内监的面,大骂了淑妃一顿。

  并勒令敬安侯府,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重与辅国公府交好。

  没一会,这个消息,便在宫中暗地里传开了。

  大家无一不在笑。

  淑妃一向傲气,这次却不曾想,是踢到了铁板。

  燕京之中,要真的论谁最想与忠武将军有牵连,莫过于几位王爷了。

  能拉忠武将军站到自己的阵营,无疑是在太子之争中如虎添翼。

  可拜敬安侯府所赐,这还没开始,誉王就落了一步。

  傅仁勇宠妻宠女之名,素来人尽皆知。

  得罪了傅仁勇捧在手心的女儿,誉王也算是倒霉了。

  不过也算敬安侯府幸运,忠武将军不在,否则。

  昔日西北之惨祸,又要重现了。

  短短一天之内,淑妃没少听见风言风语。

  就连早就请安之时。

  皇后亦很贴心的对贤妃道:“这小孩啊,宠是可以,就像忠武将军一样,宠归宠,可该教的,也都教了。小小年纪,那叫一个聪明。可若是宠过了,那便成笑话了。贤妃,你说是吗?靖王年纪虽小,你可得留心,好好的教,免得到时候丢人。”

  贤妃温婉一笑,亦是回道:“臣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靖王尚且年幼,臣妾定当小心照看,不让他丢了皇家脸面。”

  两人一唱一和,句句扎心。

  更有低位妃嫔附和着。

  淑妃第一次静坐着,没有发言。可她娇媚的脸上,却是精彩不已。

  想她淑妃何曾受过这么大的委屈,追溯源头,淑妃只能把气撒到敬安侯府头上。

  要不是魏敏妍兄妹做事不经脑子,又怎么会闹到这个地步。

  敬安侯府上下,除了一个魏朝晖,因为学院请不了假而幸免于难。

  其他人,无一不是被太后,淑妃拉着,接连训话。

  敬安侯气的,简直了。

  漫天飞的流言蜚语,处处流露着看敬安侯府笑话之意。

  偏偏傅元明也不买账,敬安侯夫人几次上门道歉,都是无用,连人都没见到。

  接连几天,敬安侯连门都没出,就怕出去,又是提及这件事情。

  大家嘲讽敬安侯府的同时,亦是有不少人感慨,傅元明初生牛犊不怕虎,竟如此高调。

  死咬着敬安侯府不放,真的好吗?

  虽然错在敬安侯府,但都已经这般低声下气了,也该了事了吧。

  殊不知,傅元明这样做,正好中了皇帝下怀。

  皇帝就是要这样一个人,孤零零的,有利的剑,他打哪里,就指哪里的剑。

  只有这样的人,他才能用的安心。

  要不,怎么都闹成这般模样了,他还是装作不知道。

  皇帝如此行事,敬安侯与傅元明心知肚明。

  这是在试探傅元明。

  可这场戏已然开始,敬安侯想要尽快下台,就必须傅元明开口。

  可傅元明的想法是,傅沅苓不开口,他也不会松口。

  这就注定了,这场戏,是场大剧,想要落幕,难!

  傅沅苓虽然身处书院,但这些消息,她也没错过。

  自家爹爹莫名其妙的升了一级,虽然看似荣宠加身,可这也意味着,以后的路,更难走。

  傅沅苓也看的出来,敬安侯府该怎么处理,便是眼前留给她们兄妹三人最大的难题。

  傅沅苓从绿袖打听来的消息,大致也猜出了自家大哥的意图。

  书院还有一个人,虽然说现在他并没有动静,但傅沅苓猜想,应该也快了。

  眼珠子提溜一转,傅沅苓顿时就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