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希望留在心里 第三十三章:立下目标求生存
作者:神龙世纪的小说      更新:2019-04-22

  此后陈知非遇到不懂的问题问小孟,通过纸上的只言片语,理解他说话的意思,然后再琢磨一下。因复审需要涉及到英语,而他早已将英语单词忘得一干二净,他开始尝试温习功课,设法通过小孟向女同事借到了一本海关出版的英语书看,利用业余时间和周末背单词,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收获和满足,又将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增强了自信心,重新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上班几天,他收到程琳琳发来的短信,问:你这几天到哪里去了?我找不到你?陈知非看到短信后顿感歉意,离开时没有与程琳琳告别,导致对方一直以为他还在公司上班,就回复说:不好意思,我已到报关公司上班了。程琳琳问:那你什么时候回来上班?陈知非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想了一会,回信息说:我不知道。程琳琳又发来短信说:我这几天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找你聊天。不知道你已调到航运交易所报关公司上班了。我刚有事去找你,结果问了同事,唉,才知你……。看到这段话,陈知非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程琳琳的话语里透出了几分无奈与不舍,如今他已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他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和恐惧,更加怀念起他和程琳琳在一起工作的快乐时光,心里莫名涌起一点希望。可是一想到沈总,他心里的希望立马就变成了绝望和悲哀。他知道只要沈总还在,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再回去了。他放下手机,开始思考人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希望借此能找到立足与发展的空间。想到今后将在报关公司工作数年,他给自己立下了目标:一是要搞好与同事们的关系;二是认真学习,尽快掌握工作技能,把小孟写的纸条搜集起来做成一个笔记本,方便日后温习;三是尽量多做和多看,学习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应,弥补孤陋寡闻带来的信息量不足。

  自从调到航运交易所的报关公司上班,陈知非开始体验到工作“磨合期”带来的那种糟糕的心情,面对工作环境的反差,同事们的陌生与隔阂,对分配的工作岗位的困扰等,他时常感到很难过,甚至一度产生了错觉,觉得这种表面的升职对他来说其实是降职,是明升暗降,是将他发配到地段偏远的报关公司上班,每天早晨他先骑车到中环线附近一个乘车的地点,然后再转乘公交车,路上交通拥堵,路途又遥远,上班多次迟到,哪有升职带来的快乐可言呢。还有在人声嘈杂的航运交易所大楼,在报关公司里他找不到群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与他一起共事的同事们都是各方面优于他的,他们有学历,有背景,有报关员证,与他们相处的越久,了解的越多,他越发怀疑自己的能力,更加感觉到自己的卑微不如人,觉得与科班出身的报关员相比,自己则是名不正言不顺,心里很难不产生自卑感,甚至无法忘记是胖经理对自己的破格擢用,才使他来到这个令他感到蒙羞的地方。工作的格格不入,身份认同感的差距,使他郁郁寡欢,加上又出于自尊心,他无法坦开心胸向他人倾诉心里的苦闷,只能将这些想法压抑在心里,表面上还要每天强颜欢笑掩饰住不满。他觉得在报关公司里,他是很孤单的一个人,没有真心相交的同事和朋友,没有依靠,没有温暖,更不会有像朱静芳这样的女人,想到朱静芳,他心里像是被蜜蜂的尾刺蜇痛了一下,愈发觉得自己孤苦伶仃。他很想找人倾诉一下,让心灵得到慰籍,希望从苦闷中解脱出来,可是环顾办公室四周,他又找不到这种可以倾诉的人。郭铭每天要多次往返于公司两地,没有空闲时间与他交流;小孟是他的师傅,又兼工作搭档,他关心的只是陈知非学习和上岗的事,对其它方面不感兴趣,很难畅所欲言。至于公司其他人,他们和陈知非在工作上没有太多的交集,彼此都感到十分陌生,很难产生亲近感。陈知非越发觉得自己是个孤单又可怜的一个人……。

  针对陈知非耳朵聋又能自己琢磨的特点,小孟使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要陈知非自己拿笔看报关单原件与打印副件两者进行对比找出不同,发现问题时用铅笔画个圆圈圈起来,遇到不懂得地方问他,他会解疑释惑耐心回答陈知非的问题,告诉陈知非该怎么做。早在公司总部扫描报关单的时候,陈知非已将报关单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了,有的内容他能看懂,也知道个大概;有的内容他看不懂,反复琢磨也理解不透。今次有小孟指点迷津,过去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经小孟这么一说和一写,一下子就全明白过来了,觉得复审(校对)报关单不过如此,对他来说不算很难,真可谓是轻车熟路,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唯一让他感到有难度的是国家和港口城市,这二块全是用英文字母拼写的,这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他早已将过去在学校课堂学的英语单词忘得九霄云外,只记得NO、YES、OK、THIS这几类简单的单词。他觉得胖经理把他这样的人弄到复审员工作岗位上实在是让人感到滑稽可笑,他不知道胖经理到底安的是什么心,为什么一定要把他调到报关公司来,逼他学做复审的工作。还有让他感到头痛的是有的报关单长达几页,甚至是几十页的商品名称需要用计算器进行人工计算,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审核的数字差一点点都不行,需要精确到四舍五入计数。就连报关单上的标点符号和错别字也不能漏过,否则申报的报关单被海关审单中心退回产生的退单费,他们都要面临罚款克扣工资,所以心理上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为此,他每晚下班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反复背诵世界各国港口和城市的单词,结合手写和默念以及白天工作时看到的加深对这些单词的印象,花一至二个小时反复背诵强化记忆,力求做到过目不忘。每次报关单复审(校对)完他都是先交给小孟检查,因为那些女预录入员根本就信不过他,她们宁肯要小孟复审(校对)也不看陈知非校对的报关单。终于有一天小孟忍不住发火了,他睁着戴隐形眼镜的眼睛对她们说:“他已经会了,你信不过他,你自己拿着看吧,不要再找我看了,我这里还多着呢。”边上坐着的一个戴眼镜的报关员主管提醒说:“让他(陈知非)把自己的名字写上。”他和小孟的关系最好,俩人年纪相仿又是同事加室友的关系。经这位报关员主管一说,那些女预录入员便不再说什么了,加上工作紧张,时间又很紧迫,没有人再提出异议,陈知非有些感激的看着他。这主管和胖经理是亲戚关系,来自北方的城市,看俩人的姓名就能知道他们的关系有多么亲近,胖经理叫董莺丽,他叫董应兴,这俩人的姓氏后面的字连起来很容易让人想起“应该美丽高兴”的谐音,似乎他们的父母就是为此而起的名字。小孟再三嘱咐陈知非说报关单校对好了一定要在背面写上你自己的姓名,这样就可以搞清楚是谁校对的报关单,怕陈知非没有听清楚,他又在纸上写道:切记!切记!切记!陈知非感觉很好笑,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压力。与其说小孟是认真负责的,不如说他是想撇清俩人的关系,以便真出了问题的时候他可以通过姓名划清界限。

  通过先易后难,由少及多,陈知非逐渐学会了复审的工作,但校对的速度还是很慢,跟小孟相比还差很远,双方不在一个层次上面。这引起小孟的不满,他多次催促陈知非快点做,就像是拿着鞭子抽打他的背一样,令陈知非感觉很反感。他们复审(校对)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预录入员打单的速度,因心里有压力怕出差错罚款,宁肯慢工出细活,导致桌子上的单子经常堆积的像小山一样。到了下午,男报关员们开始忙碌起来,将已进入电子审单环节的报关单盖好章放在塑料框里,等到时间节点他们端起塑料框往外跑,过了一会又拿着空框回来。小孟也变得紧张兮兮的,看见陈知非的动作稍有慢些或者闭眼打瞌睡,声色俱厉的催促陈知非快点校对!他用的最多的字眼是马上要开船了,快点对单!快!快!快!最初的时候陈知非很不理解,后来才知道他们复审(校对)的报关单要返回给预录入员修改,报关单进入电子审单环节打印出来后要交给报关员盖章,再由报关员拿到二楼报海关比对。他开始形成条件反射,看到桌子上有报关单忍不住拿来校对。随着时间的深入,他才发现这工作特别紧张,全程几乎是争分夺秒,且工作连续性很强,每天从早到晚校对,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整个过程就像打仗一样需要全身心投入,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队友的团结与协作,桌子上的报关单才能全部做完。这种超负荷又快节奏的工作,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长久的伏案工作,加上全神贯注,他感觉到脖子特别酸痛,有时轻微的转动一下脖颈疼痛会加剧,需要不时的改变坐姿,以免长时间坐着不动变成一具“僵尸”。直到此时,陈知非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胖经理当初为什么执意要把他调到报关公司,因此对胖经理生出一种本领的厌恶感。在他看来,胖经理打的如意算盘是,希望陈知非每天上班埋头校对报关单,听不见声音,又能专心致志地校对,心思不受外界干扰与影响。陈知非感觉不开心,胖经理把自己想象成那种能干的机器人。此后是他只管校对,对其它事情一概不闻不管,把自己封闭在报关单的一纸天地里,为的是逃避眼前的现实,暂时忘却分配的工作带给他的烦恼。开始的时候,胖经理对陈知非是比较照顾的,有时到了下班时间会走过来,主动询问一些工作情况,然后叫陈知非下班回家。对此小孟很有意见,觉得陈知非应该留下来加班,但因胖经理有言在先,小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陈知非走出公司办公室,转过身来对身旁的董应兴大倒一肚子的苦水。陈知非明白仅凭胖经理的口头照顾是不会长久的,迟早有一天他也会像小孟一样没日没夜的加班,最终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而这正是报关员们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