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事务所 第八章 群英会 (求收藏)
作者:臭小鱼的小说      更新:2018-04-22

  次日。

  在鲁肃的引见下,高仁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此时的诸葛亮才不过二十七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羽扇纶巾的他浑身上下透着儒雅气息,让人油然生出一股好感。

  这个人便是初出茅庐就为刘备在战略上画上波澜壮阔的蓝图,在分析天下大势的能力上,此人绝对是当世一流,无人能出其右。

  “亮见过天使,大人如此年轻,就被朝廷封为大官,实乃我辈典范。想我大汉立国四百余载,何曾有过大人这等升迁速度,此等人生际遇,实在羡慕旁人。”

  诸葛亮这话里有挪揄之意,讽刺高仁会拍曹操马屁。

  “先生过誉了,实乃陛下厚爱,不以草民卑鄙,委以重任,由是感激。”高仁拱了拱手,接着道:“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世人有言,卧龙和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使君有先生相助,当真是如虎添翼。”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淡淡道:“大人谬赞了,亮只不过一普通人,蒙主公抬爱,才有幸为他效劳。至于卧龙只不过一个区区虚名罢了,不足挂齿。”

  高仁和诸葛亮互相客套了几句,鲁肃见时机差不多了,遂向二人道:“二位,我家大都督已经在军营中设好宴席,请二位过去一叙。”

  诸葛亮伸手道:“大人先请。”

  高仁也不谦虚,事实上以他的身份完全没必要,在江东这块地盘,越是高调越安全,这是他前世看三国总结出的经验。高调的人容易看透,而低调的人往往让人捉摸不透,当然不能像祢衡那样高调过头了,不然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在鲁肃的带路下,二人见到了周瑜,身穿盔甲,腰悬佩剑,整个人看上去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上位者的气势。怪不得苏轼写到周郎时,谈指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何等的潇洒姿态。

  想来也是,能以区区弱兵打败赫赫有名的统帅曹操,这是实打实的辉煌战绩,足以让周瑜古今闻名。

  周瑜目光炯炯有神,打量着高仁:“天使远到而来,本都督受吴候之命接待,只是这军营之中一切从简,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天使见谅。”

  高仁扫了一眼案几上的酒菜,就半只鸡和一壶酒,眼上露出失望之色,当即道:“这江东果然地处偏僻,连接待本官的宴席如此寒酸,失望之极,失望之极啊。”

  周瑜心中暗喜,嘴上却道:“我江东贫困,不如中原富饶,还请天使多担待。”

  高仁摆手道:“既然将军好意相邀,那本官便给你一个面子。”

  这话一出,周围的几名带刀侍卫脸色骤变,一个个目露杀机,只要周瑜一声令下,他们会毫不犹豫用手中利刃将高仁这个狂妄之徒剁成肉泥,让他明白江东不比曹营。他们只效忠江东孙氏,眼里可没有许昌的朝廷。

  高仁对刚才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径向席位走去,鲁肃望了一眼周瑜,不由苦笑。而一旁的诸葛亮若有所思,暗道:“周瑜此人气量狭隘,被人如此轻视,居然不动声色,看来这宴无好宴。”

  周瑜不动声色,挥手示意众侍卫退下。

  入座后,几人举杯小饮了几盅,高仁向周瑜道:“周将军,吴候既然派你来接待本官,想必你也是个有几分本事的聪明人,那本官就不跟你打马虎眼了。”

  周瑜道:“天使有话不防直说,本将洗耳恭听。”

  “好。

  高仁叫了一声,侃侃道:“自董卓乱汉以来,国家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拥兵自重,将大好江山社稷分为几块,视为自己的私土,虽个个自称汉臣,不过眼中却没有天子。此乃不忠不义之举,曹丞相一心向汉,几番征战,九死一生,将沦丧的大半疆土重纳大汉的怀抱,如今朝廷要收回江东这块地盘,将军如何看待。”

  周瑜沉吟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江东一直属于大汉,以前是,今后更是。只是当年大汉衰败,我家吴候临危受命,治理江东六郡之地,上报皇恩,下安黎明百姓,为此鞠躬尽瘁,身染疾病。数年下来,江东在吴候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水寇渐绝,试问如此忠心,朝廷有几人。”

  “今朝廷要收回江东,我家吴候自是大力赞成,只是江东之地山越夷族众多,这些人皆是不服教化,好恶斗狠之徒,虽在我家吴候仁政的影响下,这些人有所改变,但要想去掉他们身上的匪气,将他们纳入大汉的怀抱非一时之功。只怕我家吴候前脚离开江东,后脚江东就乱了起来,到时战火一起,苦的是江东百姓。还请天使回去转告丞相,非是我家吴候贪恋江东大守的位置,实乃江东数百万百姓离不开他,等彻底平定山越,我家吴候自会功成身退。”

  高仁心中冷笑,好个周瑜,明明孙权有不臣之心,却被他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也罢,待曹操八十万大军横江而过,看他还有何勇气与其一战。

  在高仁看来,周瑜最大的倚仗无非是长江天堑和手下五万水师,若是想办法削弱一半,江东肯定会乱成一锅粥,到时就热闹了。

  诸葛亮摇了几下羽扇,笑道:“好一个大义凛然的理由,当今天下,诸侯林立,要说对汉室忠心耿耿,谁又抵得上我家刘使君。”

  周瑜听罢,不以为然道:“孔明,你这话也不过骗骗无知百姓。刘备一生在中原各处战场上颠沛流离,有的是机会报效天子,报效汉室,可惜此人惜命,加上能上不足,至今未做出于汉室有益的事情,反而连累董国舅一家遭了灭顶之灾。这便是你家主公,你可看清了他的为人。”

  周瑜虽未跟刘备真正接触过,但对此人的虚伪却有耳闻,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招摇过市,投公孙赞、投陶谦、投袁绍……这些人无一善终,而他刘备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手下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可见此人极不简单。

  高仁心中叫好,这周瑜简单一番话却道出了刘备的为人,三国中诸侯不知多少,但是论起虚伪程度,刘备自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当然,这跟他的出身卑微有关系。

  纵观三国各路诸侯,无一不是贵族出身,哪怕曹操也是宦官之后。而唯独刘备是草根出身,若不是靠一个刘皇叔的头衔,哪里能混得有声有色,最后更是位及君王。

  高仁不由想起发生在三国年间的一则故事。据说当年黄巾之乱,刘备还救过董卓一命,可听说刘备只是一个走织畈履之辈,董卓扔下几百金匆匆离去。也就这件事刺激了刘备,他意识到了名声的重要性,所以才煞费苦心地给自己身份造假,抱上了汉室这条粗腿。

  听周瑜贬低刘备,诸葛亮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子非备耳,安知备之苦。”

  周瑜一怔,他之所以贬低刘备,一则是不耻刘备为人;二则是前番诸葛亮去柴桑劝说孙刘两家结盟,说得江东文武哑口无言,吴候面子不好过,所以存了出当日之气的心思。实未料到,诸葛亮如此沉得住气,他感觉一重拳打在棉花上,甚是无趣。

  自从入座后,鲁肃一言不发,这时见气氛有些不对,忙起身打圆场,一边向周瑜劝酒,一边向诸葛亮解释。高仁在旁感觉好笑,孙刘两家互相猜忌,怪不得最后拔刀相见的,原来从缔结盟约开始就已经为未来的夷陵之战埋下了祸根。

  想到这,高仁心中一动,暗自道:“也许能从孙刘两家关系入手,就算不能瓦解两家的结盟,但起码也能让两家生隙,这样才好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