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庄园主 此第661章 两将守门消疾 一判添笔延寿
作者:玉之泽远的小说      更新:2019-09-04

  太宗惧而争,龙不听,相争已久,太宗不得脱。

  忽听环珮叮铛,仙乐声闻,倏尔金光大盛,五色雾气缭绕。

  此菩萨至。

  菩萨言:“汝受诛,实天数,莫扰唐王。”

  龙惧菩萨,弃太宗而去。

  犹言:“吾必于阎罗前诉之。”

  龙去,太宗称谢,而菩萨已隐。

  五色雾消,仙乐不闻,但见暗夜四弥,不知所至。

  太宗急而唤人,并无应者。

  太宗愈急,俄尔醒转,南柯一梦尔。

  其心悸,但言“有鬼”,惊动宫中,无能止之者。

  自此太宗夜不安眠,闭眼则见泾河龙,将讨其命,其状惨而其声厉。

  太宗不能承,不数日,身染重疴,精神倦怠,茶饭懒食,神思恍惚。

  有太医者,妙手回春之术颇有,然亦计无所出,诊脉而叹。

  太宗言:“朕不讳疾,卿可直言。”

  太医言:“陛下此疾,恐药石无功,臣回春乏术,依脉相,则不讳当在七日矣。”

  太宗闻之,慨然而叹,言:“朕只因失信于泾河龙,而至于此,此亦天数。”

  众臣闻之,俱惊而惧,皆失色。

  圣天子病体不愈,非只一体,实关社稷,而连江山。

  徐茂功进内言:“陛下此疾,只因为泾河龙魂魄所扰,若将其除之,则此疾自消。”

  太宗言:“此言易尔,然则何策可除?此非人力能为,卿等且退。”

  秦叔宝言:“陛下莫忧,虽不能除,亦可将其阻于外,使其不扰陛下,此亦疗疾之术。”

  闻此言,太宗心动,言:“阻此龙,谁可为之?”

  秦叔宝,尉迟敬德上前,俱言:“臣愿为之。”

  太宗喜,任其二人为守门官,守着官门。

  两将结束停当,于宫外立。

  但见

  金瓜斧钺两将拿,金光满身着胄甲。双镜装前祥云绕,绣带蛮狮飞烟霞。叔宝门丞确可敬,敬德户尉实堪夸。两个本是朝中将,从此平安保万家。

  两将守门,夜间稍安,无泾河龙相扰,太宗安歇得宁矣。

  一夜安眠,太宗心神安宁,面有喜色。

  “若非两卿守门,朕何能得安,此实两位爱卿大功,当受厚赐重赏。”

  两将谢过,晚间亦守宫门。

  夜色临而太宗歇,泾河龙又入梦中。

  前门有两将守之,其不能入,而从宫中后门而入。

  后门不守,其入而无碍。

  是夜,太宗又寢不能宁,于梦中见泾河龙前来索命,一夜不得安。

  魏征知之,言于太宗:“陛下莫忧,臣可于宫中后门守之。”

  “实赖卿力,朕心甚感。”

  “为陛下分忧,实臣分内事。”

  魏征于是夜,结束停当,于宫内后门守之。

  其所执者,斩妖剑,所穿者,玉带锦袍。

  魏征本是斩龙使者,其守后门,泾河龙自不敢入。

  太宗晚间得安,然虑三人日间理事,夜间守门,甚耽劳苦,恐不能支。

  太宗传谕,着雅擅丹青之臣,绘三人之相于宫门张贴,其亦奏效。

  虽无泾河龙扰,然太宗病体渐沉,渐不能支。

  第七日,太宗招众臣来,言托孤之意。

  众臣皆泣,独魏征伏首与太宗言:“陛下勿忧,臣有一方,可保陛下益寿延年,可屏群臣,听臣之言。”

  太宗令众退,独留征在侧。

  征言:“陛下尚记崔玨否?”

  “其曾在太上皇身前任事。朕犹记之,其任礼部侍郎之职,政绩甚优。卿何言其?与朕之疾相关乎?”

  征言:“崔玨现在幽冥任职,司吏判官,掌文书,秉考核,实阎王驾下之得力者。臣有一书,付于陛下。陛下可赍此书,赴幽冥交于崔玨。其念太上皇与陛下之恩,思臣曩昔旧谊,必可令陛下去而复返,必不至令陛下久留他界。”

  征言毕,袖中出一书,交于太宗,退。

  太宗视其书,上写叙情之言,付托之意。

  视毕,太宗觉神情恍惚,口不能言,俄顷瞑然而逝。

  征言于众,莫将太宗殓,守之则可,。不逾日,太宗必可还阳复生。

  众大异,然有侍者佐证,亦不妄作,而遵魏征之言守之。

  太宗瞑然而逝,只觉身入另个世界,渺茫悠远,黄沙迷雾,惨声连连。

  太宗知已入幽冥界,视前有铁围城,中有魂魄无数,皆惨呼叫号,不忍听闻。

  又见若牛头者,马面者,执索而牵,亦有魂魄无数。

  太宗趋前,忽有魂魄阻之,言:“李世民,你今日亦到此,识我否?”

  太宗视之,不识,但见其披发褴褛,状甚狰恶,胸前大洞,若枪刺者,前后洞穿。

  太宗思之,其似阵前为已所诛者,然实不记其人为何者。

  “汝莫怨,朕若返阳,必为尔等超度,助尔等脱此苦厄而入福界。”

  此魂魄闻之,言太宗:“汝到此间,尚言返阳?妄矣,妄矣。”

  正言间,有使者至,言太宗:“唐王莫惧,我受崔判令,请王俱行。”

  太宗随使者,至阎罗殿内,有判官崔玨早待之。

  太宗入,崔玨迎,言:“陛下驾到,崔玨有礼。”

  “此非世间,不须多礼。”

  “请陛下移步,上座稍歇。”

  太宗坐,崔玨拿生死薄视之,至太宗之殁时,上记“大唐贞观一十三年。”

  崔判视侧无鬼卒,阎王亦未到,遂取浓墨饱蘸毫端,于“一”字上加了两笔。

  再视之,则已是“大唐贞观三十三年”矣。

  崔判此为,太宗延寿二十载。

  崔判方将生死薄放于库内,阎王至,见太宗,而问崔判:“唐王之寿实已到乎?”

  崔判言:“取薄王可视之。”

  阎王视薄,知唐王尚有二十载阳寿,言:“此亦差者所误,可送唐王返阳,弥此谬误。”

  崔判言:“不若由下使,于唐王游此界一遭,可否?”

  太宗许之。

  崔判与太宗出殿,游于幽冥,前至背阴山,崎岖难行而黑雾罩之。

  太宗惧不能行,言:“似此山者,怎得攀之?”

  崔判言:“无碍,臣自可领陛下越此山。”

  山上无草,涧中无溪,洞内无云,岭上无鸟。山中遍布者,似刃般石,若铁者岩。

  幽壑深涧,尽藏魂魄,岭上洞内,皆是野鬼。阴风阵阵,阴云暗暗,阴气森森,甚怖。

  若非崔判前引,太宗无越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