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夜 第十三章 上山祈福
作者:孤独地感叹号的小说      更新:2018-10-30

  “这金陵城,又要风云涌动了。”

  世子倚门而望,听到金陵南山的钟声响起,又多了一丝惆怅。

  “世子,外面风大,回屋去吧!”

  秦叔从书房门前路过,见到世子恍惚的神情,不知其在想什么,但他看着世子的样子,似有心事。

  “秦叔,你听,这南山的钟声又想起来了。”

  “是啊!无论这世事如何,这钟声就没有停止过。”

  秦叔手背于身后,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朝着那朝霞的远方望去,只见那朦胧的青山挂上了一层红晕。

  世子双眼微眺,不经意间瞥了一眼秦叔,停顿了少许,又看向远方。

  远处,钟声阵阵作响,波散开来。

  ……

  ……

  金陵南山的南山寺上,洪钟震荡着整个寺院一片肃静,寺院的和尚全部都回到了经房抄写经卷,只在半山腰的石阶处,还有几个清扫的小和尚。

  每年的年关临近,南山寺的香客总是会来许愿,山中虽然清寂,多半会有人语声,而今日出奇的寂静。

  半山腰处的两个小和尚站在石阶上不断的向下张望,似乎在等什么人。

  当他俩看到山下处一队人,缓缓朝着上面而来时,其中一个小和尚,神色一喜,推了一把身边的另一个小和尚,催促道:“快,快去禀告师父,人来了!”

  一个麻利的小步子,一个身影哒哒的向寺院跑去。

  不多时,寺院门口走出来一位德高望重的住持,手持禅杖,身披袈裟,面容慈祥而又严肃。在其身后又站了几名面容清秀的弟子。

  恰此时,台阶下,走上来一众人,其中为首的是被何公公搀扶的皇太后,在其身后有几个便装打扮的侍卫。

  远远地,住持不敢大意,躬身行礼,道:“参见太后,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待皇太后走到台阶上时,主持方才站起身来。

  “有劳大师了。”

  太后还以礼至,先一步朝着寺院走去,众人随后跟随其后,到寺庙的正殿之时,众人自觉的站在的门外,没有进去,只有太后被主持请进了大殿之内。

  主持从桌子上点了几根燃香,递给太后,太后接过燃香向大殿之上的佛祖拜了几拜,插在香炉之上。随后又跪在了蒲扇之上。

  太后没有言语,闭上眼睛,诚心的向佛祖祷告,祈求佛祖能够保佑她的儿子大病痊愈。

  许久之后,太后才站起身来。

  “住持……”

  她本不信奉教义,但圣上不见好转,她心急之下才想来此地祈福。

  主持听到站起的声音,睁开了微闭的双眼,手中的佛珠也停止了转动,他上前一步,施礼,道:“太后,请借一步说话。”

  太后点头应道,二人一起从正殿侧门转向寺院的后院。

  后院院中清幽,也无人影。太后走了几步,欲言又止,住持只是一笑,道:“阿弥陀佛,太后,此地并无外人,但说无妨。”

  太后一怔,随后问道:“大师,可知因果之事?”

  “呵呵,世之因果,不过一念之间;无因便无果,无果亦无因。”

  “太后,今日上山,却因惑此事?”

  住持见到太后面色不善,有微悲之色,当即问道。

  “不,是因皇上破坏道庙之事。”

  主持顿时一惊,几年之前,圣上的确做过这样的事情,如今太后提及此事,想必圣上应是出了什么事情,不然太后怎么会亲自上山祈福。

  他虽有佛礼,却与太后说不得,只得顺着着太后的意思说道:“皇上在位之初,天下百废待兴,破道庙立新佛礼为因,数年来,国泰民安,国运昌盛为果,此乃国之幸也!。”

  “可皇上病了,有人说是道祖诅咒导致,此有何说辞?”

  太后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之前无论什么因果,对她来说都不重要。住持心中已有应对之策,他笑了一下,道:“凡事皆为阴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皇上乃是天命之子,又岂可受诅咒之胁?皇上既有气运在身,此遭也会化险为夷。”

  “哀家也希望如此,但此话不可儿戏。”

  太后对住持是信任的,她虽年迈却不糊涂。

  “过些时日,我想太后还来还愿的。”

  主持胸有成竹,似乎这些事情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了一般。

  “希望如此。”

  走到后院的尽头,在往前就是下山的路了,两人在后院的墙根停了下来,太后又叮嘱道:“主持向来稳重,但哀家还是要说一句,今日的话切不可外传?”

  “阿弥陀佛,出家人置身事外,不理红尘事,太后尽管放心。”

  太后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她的内心稍稍的有了些信心。她来这里并不是想要什么答案,无非是想要一个寄托。

  不然她也不会让刑部去再查尚大人和之前去世的两位大人的案子。

  太后于傍晚的时候离开了,回到了宫中,她还着急去看望昏迷中的圣上,同时还要听一听刑部关于案子的进展。

  太医院的太医又来会诊,依然没有什么头绪,皇上过去今夜,就只剩下八九日的寿命了。

  与此同时,太后交代张首辅和大将军的一些事宜也在紧张的进行着。

  这是太后这些年最忙碌的夜晚,她之前从未想过她会把持朝政,可这些都是最无奈的选择。

  疲惫的身躯下,她又苍白了许多。

  这个夜晚很漫长,不知道还要经过多少个漫长的夜晚,一切才能好转起来。

  夜深了,她从夜央宫中站起身来,走了出去,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望着天上的月色,又是一阵悲凉。

  “这月色真美……”

  她感叹道。

  “这月色真美!”

  同样是赏月,心境却不一般。

  圣上病了,陈兴也有许多日不曾进宫去,裁制诸王的计划也暂停了去。

  他站在那颗槐树下,一个人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与之前沉稳的样子有些差别,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孩子,也有着自己的真实。

  他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呢?他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他在京城有又怎样的目的?

  或许这月亮才知道,或许只要有他自己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