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夜 第二十八章 身份确定
作者:孤独地感叹号的小说      更新:2018-10-30

  当夜,世子回到府中,有些疲倦的躺在床上休息。不想下人来报北秦三皇子在门外求见。世子心中燥虑,托了个借口回绝了。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多时也睡不着,想想这时辰不过天色将晚,如何能睡得着,再加上心中忧虑重重,更加难以入眠。

  今日的朝局显然已经分成了两派,世子从中作难,此时,南阳府的父亲还不知此事,等他知道,估计这储君的人选就已经定了。

  无论是大皇子还是幕王,对南阳府来说都会有所变动,这边境必然会是一阵动荡。

  “哎!”

  世子望着房顶,叹了一口气。

  “何必想这么多呢,烦劳心神!”

  世子自我安慰道。

  反正父亲也不希望自己去关心这些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只要有父亲在,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自己多余的担忧反而会引来父亲的责骂。

  庆幸的是,父亲现在不在金陵,若是他知道自己参与了立储这件事,即使没有发表意见,也会让他禁闭的。

  他一直都知道,禁闭的滋味不好受。想当年只因说了一句“临江王也算是个英雄”,就被父亲禁闭了半月有余,可见此事的严重性。

  “睡觉!”

  世子盖上金丝蚕被,捂住的头,将自己憋在黑暗里,这样也许有助于睡眠。

  ……

  ……

  “睡不着!”

  憋了许久,世子还是没有睡着,他掀开被子,一下子坐了起来。不过当他睁开眼,看到前方模糊的站着个人。

  ……

  ……

  “你怎么进来的?”

  “我敲门进来的。”

  “你有敲门吗?”

  “我确定我敲门了,不过你好像没听见。”

  “我倒是很好奇,先前下人说世子还没有回来,怎么你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是这么说的?”

  世子小声喃喃道。

  “我只是有些累,所以不想见客,也不知道是谁在外面。”

  世子满脸的尴尬,从床上下来,穿上了衣服,道:“三皇子,怎么知道我在家的?”

  “呵呵,你的轿子在院中呢!”

  “哦……”

  原来三皇子观察的还是比较仔细的。世子更有些燥热感,无奈的走到炉火上,慵懒般的拨了拨炉火中的碳火,喃喃自言自语般的轻声问道:“三皇子这么晚来,不会是为了数落我吧!”

  三皇子上前一步,伸手到炉火上面,轻佻眉头,轻笑了一声,又转过脸来,目光幽幽的看了世子一眼,道:“我哪敢数落世子啊!我求世子还来不及呢!”

  “求我啊?”

  世子故作惊讶般的瞥了一眼三皇子,伸了个懒腰,道:“三皇子要求我,可是破天荒,连下个棋都不许我悔棋,今日到来求我了,哈哈。”

  被世子嘲笑一番,三皇子无奈的撇了撇嘴,求饶的口吻说道:“以后我让着你行了吧!”

  “谁稀罕!”

  世子兴起,又嘲弄了一句,也算是缓了缓之前压抑的心情,随后,坐到席子上,整理了一番衣服,道:“好了,不与三皇子玩闹了,说吧,什么事情?”

  三皇子淡定坐到席子上,没有看世子,只拿起案牍上的书卷,轻瞥了一眼,轻描淡写的说道:“父皇托人送来了几件貂绒,放在金陵城外的逍遥镇的驿站,我想向皇上请旨,出去一趟,还望世子替我去圣驾前美言几句。”

  当今境下,边境紧张,北方的货物想进入金陵城都需手谕,故而北秦的物资也无法顺利的进入金陵城,而北秦三皇子又是质子之身,无圣上特许,是不允许自由出入金陵城的。更为关键的是,逍遥镇正是通往北秦的官道,三皇子出入就更加不易了。

  世子托了托下巴,沉着气,思忖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应道:“这件事交给我吧,明日我正好还要去宫中请安,一并向皇上禀明了吧。”

  “多谢世子了!”

  三皇子大喜,眼神却有些诡异般的眨了眨。世子只盯着炉火,沉浸在思索中,也不曾听到三皇子的谢语。

  三皇子见状,只是又瞟了一眼,翻起书来,闲看了起来。

  过了许久,世子才如梦般缓过神来,瞧见三皇子坐在案牍上看书卷,也就只多看了一眼,倦怠的目光盯着炉火发起呆来。

  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太多,而三皇子也经常来世子府,虽是闲聊,世子也担忧自己说漏了嘴,暴露了宫中的状况,可三皇子来的勤,自己也需要掩饰一些,免得三皇子看出端倪,毕竟北秦与大魏从来都只是暂时的朋友,永远的敌人。他担心,如果三皇子知道宫中巨变,一封书信送到北秦,又会多出许多事端。

  眼下,是最不能节外生枝的。三皇子出城的事情还好说,自己与窦云将军说一句便是,最难的事情,却是太后那边。长平公主已经多次去了济世堂,如果会有什么发现,未必不会告诉太后。太后念子心切,济世堂必然是要问上一问的,如此一来,宫中的事情,可能就瞒不住了,要知道,济世堂虽然行医仗义,但济世堂的老堂主,却曾是陈国的御医,对朝廷一向不屑,甚至有些敌对,在这关键的时候,宫中的消息传过去,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就无从得知了。

  更为担虑的是,这个老堂主已经许久不在江湖现身了,谁也不知道他在哪。

  这种不确定的变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但愿,长平公主没有告诉太后。

  世子小声喃喃道。

  “在想什么呢?半天了在那里发呆。”

  三皇子放下手中的书卷,别有兴致的盯着世子看了半天,随后一笑,问道。

  世子收起目光,转过脸去,摇了摇头,道:“没什么,热的有些困了。”

  说着话,坐直了身子,离炉火稍远了些。三皇子也不置与否,站起身来,抖了抖衣服,玩笑般的说道:“这是要赶我出吗?”

  “也好,我去万福楼听戏去。”

  世子连忙欲站起身来,只是坐的太久,扶着地,撑了一会儿,又倒在了地上,嘴中却喊着:“我哪有赶你的意思。”

  “本皇子今日高兴,便饶了你。”

  “走了。”

  三皇子洒脱的推开了门离开了,世子坐在地上,瞅着他关上门,也没站起身来。

  不知为何,他觉着这几日三皇子的心情是比往日好了许多,都一把年纪了,还学会了开玩笑只是苦了这世子,闷闷的苦笑。

  世子又坐了起来,拨弄了一下炉火,只听外面有脚步声传来。世子心想,三皇子还没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他不会又要在这坐到深夜吧,还是说良心发现拽着自己去万福楼听戏啊。

  “唉,我说你怎么又回来了。”

  世子冲着外面喊道,可脚步临近,却没有回答。

  等到门被推开的时候,世子看到是刑部李庆年李尚书,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可曾遇到北秦三皇子?”

  “下官从府院后门进来,不曾遇到。”

  世子点点头,压了压心中紊乱的气息,自言自语道:“那就好那就好。”

  “世子,为何如此神情?”

  “方才北秦三皇子正在府中,我怕他撞见你会恐生疑虑,这节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皇上有个好歹,也得等储君继位,朝局安稳后,再昭告天下不是吗?”

  “世子说的是,也算是省去了麻烦。”

  世子点点头,从炉子边,拿起的茶壶,烧在了炉子上,抬起头看了一眼门缝,问道:“何公公没有来吗?”

  “已经在路上了,宫中眼杂,进出难免要多留心。”

  李尚书解释道。

  “好,那就等何公公来了,在议事吧。”

  李尚书只好站在一旁,世子也不再乎那些礼节,赐了座,又品了一会儿茶,不多时,何公公披着黑色的斗衣走了进来。

  三人坐定,续上了上好的凌春,关上了房门,商议起来。

  世子最先发话,因为他下午的时候听刑部传信,发现了一些端倪,所以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听你们说,那人的身份确定了?”

  李大人和何公公点点头,算是应了。之后李大人想要说话,可他看了一眼左侧的何公公,又咽了回去,转口道:“还是公公您来说吧!”

  何公公抖了抖衣袖,叹了口气,眼神有些恍惚,沉重的说道:“他叫段庆,二十多年前,他也曾是宫中的御厨,深得后主喜爱,但好景不长,仅仅半年的恩宠就在高祖破城的时候破灭了,后高祖在位时,也在宫中做事,只是不受恩宠,对前朝抱有余念,只是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勾结西凉,陷害皇上,”何公公一脸的悲愤,也有意思说不出的情绪,只见他长叹了一下,又说道:“也怪我疏忽,对他不曾管教,几年前我就发现他心术不正,念他是宫中老人,却没有阻止,不想却有了今日。”

  何公公又是一阵心酸,哭诉道:“我这一生平庸,晚年却两次陷皇上于危难,难逃罪责啊。”

  世子看时,何公公双眼通红流下几行浊泪,世子不忍,连忙安慰道:“人心难测,事已至此,也绝非何公公一人之过,不必内疚,眼下当紧之事是要找出解救皇上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