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夜 第四章风云再起
作者:孤独地感叹号的小说      更新:2018-10-30

  第二日,清晨,世子刚起来,莲儿就敲门进来了,还准备了热水。世子只是笑了笑了,走下床来。

  门外,初阳东升,照射到院子来,一片暖色。

  而宫中陈阳宫,大臣纷纷走出大殿,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

  自圣上苏醒过来,朝廷的气氛变得一片宁和,边关也频频传来喜报。三关之地交接的十分的顺利,圣上从关内又征了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入伍,增加三关之地的兵源。而圣旨早已经下达到南阳和信阳,因为这里距离三关之地最为接近,更适合调遣。

  从两地的官员来报,一切还算顺利,南阳王直接从南阳借调了一五万兵力前往三关之地,而在南阳相应的增加了从军的军饷,因而兵源得到了极大的保障。而信阳是信阳王的封地,虽然进展稍稍缓了些,但也没有出多大的问题,从当地官员的反应来开,这并没有引起信阳王的反对。

  而朝廷内部,很多事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关于圣上遭受陷害的这件事的历史记载。

  魏国的太常卿在魏国的官职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像秦汉时期,执笔握权,不会因个人的喜好书写历史,更为的客观,想当初司马迁在遭受腐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奋笔客观的写下帝王的事迹。

  而今,太常卿更多的听命于圣上的意图,因为写下的历史可想而知,带有多少圣上个人的情感。因而此次事件,全部的责任归到了北秦三皇子那边,所有关于圣上之前的污点全部被省略了去。

  而这次事件被称作“七寒政变。”因为是在圣上执政七年的大寒节气发生的事情,故而以此为名。就此,北秦的三皇子就这样成了历史的罪人。

  而这些事情过后,圣上就要开始他的计划了。

  魏国建国初期,因为各方势力动荡,为了稳固当时的朝局,先帝高盛先后分封了一些功臣为王,一来防止各地的叛乱,二来借分封安抚这些功臣。

  当然这些也是有很多弊端的,随着先帝那一代人的离去,他们的后代,逐渐有了自己的野心,不再感激朝廷对他们的恩泽,反而想在维护自身的利益的前提下,贪得无厌。

  圣上再朝这些年,时有诸王争夺土地兵戎相交的情况。久而久之,在这些王臣之中也逐渐有了分化,有些便越来越贫弱,而又有些靠着吞并壮大起来。

  所以,制裁这些王臣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

  当下,对朝廷最有威胁的有南阳王府、信阳王府以及西南边陲的越南王府。这三方势力本身就有很强的兵力,而又处在边关,连年征战,手下兵力骁勇善战。

  更甚者,边关将士只知有其王,不知有其皇,凡事只听命王府。

  而在这种情况下,圣上十分的担忧,一旦时间久了,朝廷就会彻底丧失对这些王臣的控制。尤其是南阳王,圣上深知,南阳王本就是前朝的后人,若是他造起反来,恐怕就是牵连甚广。

  谁也不知道散落在各地的前朝余孽会不会趁机起势。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裁制诸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圣上下了朝之后,在碧莲池的凉亭处,将一把鱼食抛向池中,引来众多五颜六色的鱼儿纷抢。

  “哼哼,瞧这鱼儿抢的真欢呐!”

  圣上似有些得意的笑道,“何公公,你说若是到了夏日,这些鱼儿会不会更肥。”

  “呵呵,皇上说的是,不过,依老奴看,这些鱼儿到了夏日能活下来就很少了。”

  “哦?”圣上欲撒一把鱼食,停在了空中,转过脸来问道:“此,又是为何?”

  “自古以来,都是大鱼吃小鱼,而这鱼池中,冬日食物又有些匮乏,难免争斗会激烈些,能留下来的定是要肥了些的。”

  圣上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将手中的鱼食扔进了鱼池之中,淡淡的道:“你懂得这么多,朕每每问你朝中之事,你却含糊不说,到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倒是对答如流了。”

  “呵呵,”何公公拱了拱身子,低下眉头,笑道:“老奴常在宫中打理,对这琐事也就熟悉了,而朝廷的事情,老奴又何曾接触过,故而不敢妄言。”

  “你啊!”圣上笑道,指着何公公无奈的说道,“难怪先帝每每都要在诸位皇子面前夸赞呢!”

  “好了,以后朕也不问你了。”

  圣上向来多疑,而“七寒政变之后”圣上虽然不怪罪何公公,但他骨子里的那股多疑之性,不免要多留一个心眼。而何公公一如往常,从参与政事,这让圣上根本无从猜疑,心中自然放心了许多。

  既然何公公从前朝到先帝再到现在,一直小心翼翼,断然不会做出任何陷害圣上的事情,所以圣上的芥蒂心也就放了下来。

  而这小小的试探,对何公公来说,又怎么会不知道。

  宫中常年刮风,只有何公公知道那风从哪里来,又去往何处。

  “对了,客卿怎么还没来?”

  圣上刚下朝就派人去了陈兴的府中,这时候应该也该到了,所以圣上便问了一句。

  裁制诸王的事情只能和陈兴一人商量,其他的朝臣圣上不敢信任。因为他不知道那些朝臣是否是幕王的人,或者是其他王臣的人。

  若是幕王的人还好说,幕王即使对这皇位有想法,但圣上知道,幕王不会做出损害朝廷的事情;可换做其他王臣那就不一定了,一旦他们知道裁制诸王的事情,很有可能直接造反,到时候,这一切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

  “这不,陈公子已经来了。”

  何公公顺着圣上的眼神的方向指了指,只见远处一个身穿素色布衣的年轻人,轻步徐徐而来。

  那翩翩少年的容颜,沉稳的脚步,温儒尔雅的气质,惹得不远处的几个宫女偷眼看了去,只是一瞥,竟有些脸红。

  圣上看着陈兴走过来,淡淡一笑。

  他不得不承认,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的美男子,而他的父母又该是怎样的容颜呢?

  这算是一个背景的说明吧!关于这里的设想,其实大家可以看看汉朝的汉武帝关于削藩的记载,推恩令。当然这是架空历史,只是借助历史的一个设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