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武圣 第八十二章 催促再三
作者:半城流烟的小说      更新:2019-02-25

  将军府内,关羽、贾诩、蔡邕、吕布、徐晃、关雄齐聚一堂。

  众人看完朝廷公文以后,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看来,是我连累将军了。”

  蔡邕思量半晌,满脸歉意的说道。

  以关羽立下的功劳,哪怕早晚都会被调回京师,却也不会这么快。

  若非蔡邕担心回京难得幸免,躲在云中不肯回去,恐怕关羽也不会遭此横祸。

  “此事与先生无关。”

  “某与十常侍势不两立,纵然没有先生这件事情,他们早晚也会算计某。”

  蔡邕闻言,脸色非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无比担忧。

  “皇命难违。”

  “既然陛下召将军回京任职,若将军执意推迟,恐怕会遭到猜忌。”

  “然十常侍权倾朝野,将军朝中又无根基,假如将军回京,恐怕凶多吉少。”

  蔡邕见识过朝堂争斗的凶险,自然明白像关羽这样的武夫,很难立足于朝堂。

  天子杀士人还有所顾忌。

  如果真对关羽产生了想法,天子杀武夫却会毫不手软。

  “若将军信得过老朽,不妨称病辞官,也好避过朝堂争斗!”

  不得不说,蔡邕也非常有见识。

  他虽然没想到养寇自重这方面,却也想到了辞官归乡这条计策。

  假如关羽违背天子诏令,仍旧待在云中担任破鲜卑中郎将职位,那就是图谋不轨。

  然而,称病不回京任职,这种事情谁都强求不得。

  哪怕灵帝乃大汉天子,也不能勉强别人为官,这样关羽就能保全自身。

  “云中之兵,大多都是河东同乡,若兄长辞官或者回京,这些同乡前途如何?”

  关雄心中大急。

  兄弟二人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他绝不想前功尽弃。

  “鲜卑不敢寇边,乃是因为有主公驻扎于此。”

  “若主公回京或者辞官,恐怕要不了多久,鲜卑就会再度寇边,那时必定战火不断。”

  “更何况,河东同乡大多举家来投。”

  “有主公在此驻扎,他们能够分到土地好好生活,假如主公不在云中,这些千里迢迢来到云中的追随者,如何能够保证他们权益?”

  徐晃此时,亦心中焦急。

  许多河东子弟,都是徐晃负责招募。

  假如关羽离开云中,先不说后来长官会不会收回那些田地。

  就算那些田地不被收回,待鲜卑寇边以后,云中将再无宁日,土地也会荒废。

  那个时候,就算河东子弟家眷拥有土地,恐怕也活不下去。

  吕布闻言,却是目光闪动。

  他如今拥有军候职位,奈何有关羽这等豪杰为上官,想要更进一步非常困难。

  假如关羽回京或是辞官。

  吕布相信,凭借自身勇武,很快就能立下赫赫战功。

  故此,虽然其余众人尽皆面露忧色,唯有吕布神色如常。

  听到几人之言,关羽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虽说当初贾诩定下养寇自重的策略,奈何时日尚短,根本来不及布局。

  更何况,鲜卑已经被关羽打怕。

  假如关羽留在云中,鲜卑人恐怕根本不敢寇边,如此何以‘养寇’?

  关羽目光环视众人,最后停留在了贾诩身上。

  众人脸上皆有异色,唯独贾诩仍旧老神自在,丝毫看不出紧张。

  “此事,先容我仔细考量一番。”

  关羽心中微动,当即对着众人说道。

  众人虽然心情各异,奈何关羽已经发话,他们只能暂时退去。

  只有贾诩,仍旧没动。

  “还请先生救我!”

  待众人都离开以后,关羽疾步来到贾诩身边,郑重恳求。

  “主公万莫如此!”

  贾诩急忙闪身躲避。

  没投奔关羽之前,贾诩还能在对方面前摆谱。

  然而,确定主从关系以后,贾诩就能很好看清自己位置。

  关羽再问:“寇未养成,如何应对朝廷相召?”

  贾诩反问道:“敢问主公,徐将军可信否?”

  关羽毫不犹豫答道:“公明乃忠义之辈,又是某之同乡,完全可信。”

  “那么吕将军可信否?”

  贾诩再问,关羽却是沉吟许久,难下决断。

  “既然主公犹疑不定,说明此人不可信。”

  “今日廷议,众人得知朝廷诏书,尽皆面露急色,唯有此人不急反喜。”

  “我观此人桀骜难驯,彼见主公失势,恐有别样心思,还望主公明查。”

  贾诩眼光毒辣,看人极准。

  若非刚刚来到云中,对于诸将尚且不甚熟悉,根本无需询问关羽。

  饶是如此,贾诩也能在短时间内,看出诸将心思。

  关羽闻言,终究还是涩声到:“某心中有数,还望先生教我破解之法。”

  贾诩敛容道:“此事易耳。”

  “南匈奴如今内部争斗不休,只需让徐将军率领三百精骑,送我入匈奴面见于夫罗,寇自可成。”

  “至于将军,完全可以答应陛下回京任职之事,不过应该尽量拖延。”

  “除此之外,主公离开之时,可将兵权暂交关雄将军统辖。”

  “关雄将军在军中威望颇重,更兼军中子弟多为河东人氏,在朝廷派遣新任破鲜卑中郎将赴任以前,有关雄将军坐镇军队,主公无需担忧云中。”

  关羽先是一愣,继而若有所思。

  他雷厉风行,和贾诩密谋过后,当即召来徐晃,两人谈论许久。

  当日下午,徐晃就点齐三百骑兵,暗中护送贾诩赶往南匈奴。

  至于军中事物,关羽也开始逐渐交接给了关雄,却仿佛忘记吕布的存在一样。

  云中军务交接完毕,已经过去了三日。

  关羽谨记贾诩尽量拖延之策,并没有立刻回京,反而继续滞留在云中。

  在此期间,居然又有诏书前来催促关羽回京。

  第五日,关羽正在军中巡视,忽然有人来报,说并州刺史丁原前来拜访。

  关羽不敢怠慢,急忙出门相迎。

  “羽见过使君!”

  “哈哈哈哈,将军不必如此多礼。”

  “真没想到,过去区区两年余,将军已经把云中治理得如此繁荣。”

  丁原仍旧如此豪爽,不过语气中又带着别样味道。

  “和使君想比,羽自愧不如。”

  “却是不知,使君此次前来云中,所为何事?”

  也不怪关羽如此询问。

  两人互不统属,以前虽然有点交情,却也并未深交,丁原更是从未来过云中。

  对方在这个时候过来,恐怕并非好事。

  丁原眼中,露出尴尬之色。

  不过他还是说道:“某得陛下诏书,令我催促将军回京述职。”

  关羽闻言,眼睛微微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