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武圣 第一百六十六章 车骑将军
作者:半城流烟的小说      更新:2019-02-25

  关羽心中刚刚升起这个念头,就被狠狠压了下去。

  十常侍虽然作恶多端,却也是因为有刘宏在背后默许。

  如果刘宏自己,都不能醒悟且有所改变。

  纵然最后可以诛杀张让等人,天子还可以继续宠信其余宦官。

  “我,究竟该怎么办?”

  关羽收回思绪,看着贾诩、张飞、徐晃、高顺,这些三国时期鼎鼎有名的人物,心中忧愁略微有些消减。

  “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哪怕行事荒唐,若不负我,我必不负大汉。”

  不过很快,关羽就下定了决心。

  关云长前世因为崇拜自己祖先缘故,哪怕受到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个人品德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

  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

  特别是融合关羽记忆后,云长性格更趋向于历史上的关羽,却也变得更灵活。

  他没有历史上关羽的愚忠,却保留了知恩图报的品质,眼光与胸中格局,也变得更为开阔。

  刘宏很多地方,的确做得不对。

  关羽听到刘宏做得那些事情,恨不能抽他几个大耳瓜子,却仍旧不能抹去,刘宏对他的提拔之恩。

  “肃静。”

  “陛下所为虽有失偏颇,却也不是我等臣子能够非议。”

  看着诸将面红耳赤,愤愤不平的模样,关羽只得出声喝止。

  不要以为,三国时期豪杰,真的有很多人会愚忠朝廷或者主君。

  这个时代,思想还比较开放。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想要得到豪杰效忠,也需要值得对方效忠,更需要付出代价。

  这个时代的儒家思想,尚且不似清朝时期那般被扭曲,也并不推崇愚忠。

  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所推崇的忠,首先要建立在君主值得属下忠诚上面。

  假如君王器重下属,下属则应该忠于君上,背叛则为不忠,当受天下唾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历史上的吕布,先是杀掉对其‘大见亲待’的丁原,博取荣华富贵。

  随后,更是为了一个婢女,杀了与其‘誓如父子’的董卓。

  这也是为什么,吕布会被世人唾弃。

  纵然抛开当时的儒家思想不谈,哪怕以现代人眼光看,这种行为也令人不齿。

  再举个例子。

  历史上徐晃背杨奉而投曹操,为什么世人都认为其乃忠义之辈,而非背主之徒?

  盖因杨奉并非明主,又出尔反尔不听徐晃劝谏,徐晃自然有另择良主的权利。

  当时就有人劝谏徐晃,杀杨奉再投曹操,以为晋升之阶。

  徐晃却言辞拒绝,不愿做此等龌蹉之事。

  再看郭嘉,先是北上投奔袁绍。

  袁绍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对待郭嘉也不错,却没有给发挥所长的机会。

  郭嘉当时就对辛评、郭图说:“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郭嘉认为。

  袁绍只是表面效仿周公礼贤下士,却不能人尽其才,难成大事,而后果断离去。

  郭嘉弃袁绍而去,为何没人说他是背主之徒?

  盖因汉代时期,儒家思想比较较开放,君择臣臣亦择君。

  假如君主仅仅厚待属下,却没有能力折服下属,属下因此离去,也是情理之中。

  很多人错误的以为。

  中国儒家思想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其实遍观儒家经典,从没有这种说法。

  这种言论,乃后世小说、电视剧,歪曲了儒家思想罢了。

  乃儒家经典,对于忠君之事,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记载:“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也就是说,国君为了江山社稷去死,死得其所,臣子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

  如果国君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臣子又不是他奴才,谁该去死呢?

  由此也可以看出。

  愚忠思想在正统的儒家理念,以致整个汉代、三国时期,都并不被推崇。

  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孔子也并不认为,身为人子就应当毫无原则,就听从父亲的命令。

  一味顺从父亲,反而有可能陷父亲为不义,反而不孝。

  无论对待父亲或者君主,都应该‘义则从之,不义则争之’,如此方为忠孝。

  刘宏对徐晃、张飞等人,并无知遇之恩。

  其所作所为,更是令天下不齿,所以哪怕刘宏乃天子,也没有得到众人的忠诚。

  反倒是关羽,身为几人名义上主公,有能力、有贤名,又视其如手足。

  故此,在几人眼中,他们真正应该忠诚的对象,正是关羽。

  也正是这个缘故。

  见关羽有功而不被封赏,天子反而把几十万黄巾这种负担,一股脑甩到云中。

  张让等人,却是无寸功而封列侯,这才会激起众怒。

  关羽和众人想法不同。

  徐晃、张飞毕竟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大汉很快就会变得群雄割据。

  那个时候,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在他们看来,几十万黄巾来到云中,乃是天大负担,众人也每日劳累不堪。

  关羽虽然知道,刘宏将荆州、豫州十几万黄巾,全都发配到云中,没安什么好心。

  然而。

  无论是关羽想要拯救这些人的初衷,还是为了云中未来着想,对于这件事情都是乐见其成。

  哪怕初期云中郡会十分艰苦,关羽仍旧不后悔。

  “将军,天使驾到。”

  就在此时,守卫忽然冲了进来,对着关羽禀报。

  关羽闻言皱眉,喃喃自语:“天使此时来到云中,莫非是因为韩遂叛乱之故?”

  “北中郎将关羽接旨。”

  关羽尚且来不及出门迎接,吕强已经捧着圣旨大步走了进来。

  吕强深知军情紧急,没有丝毫客套,当即在众人面前宣读圣旨。

  大意乃是:韩遂无君无父,率羌人叛乱,寇略三辅,威逼皇陵,车骑将军皇甫嵩屡攻不克,免其职。

  现由北中郎将关羽,接任皇甫嵩车骑将军职位,领兵前往平叛,守卫长安,保护皇陵,不得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