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武圣 第两百一十八章 战鼓轰鸣
作者:半城流烟的小说      更新:2019-02-25

  

  “公与,你怎么看?”

  关羽话音刚落,诸侯全都将目光放在了沮授身。。。手机端m.

  诸侯想不明白,此地如今人才济济,众人麾下也都有不少智谋出众之辈。

  沮授究竟何德何能,会被关羽如此看重,单独询问。

  沮授见状,却是暗自苦笑。

  不过很快,他收敛心神,正‘色’道:“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胜。”

  “骠骑将军奉先帝遗诏,汇聚天下英雄,手下战将千员,士卒二十余万,声势浩大。”

  “既有先帝遗诏,自然占据大义,堂堂正正。”

  “骠骑将军当先令军士喊话对面,告知前因后果,阐明双方兵力差距。”

  “如此,不仅能够先礼后兵,显得我等堂堂正正,又能以势压人,‘乱’其军心。”

  众人听到这里,全都微微颔首。

  无论哪个朝代,两军‘交’战都讲究师出有名,师出有名者自然气势旺盛。

  现如今,大汉威严尚在。

  丁原麾下虽有兵马十余万,真正死忠者却没有多少。

  假如派人喊话阐明前因后果,肯定会让对面守军心生疑虑,最后再对双方兵力,算对面守军不愿投降,亦会士气大降。

  如此策略,正是堂堂正正之阳谋。

  沮授停顿半晌,再次说道:“骠骑将军可大肆征召附近百姓船只,而后再广伐树木建造船只。”

  “如此如此,旃然水可渡,荥阳可破矣。”

  关羽闻言大喜。

  他前拉住沮授说道:“若能顺利渡过旃然水,攻下荥阳,公与当立首功。”

  随后,关羽环顾众人,问道:“对公与之策,诸位可有异议?”

  诸侯闻言,尽皆摇头,而后看向沮授的眼神,亦是充满火热。

  荥阳城。

  “将军,军现在都在议论,说主公勾结前大将军何进,密谋害死先帝,占据雒阳祸‘乱’朝纲。”

  “骠骑将军关羽有先帝遗诏,秉承天意,汇聚天下诸侯,兴兵五十万,誓言要‘荡’平叛‘乱’,匡扶汉室。”

  “事情越传越烈,不少士卒都心生疑虑。”

  一名将校急忙跑到县衙,有些慌‘乱’的禀告张杨。

  “你说什么?”

  张杨猛然站起,脸满是惊骇。

  丁原勾结何进谋害先帝,哪怕张杨乃丁原心腹,也是首次听到这件事情。

  “莫不是关羽在妖言‘惑’众,意‘欲’‘乱’我军心?”

  那员将校闻言,却是犹犹豫豫的说道:“骠骑将军手先帝遗诏,已经得到诸侯一致认可,恐怕不会有假。”

  说到这里,那员将校略显迟疑的说道:“将军,你说先帝之死,莫非真与主公有关?”

  “放肆!”

  张杨闻言,在暴怒之余亦是心焦虑。

  连麾下将官都在怀疑,丁原是否真的害死了先帝,更不用说是普通士卒了。

  假如继续让这些言论传播下去,张杨完全可以预料,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传我军令,先帝驾崩之时,主公尚且远在河内郡,那些流言都只是‘乱’臣贼子妖言‘惑’众之语罢了。”

  “军若有人再敢谈论此事,军法处置,绝不留情!”

  言毕,张杨拿武器,带着兵马离开荥阳,来到了旃然河畔稳定军心。

  那员将校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是了,先帝驾崩之时,主公尚且还屯兵河内。”

  “纵然先帝之死与大将军何进有关,也根本牵扯不到主公身,此必为诸侯‘乱’我军心之策。”

  不得不说,张杨的确有非凡才能,很快稳住了军心。

  最起码,是表面稳住了军心。

  张杨斩杀十几名继续传播流言的士卒以后,将他们脑袋挂在旗杆,再也无人胆敢提及此事。

  不过出了这种事情,张杨也有些担忧。

  他一面请求丁原发兵援助,另一方面索‘性’住在河畔军营之内,与联军遥遥对峙。

  接连数日,张杨都带领甲士巡视河畔。

  对面砍伐树木、建造船只的举动,张杨也都尽收眼底。

  “我军虽占据防守地利,然贼势浩大,若无援兵,想要仅仅依靠三万兵马,挡住诸侯联军,难如登天。”

  念及于此,张杨当即眉头紧皱。

  “求援信使可带了消息回来?”

  张杨询问身边亲卫,语气满是忧虑。

  亲卫却是摇头道:“启禀将军,信使暂时还没有返回。”

  “咚咚咚!”

  在此时,对面营寨忽然战鼓齐鸣,喊杀声顷刻间响彻云霄。

  张杨闻言,当即心大惊。

  “贼军准备渡河。”

  “传我军令,调集所有兵马,死死守住河畔,阻止贼军渡河!”

  “呜呜呜!”

  与此同时,远处瞭望塔也依稀传来号角声,浓烟随即滚滚而起。

  “不好,诸侯联军这是仗着兵多,想要在多处一起渡河。”

  张杨看着三十几处滚滚的浓烟,不由脸‘色’‘阴’沉。

  三十几处浓烟,也代表着诸侯联军,居然在三十几处一起渡河。

  荥阳虽有三万兵马,假如分兵三十余处,每处也只能分到不足一千兵马。

  如此,又如何能够挡住联军渡河?

  不过很快,张杨冷静了下来。

  “适合渡河的地段,我都有派有士卒把守,并且提前在岸边建立了防御措施。”

  “诸侯联军兵马虽多,船只却十分缺乏。”

  “我等又占据地利,纵然分兵防守联军渡河,料想也无大碍。”

  念及于此,张杨当即不再惊慌。

  他沉着冷静的下达军令,根据不同河段渡河船只的多少,派遣士卒前去支援。

  张杨所料没错。

  联军虽不分日夜建造船只,船只数量终究有限,不可能让二十余万联军同时渡河。

  只要船只不够,哪怕联军兵马再多,却也只能望河兴叹。

  而且并非所有河段,都适合大军渡河。

  许多地方水流太过湍急,若没有坚固船只以及熟练水手,根本不可能过河。

  盟军都是步卒,根本没有水军,想要渡河本十分困难。

  假如在河央被击毁船只,船士卒肯定难以幸免。

  “咚咚咚!”

  战鼓声仍旧轰隆作响,对面喊杀声依旧震动天地,张杨内心却是安稳了许多。

  只不过,张杨麾下士卒,可没有这么好的心理素质。

  虽然联军尚未渡河,他们仅仅听着轰隆的战鼓声,都感觉双股战战。

  

  的小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