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诸天世界 第6章 孤幼儿
作者:倾弘的小说      更新:2018-04-10

  随着程东的话语落下,苗衣少女立刻毫不犹豫拔出腰间弯刀。

  银光似线,从赵二川身前一划而过。

  原本神色惊恐,不断求饶的赵二传顿时停止声音,脸色露出一丝迷惑,似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他的脖颈处,缓缓渗出滴滴血珠,渐渐形成一条宛若红丝的细痕。

  “会规第三条,破塞之时,不得奸辱任何人,包括勾栏之人,违者,斩!”

  苗衣少女脸色如霜,一字一句的开口说道。

  程东抬了抬手,众人顿时将目光放在他身上。

  “山东,山西两地,但有欺辱平民百姓之人,如张德阳者,皆斩,但有如赵二川之类会众,照斩不误。”

  “那些勾栏之女,但有愿意从良之人,皆可收留入会,不愿之人,一切照旧。”

  “我观天象,苏州城不日将狂风席卷,暴雨如注,此天灾下,房屋倒塌不计其数。”

  “各位会员们若有苏州的亲朋,自可相告。”

  “另所有会中成员,无论男女,无论老少,皆可分得田地,田地多寡与方位信息,皆得入策。”

  “然,坐吃山也空,会内民众,皆需做好自己的事物,粮食生产等事物,皆由会内统一规划。”

  程东说道这里顿了一下,

  “各位会友有什么疑问?”

  听到赵宏这话,会议上的会众们顿时议论开了。

  “会长,朝廷官府上面可能会派大军镇压我们吗?我们该如何应对。”有人大声问道。

  问这句话的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方脸大汉,土生土长的山东人。

  这问题一问出,议论纷纷停止了,这无疑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自宋朝儒家学说发生变化性质,从教民变为愚民之后。

  朝廷官府,无疑在民众心中就是一大山。

  若是承平年间,如今小农思想充置的明朝,只有江南地区因为海运充斥而开化的时局,谁愿意造反。

  实在是连饭都难以吃饱,不得不。

  不得不,三个字多少无奈。

  不过古往今来的单纯农民起义,从来没有成事的。

  为何?

  格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只农民军起义部队的发起人,最初的政策都是爱民如子,分田,分钱,分妹子。

  但是局面一片大好之后,就开始将百姓当猪羊,肆意妄为。

  “朝廷不会发兵!”程东摇摇头,他太清楚朝中那些大臣的秉性,如今国库空虚,辽东军的军饷都是勉强支撑,若要发兵,先得钱粮备好,还得有人才行。

  而那些大臣,自己作为皇帝的身份,是绝对从他们兜里掏不出一分钱来的,就连那些与自己这个身份同姓的朱姓藩王,都是这样。

  程东也没有打算让他们掏。

  “为什么?”方脸大汉一脸不解的询问道。

  “你忘了,咋们会长可以预知未来。”有人顿时开口说道。

  “对啊!”方脸大汉顿时恍过神来。

  这些日子以来,会长对于各地的局势预测,准确无误,已经让他们全部信服。

  “还有什么疑惑?”程东继续问道。

  “没有了。”众人皆是摇头

  程东点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强调一件事情,就各自散去,将消息传递下去。”

  听到这里,众人纷纷竖起耳朵,一脸慎重的看着程东。

  “这次山东,山西两地百姓皆归为会友,打土豪,在此次有一些会友受伤了,还有一些会友离去了。”

  “那些离去之人,名字都要载入我们兴华会的会策,他们的子女父母亲人,都由我们兴华会全力赡养培育,那些受伤之人,都由我们兴华会自己提供帮助。”

  一些虽然负伤,但依然坚持来此参加万民大会的会众,听闻此言,顿时热泪盈眶,没有了后顾之忧。

  随后大部分人就都散去了,带着会上的信息各自回去了。

  还有一些人留下,都是兴华会的核心会众,不包括程东,共有六人。

  就好像明朝曾经出了一个平民阶层的硬朗人物,于谦一般。

  平民百姓也好,知识分子也罢,如果直接片面定义,就显得狭隘。

  华夏从来不缺少力挽狂澜的人物,也不缺少力挽狂澜的气概。

  不过,时势造英雄,在古代时势之下,英雄只会沦为政治的牺牲品。

  毕竟地主阶级,需要的不是英雄。

  苗人少女搬来一个圆形桌子放下,程东和众人分别随意环绕圆桌而坐。

  从程东左边数。

  第一个是青衣飘飘的男子,名字叫慕水筵,他是家中老三,家境本来算是安康,祖辈自食其力在山中开垦出数亩菜园,祖祖辈辈经营,后来被村霸觊觎,勾结官府设技夺了去。

  老母亲为此眼睛哭瞎,老父亲去告官,从此再也没有人影。

  当时他才十六岁,两个哥哥参加兵役后,也没了踪影。

  母亲没多久就伤心忧郁,撒手人寰。

  后来他尾随村霸准备找机会报仇,可惜一直没有遇到机会,直到遇到兴华会。

  第二个是孔武有力的黑脸大汉,本名李铁牛,力气大,但是也能吃,身高两米有余,说话瓮声瓮气。

  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有两个弟弟,因为太能吃了。

  对于他的家庭来说,能吃不是福,能挨饿才是。

  所以被赶了出家门,为了有饭吃,去过大灵寺当和尚,后来被寺院武僧嫌弃呆头呆脑但能吃,将之赶走。

  第三个就是之前的苗衣少女,她从苗寨出来玩耍,遇到歹人,被程东所救,于是就加入兴华会。

  第四个是一个面色沉稳,手指之上有着黑色的皲裂纹记,手掌中心,有着厚厚的茧的一个中年男子。

  他是工匠出身,叫做刘戌。

  第五个则是一个皮包骨的老农,叫做伍三,虽然加入新华会之后,分了粮财,但是营养没有彻底跟上来,虽然四十岁出头。

  但是脸色沧桑,沟壑纵横,脸上就好像是被一层皮包裹。

  第六个则是一个穿着整齐的女子,叫做薛思雁,她原本是勾栏女子,后来将积蓄拿出资助兴华会。

  这六人,便是如今兴华会的核心人物。

  “会长,河南位于山东,山西之间,如今其中的民众小部分已经纷纷开始向山东,山西两地涌入,想要加入我们兴华会呢!”薛思雁浅笑着说道。

  “会长,你提出的计划已经基本完善,山东山西两地的孤幼儿,共有近万人,已经被我安排到靠渤海海滨之处。”慕水筵看了众人一眼,拿出一份名单,递交在桌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