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启华娱 第七十四章 娱记的朋友
作者:堪闻的小说      更新:2018-05-25

  …

  “您是《CalenderGirl》的词曲作者?”

  “为什么会选一首英文歌?”

  “为什么最先上传的平台是米国iTuens?而不是国内的线上平台?”

  …

  嗡嗡嗡…

  一群闻到腐肉的苍蝇。

  这是夏树对娱记们的评价,恶俗却客观。

  不过这不怪他们,娱乐圈就是如此的浮躁,每一个人都追求外表的光鲜,其实内里早都烂了。

  大多数人是这样。

  “首先我要澄清的是,这首歌并非先上传了iTuens。”

  “可是各大网站显示的上传时间都没有iTuens早啊!”

  夏树愣住。

  米国是西时区,时间比国内晚,所以肯定不是时差的问题,那就只可能是网站建设差或是审核被卡了。

  但是…

  这两个原因说不出口啊!

  夏树只能微微一笑,露出一个你懂得的表情。

  那个提问的记者没招了,也报以微笑,一脸“我懂我懂”,心里却在疯狂地mmp。

  这问题本就是一个陷阱。

  后面的内容太敏感,夏树不说,他更没法问。

  旁边的娱记一脸鄙夷,都觉得这家伙水平太差,呼啦啦一下,跟他拉开了距离。

  原来他们也有“不屑与你为伍”的说法。

  又有人忽然提问道:“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是一首英文歌。”

  “对,《歌者》上您为图格老师写的那一首《祈祷》就改编自东瀛古典民乐,现在又写这首《CalenderGirl》,很多人说您是崇洋媚外!”

  这话柳月就不爱听了。

  她上前一步:“《小小》中运用的古筝和二胡水准之高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连孙爷爷都说他是前无古人呢。”

  “孙爷爷…孙佐?孙副会长!”

  “孙佐…”

  记者们窃窃私语起来。

  夏树笑了。

  在他察觉到星之梦背后的目的时,就已经想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华夏自古讲究兼容并包,倡导和谐,文化也是如此,我们何至于连取长补短的自信都没有?”

  他深吸一口气又说:“更何况你们应该听过我下一张数字EP的名字了吧,《青花瓷》,我对华夏文化的发掘可是一直很关注的。”

  听他说到《青花瓷》,记者们的眼睛都亮了。

  夏树的新EP横空出世,宣发也是最近才开始,但看星耀拼了命砸钱的势头也知道对夏树的信心。

  不过消息来得太突然,媒体也只得到了星耀的官方说法,所以现在见到夏树主动提起,哪有不问的道理。

  “你刚才说到的《青花瓷》,指的是元青花吗?”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这是咱们汉人的东西。”

  娱记们面面相觑。

  卧槽,采访还能学知识,这个夏树应该是头一位了。

  “这首歌会跟《小小》一样,充满华夏元素吗?”

  “会远远超出,我管这种艺术形式称为‘中国风’。”

  中国…

  风?

  抛开“中国”二字不说,所谓“风”即是风格,夏树这是要年纪轻轻就开宗立派?

  娱记们一时间愣住了,甚至连提问的事情都忘了。

  夏树自信笑道:“快人半步是天才,快人一步是疯子,《小小》其实就是我对这种方式的尝试,既然大家都很喜欢,那我就放心了。”

  他这是在媒体面前夸自己是天才?

  娱记们倒吸一口凉气。

  绝逼是个疯子,绝逼是!

  …

  “中国风的‘中国’二字作何解释?”

  “中国风有没有什么标志?”

  “您会在自己的风格上一直创作下去吗?”

  “如果失败了,您会质疑听众们的审美吗?”

  …

  一个个问题像夏树袭来,他从容应对,最后做出了归纳。

  “中国风会让歌曲创作的范围拓展开,作为音乐创作者,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然后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

  娱记们点头,都是一副虽然听不明白,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忽然,有人站了出来,打断了夏树的长篇大论。

  “那个,我还想问一问《CalenderGirl》的问题。”

  夏树目光如炬:“你是觉得节奏不对,是吗?”

  “我不明白你什么意思。”

  “你是哪个媒体的?”

  那个记者微微一愣,回避似的将目光挪开:“搜寻娱乐。”

  “搜寻娱乐是吗?我记住了。”

  夏树点点头,这家媒体以后还是离得远一点比较好,应该和星之梦有很深的关系。

  “你们应该还在纠结,为什么一个大谈特谈华夏元素的音乐人会创作英文歌的事情吧?”

  众娱记点头,那个整齐劲,酷似小学生。

  他们感觉刚才经过夏树的洗脑,自己的知识水平又回到了小学阶段。

  “我和柳月的一个朋友得了抑郁症,我们就想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她。”

  “那为什么…”搜寻娱乐的记者忽然插嘴。

  “你已经是第二次打断我了,我今后将不会回答哪怕是一个搜寻娱乐的问题。”

  夏树严肃地看了一眼众人。

  他的目光很冷,让记者们打了个寒颤。

  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家伙绝对会说到做到的,不要轻易招惹他。

  夏树满意地点点头。

  “之所以选择这首英文歌,是因为她虽是华夏人,但从小学到大学都在米国,这就像我刚才说到的中国风,是个文化认同感的问题。”

  娱记们恍然大悟。

  夏树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为了朋友创作不擅长的米国音乐。

  真性情,讲义气!

  “另外说一句,我的这个朋友也是一名娱记,你们作为同行,应该最清楚这个行业的压力吧?你们有多少人有抑郁症,举手给我看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当然不会举手。

  但他们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事情,艺人和娱记做朋友?

  这不是把自己做宝搞吗?

  而夏树又不可能骗他们,这个圈子里说这种谎言无异于自杀。

  他们混了这么久,自认为已经铁石心肠,但听到这个事实,还是颇为动容。

  娱乐圈里,哪个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想想这一位同僚,想想常凯,想想柳月…

  好吧最后一个可能不算,不过,他们都得到了夏树的帮助。

  成为他的朋友似乎真的很不错。

  娱记的朋友?

  真是一个好称号。